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果樹栽培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葡萄促早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種浙東南沿海維多利亞葡萄促早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維多利亞葡萄(Victoria)由羅馬尼亞德哥沙尼葡萄試驗站由緋紅x保爾加爾雜交育成,1978年進行品種登記。在1996年由河北果樹研究所從羅馬尼亞引入我國。它生長勢中等,結果枝率高,結實力強,每結果枝平均果穗數1.3個,副稍結實力較強。果穗大,平均穗重630克,果穗稍長,果粒著生中等緊密。果實成熟后不易脫粒,成齡葉片中等大,黃綠色,葉中厚,近圓形。傳統栽培法產量指標栽植密度:2000kg/畝;栽植密度1.3m×2.5m,205株/畝,一畦雙行。存在以下缺陷:操作不方便,不通風透光。病害危害重。費工,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操作方便,通風透光、病害危害小、省工、低成本的葡萄促早栽培方法。其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葡萄促早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種葡萄促早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定植:冬季定植,栽植密度4.8m×1.0m,138株/畝,一畦單行;(2)控產栽培:每畝控制產量在1500kg/畝;(3)施肥:基肥開深溝施入,追肥管道法施入;基肥:高鈣、高氮的有機肥,每年10月份開深溝施入腐熟魚肥,每畝100kg,另加硝酸銨鈣20kg;追肥:萌芽肥:挪威復合肥,每畝10kg,芽長10cm時施入;花前肥:挪威復合肥,每畝10kg,花前一星期時施入;花后座果肥:硝酸銨鈣每畝15kg,謝花后施入;膨大肥:每隔一周施2次,第一次用硝酸銨鈣15kg,第二次用挪威復合肥10kg;著色肥:鉀肥為腐殖酸鉀,每畝15kg;葉面肥:花期用微補硼力葉面噴施;(4)葡萄生長架形:單主蔓雙臂水平龍干形;(5)冬季修剪:在冬季落葉后半個月進行枝蔓修剪,以短梢修剪為主,對當年結過果的每根新生蔓留2-3芽短截,畝留2000根主蔓;(6)夏季梢果管理:在枝蔓生長期進行抹芽、定梢、綁蔓、去卷須,按每畝3600-4000根先定梢,綁蔓、去卷須。這個環節用工時為2工/畝,在開花前后,進行疏穗、定穗、整穗,按每畝3200±10%穗進行定穗,然后以每穗60-65粒左右進行去穗尖,這個環節用工時為1工/畝。在座果后至硬核始期進行疏粒:以每穗50-60粒進行疏粒,這個環節用工時為1.5工/畝,硬核后至采果這段時間去除所有副梢,這個環節用工時為0.05工/畝。進一步優選,本發明所述方法涉及的農事主要包括:1)休眠期:清園,冬季修剪,覆蓋后前一周灌透萌芽水,1月覆蓋0.05-0.06mm厚的長壽無滴膜;2)枝蔓生長期:按標準進行溫濕度調控,施肥水;分三次施入,促進枝蔓快速生長;3)開花前后:按照要求進行溫濕度調控;防灰霉病;根外追肥;花前花后噴微補硼力1-2次;4)座果后至硬核始期:摘心:座果后-果實膨大前進行主蔓摘心;夜溫在18度以上揭除裙膜;施肥水;座果肥一次、膨大肥2-3次;5)硬核始期到漿成熟期:著色肥供給,防病治蟲、防鳥害;6)采果前后:果實采摘,早晨采摘,分次分批采收,同一植株上果實成熟的先采收,采摘期間澆小水,每隔7天用滴管澆小水,每次滴10分鐘,澆濕地面;7)采果后:衰弱樹施肥水,防病,施基肥清園。進一步優選,使用本發明所述方法栽培出的葡萄植株:平均每個結果枝長度為104.5cm,結果枝第三節粗度0.699cm,平均每個結果枝葉面積3001.7cm2,基部第三片葉綠素44.08,基部第三片葉片鮮重3.33g,基部第三片厚度0.456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同期測定品質比較:果實平均穗重479.54g,單果重75.8g,可溶性固形物(%)10.54,果實硬度(kg/cm2)1.6864,比傳統栽培果實平均穗重371.7g,單果重64.8g,可溶性固形物(%)8.84,果實硬度(kg/cm2)1.006,分別提高了29.01%,17.10%,19.23%,67.63%。