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具領域。
背景技術:
寬窄行插秧是指水稻插秧機的行間距實行一寬一窄的移植方式,這種移植方式利用作物邊際優勢的增產原理,通過調整插秧機的行間距,合理地增加水稻秧苗的密度,增加葉面積指數,延長葉片壽命,從而達到水稻高產、穩產的目的。現有的寬窄行水稻插秧機,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在申請公布號為CN101779540A(寬窄行水稻插秧機)的文獻中所公開的那樣,窄行是寬行的一半,這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的缺點是:插植的水稻秧苗的密度是普通插秧機的兩倍多。過密的秧苗并不有利于水稻生長,反而容易引起病蟲害的危害,并不容易達到高產穩產的目的。二是在申請公布號為CN101990803A(寬窄行水稻插秧機齒輪-鏈傳動分插機構)的文獻中所公開的那樣,插植臂秧針在取秧后擺動到一側插秧,使秧苗入土點相對取秧位置左移或右移,在取秧口等距分布的前提下,完成寬窄行秧苗的插植。這種方式的缺點是工藝比較復雜,而且由于設計上的原因,此寬窄行插秧裝置插秧的寬行寬度是秧盤的寬度加上二倍的左移或右移的偏移距離,窄行寬 度是秧盤的寬度減去二倍的左移或右移的偏移距離。此寬窄行插秧裝置插秧的密度和常規的插秧機所插秧的密度增加不大,因此增加水稻產量的能力有限。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已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結合農業生產作業的實際需要,設計提供一種可完成水稻寬窄行移栽的寬窄行插秧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秧箱、分插機構、移秧箱機構和動力行走裝置連接的后懸掛機架,秧箱可在移秧箱機構的轉動下在后懸掛機架上進行橫向的左右移動;其特征在于:同一組分插機構的秧苗取插機構的兩個秧爪之間的間距為寬行寬度,不同組分插機構的兩個秧爪之間的距離為窄行寬度,并且寬行、窄行間隔地設置。秧箱按橫向被分成若干個相等的秧苗放置單元,單元與單元之間用槽形板隔開,并且相鄰的兩個秧苗放置單元之間的槽形板的寬度不相等,它們之間的寬度和寬行、窄行的寬度變化相對應。秧箱導軌上的取秧口間距按照寬行寬度、窄行寬度間隔地設置;并且每個秧苗放置單元、導軌上的取秧口和秧苗分插機構的秧爪,它們的位置一一對應。秧箱放置在秧箱導軌上,秧箱隨著移秧箱機構的轉動在秧箱導軌上作往復移動,秧箱的一個單向行程為窄行寬度。由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以在現有的普通插秧機上,通過對各機構進行適當的改造,使其成為能夠完成寬窄行作業要求的水稻插秧機,可以配用普通插秧機的部件,具有結構設計新穎合理、作業質量好、作業故障少、使用壽命長、尤其能滿足和適應水稻寬窄行作業要求的特點。
圖1為寬窄行插秧機的側視圖。圖2為寬窄行插秧機的俯視圖。圖3為水稻秧苗寬窄行插秧示意圖。圖中件號說明:1、動力行走裝置、2、后懸掛機架、3、秧箱、4、移秧箱機構、5、左分插機構、6右分插機構、7傳動箱、8、液壓升降油缸、9、秧箱槽型窄行隔板、10、秧箱槽型寬行隔板、11、放秧板、12、秧箱導軌、13、導軌取秧口、14、秧爪。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如圖1、圖2所示。懸掛于動力行走裝置I上的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包括后懸掛機架2、安裝在后懸掛機架2上的秧箱3、與后懸掛機架2連為一體的移秧箱機構4、左分插機構5、右分插機構6、傳動箱7。秧箱3的移動靠移秧箱機構4的動力輸出而動作,在秧箱導軌12上進行橫向的左右移動。