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球磨機齒輪潤滑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球磨機運行潤滑機構,尤其涉及一種球磨機齒輪潤滑機構。
背景技術:
球磨機的運轉由同步電機通過一對大、小斜齒輪傳動的,由于球磨機運轉時齒輪每個輪齒上節圓附近的壓強都很大,因為經過熱處理之后的齒輪表面無法承受這么大壓強的干摩擦,所以除潤滑油的選擇以外,潤滑方式(如噴嘴的噴射角度)也會影響潤滑效果,已有的噴嘴大都是對小齒輪的齒輪面進行噴油脂,認為這樣會保證潤滑的同時減少油脂用量,但由于小齒輪的轉速比較快,因此很難長時間粘附在齒輪面,很容易受離心力的作用飛出去,從而使油脂不能起到潤滑效果或潤滑效果比較差,而且小齒輪下方也沒用潤滑油集液槽,造成了油脂的浪費,生產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球磨機齒輪潤滑機構,解決了已有的球磨機潤滑時噴嘴的位置不合理,其噴射出的油脂很難長時間粘附在小齒輪面上,容易受離心力的作用飛出去,造成油脂的浪費,生產成本高等問題。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球磨機齒輪潤滑機構,包括有球磨機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內安裝有大、小斜齒輪傳動機構以及電機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斜齒輪傳動機構對應的控制箱上設有噴射口,所述噴射口上設置有噴嘴,所述噴嘴朝向大齒輪的輪齒面;所述的控制箱內大齒輪下方設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過管道到廢液回收槽。所述的噴嘴由雙線潤滑系統供脂,所述雙線潤滑系統包括有供脂系統和供氣系統,所述噴嘴的進料管口通過管道分別連通到供脂系統和供氣系統。其原理是根據齒輪傳動的原理,在節圓上兩齒相當于做純滾動,所以在節圓上大、小齒輪的線速度相等,離心力的公式P = m v2/r(1-1)設黏附在齒面的油脂的質量為D小齒輪的節圓半徑力^節圓處的線速度為V1;大齒輪的節圓半徑為G,節圓處的線速度為V ,,潤滑脂黏附在小齒圈和大齒圈上的離心力分別為巧、F2,由上可知V ,= V,,,所以巧= V 廠/ rI= m V 2 / r%根據公式1-1得[0016]
權利要求1.一種球磨機齒輪潤滑機構,包括有球磨機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內安裝有大、小斜齒輪傳動機構以及電機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斜齒輪傳動機構對應的控制箱上設有噴射口,所述噴射口上設置有噴嘴,所述噴嘴朝向大齒輪的輪齒面;所述的控制箱內大齒輪下方設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過管道到廢液回收槽。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球磨機齒輪潤滑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嘴由雙線潤滑系統供脂,所述雙線潤滑系統包括有供脂系統和供氣系統,所述噴嘴的進料管口通過管道分別連通到供脂系統和供氣系統。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球磨機齒輪潤滑機構,包括有球磨機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內安裝有大、小斜齒輪傳動機構以及電機驅動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小斜齒輪傳動機構對應的控制箱上設有噴射口,所述噴射口上設置有噴嘴,所述噴嘴朝向大齒輪的輪齒面;所述的控制箱內大齒輪下方設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通過管道到廢液回收槽。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通過噴嘴噴射角度及集液槽的結構設計,油脂可長時間粘附在齒輪面上,不容易飛出去,同時可進行潤滑油脂的回收再利用,減少了資源的浪費,降低了生產成本。
文檔編號B02C17/18GK202570283SQ2012201175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26日
發明者蔡季, 王建輝, 姚佳祥, 李明陵, 李愛國, 熊健, 韓金昌, 丁祖祥 申請人:安徽金日盛礦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