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礦山及礦山排巖場植被生態(tài)修復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具體在陡坡排巖場的坡腳邊緣砌筑高出地面1.4±0.5m的護堤,并在護堤上設置多個泄流孔;所述泄流孔設于護堤距地面50±10cm高處,泄流孔兩兩之間的中心距離為2.0m,切孔徑為20cm*30cm;在護堤內側邊角填埋客土,而后于帶狀區(qū)域邊坡柳條筐占坑并以先草后林的階段性植被修復,其中客土材料為玉米秸稈粉碎物、河泥和粉煤按1:2:1的體積比混合。本發(fā)明護堤修筑用料就地取材,低成本的解決了邊坡滑坡和水土流失的發(fā)生;護堤攔蓄的水土又滋養(yǎng)了坡腳的樹木生長,形成了長效的綠色防護屏障。
【專利說明】一種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礦山及礦山排巖場植被生態(tài)修復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礦產(chǎn)資源的開發(fā),在為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也嚴重的破壞了礦區(qū)的生態(tài)地質環(huán)境和地表植被,形成的大量的尾礦庫和排巖場等破壞跡地,壓占大量土地資源,影響景觀效果的同時,也容易產(chǎn)生粉塵、水土流失等事件,污染空氣與水體環(huán)境,誘發(fā)次生地質災害等。排巖場是露天采礦作用中用來堆放剝離廢石的場所,在各類礦山廢棄地中,排巖場占露天采礦礦山用地的40%-55%。無土陡坡排巖場主要由大小不等的石礫和廢棄的礦渣組成,其主要特征為分布廣泛,邊坡不穩(wěn)定,極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另外,由于排巖場水土流失嚴重,植被自然生態(tài)修復困難,是礦區(qū)環(huán)境治理的難點和重點。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沉本、長效益的一種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
[0006]1)在陡坡排巖場的坡腳邊緣砌筑高出地面1.4±0.5m的護堤,并在護堤上設置多個泄流孔;所述泄流孔設于護堤距地面50± 10cm高處,泄流孔兩兩之間的中心距離為
2.0m,切孔徑為 20cm*30cm ;
[0007]2)在護堤內側邊角填埋客土,而后于帶狀區(qū)域邊坡柳條筐占坑并以先草后林的階段性植被修復,其中客土材料為玉米秸桿粉碎物、河泥和粉煤按1:2:1的體積比混合;
[0008]所述護堤呈梯形狀直立面面對邊坡,斜坡面背向邊坡,并由大塊巖石或小顆粒礦石與水泥混合攪拌砌筑或燒筑。
[0009]所述護堤呈梯形狀,上窄下寬,上寬0.5m,下寬1.0±0.3m,護堤高2.0±0.5m,并進行60cm深地基處理。
[0010]將所述客土沿護堤內側填埋,填埋深度為40-50cm,而后用柳條筐壓埋客土,并添加0.5mm-3mm粒徑的大顆粒保水劑。
[0011]所述保水劑與客土體積配比1:120。
[0012]所述樹種為先鋒鄉(xiāng)土樹種、經(jīng)濟果樹或其它適宜樹種;草種為選擇美國進口的高羊茅、多年生黑麥草、草地早熟禾草種或其它適宜樹種。
[0013]本發(fā)明所具有的優(yōu)點:
[0014]本發(fā)明邊坡坡腳行狀栽植本土先鋒樹種刺槐、楊樹等,該類樹種根系發(fā)達,抗逆性強,能夠很快的形成新的生態(tài)防護屏障,增加邊坡的穩(wěn)定性。高羊茅或多年生黑麥草、草地早熟禾適合東北地區(qū)寒冷天氣,且耐干旱、耐貧瘠、景觀效果好,邊坡管理的勞動強度低;第3-4年進行中心間苗松土,栽植葡萄等果樹,能夠很好的實現(xiàn)邊坡綠化并在短期內見到投資效益。另外,下樹木、上灌草的空間配置,形成下固坡攔土,上綠化保土的梯級防護效果,也有利于實現(xiàn)無土陡坡排巖場水、土、光資源的的最大限度利用。
[0015]同時本發(fā)明護堤修筑用料就地取材,低成本的解決了邊坡滑坡和水土流失的發(fā)生;護堤攔蓄的水土又滋養(yǎng)了坡腳的樹木生長,形成了長效的綠色防護屏障。客土的配備就近取材,成本低;柳條筐構造簡單,易于運輸、且通氣、透水,通過其散點固坑,解決了林、草生長的水土條件,林、草的地上生長和地下根系延伸促進了邊坡的整體穩(wěn)定和礦巖的局部風化,后期葡萄的栽植,能夠很好的實現(xiàn)邊坡綠化并在短期內見到投資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堤壩;2.泄流孔;3.邊角客土 ;4.固坑柳條筐。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0018]實施例1
