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元寶脆專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加工模具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生產食品外形美觀的元寶脆專用模具。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傳統文化不斷的被提及,原本一些物品的造型被不斷的應用于其他領域,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喜歡中國傳統物品的造型,例如元寶、雙喜、鯉魚等,以象征財富,喜慶,吉祥,同樣的產品,在外形上的改進,往往決定其市場的好壞。目前食品行業的競爭越來越大,一些傳統食品在外觀上一直保持著傳統的造型,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會去購買傳統食品,從而導致傳統食品的市場競爭能力下降。只有在過年過節的時候才能獲得較好的市場,其他時候卻較為冷清。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生產食品外型酷似元寶的元寶脆專用模具。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是這樣的它由兩個形狀相仿的模具滾輪相互排列并接觸構成,模具滾輪主體為橫向放置的圓柱體或圓環柱,圓柱體或圓環柱的一端設有與圓柱體端面同軸心的齒輪,齒輪的直徑為當兩個齒輪嚙合時,圓柱體或圓環柱側壁面相互接觸,在兩個模具滾輪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內槽,內槽的分布為當模具滾輪轉動時,能夠使得內槽相互圍合并在圍合的內槽內形成空間,兩個模具滾輪其中一個模具滾輪的內槽A形狀與元寶下半部分形狀對應的,另一個模具滾輪的內槽B形狀與元寶上半部分形狀對應的,且隨著模具滾輪滾動,相對應的內槽A與內槽B圍合完成后腔體的最終形狀為元寶狀。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生產出來的產品造型酷似元寶,象征著財富,在越來越多的國人注重傳統文化的年代,同樣的食品,外形能夠吸引人,就能給該產品帶來巨大的銷售額,提高該產品的競爭能力。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的仰視圖;圖3為圖IA-A面的剖視圖。標號說明I模具滾輪、2齒輪、3內槽、31內槽A、32內槽B,4轉軸、5動力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內容進行詳細說明如圖1-3所示它由兩個形狀相仿的模具滾輪I相互排列并接觸構成,模具滾輪主體為橫向放置的圓柱體或圓環柱,圓柱體或圓環柱的一端設有與圓柱體端面同軸心的齒輪2,齒輪的直徑為當兩個齒輪嚙合時,圓柱體或圓環柱側壁面相互接觸,在兩個模具滾輪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內槽3,內槽的分布為當模具滾輪轉動時,能夠使得內槽相互圍合并在圍合的內槽內形成空間,兩個模具滾輪其中一個模具滾輪的內槽A31形狀與元寶下半部分形狀對應的,另一個模具滾輪的內槽B32形狀與元寶上半部分形狀對應的,且隨著模具滾輪滾動,相對應的內槽A與內槽B圍合完成后腔體的最終形狀為元寶狀。安裝即使用方式如下將兩個模具滾輪按要求安裝,(即保證模具滾輪的側面相互接觸,且齒輪相互嚙合),在模具滾輪的軸心處設有轉軸4,轉動可以通過軸承座固定在相應的食品制造機械上,兩個模具滾輪中任意一個兩個模具滾輪的轉動,可以帶動另一個兩個模具滾輪的轉動,所以只要在其中一個兩個模具滾輪的轉軸上設置動力裝置5即可。當動力裝置提供動力并帶動轉軸轉動的時候,模具滾輪也發生轉動,以肉燕為例,這個時候只要分別在兩個模具滾輪上鋪設上肉燕皮,并在兩個模具滾輪接觸面的上方設置肉燕餡料出料斗,保證餡料的持續出料,隨著兩個模具滾輪相向轉動且餡料持續出料,餡料在任意內槽A和內槽B相互擠壓圍合時,餡料陷入內槽A和內槽B且內槽A和內槽B邊沿的肉燕皮相互黏合,當內槽A和內槽B分開后,形成的元寶狀的肉燕就脫落下來,到達兩個模具滾輪下方 的收集器或輸送帶上,就此完成元寶狀肉燕的加工。
權利要求1.一種元寶脆專用模具,它由兩個形狀相仿的模具滾輪相互排列并接觸構成,模具滾輪(I)主體為橫 向放置的圓柱體或圓環柱,圓柱體或圓環柱的一端設有與圓柱體端面同軸心的齒輪(2),齒輪的直徑為當兩個齒輪嚙合時,圓柱體或圓環柱側壁面相互接觸,在兩個模具滾輪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內槽(3),內槽的分布為當模具滾輪轉動時,能夠使得內槽相互圍合并在圍合的內槽內形成空間,其特征在于兩個模具滾輪其中一個模具滾輪的內槽A (31)形狀與元寶下半部分形狀對應的,另一個模具滾輪的內槽B (32)形狀與元寶上半部分形狀對應的,且隨著模具滾輪滾動,相對應的內槽A與內槽B圍合完成后腔體的最終形狀為元寶狀。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生產食品外型酷似元寶的元寶脆專用模具。它由兩個形狀相仿的模具滾輪相互排列并接觸構成,模具滾輪主體為橫向放置的圓柱體或圓環柱,圓柱體或圓環柱的一端設有與圓柱體端面同軸心的齒輪,齒輪的直徑為當兩個齒輪嚙合時,圓柱體或圓環柱側壁面相互接觸,在兩個模具滾輪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內槽,內槽的分布為當模具滾輪轉動時,能夠使得內槽相互圍合并在圍合的內槽內形成空間,兩個模具滾輪上的內槽分別為內槽A和內槽B,相對應的內槽A與內槽B圍合完成后腔體的最終形狀為元寶狀。采用本實用新型生產出來的產品造型酷似元寶,同樣的食品,外形能夠吸引人,就能給該產品帶來巨大的銷售額,提高該產品的競爭能力。
文檔編號A23P1/10GK202653136SQ201220294860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1日
發明者王錦松 申請人:福建騰新食品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