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包括車體、苗臺以及插植機構,所述的苗臺包括若干個苗板,所述的插植機構由驅動箱、回轉箱構成,每個回轉箱上設有插植臂,插植臂上設有插秧爪,苗板與苗板之間設有一個空位,每個苗板對應設有兩個取秧位,每個取秧位對應設有所述的回轉箱以及相應插植臂和插秧爪,兩個取秧位的間距為苗板可放毯苗寬度的二分之一,同一個苗板對應的兩個所述的回轉箱的回轉軌跡圓相互構成一個夾角。本實用新型能夠在保護秧苗的情況下,利用現有的毯苗培育設備,在用標準毯苗的情況實現達到寬窄行的農藝要求。
【專利說明】
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機械裝備,尤其是涉及一種插秧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水稻栽培一般都采用等行距的插植方法,但是這種插植方法植株與植株之間必然會出現遮陽的問題,對通風、通光都不利,水稻的通風通光性直接影響水稻的產量及病蟲割的防治。目前寬窄行插秧方法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它是窄行距與寬行距間隔栽培的一種水稻高產栽培技術。該栽培方式既能保證單位面積上的穴數合理,又具有植株群體分布合理,通風透光性能好,光合作用率高等優點,因此單產水平較高,是高產攻關常選擇的栽培方式之一。同時,由于通風透光性增強,使稻株間濕度降低,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蟲危害,最終達到高產增收的目的。為了適應這種農藝的要求,人們也設計出不各種不同的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如公開號為CN10193342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斜齒輪傳動寬窄行插秧機分插機構。在結構相同的左、右齒輪盒內分別設置一套交錯軸斜齒輪傳動,行星輪與中間傾斜齒輪為一對嚙合的交錯軸斜齒輪,使行星軸與齒輪盒傾斜,從而使固結于行星軸的栽植臂與齒輪盒傾斜;栽植臂秧針的運動平面不再與齒輪盒的回轉平面平行,而是作空間運動,形成空間插秧工作軌跡;秧針從秧門取秧位置運動到推秧點位置,秧針尖點產生橫向位移,即垂直于機器前進方向的位移,使秧苗入土點相對取秧位置有橫向左移或右移,在現有的秧門等距分布前提下使得插秧行距形成農藝要求的寬窄行相間分布。這種結構使用于現有等距插秧的插秧機的苗臺,就可以實現寬窄行插秧,但這種結構如果秧針尖點產生的橫向位移過大,即秧針的傾斜角度過大,就會使得秧針在取秧時對秧苗的傷害過大;如果秧針尖點產生的橫向位移過小,即秧針的傾斜角度過小,就會使得行距變化很小,達不到寬窄行插秧的農藝目的。要解決這一問題,人們也有一種技術方案,如公開號為CN10177954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秧箱、分插機構、移秧箱機構、機架,懸掛架以及動力行走裝置,秧箱可在移秧箱機構的帶動下在機架上進行橫向的左右移動;其特征在于:分插機構的秧苗取插機構之間的間距按照寬行寬度、窄行寬度間隔地設置;秧箱被按橫向分成若干個秧毯放置單元,單元與單元之間存在間隔,所述單元內設有放置秧毯位,其寬度為窄行寬度的兩倍;每個單元配設有兩個間距為窄行寬度的秧苗取插機構。該技術方案中,每個單元的兩個秧苗的取插機構的設置必然為,第一個從秧毯的最前端開始取秧,第二個從秧毯的中間開始取秧,這一點從其說明書可以看出,這就使得通過該技術方案完成的插秧,其窄行必然為毯苗單元寬度的一半,以現有的標準毯苗為例,寬度為28CM,其實現的窄行寬度為14CM。但目前的農藝研究表明,這種窄行的寬度是過密的,會影響水稻的生長,而窄行寬度應該達到16-18CM為宜,因此,要達到這個寬度,就需要培育出32-36CM寬的毯苗,這顯然需要全面對現有的毯苗培育設備進行改造更新,造成很大的浪費。這也是該技術方案沒有得到實際推廣的一個重要原因。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寬窄行插秧機的秧苗損傷嚴重,難以適應現有毯苗寬度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在保護秧苗的情況下,利用現有的毯苗培育設備,在用標準毯苗的情況實現達到農藝要求的寬窄行插秧機。
