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履帶變速箱傳動裝置,具體地說是涉及一種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
背景技術:
履帶較車輪而言,與地面接觸的相對面積較大,單位面積受力小,使車輛不易下陷。因此不會破壞犁底層,具有良好的水田行走性能,故被廣泛應用于農用機械中,例如收割機、耕田機等。目前履帶轉動是靠齒輪傳動和液壓傳動兩種,液壓傳動可以實現兩邊履帶差速正、反轉實現轉彎。但由于液壓傳動價格貴,結構復雜、維護成本高,一般僅應用于高檔工程機械,而農業機械則普遍采用齒輪傳動,且通常是采用一邊制動,另一邊前進的“零半徑”轉彎方式實現轉彎。如申請號為201010574927.8,申請日為2010.11.25,申請公布號為CN102077741A,申請公布日為2011.06.01,發明名稱為“聯合收割機用零半徑轉向行走變速箱”的發明專利。
但是由于履帶接地面積大,在田間作業時,轉彎阻力比走直線時要大。農用機械在轉彎時,采用一邊制動、一邊轉動的,其前進的驅動力只有直線時的一半,而阻力卻是直線行駛的二倍,導致轉彎時驅動履帶打滑,履帶轉動,而機器原地不動,一旦打滑,履帶把泥土向后排出,越爬越深,造成機器下陷。特別是丘陵地帶,由于田塊的限制,轉彎頻率變高,例如,1.6米寬割幅的收割機,在正方形田間作業,轉彎的時間占總作業時間1/6左右,出現轉彎不靈活,導致田間作業效率降低。因此,設計一款低成本、轉彎靈活的履帶行走農用機械,成為目前的市場所需。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水田行走轉彎的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其發明目的的,一種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它包括設于履帶變速箱內的中心軸、設在中心軸中段的中心齒輪,中心軸上位于中心齒輪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轉向制動機構,所述的轉向制動機構包括套設在中心軸上的雙聯齒輪,雙聯齒輪上連接有轉向撥叉,雙聯齒輪的小齒輪與輸出齒輪嚙合且可與中心齒輪兩側的牙嵌齒嚙合;所述中心軸的兩端各設有片式摩擦離合器,中心軸上位于片式摩擦離合器的外側套設有制動齒輪,制動齒輪通過差速齒輪組帶動與差速齒輪組嚙合的雙聯齒輪的大齒輪;所述中心軸上位于雙聯齒輪與片式摩擦離合器之間套設有用于推壓片式摩擦離合器的推力組件。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制動齒輪與差速齒輪組嚙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制動齒輪與差速齒輪組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帶動。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推力組件包括套設于中心軸上的推桿,推桿上連接有推片。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片式磨擦離合器內設有復位彈簧。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較好的實現了發明目的,其通過齒輪變速,分別驅動左右履帶轉動,成本低、轉彎阻力小、操作靈活,提高了農用機械水田作業的工作效率。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推力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1:由圖1、圖2可知,一種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它包括設于履帶變速箱內的中心軸14、設在中心軸14中段的中心齒輪3,輸入帶輪I通過輸入齒輪組2與中心齒輪3的外齒嚙合,中心軸14上位于中心齒輪3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轉向制動機構,所述的轉向制動機構包括套設在中心軸1 4上的雙聯齒輪11,雙聯齒輪11上連接有轉向撥叉4,雙聯齒輪11的小齒輪與輸出齒輪10嚙合且可與中心齒輪3兩側的牙嵌齒嚙合;所述中心軸14的兩端各設有片式摩擦離合器5,中心軸14上位于片式摩擦離合器5的外側套設有制動齒輪7,制動齒輪7通過差速齒輪組8帶動與差速齒輪組8嚙合的雙聯齒輪11的大齒輪;所述中心軸14上位于雙聯齒輪11與片式摩擦離合器5之間套設有用于推壓片式摩擦離合器5的推力組件。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制動齒輪7與差速齒輪組8嚙合。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推力組件包括套設于中心軸14上的推桿12,推桿12)上連接有推片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片式磨擦離合器5內設有復位彈簧6,使得在需要直線行走時,左、右雙聯齒輪11的小齒輪與中心齒輪3兩側的牙嵌齒保持嚙合。