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馬鈴薯的新法育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浸泡法把未發芽或已發芽的薯塊用碘伏溶液浸泡3小時至48小時或切塊后浸泡3小時,適時播種。碘伏吸入法把未發芽的薯塊或臍部干爛的薯塊挖一個坑或挖出干爛部分,把薯塊倒立在坑內倒入碘伏溶液,發芽后種植。陰陽轉化法把未發芽的薯塊放在火炕上進行催芽,發芽后,埋在碘伏溶液浸泡過的濕土或濕砂中,溫度保持在1至5°c之間,讓薯芽自行脫落,后期氣溫開始升高,土溫也隨之升高,薯塊第二次發芽后從土中取出切塊播種或把未發芽的薯塊曬2至3天,薯塊溫度升高后,埋在碘伏溶液浸泡過的濕土中發芽后切塊種植。葉面噴霧法,在馬鈴薯初花期葉面噴霧碘伏溶液對薯塊的形狀、芽眼深淺,表型發生變異一個品種可變異呈5至6個形狀不同的薯塊,對地上莖葉無明顯變化。窖內變異法,把薯塊貯藏在溫度10°C以上的土窖內,薯塊會發生干爛現象,在薯塊未發芽的情況下,在少數干爛薯塊的芽眼上生長著小薯塊,把小薯塊種植后發生變異如K299。
背景技術:
根據甘肅農業科技2008年第三期馬鈴薯原生質體再生植株染色體及有絲分裂變異的研究,證明了我發明的馬鈴薯的新法育種即變異法,選出的優良品種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和創造性。
馬鈴薯從實生籽人工雜交育種來看,于其它農作物不同的是一個果子里面有100粒實生籽,種植后就是100個品種,任何時候也選育不出兩個相同的品種,育成一個品種需要很長時間,一般需要5至10年,成功率很低,我發明的馬鈴薯的新法育種,縮短了馬鈴薯的育種時間,變異一個或幾個優良品種,只需要兩年時間,第一年將變異的選出,第二年種植選擇薯塊形狀好,芽眼淺,結薯集中,單株結薯塊多而大,地上莖分枝多,株高在40至80厘米之間的品種收獲后,進行組織培養脫去病毒的方法,在產業上使用。變異后分枝少的、結薯塊少,不能作為良種使用。
馬鈴薯原生質體再生植株染色體及有絲分裂變異的研究是一種自然變異現象,而自然變異很難變異出優良品種,并未提到,任何的變異法,我發明的新法育種克服了自然變異在變異育種上的缺陷。
發明內容
O. 01%至O. 45%碘伏溶液對馬鈴薯的誘變作用。浸泡法把未發芽或已發芽的薯塊浸泡在O. 01%至O.1 %碘伏溶液內,溫度保持在20°C,浸泡3小時至48小時切塊種植,或切塊后浸泡3小時播種,搞好田間管理防蟲防病,收獲將變異的單株收獲在一起,分別貯藏,第二年種植選出優良品種。碘伏吸入法,把未發芽的薯塊或臍部干爛的薯塊,將臍部挖個坑或挖出臍部干爛部分,發生干爛的薯塊變異系數大,把薯塊倒立,在坑內倒入O. 45%碘伏溶液3ml,讓薯塊發芽后適時播種,收獲期將變異的單株收獲在一起,分別貯藏,第二年種植搞好田間管理,選出優良品種。陰陽轉化法把未發芽的薯塊在每年2月上旬放在火炕上進行催芽,薯塊發芽后,選擇4米深的土窖,埋在O. 01%至O.1 %碘伏溶液浸泡過的濕土或濕砂中土溫保持在I至5°C之間,薯芽遇見低溫會自行脫落,在3月下旬至4月份,隨氣溫升高,土溫也隨之升高,薯塊第二次發芽后,從土中取出,切塊播種,或把未發芽的薯塊曬2至3天,薯塊溫度升高后,埋在上述溶液浸泡過的濕土中,薯塊發芽后切塊播種,這種變異法系數較大,一個品種可變異呈6個以上品種,如隴薯6號。葉面噴霧法在初花期葉面噴霧O. 01%至O. 05%的碘伏溶液,這種變異對薯塊的形狀、外表、芽眼的深淺有明顯變異,有的品種當年變異,有的品種需要3至5年的種植才能發生變異,把形狀、外表、芽眼相同的收獲在一起,作為良種使用,一個品種可變異呈2至5個,薯塊完全不相同品種,地上莖葉無明顯變化;對不開花的品種促進、開花結果。