[0004]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包括車體、苗臺以及插植機構,所述的苗臺包括若干個苗板,所述的插植機構由驅動箱、回轉箱構成,每個回轉箱上設有插植臂,插植臂上設有插秧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板與苗板之間設有一個空位,每個苗板對應設有兩個取秧位,每個取秧位對應設有所述的回轉箱以及相應插植臂和插秧爪,兩個取秧位的間距為苗板可放毯苗寬度的二分之一,同一個苗板對應的兩個所述的回轉箱的回轉軌跡圓相互構成一個夾角,使得兩者的插秧爪的插秧點相對于兩者的取秧點向兩側偏移。本實用新型的回轉箱的回轉軌跡圓指的是在回轉箱上取一個非回轉中心的點,在回轉箱轉動一周的過程中,該點所走過的軌跡。本技術方案中,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所述的回轉箱的回轉軌跡圓相互構成一個夾角,使得插秧點不是處于取秧點的正下方,而發生偏移。通過這一技術設置,使得對應的兩個插秧點比對應的兩個取秧點的間距更大。由于這里的兩個插秧點正好是窄行,它的偏移距離一般在1-2CM,而兩者分別向兩側偏移,所以,其實際的間距變大2-4CM,因此其既實現了窄行寬度適當放大,又不會因為插秧爪傾斜角度過大而傷害秧苗。本實用新型的寬行通過苗板與苗板之間設置的空位得到,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寬行和窄行都適當的寬窄行插秧。本技術方案的重要意義在于,以現有標準(常用)的毯苗寬度為基礎,現有技術中,通過一個毯苗對應兩個插秧爪實現的寬窄行插秧中的窄行,在農藝上是過窄的,而本實用新型在這一點上實現了突破,既利用了現有寬度的毯苗,也實現合適的行距的寬窄行插秧。
[0005]作為優選,所述的回轉箱的轉軸與所述的驅動箱輸出軸之間通過一個變向機構相連。驅動箱的輸出軸一般于苗臺在工作中的移動方向相平行,如果回轉箱的轉軸在連接驅動箱的輸出軸是不進行變向的話,則回轉箱的轉動軌跡圓必然與苗臺的移動方向相垂直,各回轉箱的轉動軌跡圓之間也相互平行,不存在夾角。因此,本技術方案通過一個變向機構,使得回轉箱轉軸與驅動箱的輸出軸之間的不平行、不同軸,而具有一個夾角,實現兩個對應的回轉箱的回轉軌跡圓相互構成一個夾角。該變向機構所變向的角度大小決定了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回轉箱的轉動軌跡圓之間的夾角的大小。
[0006]作為優選,相鄰兩個苗板之間設有一個雙輸出驅動箱,雙輸出驅動箱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所述的回轉箱分別與該側的苗板相對應,左右兩端的苗板還分別設有一個單輸出驅動箱,該單輸出驅動箱設有一個回轉箱,與左/右端的苗板對應,形成一個苗板對應兩個回轉箱的布局。該技術方案使得雙輸出驅動箱的兩側回轉箱不對應于同一個苗板,而分別對應于兩個相鄰的苗板,由于同一個苗板對應的兩個回轉箱的位置較近,這兩者之間的空間非常有限,難以布置一個驅動箱。
[0007]作為優選,所述的苗板的下端中部設有毯苗分割板,苗臺處于最右側時,苗板對應的兩個取秧位分別處于苗板的最或端和毯苗分割板的右側。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取秧位同時由插秧爪取秧,一個從左端開始取,一個從中部開始取,隨著苗臺向左移動,取秧點的位置相對于苗臺向右移動,直到左側的取秧點到達苗板的中部,右側的取秧點到達苗板的最右側,此時,理論上,左側了秧點對應該行秧苗前半部的最后一根秧苗,但如果這根秧苗是的左右兩側均沒有任何約束面,這根秧苗在就容易倒,而使得插秧爪根本取不到秧苗,同理,當苗臺從左往右移動時,即取秧點相對于苗臺從右往左移動,右側取秧點到達最后一根秧苗時也具有同樣的情況。因此,本技術方案在苗板的中部下端設有一個毯苗分割板,在毯苗向下移動的過程中,其對毯苗形成分割,并達到對其兩側的秧苗的約束作用。
[0008]作為優選,所述的毯苗分割板包括一個用于將其固定在苗板上的底板,和一個垂直于底板的分割板,該分割板上端為尖角,貼合于固定板,下端翹起,構成一個斜向上的切割刃。該切割刃對毯苗具有很好的切割作用。