當農用機械在水田中需要直線行走時,輸入帶輪I通過輸入齒輪組2帶動設在中心軸14中段的中心齒輪3轉動,此時由于復位彈簧6的彈力支撐,使得套接于中心軸14上位于中心齒輪3兩側的左、右雙聯齒輪11的小齒輪與中心齒輪3兩側的牙嵌齒保持緊密嚙合,從而中心齒輪3帶動左、右雙聯齒輪11同時轉動,進而左、右雙聯齒輪11帶動與之嚙合的左、右輸出齒輪10轉動,使得左、右驅動輪9以相同速度驅動左右履帶以直線方式行走;當需要轉彎時,根據轉向向左或向右扳動連接在左或右雙聯齒輪11上的轉向撥叉4,使得左或右雙聯齒輪11克服復位彈簧6的彈力脫離中心齒輪3,同時推壓推片13通過推桿12對片式摩擦離合器5施壓,通過力的傳導,片式摩擦離合器5對制動齒輪7產生扭矩摩擦力使得制動齒輪7轉動,由于左、右雙聯齒輪11的大齒輪與差速齒輪組8嚙合,故而帶動左或右雙聯齒輪11以較低的速度轉動(可通過調節設置差速齒輪組8實現所需的速度差),進而帶動與之嚙合的左或右輸出齒輪10以較低速度轉動,此時,由于左、右輸出齒輪10存在轉速差(本實施例設置差速比為2 10倍),使得兩側履帶生產相應的轉速差從而實現轉彎。實施例2:由圖2、圖3可知,一種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它包括設于履帶變速箱內的中心軸14、設在中心軸14中段的中心齒輪3,輸入帶輪I通過輸入齒輪組2與中心齒輪3的外齒嚙合,中心軸14上位于中心齒輪3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轉向制動機構,所述的轉向制動機構包括套設在中心軸14上的雙聯齒輪11,雙聯齒輪11上連接有轉向撥叉4,雙聯齒輪11的小齒輪與輸出齒輪10嚙合且可與中心齒輪3兩側的牙嵌齒嚙合;所述中心軸14的兩端各設有片式摩擦離合器5,中心軸14上位于片式摩擦離合器5的外側套設有制動齒輪7,制動齒輪7通過差速齒輪組8帶動與差速齒輪組8嚙合的雙聯齒輪11的大齒輪;所述中心軸14上位于雙聯齒輪11與片式摩擦離合器5之間套設有用于推壓片式摩擦離合器5的推力組件。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制動齒輪7與差速齒輪組8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帶動。本實用新型在水田中需要直線行走時,輸入帶輪I通過輸入齒輪組2帶動設在中心軸14中段的中心齒輪3轉動,此時由于復位彈簧6的彈力支撐,使得套接于中心軸14上位于中心齒輪3兩側的左、右雙聯齒輪11的小齒輪與中心齒輪3兩側的牙嵌齒保持緊密嚙合,從而中心齒輪3帶動左、右雙聯齒輪11同時轉動,進而左、右雙聯齒輪11帶動與之嚙合的左、右輸出齒輪10轉動,使得左、右驅動輪9以相同速度驅動左右履帶以直線方式行走;當需要轉彎時,根據轉向向左或向右扳動連接在左或右雙聯齒輪11上的轉向撥叉4,使得左或右雙聯齒輪11克服復位彈簧6的彈力脫離中心齒輪3,同時推壓推片13通過推桿12對片式摩擦離合器5施壓,通過力的傳導,片式摩擦離合器5對制動齒輪7產生扭矩摩擦力使得制動齒輪7轉動,由于左、右雙聯齒輪11的大齒輪與差速齒輪組8通過鏈條連接帶動,故而帶動左或右雙聯齒輪11以較低的速度慢慢反向轉動(可通過調節設置差速齒輪組8實現所需的速度差),進而帶動與之嚙合的左或右輸出齒輪10以較低速度反向轉動,此時,由于左、右輸出齒輪10的存在速度差(本實施例設置差速比調節可達2 10倍),使得兩側履帶生產相應的進程差從 而實現轉彎。余同實施例1。
權利要求1.一種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它包括設于履帶變速箱內的中心軸(14)、設在中心軸(14)中段的中心齒輪(3),其特征在于中心軸(14)上位于中心齒輪(3)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轉向制動機構,所述的轉向制動機構包括套設在中心軸(14)上的雙聯齒輪(11),雙聯齒輪(11)上連接有轉向撥叉(4),雙聯齒輪(11)的小齒輪與輸出齒輪(10)嚙合且可與中心齒輪(3)兩側的牙嵌齒嚙合;所述中心軸(14)的兩端各設有片式摩擦離合器(5),中心軸(14)上位于片式摩擦離合器(5)的外側套設有制動齒輪(7),制動齒輪(7)通過差速齒輪組(8)帶動與差速齒輪組(8)嚙合的雙聯齒輪(11)的大齒輪;所述中心軸(14)上位于雙聯齒輪(11)與片式摩擦離合器(5)之間套設有用于推壓片式摩擦離合器(5)的推力組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齒輪(7)與差速齒輪組(8)嚙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動齒輪(7)與差速齒輪組(8)之間通過鏈條連接帶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力組件包括套設于中心軸(14)上的推桿(12),推桿(12)上連接有推片(13)。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片式磨擦離合器(5)內設有復位彈簧(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水田行走轉彎的履帶變速箱傳動轉向裝置,它包括設于履帶變速箱內的中心軸(14)、設在中心軸(14)中段的中心齒輪(3),其特征在于中心軸(14)上位于中心齒輪(3)的兩側對稱設置有轉向制動機構,其包括雙聯齒輪(11)、轉向撥叉(4),雙聯齒輪(11)的小齒輪與輸出齒輪(10)嚙合且可與中心齒輪(3)兩側的牙嵌齒嚙合;中心軸(14)的兩端各設有片式摩擦離合器(5),片式摩擦離合器(5)的外側設有制動齒輪(7),制動齒輪(7)通過差速齒輪組(8)帶動雙聯齒輪(11)的大齒輪;雙聯齒輪(11)與片式摩擦離合器(5)之間套設有推力組件,本實用新型通過齒輪變速,分別驅動左右履帶轉動,成本低、轉彎阻力小、操作靈活,提高了農用機械水田作業的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A01B69/00GK203120416SQ2013200272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18日
發明者方仲, 方友祥 申請人:益陽市資江變速箱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