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犁體平行位移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犁體平行位移裝置所屬技術領域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中耕犁的犁體平行位移裝置。
背景技術:
中耕犁主要用于壟作地區田間管理。目前,機引中耕犁按配套機型分有大、中、小型,按結構形式分有犁體固定式和犁體平行位移式,犁體平行位移式中耕犁是農村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后,在犁體固定式中耕犁的基礎上發明的農機新技術,它能隨時調整犁體的相對位置,有效地解決了中耕作業時原有壟距不均而出現的擠苗和傷苗問題。目前,中耕犁犁體平行位移裝置一般采用的是滑套結構,滑套結構構造簡單、造價低,但工作可靠性差,位移時阻力大。發明內容將四連桿機構工作原理科學地應用在中耕犁上,創新一種中耕犁的犁體平行位移裝置。該裝置位于中耕犁的犁梁和犁體縱梁焊合(或鉚合)之間,是犁梁和犁體縱梁焊合(或鉚合)之間的連接裝置,該裝置包括軸承座、上下連接板、連接軸、前連接板和后連接板,所述犁體平行位移裝置的上下連接板的兩端各與所述軸承座焊接(批量生產 時上下連接板和軸承座鑄成一體的部件),所述軸承座與所述連接軸通過軸承活動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前兩根與所述前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后兩根與所述后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前連接板與犁梁通過U型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后連接板的下邊緣中部與犁體縱梁焊合(或鉚合)的上部固定連接。工作中,拖拉機與所牽引的中耕犁的縱向中心線重合,拖拉機的輪子沿著田間播種壟距的壟溝行走,這時被牽引的中耕犁的所有犁鏵也要基本對正相對應的播種壟距的壟溝才能開始作業,若出現個別犁鏵不適應播種壟距時,駕駛操作人員就要適當進行犁鏵的相對位置調整,盡量保證犁鏵適應播種壟距。當播種壟距小于當地標準時,要通過控制裝置使犁體平行位移機構的后連接板向里側(機組縱向中心線一側)移動,從而帶動犁體縱梁焊合及犁鏵適當向里側位移。反之,使犁體縱梁焊合及犁鏵適當向外側位移。本發明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一種犁體平行位移裝置,該裝置工作可靠性好,犁鏵位移時阻力小,作業效率高,作業時能隨時調整犁體的相對位置,解決了播種壟距不均等而造成的擠苗和傷苗問題。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1是中耕犁側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犁體平行位移裝置側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犁體平行位移裝置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上下連接板,2.軸承座,3.連接軸,4.前連接板,5.后連接板,6.犁梁,7.犁體縱梁焊合。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圖2、圖3,一種犁體平行位移裝置,該裝置位于中耕犁的犁梁(6)和犁體縱梁焊合(7)之間,是犁梁(6)和犁體縱梁焊合(7)之間的連接裝置,它包括上下連接板(I)、軸承座(2)、連接軸(3)、前連接板(4)、后連接板(5),所述犁體平行位移裝置的上下連接板(I)的兩端各與所述軸承座(2)焊接(批量生產時上下連接板(I)和軸承座(2)鑄成一體的部件),所述軸承座(2)與所述連接軸(3)通過軸承活動連接,所述連接軸(3)的前兩根與所述前連接板(4)固定連接,所述連接軸(3)的后兩根與所述后連接板(5)固定連接,所述前連接板(4)與犁梁(6)通過U型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后連接板(5)的下邊緣中部與犁體縱梁焊合(7)的上部固定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犁體平行位移裝置,該裝置位于中耕犁的犁梁(6)和犁體縱梁焊合(7)之間,是犁梁(6)和犁體縱梁焊合(7)之間的連接裝置,它包括上下連接板(I)、軸承座(2)、連接軸(3)、前連接板(4)、后連接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犁體平行位移裝置的上下連接板(I) 的兩端各與所述軸承座(2)焊接,所述軸承座(2)與所述連接軸(3)通過軸承活動連接,所述連接軸(3)的前兩根與所述前連接板(4)固定連接,所述連接軸(3)的后兩根與所述后連接板(5)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犁體平行位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連接板(4)與犁梁(6)通過U型螺栓固定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犁體平行位移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連接板(5)的下邊緣中部與犁體縱梁焊合(7)的上部固定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中耕犁的犁體平行位移裝置,該裝置位于中耕犁的犁梁和犁體縱梁焊合之間,是犁梁和犁體縱梁焊合之間的連接裝置,該裝置包括軸承座、上下連接板、連接軸、前連接板和后連接板,所述犁體平行位移裝置的上下連接板的兩端各與所述軸承座焊接,所述軸承座與所述連接軸通過軸承活動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前兩根與所述前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后兩根與所述后連接板固定連接,所述前連接板與犁梁通過U型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后連接板的下邊緣中部與犁體縱梁焊合的上部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A01B15/20GK202818875SQ201220448359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8日
發明者陳鳳武 申請人:陳鳳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