[0009]作為優選,所述的苗板可放毯苗寬度為28CM,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取秧點的間距為14CM,即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插秧爪的取秧點的間距為14CM,這兩個插秧爪的插秧點的位置分別為:左側插秧爪的插秧點相對于其對應的取秧點向左偏移1-1.5CM;右側插秧爪的插秧點相對于其對應的取秧點向右偏移1-1.5CM,即作為窄行,這兩個插秧點的間距為16-17CM。該技術方案中,苗板可放的毯苗為28CM,這是一種推廣最為廣泛的毯苗尺寸,現有大量育苗設備均為該尺寸,插秧點相對于取秧點偏移后實現的16-17CM的秧苗間距是寬窄行插秧技術中的合理的窄行寬度,本技術方案有效的實現了單片28CM的毯苗完成兩行插秧,且間距大于毯苗寬度的1/2,達到合理的16-17CM。并且,由于單個插秧爪從取苗到插秧的橫向偏移距離較小,其相到秧苗的傾斜角度較小,不會對秧苗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0010]本實用新型的帶來的有益效果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有些寬窄行插秧機的秧苗損傷嚴重,有些寬窄行插秧機難以適應現有毯苗寬度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能夠在保護秧苗的情況下,利用現有的毯苗培育設備,在用標準毯苗的情況實現達到農藝要求的寬窄行插秧機。
【附圖說明】
[0011]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2]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毯苗分割板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3是附圖2的左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0015]實施例1: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包括車體、苗臺以及插植機構,所述的苗臺包括4個苗板1,所述的插植機構由驅動箱2、回轉箱3構成,每個回轉箱上設有插植臂4,插植臂上設有插秧爪7,所述的苗板與苗板之間設有一個空位8,每個苗板對應設有兩個取秧位5,每個取秧位對應設有所述的回轉箱每個回轉箱上設有兩個插植臂,插植臂上設有插秧爪。兩個取秧位的間距為苗板可放毯苗寬度的二分之一。回轉箱的轉軸與所述的驅動箱輸出軸之間通過一個變向機構相連,同一個苗板對應的兩個所述的回轉箱的回轉軌跡圓相互構成一個夾角,使得兩者的插秧爪的插秧點相對于兩者的取秧點向兩側偏移。
[0017]本實用新型本在使用中,從同一苗板取下的秧苗所插的兩行秧為窄行,相鄰兩個苗板取下的相鄰兩株秧所插的兩行秧為寬行,以些實現寬窄行插秧。一苗板對應的兩個所述的回轉箱的回轉軌跡圓相互構成一個夾角,使得插秧點不是處于取秧點的正下方,而發生偏移。通過這一技術設置,使得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插秧點比對應的兩個取秧點的間距更大。由于這里的兩個插秧點正好是窄行,它的偏移距離一般在1-2CM,而兩者分別向兩側偏移,所以,其實際的間距變大2-4CM,因此其既實現了窄行寬度適當放大,又不會因為插秧爪傾斜角度過大而傷害秧苗。本實用新型的寬行通過苗板與苗板之間設置的空位得到,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實現寬行和窄行都適當的寬窄行插秧。
[0018]實施例2:
[0019]如圖1、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包括車體、苗臺以及插植機構,所述的苗臺包括4個苗板I,所述的插植機構由驅動箱2、回轉箱3構成,每個回轉箱上設有插植臂4,插植臂上設有插秧爪7,所述的苗板與苗板之間設有一個空位8,每個苗板對應設有兩個取秧位,相鄰兩個苗板之間設有一個雙輸出驅動箱,雙輸出驅動箱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所述的回轉箱分別與該側的苗板相對應,左右兩端的苗板還分別設有一個單輸出驅動箱,該單輸出驅動箱設有一個回轉箱,與左/右端的苗板對應,形成一個苗板對應兩個回轉箱的布局。每個回轉箱分別與一個取秧位對應,每個回轉箱上設有兩個插植臂,插植臂上設有插秧爪。兩個取秧位的間距為苗板可放毯苗寬度的二分之一。回轉箱的轉軸與所述的驅動箱輸出軸之間通過一個變向機構相連,同一個苗板對應的兩個所述的回轉箱的回轉軌跡圓相互構成一個夾角,使得兩者的插秧爪的插秧點相對于兩者的取秧點向兩側偏移。所述的苗板的下端中部設有毯苗分割板,苗臺處于最右側時,苗板對應的兩個取秧位分別處于苗板的最或端和毯苗分割板的右側。毯苗分割板6包括一個用于將其固定在苗板上的底板61,和一個垂直于底板的分割板62,該分割板上端為尖角63,貼合于固定板,下端翹起,構成一個斜向上的切割刃。苗板可放毯苗寬度為28CM,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取秧點的間距為14CM,即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插秧爪的取秧點的間距為14CM,這兩個插秧爪的插秧點的位置分別為:左側插秩爪的插秩點相對于其對應的取秩點向左偏移1.4CM;右側插秩爪的插秧點相對于其對應的取秧點向右偏移1.4CM,即作為窄行,這兩個插秧秧點的間距為16.8CM。
