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圓筒狀多孔蟹類養殖遮蔽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水產養殖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ー種圓筒狀多孔蟹類養殖遮蔽裝置。
背景技術:
蟹是我國重要的水產品之一,以其肉味鮮美,營養豐富而深受大眾喜愛。但由于蟹是ー種習性兇猛的動物,養殖過程中殘殺率高 ,尤其是在蛻殼時極易受到其他個體的攻擊,從而感染病菌,存活率較低,養殖難度較大。如國內常見的海水養殖品種青蟹和梭子蟹,傳統養殖方式下蟹類的養殖成活率在10%_20%,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蟹類相互殘殺現象嚴重。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圓筒狀多孔蟹類養殖遮蔽裝置,能夠在蟹類養殖過程中給蟹類提供遮蔽的場所,減少它們相互接觸的幾率,從而降低蟹類相互殘殺的幾率,同時也避免了因相互殘殺受傷而感染病害的危險,顯著提高蟹類養殖的成活率,有利于增加養殖密度。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ー種圓筒狀多孔蟹類養殖遮蔽裝置,包括遮蔽裝置主體,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為兩端開ロ的圓筒狀,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小孔。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小孔在遮蔽裝置主體側壁上均勻分布。所述的小孔為圓形。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在蟹類養殖過程中給蟹類提供遮蔽的場所,減少它們相互接觸的幾率,從而降低蟹類相互殘殺的幾率,同時也避免了因相互殘殺受傷而感染病害的危險,顯著提高蟹類養殖的成活率,有利于增加養殖密度,裝置結構合理且簡潔、成本低、操作方便、實用性強,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I.遮蔽裝置主體2.小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ー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0013]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遮蔽裝置主體1,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I為兩端開ロ的圓筒狀,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I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小孔2。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I采用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小孔2在遮蔽裝置主體I側壁上均勻分布。所述的小孔2為圓形。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將該裝置整體投入養殖池水中,水平放置,養殖池中的蟹就可以爬入其遮蔽裝置主體I內部,用于休息時的隱蔽或作為蛻殼時 的防護所,從而在物理空間上與其他蟹隔離,躲開其他個體的殘殺,提高存活率。遮蔽裝置主體I側壁上的小孔2可使水流自由通過,既可以保持遮蔽裝置主體I內水體的交換與新鮮,又使得裝置整體不會因水流的擾動而發生移動或者轉動,同時該小孔2還可以作為蟹活動時步足的著力點。通過大量使用本裝置,可以提高整個養殖池內蟹類的成活率,有利于養殖活動的順利進行,可用于蟹類的養殖生產或科學研究實驗。
權利要求1.一種圓筒狀多孔蟹類養殖遮蔽裝置,包括遮蔽裝置主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I)為兩端開口的圓筒狀,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I)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小孔(2)。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圓筒狀多孔蟹類養殖遮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I)采用塑料材料制成。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圓筒狀多孔蟹類養殖遮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2 )在遮蔽裝置主體(I)側壁上均勻分布。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圓筒狀多孔蟹類養殖遮蔽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孔(2)為圓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圓筒狀多孔蟹類養殖遮蔽裝置,包括遮蔽裝置主體,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為兩端開口的圓筒狀,所述的遮蔽裝置主體側壁上分布有若干小孔。本實用新型在蟹類養殖過程中給蟹類提供遮蔽的場所,減少它們相互接觸的幾率,從而降低蟹類相互殘殺的幾率,同時也避免了因相互殘殺受傷而感染病害的危險,顯著提高蟹類養殖的成活率,有利于增加養殖密度,裝置結構合理且簡潔、成本低、操作方便、實用性強,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2603395SQ2012202329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蔣科技, 張鳳英, 宋煒, 馬凌波, 于忠利, 喬振國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