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提高瑪咖根莖外形質量的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高瑪咖根莖外形質量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Maca (Lepidium meyenii Walp,音譯為“瑪咖”)是十字花科(Cruciferae)獨行菜屬(Lepidium) —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瑪咖具有抗疲勞、抗氧化、增強免疫力、改善性功能、調節內分泌、提高生育力等功效。目前瑪咖的人工種植采用育苗后移栽的方法,此方法雖然能較好地控制苗的質量,但移栽后收獲的瑪咖根莖分叉、分支較多,根莖上細絨也較多,給瑪咖產品加工帶來困難,增加了瑪咖產品加工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提高瑪咖根莖外形質量的栽培方法。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本發明包括整地理墑、種子處理、播種及苗期管理、田間管理步驟,其特征是經過處理的瑪咖種子,按每畝O. 2 O. 3公斤直接均勻撒播在墑面上,瑪咖苗長至八葉一心時,按照株行距15X20厘米的規格進行間苗。采用本發明,避免了瑪咖育苗后移栽時根部損壞和彎曲,保證瑪咖苗根莖豎向生長,避免分叉、分支現象,本發明收獲的瑪咖產品與育苗移栽法相比主根明顯,無分支,根上細絨毛少,使瑪咖根莖外形質量明顯提高(詳見下表),有利于瑪咖產品的加工,降低了瑪咖產品加工成本。 瑪咖育苗移栽法與本發明方法根莖外形質量對比表
權利要求
1.一種提高瑪咖根莖外形質量的栽培方法,包括整地理墑、種子處理、播種及苗期管理、田間管理步驟,其特征是經過處理的瑪咖種子,按每畝O. 2 O. 3公斤,直接均勻撒播在墑面上,瑪咖苗長至八葉一心時,按照株行距15X20厘米的規格進行間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瑪咖根莖外形質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瑪咖種子的處理方法為選擇成熟度高、純凈度高、發芽率高、發芽勢好的頭年生產的種子,曬種I 2 天,以30 35°C溫湯浸種36 48小時,浸種時加O. 5%多菌靈或敵克松,撈出種子后拌入細火燒土,在20 25°C條件下催芽,經常攤開攪拌種子,60%種子露白后播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瑪咖根莖外形質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播種及苗期管理為5 6月,播前先把墑面澆透后噴施敵克松500 800倍液,瑪咖種子按每畝O. 2 O.3公斤,直接均勻撒播在墑面上,播種后蓋火燒土 O. 2 O. 3厘米,并均勻覆蓋松毛,澆透水后,平鋪無紡布或遮陽網,保持苗床內晝溫15 25°C,夜溫5 10°C,遮陰率60 70%, 白天經常澆水保持墑面濕潤,苗出齊后除去松毛,育苗期間人工除草I 2次,每隔8 12 天噴施芽孢桿菌I 2次防治病害,當瑪咖葉片數達到4 5片時每隔6 8天噴施魚蛋白500倍液I次,共噴施2 3次。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一種提高瑪咖根莖外形質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種 50 60天后,瑪咖苗長至八葉一心時,揭開無紡布或遮陽網,按照株行距15X20厘米的規格進行間苗。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提高瑪咖根莖外形質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田間管理期間為瑪咖生長過程中進行人工除草2 3次,在瑪咖葉片生長最旺盛時每隔6 8天噴施魚蛋白500倍液I次,共噴施2 3次。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提高瑪咖根莖外形質量的栽培方法,包括整地理墑、種子處理、播種及苗期管理、田間管理步驟,其特征是經過處理的瑪咖種子,按每畝0.2~0.3公斤,直接均勻撒播在墑面上,瑪咖苗長至八葉一心時,按照株行距15×20厘米的規格進行間苗。采用本發明,避免了瑪咖育苗后移栽時根部的損壞和彎曲,保證瑪咖苗根莖豎向生長,避免分叉、分支現象,收獲的瑪咖產品與育苗移栽法相比從外形上來看有其優勢,主根明顯,無分支,根上細絨毛少,使瑪咖根莖外形質量明顯提高,有利于瑪咖產品的加工,降低了瑪咖產品加工成本。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039265SQ20131004443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5日
發明者鄭武, 木立忠 申請人:麗江百歲坊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