[0020]本實施例中,在苗板的中部下端設有一個毯苗分割板,在毯苗向下移動的過程中,其對毯苗形成分割,并達到對其兩側的秧苗的約束作用。苗板可放的毯苗的寬度為28CM,這是一種推廣最為廣泛的毯苗尺寸,現有大量育苗設備均為該尺寸,插秧點相對于取秧點偏移后實現的16-17CM的秧苗間距是寬窄行插秧技術中的合理的窄行寬度,本技術方案有效的實現了單片28CM的毯苗完成兩行插秧,且間距大于毯苗寬度的1/2,達到合理的16-17CM。并且,由于單個插秧爪從取苗到插秧的橫向偏移距離較小,其相到秧苗的傾斜角度較小,不會對秧苗造成實質性的傷害。
【主權項】
1.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包括車體、苗臺以及插植機構,所述的苗臺包括若干個苗板,所述的插植機構由驅動箱、回轉箱構成,每個回轉箱上設有插植臂,插植臂上設有插秧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板與苗板之間設有一個空位,每個苗板對應設有兩個取秧位,每個取秧位對應設有所述的回轉箱以及相應插植臂和插秧爪,兩個取秧位的間距為苗板可放毯苗寬度的二分之一,同一個苗板對應的兩個所述的回轉箱的回轉軌跡圓相互構成一個使得兩者的插秧爪的插秧點相對于兩者的取秧點向兩側偏移的夾角。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轉箱的轉軸與所述的驅動箱輸出軸之間通過一個變向機構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相鄰兩個苗板之間設有一個雙輸出驅動箱,雙輸出驅動箱的兩側分別設有一個所述的回轉箱分別與該側的苗板相對應,左右兩端的苗板還分別設有一個單輸出驅動箱,該單輸出驅動箱設有一個回轉箱,與左/右端的苗板對應,形成一個苗板對應兩個回轉箱的布局。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板的下端中部設有毯苗分割板,苗臺處于最右側時,苗板對應的兩個取秧位分別處于苗板的最或端和毯苗分割板的右側。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板的下端中部設有毯苗分割板,苗臺處于最右側時,苗板對應的兩個取秧位分別處于苗板的最或端和毯苗分割板的右側。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毯苗分割板包括一個用于將其固定在苗板上的底板,和一個垂直于底板的分割板,該分割板上端為尖角,貝占合于固定板,下端翹起,構成一個斜向上的切割刃。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毯苗分割板包括一個用于將其固定在苗板上的底板,和一個垂直于底板的分割板,該分割板上端為尖角,貝占合于固定板,下端翹起,構成一個斜向上的切割刃。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寬窄行水稻插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苗板可放毯苗寬度為28CM,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取秧點的間距為14CM,即同一苗板對應的兩個插秧爪的取秧點的間距為14CM,這兩個插秧爪的插秧點的位置分別為:左側插秧爪的插秧點相對于其對應的取秧點向左偏移1-1.5CM;右側插秧爪的插秧點相對于其對應的取秧點向右偏移1-.1.5CM,即作為窄行,這兩個插秧秧點的間距為16-17CM。
【文檔編號】A01C11/00GK205727016SQ201620452473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明人】欒翠蓮
【申請人】欒翠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