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生產復合肥的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領域,更具體來說,涉及一種生產復合肥的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對復合肥的需求也得到快速發展,硫基、硝基、尿基復合肥都有了明顯增長。處于對環保、吸收各方面的考慮,顆粒狀復合肥已替代粉狀復合肥被廣泛應用。現有的復合肥成粒方法主要是團粒法和高塔法。團粒法是向轉筒造粒機中加入氨、硫酸、尿液、蒸汽,返料成粒,然后含水的粒子進入轉筒干燥機中干燥、篩分、破碎、冷卻。這種方法的缺點是流程長,能耗高。另一種方法是高塔法,利用硝銨熔體加入磷酸一銨、氯化鉀,混合后從塔頂落下,在下落過程中降溫成粒。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設備投入高,且含水的顆粒容易粘在塔內壁上結疤。
發明內容針對現有復合肥造粒過程的缺陷,提出一種流程短、設備成本低、不易結疤的生產復合肥的設備。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生產復合肥的設備,包括盛裝熔融復合肥的加熱釜、造粒器、回轉鋼帶、冷卻水系統、包裝機,所述造粒器與所述加熱釜出口連接,所述造粒器上開設有勻速滴出熔融復合肥的滴孔,所述回轉鋼帶位于所述滴孔正下方并于上表面接收所述熔融復合肥滴液,所述冷卻水系統位于所述回轉鋼帶底部對所述回轉鋼帶的下表面進行冷卻,所述包裝機位于所述回轉鋼帶末端并接收冷卻后成粒的復合肥滴液。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生產 復合肥的設備中,所述滴孔的孔徑在1. 5 2. Omm之間。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生產復合肥的設備中,所述造粒器包括容納鼓和開設在所述容納鼓底面或側面的多個滴孔,且所述多個滴孔成陣列排布。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生產復合肥的設備,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造粒過程簡單,成粒時間短至2 3秒,無需碎粒、篩分,不會產生結疤現象;整個設備簡單,只需增設回轉鋼帶即可,非常適用于現代各種復合肥的制備。
圖1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的生產復合肥的設備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復合肥的設備,具體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加熱釜1、造粒器2、回轉鋼帶4、冷卻水系統6、包裝機7以及包裝袋傳送帶8。加熱釜I用來將加入的復合肥原料加熱成熔融狀態,然后通過出口送至造粒器2。造粒器2包括容納從加熱釜I送來的部分熔融復合肥,還包括開設在容納鼓底部上或側面的多個滴孔,這些滴孔按照一定的規則分布,例如按照陣列排布的方式分布。熔融復合肥從各個滴孔中勻速滴出,并落在位于滴孔正下方的回轉鋼帶4上表面,形成熔融復合肥滴液
3。滴孔的孔徑設計應與所需復合肥顆粒的大小有關,也與相應的復合肥熔融狀態下的粘力或流延性有關。優選滴孔的孔徑在1. 5 2. Omm之間。回轉鋼帶4通過傳動輪5帶動而循環移動,且移動速度要保證下一批滴液3滴落時回轉鋼帶4上前一批滴液3已經離開滴孔3的下方。冷卻水系統6位于回轉鋼帶4底部,用來對回轉鋼帶4的下表面進行冷卻,從而使滴落在回轉鋼帶4上的熱的復合肥滴液3迅速冷卻成半球形的顆粒。冷卻水系統6的實現方式有多種,本實施例中是通過設置多個噴頭對回轉鋼帶4下表面噴水的方式冷卻,也可以是其它方式。包裝機7位于回轉鋼帶4末端,用來接收冷卻后成半球形顆粒的復合肥滴液3,集齊一定重量后則封袋成包,然后通過裝包傳送帶8傳送出去。本實用新型的生產復合肥的設備,其造粒過程簡單,成粒時間短至2 3秒,無需碎粒、篩分,不會產生結疤現象;整個設備簡單,只需增設回轉鋼帶即可,非常適用于現代各種復合肥的制備。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精神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出各種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這些修改、補充和替代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生產復合肥的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裝熔融復合肥的加熱釜、造粒器、回轉鋼帶、冷卻水系統、包裝機,所述造粒器與所述加熱釜出口連接,所述造粒器上開設有勻速滴出熔融復合肥的滴孔,所述回轉鋼帶位于所述滴孔正下方并于上表面接收所述熔融復合肥滴液,所述冷卻水系統位于所述回轉鋼帶底部對所述回轉鋼帶的下表面進行冷卻,所述包裝機位于所述回轉鋼帶末端并接收冷卻后成粒的復合肥滴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復合肥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孔的孔徑在1.5 2.Omm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生產復合肥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造粒器包括容納鼓和開設在所述容納鼓底面或側面的多個滴孔,且所述多個滴孔成陣列排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復合肥的設備,包括盛裝熔融復合肥的加熱釜、造粒器、回轉鋼帶、冷卻水系統、包裝機,所述造粒器與所述加熱釜出口連接,所述造粒器上開設有勻速滴出熔融復合肥的滴孔,所述回轉鋼帶位于所述滴孔正下方并于上表面接收所述熔融復合肥滴液,所述冷卻水系統位于所述回轉鋼帶底部對所述回轉鋼帶的下表面進行冷卻,所述包裝機位于所述回轉鋼帶末端并接收冷卻后成粒的復合肥滴液。本生產復合肥的設備,其造粒過程簡單,成粒時間短至2~3秒,無需碎粒、篩分,不會產生結疤現象;整個設備簡單,只需增設回轉鋼帶即可,非常適用于現代各種復合肥的制備。
文檔編號C05G5/00GK202898254SQ201220525008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30日
發明者陳成, 閉革林, 陳海軍 申請人:廣西新方向化學工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