后懸掛機架2及安裝在其上的秧箱3、移秧箱機構4、左分插機構5、右分插機構6可隨液壓油缸8的升降而運動,并帶動左、右分插機構中的秧苗取插機構的提升和降落。設置的后懸掛機架結構為在其下部為L型的秧箱導軌12,托承秧箱3,使秧箱3在其上左右移動。安裝在同一個傳動箱7上的左分插機構5和右分插機構6上的兩個秧爪14之間的距離為寬行寬度LI,不在同一個傳動箱7上的左分插機構5和右分插機構6上的兩個秧爪14之間的距離為水稻種·植的窄行寬度L2,并且寬行寬度和窄行寬度間隔地設置;在本實施例中,寬行寬度LI為300_(采用此參數可直接應用普通插秧機的分插機構和秧苗取插機構),窄行寬度L2為220mm。秧箱按橫向被分成若干個相等的秧苗放置單元,單元與單元之間被秧箱槽型隔板隔開,秧箱槽型窄行隔板9、秧箱槽型寬行隔板10按照寬窄行間隔地放置。所述的秧苗放置單元的寬度L3為200mm,即秧盤寬度也為200mm,秧箱槽型窄行隔板9的寬度L4為20mm,秧箱槽型寬行隔板10的寬度L5為100mm。所述的秧苗放置單元由放秧板11構成,各放秧板11是縱向放置橫向排列,放秧板11的兩邊分別和秧箱槽型窄行隔板9、秧箱槽型寬行隔板10鉚接成一個整體,使秧盤在放秧板上被兩側的槽形板限位而只能向下滑動。所述秧箱導軌12對應每個秧苗放置單元配設一個導軌取秧口 13,導軌取秧口 13的位置與每個秧苗取插機構的秧爪14相對應。與后懸掛機架2連為一體的傳動箱7的尾端兩側分別連接左分插機構5和右分插機構6,有多只傳動箱7布置在秧箱3的下方位置。如圖3所示,d為取秧口 13的位置,e為插好的秧苗位置,相鄰兩取秧口 13的距離按300_和220_間隔地設置,這樣在相同插秧行程下,秧苗形成一行寬一行窄的寬窄行插值形式。
權利要求1.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包括秧箱、分插機構、移秧箱機構和動力行走裝置連接的后懸掛機架,秧箱可在移秧箱機構的轉動下在后懸掛機架上進行橫向的左右移動;其特征在于:同一組分插機構的秧苗取插機構的兩個秧爪之間的間距為寬行寬度,不同組分插機構的兩個秧爪之間的距離為窄行寬度,并且寬行、窄行間隔地設置。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秧箱按橫向被分成若干個相等的秧苗放置單元,單元與單元之間用槽形板隔開,并且相鄰的兩個秧苗放置單元之間的槽形板的寬度不相等,它們之間的寬度和寬行、窄行的寬度變化相對應。
3.如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秧箱導軌上的取秧口間距按照寬行寬度、窄行寬度間隔地設置;并且每個秧苗放置單元、導軌上的取秧口和秧苗分插機構的秧爪,它們的位置一一對應。
4.如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秧箱放置在秧箱導軌上,秧箱隨著移秧箱機構的轉動在秧箱導軌上作往復移動,秧箱的一個單向行程 為窄行寬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以完成水稻寬窄行插植的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它包括秧箱、左右分插機構、移秧箱機構和動力行走裝置連接的后懸掛機架,秧箱可在移秧箱機構的轉動下在后懸掛機架上進行橫向的左右移動;同一組分插機構的秧苗取插機構之間的間距為寬行寬度,不同組分插機構的秧苗取插機構之間的間距為窄行寬度,并且寬行、窄行間隔地設置;秧箱被分成若干個相等的秧苗放置單元,單元與單元之間用槽形板隔開,并且相鄰的兩個秧苗放置單元之間的槽形板寬度不相等,即寬槽形板對應寬行,窄槽形板對應窄行。這樣在相同插秧行程下,秧苗形成一行寬一行窄的寬窄行插值形式。
文檔編號A01C11/02GK203105094SQ2012203221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5日
發明者楊永生 申請人:楊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