[0019]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0020]在陡坡排巖場的坡腳邊緣砌筑高出地面1.4±0.5m的護堤,護堤呈梯形狀直立面面對邊坡,斜坡面背向邊坡,上窄下寬,上寬0.5m,下寬1.0±0.3m,護堤地下部分0.6m高,并在護堤上設置多個泄流孔;所述泄流孔設于護堤與地面垂直接觸的連接處,泄流孔兩兩之間的中心距離為2.0m,切孔徑為20cm*30cm ;
[0021]其中護堤由大塊巖石或小顆粒礦石與水泥混合攪拌砌筑或澆筑。
[0022]2)在護堤內側邊角填埋客土,填埋深度為40-50cm,而后用柳條筐邊坡柳條筐占坑壓埋客土,并添加0.5mm-3mm粒徑的大顆粒保水劑,最后于帶狀區(qū)域邊坡柳條筐占坑并以先草后林的階段性植被修復,其中客土材料為玉米秸桿粉碎物、河泥和粉煤按1:2:1的體積比混合;樹種選擇刺槐、楊樹等先鋒鄉(xiāng)土樹種,因地制宜的栽植山楂、棗樹等經(jīng)濟果樹;草種選擇美國進口的高羊茅或多年生黑麥草+草地早熟禾等草種,第3-4年草本郁閉后中心間苗,每筐內栽植1棵葡萄苗。
[0023]其中,
[0024]修筑所述的邊角堤壩時,首先進行60cm深地基處理,修筑材料就地取材排巖場大塊廢石或廢渣,混合水泥砌筑或澆筑;護堤距地面40-60cm。
[0025]本發(fā)明所述的客土是由體積比1: 2:1的玉米秸桿粉碎物、河泥或河灘土和粉煤灰混合配制,對不易獲取河泥或河灘土的排巖場,在不產(chǎn)生新的地表植被破壞為前提下可以就近取土或采用建筑殘土 ;沿護堤內側填埋40-50cm深;柳條筐壓埋客土需添加0.5mm-3mm粒徑的大顆粒現(xiàn)有技術中所用的保水劑產(chǎn)品,增加土壤通透性,保水劑與客土體積配比1:120左右,添加時應與客土充分混勻,有條件的地方在栽植或播種后澆透水1次。
[0026]本發(fā)明所述的柳條筐用材分布廣泛、購買陳本低,運輸輕便。柳條筐0.6m*0.8m,擇位占坑,或人工間隔2.0-3.0m挖掘30cm左右深坑穴安置,施工簡單。由于無土陡坡排巖場坡面坡腳大,容易形成滑坡和墜石,宜于選擇冬末春初,表層結凍,但下層仍凍結的時機組織施工。可以選擇人工移石,淺挖樹坑的方式,實現(xiàn)柳條筐固坑占穴。
【權利要求】
1.一種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1)在陡坡排巖場的坡腳邊緣砌筑高出地面1.4±0.5m的護堤,并在護堤上設置多個泄流孔;所述泄流孔設于護堤距地面50±10cm高處,泄流孔兩兩之間的中心距離為2.0m,切孔徑為 20cm*30cm ; 2)在護堤內側邊角填埋客土,而后于帶狀區(qū)域邊坡柳條筐占坑并以先草后林的階段性植被修復,其中客土材料為玉米秸桿粉碎物、河泥和粉煤按1:2:1的體積比混合。
2.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堤呈梯形狀直立面面對邊坡,斜坡面背向邊坡,并由大塊巖石或小顆粒礦石與水泥混合攪拌砌筑或燒筑。
3.按權利要求2所述的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護堤呈梯形狀,上窄下寬,上寬0.5m,下寬1.0±0.3m,護堤高2.0±0.5m,并進行60cm深地基處理。
4.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所述客土沿護堤內側填埋,填埋深度為40-50cm,而后用柳條筐壓埋客土,并添加0.粒徑的大顆粒保水劑。
5.按權利要求4所述的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水劑與客土體積配比1:120。
6.按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土陡坡排巖場植被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樹種為先鋒鄉(xiāng)土樹種、經(jīng)濟果樹或其它適宜樹種;草種為選擇美國進口的高羊茅、多年生黑麥草、草地早熟禾草種或其它適宜樹種。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343125SQ201310320099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吳家兵, 關德新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