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葡萄促早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定植:冬季定植,栽植密度4.8m×1.0m,138株/畝,一畦單行;優點:操作方便,通風透光。病害危害輕。省工,減本。(2)控產栽培:每畝控制產量在1500kg/畝;(3)施肥:基肥開深溝施入,追肥管道法施入;施肥原則:重施氮與鈣、前促、后控。基肥:高鈣、高氮的有機肥,每年10月份開深溝施入腐熟魚肥,每畝100kg,另加硝酸銨鈣20kg;追肥:萌芽肥:挪威復合肥,每畝10kg,芽長10cm時施入;花前肥:挪威復合肥,每畝10kg,花前一星期時施入;花后座果肥:硝酸銨鈣每畝15kg,謝花后施入;膨大肥:每隔一周施2次,第一次用硝酸銨鈣15kg,第二次用挪威復合肥10kg;著色肥:鉀肥為腐殖酸鉀,每畝15kg;葉面肥:花期用微補硼力葉面噴施;優點:重施氮與鈣、前促、后控。前期促進枝條加長生長,為后期的營養供應增加儲備。座果后基本不需要疏果,只需要少量的整理果穗。由于生長架面通風透光,病害危害輕,一個生長周期只需預防病害4-5次,防治成本:農藥為320-400元,用工成本為0.20-0.25工,比傳統栽培法節省成本:農藥為400元,用工成本為0.25工。(4)葡萄生長架形:單主蔓雙臂水平龍干形;優點:操作方便。(5)冬季修剪:在冬季落葉后半個月進行枝蔓修剪,除了短截方法不一樣,疏剪、更新和注意事項都一樣。以短梢修剪為主,對當年結過果的每根新生蔓留2-3芽短截,畝留2000根主蔓;優點:修剪用工量小,每畝用工量0.5工。比傳統栽培法節省成本1工/畝。(6)夏季梢果管理:在枝蔓生長期進行抹芽、定梢、綁蔓、去卷須,按每畝3600-4000根先定梢,綁蔓、去卷須。這個環節用工時為2工/畝,在開花前后,進行疏穗、定穗、整穗,按每畝3200±10%穗進行定穗,然后以每穗60-65左右粒進行去穗尖,這個環節用工時為1工/畝。在座果后至硬核始期進行疏粒:以每穗50-60粒進行疏粒,這個環節用工時為1.5工/畝,硬核后至采果這段時間去除所有副梢。這個環節用工時為0.05工/畝;優點:架面整潔、由于前期主蔓不摘心,副梢不長,等摘心后,果實正進入膨大,只有在主蔓頂端抽生副梢,此時需要化少量的用工進行摘心。第二由于在自然座果后至膨大初期進行摘心,此時小果粒都已經脫落,后期只要稍稍整理一下果粒就可以。省工省力,每畝只需用工12.5工,比傳統栽培法少用21.82工。進一步優選,本發明所述方法的主要農事包括:1)休眠期:清園,冬季修剪,覆蓋后前一周灌透萌芽水,1月覆蓋0.05-0.06mm厚的長壽無滴膜;2)枝蔓生長期:按標準進行溫濕度調控,施肥水:分三次施入,促進枝蔓快速生長;3)開花前后:按照要求進行溫濕度調控;防灰霉病,根外追肥:花前花后噴微補硼力1-2次;4)座果后至硬核始期:摘心:座果后-果實膨大前進行主蔓摘心;這個環節用工時為1工/畝;夜溫在18度以上揭除裙膜,施肥水:座果肥一次、膨大肥2-3次;5)硬核始期到漿成熟期:著色肥供給,防病治蟲、防鳥害;6)采果前后:果實采摘。早晨采摘,不宜在中午前后及下午采摘,否則果實由于太高的田間熱而易腐爛,分次分批采收,同一植株上果實成熟的先采收,采摘期間澆小水,每隔7天左右用滴管澆小水,每次滴10分鐘左右,澆濕地面;7)采果后:衰弱樹施肥水,防病,施基肥清園。進一步優選,平均每個結果枝長度為104.5cm,結果枝第三節粗度0.699cm,平均每個結果枝葉面積3001.7cm2,基部第三片葉綠素44.08,基部第三片葉片鮮重3.33g,基部第三片厚度0.456mm。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效益比較:肥料成本、病蟲防治成本、用工成本分別比傳統栽培節省31元、420元、1745.6元;合計節省2196.6元。創新栽培的戶:每畝維多利亞葡萄收入:平均價16元/公斤,平均畝產1534.53公斤/畝;畝產值24552.45元,除去生產成本2315元(肥料成本937、病蟲防治成本378元、用工成本1000元。)和其它2000元。純收益20237.45元/畝。傳統的戶:每畝維多利亞葡萄收入:平均價8元/公斤,平均畝產2044.35公斤/畝;畝產值16354.8元,除去生產成本4512.6元(肥料成本969、病蟲防治成本798元、用工成本2745.6元。)和其它2000元。純收益9842.2元/畝。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披露的技術范圍內,可顯而易見地得到的技術方案的簡單變化或等效替換均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