專利名稱:一種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
背景技術:
多殺霉素又名多殺菌素(Spinosad),是在刺糖多胞菌(Saccharopolysporaspinosa)發酵液中提取的一種大環內酯類無公害高效生物殺蟲劑。多殺霉素的作用方式新穎,可以持續激活靶標昆蟲乙酰膽堿煙堿型受體,但是其結合位點不同于煙堿和吡蟲啉。這些化合物可以弓I起靶標植食性昆蟲如毛蟲、潛葉蟲、薊馬、和食葉性甲蟲迅速死亡,當以12 150g/hm應用時,未發現有藥害。多殺霉素也可以影響GABA受體,但作用機制不清,可使害蟲迅速麻痹、癱瘓,最后導致死亡,殺蟲速度可與化學農藥相媲美。多殺霉素的安全性高,且與目前常用殺蟲劑無交互抗性,為低毒、高效、低殘留的生物殺蟲劑,既有高效的殺蟲性能,又有對有益蟲和哺乳動物安全的特性,最適合無公害蔬菜、水果生產應用,是一種低毒、聞效、廣譜的殺蟲劑。苦參堿是由豆科植物苦參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植株、果實經乙醇等有機溶劑提取制成的一種生物堿。苦參堿是一種天然植物農藥,害蟲一旦觸及本藥,即麻痹神經中樞,繼而使蟲體蛋白質凝固,堵死蟲體氣孔,使害蟲窒息而死。本品對人畜低毒,是廣譜殺蟲劑,具有胃毒和觸殺作用。苦參堿對蔬菜刺吸式口器昆蟲(例如蚜蟲)、鱗翅目昆蟲(例如菜青蟲、茶毛蟲、小菜蛾等),以及茶小綠葉蟬、白粉虱等都具有理想的防效;另外對蔬菜霜霉、疫病、炭疽病也有很好的防效。魚藤酮(Rotenone),又稱毒魚藤(Tubatoxin),是從豆科藤本植物魚藤的根部提取的一種天然殺蟲劑,是魚藤根中的主要有效殺蟲成分,具有殺蟲譜廣、不污染環境和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魚藤酮存在于植物的根皮部,在毒理學上是一種專屬性很強的物質,尤其是對菜粉蝶幼蟲、小菜蛾和蚜蟲具有強烈的觸殺和胃毒作用。魚藤酮也可使害蟲細胞的電子傳遞鏈受到抑制,從 而降低生物體內的ATP水平使害蟲得不到能量供應,然后行動遲滯、麻痹而緩慢死亡。許多生物細胞中的線粒體、NADH脫氫酶、丁二酸、甘露醇以及其它物質對魚藤酮都存在一定的敏感性。國內外公開了很多含多殺霉素、苦參堿或魚藤酮的殺蟲劑的專利文獻。例如CN201110424900.5,公開了一種多殺菌素復配殺蟲劑,其有效成份為多殺菌素和印楝素,多殺菌素和印楝素的質量比為I 50 I。本發明優點是殺蟲譜廣,作用速度快,可延緩害蟲抗藥性和產生,同時降低原料成本。可應用于防治農作物上鱗翅目、雙翅目、纓翅目、同翅目和螨類等害蟲。例如CN201210233867. 2,公開了一種防治菜青蟲的藥劑及制造方法,所述的藥劑包括苦瓜粉100 200克,葛根粉200 250克,魚骨粉100 150克,苦參堿水50 80克,蒜粉50 80克,唑蟲酰胺150 200克。所述的苦瓜粉、葛根粉、魚骨粉、苦參堿水、蒜粉、唑蟲酰胺打碎,混合,煮沸之后浸泡20 30分鐘,過濾去渣,取上清液,然后進行滅菌處理。本發明用于防治菜青蟲,而且因為很多成分是植物性的材料,所以農藥殘留少,對作物和人體傷害較小。例如CN201110318651. 1,公開了一種含有魚藤酮和甲氨基阿維菌素的增效殺蟲組合物,各組份以重量百分比計如下魚藤酮O. 5 5%,甲氨基阿維菌素I 10%,溶劑5 40%,陰離子-非離子混合型表面活性劑5 20%,助乳化劑O. 05 5%,穩定劑O. 5 3%,其余用水補足至100%。本發明可以克服害蟲抗藥性,擴大防治譜,降低用藥量。本發明適用于農業領域無公害生產的害蟲防治。目前,還未發現以多殺霉素和苦參堿或魚藤酮為活性成分復配成殺蟲劑的相關專利文獻。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以多殺霉素和苦參堿或魚藤酮為活性成分,用于防治稻縱卷葉螟、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蟲等害蟲;該組合物使用安全,對環境友好,對防治害蟲具有優異的協同增效作用,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農藥的使用量和農民的使用成本。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包括有效活性成分A與有效活性成分B,有效活性成分A為多殺霉素,有效活性成分B選自苦參堿、魚藤酮中的任意一種。上述方案中,所述殺蟲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組分多殺霉素O.1 30%,苦參堿或魚藤酮O.1 30%,余量為農藥制劑輔助成分。優選的,當由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時,所述多殺霉素的重量百分比為5%,苦參堿的重量百分比為O. 5%;當由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時,所述多殺霉素的重量百分比為5%,魚藤酮的重量百分比為2. 5%。上述方案中,所述農藥制劑輔助成分包括助劑,其余為溶劑、軟化水或填料,或者是溶劑和軟化水的組合;所述助劑為農藥技術領域中常用的助劑,可以但不限于包括乳化齊 、增稠劑、防凍劑、潤濕劑、分散劑、粘結劑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所述溶劑為農藥技術領域中常用的有機溶劑,例如二甲苯等;所述填料為農藥技術領域中常用的填料,例如高嶺土、輕韓、淀粉等。