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稻收割機配件領域,具體地說是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軸上對稱安裝有雙聯齒輪,雙聯齒輪是通過襯套安裝在傳動軸上的,在齒輪運行過程中,襯套很容易燒結、磨損,影響收割機變速箱的正常工作,嚴重降低了收割機變速箱的使用壽命,增加了維修成本。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任務是針對以上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安裝維修方便、齒輪支撐好、使用壽命長的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傳動結構包括傳動軸、雙聯齒輪和中間隔套,傳動軸的中部安裝有中間隔套,中間隔套兩側的傳動軸上對稱安裝有雙聯齒輪,雙聯齒輪與傳動軸之間安裝有滾針軸承和球軸承,傳動軸的兩端安裝有圓錐滾子軸承。所述的球軸承與雙聯齒輪之間設置有擋圈。所述的雙聯齒輪與傳動軸之間安裝有兩個滾針軸承,兩個滾針軸承之間設置有墊片。所述的圓錐滾子軸承與雙聯齒輪之間設置有止推墊。本實用新型的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安裝維修方便、齒輪支撐好、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附圖I為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傳動軸,2、圓錐滾子軸承,3、止推墊,4、滾針軸承,5、墊片,6、雙聯齒輪,7、球軸承,8、擋圈,9、中間隔套。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其結構包括傳動軸I、雙聯齒輪6和中間隔套9,傳動軸I的中部安裝有中間隔套9,中間隔套9兩側的傳動軸I上對稱安裝有雙聯齒輪6,每個雙聯齒輪6與傳動軸I之間安裝有兩個滾針軸承4和一個球軸承7,球軸承7與雙聯齒輪6之間設置有擋圈8,兩個滾針軸承4之間設置有墊片5 ;傳動軸I的兩端安裝有圓錐滾子軸承2,圓錐滾子軸承2與雙聯齒輪6之間設置有止推墊3。本實用新型的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其加工制作非常簡單方便,按說明書附圖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征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權利要求1.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包括傳動軸、雙聯齒輪和中間隔套,傳動軸的中部安裝有中間隔套,中間隔套兩側的傳動軸上對稱安裝有雙聯齒輪,其特征在于雙聯齒輪與傳動軸之間安裝有滾針軸承和球軸承,傳動軸的兩端安裝有圓錐滾子軸承。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軸承與雙聯齒輪之間設置有擋圈。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雙聯齒輪與傳動軸之間安裝有兩個滾針軸承,兩個滾針軸承之間設置有墊片。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圓錐滾子軸承與雙聯齒輪之間設置有止推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屬于水稻收割機配件領域,其結構包括傳動軸、雙聯齒輪和中間隔套,傳動軸的中部安裝有中間隔套,中間隔套兩側的傳動軸上對稱安裝有雙聯齒輪,雙聯齒輪與傳動軸之間安裝有滾針軸承和球軸承,傳動軸的兩端安裝有圓錐滾子軸承。本實用新型的履帶自走式聯合收割機變速箱的傳動結構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加工、安裝維修方便、齒輪支撐好、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文檔編號A01D41/127GK202750470SQ2012203756
公開日2013年2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日
發明者葛宏坤, 王競, 陳敏革, 王云峰, 華明凱, 史文潔 申請人:山東臨沂臨工汽車橋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