窖內變異法把薯塊貯藏在10°C以上的土窖內薯塊會發生干爛現象,在薯塊未發芽的情況下,少數干爛薯塊的芽眼上生長著I至10克的小薯塊,把小薯塊種植后會發生變異,并且呈6個以上品種,如K299。總的馬鈴薯的新法育種,方法簡單,育種時間短,成功率高,一個品種可變異出相同的品種,變異后選出的優良品種,具有明顯的抗病性能,脫毒一次可連續種植5至7年,由于它的生理特性,變異對馬鈴薯的品種及某個品種的薯塊,具有選擇性,沒有絕對性,所以在育種的過程中選擇幾個或十幾個品種進行誘變;按品種用不同的方法單獨育種,單獨種植,不可混在一起,把第一年通過誘變種植變異的按相同的品種收獲在一起,單獨貯藏做好標記,第二年種植搞好田間管理,防蟲、防病,適時收獲選出,地莖分枝多,株高在40至80厘米之間,薯塊形狀好,芽眼淺、比較大、結薯集中,單株結薯塊比較多的,按品種分開,分別組織培養、脫去病毒,擴繁種植。變異后選出的優良品種與原品種完全不相同,有的芽眼變紅,有的芽眼變紫,有的開紅花或開紫花,有的原品種地上莖不分枝變異后分枝多,可變異呈早熟、晚熟、中熟三個品系 。因品種及變異時間,種植年代的不同一個品種可變異出I至10個品種,有的品種變異一個品種它就是一個優良品種,有的品種變異出10個品種,只能選出I至2個優良品種,有的品種如渭薯I號變異出3個品種,因地上莖、葉特別發達,地上莖在1.5米以上,全部淘汰,通過誘變已發生變異或未發生變異的再次誘變發生變異的可能性明顯縮小或不發生變異。
馬鈴薯的新法育種優秀與實生籽育種,變異一個或幾個優良品種,只需要兩年時間,還發現發生病變,如干爛的薯塊變異系數比未發生病變的變異系數大。
具體實施例方式將變異后選出的優良品種,按品種分開,進行組織培養,脫去病毒擴繁種植。脫毒一次可連續種植5年以上。
權利要求
1.馬鈴薯的新法育種,分碘伏誘變法和窖內變異法。浸泡法把未發芽或已發芽的薯塊用0.01%至0.1 %碘伏溶液浸泡3小時至48小時切塊種植或切塊后浸泡3小時播種,結果發生選擇性變異,第二年將變異的分別種植,(選出優良品種)。
2.碘伏吸入法把未發芽或臍部干爛的薯塊,臍部挖一個坑或挖出干爛部分,在坑內倒入0. 45%碘伏溶液3ml,把薯塊倒立,發芽后播種,具有選擇性變異,第二年將變異的分別種植,(選出優良品種)。
3.陰陽轉化法把薯塊催芽或催溫后,埋在0.01%至0.1 %碘伏溶液浸泡過的濕土或濕砂中,溫度保持在1至5°c之間,讓薯芽自行脫落,在后期氣溫升高薯塊第二次發芽后切塊種植,這種方法變異系數較大,具有選擇性,第二年將變異的分別種植(選出優良品種)。
4.葉面噴霧法在初花期葉面噴霧0.01%至0. 05%碘伏溶液,對薯塊的形狀、外表、芽眼的深淺發生變異,對某個品種具有選擇性,第二年將形狀、外表、芽眼相同的種植在一起,作為良種使用。
5.窖內變異法把薯塊貯藏在溫度10°C以上的窖內,有部分薯塊會發生干爛現象,在少數干爛薯塊的芽眼上生長著小薯塊把小薯塊種植后可發生變異,對品種有選擇性如K299,第二年,將變異相同的單株種植在一起,(選出優良品種)。
全文摘要
馬鈴薯的新法育種分藥物變異法和窖內變異法。藥物變異法是用某種藥物用4種不同的方法通過誘變,種植后選出的優良品種。窖內變異法是把薯塊貯藏在溫度10℃以上的窖內完成的一種變異,經過種植選出的優良品種。馬鈴薯的新法育種,育成一個或幾個品種只需要兩年時間,將變異后選出的優良品種,用組織培養,脫去病毒的方法在產業上使用。
文檔編號A01C1/00GK103039359SQ20121059719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9日
發明者杜林東 申請人:杜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