上述方案中,所述助劑的重量百分比為5 20%。上述方案中,所述殺蟲組合物可制備為乳油、水乳劑、微乳劑、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以多殺霉素和苦參堿或魚藤酮為活性成分,開發出了一種新的農藥品`種。2、本發明對防治病害具有優異的協同增效作用,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農藥的使用量,降低農民的使用成本。3、本發明的農藥毒性較低、殘留較少,使用安全,對環境友好,對生態環境的損害和污染較小,有利于保護人畜安全。4、本發明擴大了對農業病害的防治譜,可用于用于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蔬菜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蟲等害蟲,應用范圍廣。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以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下述實施例中,如無特別限制,所提到的成分的百分含量(%)為重量百分比。實施例1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成乳油多殺霉素5%,苦參堿O. 5%,乳化劑(農乳500#和NP-10的重量比為1:3)8%,余量為二甲苯。實施例2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成水乳劑多殺霉素5 %,苦參堿O. 5 %,二甲苯10 %,乳化劑(Eff-01)3%,增稠劑(0486 >2%,防凍劑(異丙醇)4 %,余量為軟化水。實施例3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成微乳劑多殺霉素5%,苦參堿O. 5%,乳化劑(502、T60和NP-10的重量比為1:2:2) 15%,二甲苯10%,防凍劑(乙醇)5%,余量為軟化水。實施例4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成可濕性粉劑多殺霉素5 %,苦參堿O. 5 %,乳化劑(0203B >4%,潤濕劑(K12)0. 5%,分散劑(白炭黑)5 %,余量為填料(高嶺土 )。實施例5多殺霉素和苦參 堿復配成水分散粒劑多殺霉素5 %,苦參堿O. 5 %,分散劑(D2001) 5%,潤濕劑(D2002 ) 1%,粘結劑(聚乙烯醇)O. 5%,余量為填料(淀粉)。實施例6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成乳油多殺霉素O. 1%,苦參堿10%,乳化劑(農乳500#和ΝΡ-10的重量比為1:2) 20%,余量為二甲苯。實施例7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成水乳劑多殺霉素5%,苦參堿30%,二甲苯10%,乳化劑(Eff-01)3%,增稠劑(0486) 2%,防凍劑(異丙醇)4%,余量為軟化水。實施例8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成微乳劑多殺霉素30%,苦參堿O. 1%,乳化劑(502、Τ60和NP-10的重量比為2:2:1) 10%,二甲苯10%,防凍劑(乙醇)5%,余量為軟化水。實施例9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成可濕性粉劑多殺霉素O.1 %,苦參堿30%,乳化劑(0203Β >4%,潤濕劑(Κ12)0. 5%,分散劑(白炭黑)5 %,余量為填料(輕鈣)。實施例10多殺霉素和苦參堿復配成水分散粒劑多殺霉素20%,苦參堿O.1 %,分散劑(D2001) 5 %,潤濕劑(D2002) I %,粘結劑(聚乙烯醇)O. 5%,余量為填料(淀粉)。實施例11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乳油多殺霉素5%,魚藤酮2. 5%,乳化劑(農乳500#和ΝΡ-10的重量比為1:3. 5)8%,余量為二甲苯。實施例12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水乳劑多殺霉素5%,魚藤酮2. 5%,二甲苯10%,乳化齊[J(EW-Ol) 3%,增稠劑(0486) 2%,防凍劑(異丙醇)4%,余量為去離子水。
實施例13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微乳劑多多殺霉素5%,魚藤酮2. 5%,乳化劑(502、T60和NP-10的重量比為1:2:2) 15%,二甲苯8%,防凍劑(乙醇)5%,余量為軟化水。實施例14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可濕性粉劑多殺霉素5 %,魚藤酮2. 5 %,乳化劑(0203B >4%,潤濕劑(K12)0. 5%,分散劑(白炭黑)5 %,余量為填料(高嶺土 )。實施例15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水分散粒劑多殺霉素5 %,魚藤酮2. 5 %,分散劑(D2001) 5%,潤濕劑(D2002 ) 1%,粘結劑(聚乙烯醇)O. 5%,余量為填料(淀粉)。實施例16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乳油多殺霉素30%,魚藤酮O. 1%,乳化劑(農乳500#和ΝΡ-10的重量比為3:1) 15%,余量為二甲苯。實施例17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水乳劑多殺霉素O. 1%,魚藤酮2.5%,二甲苯10%,乳化劑(EW-Ol) 7 %,增稠劑(0486 >7%,防凍劑(異丙醇)6 %,余量為軟化水。實施例18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微乳劑多殺霉素5%,魚藤酮30%,乳化劑(502、Τ60和ΝΡ-10的重量比為1: O . 5:4)5%,二甲苯8%,防凍劑(乙醇)3 %,余量為軟化水。實施例19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可濕性粉劑多殺霉素30%,魚藤酮O.1 %,乳化劑(0203Β >8%,潤濕劑(Κ12)2%,分散劑(白炭黑)5 %,余量為填料(輕鈣)。實施例20多殺霉素和魚藤酮復配成水分散粒劑多殺霉素O. 1%,魚藤酮30%,分散劑(D2001) 10%,潤濕劑(D2002) 2%,粘結劑(聚乙烯醇)I %,余量為填料(淀粉)。實驗例I按上述實施例1的配方,用常規的工藝調制成乳油。用水稀釋2000 2500倍后噴灑黃瓜,防治菜青蟲,噴灑后兩天基本能消除蟲害,防治效果達95%。過兩天后再噴灑I次,噴灑后比周圍的黃瓜增加產量20 %。實驗例2按上述實施例3的配方,用常規的工藝調制成微乳劑。用水稀釋2500 3000倍后噴灑大白菜,防治小菜蛾,噴灑后三天基本能消除蟲害,防治效果達96 %,大白菜長勢良好。實驗例3按上述實施例7的配方,用常規的工藝調制成水乳劑。用水稀釋2500 3000倍后噴灑豇豆,防治甜菜夜蛾,噴灑后三天基本能消除蟲害,防治效果達95%。過三天后再噴灑I次,噴灑后比周圍的豇豆增加產量19%。實驗例4按上述實施例10的配方,用常規的工藝調制成水分散粒劑。用水稀釋2000 2500倍后噴灑水稻,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噴灑后三天基本能消除蟲害,防治效果達90%。過三天后再噴灑I次,噴灑后比周圍的水稻增加產量10%。實驗例5按上述實施例12的配方,用常規的工藝調制成水乳劑。用水稀釋2000 2500倍后噴灑花椰菜,防治菜青蟲,噴灑后三天基本能消除蟲害,防治效果達95%,花椰菜長勢良好。實驗例6按上述實施例14的配方,用常規的工藝調制成可濕性粉劑。用水稀釋2500 3000倍后噴灑芥菜,防治小菜蛾,噴灑后三天基本能消除蟲害,防治效果達93%,芥菜長勢良好。實驗例7按上述實施例16的配方,用常規的工藝調制成乳油。用水稀釋2500 3000倍后噴灑豇豆,防治甜菜夜蛾,噴灑后三天基本能消除蟲害,防治效果達95%。過三天后再噴灑I次,噴灑后比周圍的豇豆增加產量15%。實驗例8按上述實施例18的配方,用常規的工藝調制成微乳劑。用水稀釋2000 2500倍后噴灑水稻,防治水稻稻縱卷葉螟,噴灑后三天基 本能消除蟲害,防治效果達95%。過三天后再噴灑I次,噴灑后比周圍的水稻增加產量13%。
權利要求
1.一種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多殺霉素O.1 30%,苦參堿或魚藤酮O.1 30%,余量為農藥制劑輔助成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殺霉素的重量百分比為5%,苦參堿的重量百分比為O. 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殺霉素的重量百分比為5%,魚藤酮的重量百分比為2. 5%。
4.根據權利要求1 3中任一項所述的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農藥制劑輔助成分包括助劑,其余為溶劑、軟化水或填料,或者是溶劑和軟化水的組合;所述助劑包括乳化劑、增稠劑、防凍劑、潤濕齊IJ、分散齊U、粘結劑中的一種或多種的組合。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劑的重量百分比為5 20%。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蟲組合物可制備為乳油、水乳劑、微乳劑、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多殺霉素的殺蟲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多殺霉素0.1~30%,苦參堿或魚藤酮0.1~30%,余量為農藥制劑輔助成分。本發明用于防治稻縱卷葉螟、小菜蛾、甜菜夜蛾、菜青蟲等害蟲,使用安全,對環境友好,對防治害蟲具有優異的協同增效作用,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農藥的使用量,降低農民的使用成本。
文檔編號A01N43/90GK103053551SQ20121058721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粟乃慶, 吳紅城, 鄧祥源 申請人:廣西安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