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硅肥的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硅肥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配置原料、將上述原料研磨成細粉,粒度80目以上,然后將其加入到成球機中,然后加入占原料5%-10%的水,控制成球粒度在5mm-10mm;將成球的物料加入到立窯或旋窯中進行煅燒,在1250℃-1300℃的高溫段停留10-15分鐘,將其煅燒成硅肥熟料;煅燒后的硅肥熟料在窯內冷淬后進行粉碎,粉碎的粒度為90目-100目,即成為多元素硅肥,本發明有效利用了尾礦,屬于資源回收技術,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投入較低,收益較大,有很大的工業化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硅肥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肥料的制備方法,具體為一種硅肥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生產肥料大多利用生產成的化學品,成本高,效益低,而我國開發礦產資源的過程中產生了很多尾礦,這些尾礦都堆存在尾礦庫中,占用了大量的土地,同時也存在潰壩的風險,開發一種尾礦回收利用的技術非常有必要。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硅肥的生產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的缺點。
[0004]本發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硅肥的生產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第一步:配置原料:按下列重量份的百分比配置原料:
[0007]鑰尾礦:30%-70%
[0008]白z?石或聞續石灰石:10% -15%
[0009]無煙煤或白煤:10% -15%
[0010]堿金屬離子煅燒助劑:0.2% -1%
[0011]硫化鋅:0.2%-1%
[0012]氯化鉀:0.2%-1 %
[0013]鋁粉:0.2%-1 %
[0014]鐵粉:0.2%-1
[0015]第二步:將上述原料研磨成細粉,粒度80目以上,然后將其加入到成球機中,然后加入占原料5% -10%的水,控制成球粒度在5mm-10mm ;
[0016]第三步:將成球的物料加入到立窯或旋窯中進行煅燒,在1250°C -1300°C的高溫段停留10-15分鐘,將其煅燒成硅肥熟料;
[0017]第四步:煅燒后的硅肥熟料在窯內冷淬后進行粉碎,粉碎的粒度為90目-100目,即成為多元素硅肥。
[0018]本發明中,在窯內冷淬工藝為熱燜工藝。
[0019]有益效果:本發明有效利用了尾礦,屬于資源回收技術,符合循環經濟的要求,投入較低,收益較大,有很大的工業化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0021]實施例1
[0022]按下列重量份的百分比配置原料:鑰尾礦:40% -70%、白云石或高鎂石灰石:10% -15%、無煙煤或白煤:10% -15%、堿金屬離子煅燒助劑:0.2% -1 %、硫化鋅:0.2% -1%、氯化鉀:0.2% -1%、鋁粉:0.2% -1%、鐵粉:0.2% -1 % ;將上述原料研磨成細粉,粒度80目以上,然后將其加入到成球機中,然后加入占原料5 % -10 %的水,控制成球粒度在5mm-10mm ;將成球的物料加入到立窯或旋窯中進行煅燒,在1300°C的高溫段停留10-15分鐘,將其煅燒成硅肥熟料;煅燒后的硅肥熟料在窯內在利用熱燜工藝冷淬后進行粉碎,粉碎的粒度為100目,即成為多元素硅肥。
[0023]實施例2
[0024]按下列重量份的百分比配置原料:鑰尾礦:30 % -70 %、白z?石或聞鎂石灰石:10% -15%、無煙煤或白煤:10% -15%、堿金屬離子煅燒助劑:0.2% -1 %、硫化鋅:0.2% -1 %、氯化鉀:0.2% -1 %、鋁粉:0.2% -1 %、鐵粉:0.2% -1 % ;將上述原料研磨成細粉,粒度80目以上,然后將其加入到成球機中,然后加入占原料5 % -10 %的水,控制成球粒度在5mm-10mm ;將成球的物料加入到立窯或旋窯中進行煅燒,在1250°C的高溫段停留10-15分鐘,將其煅燒成硅肥熟料;煅燒后的硅肥熟料在窯內在利用熱燜工藝冷淬后進行粉碎,粉碎的粒度為90目,即成為多元素硅肥。
[0025]實施例3
[0026]按下列重量份的百分比配置原料:鑰尾礦:30 % -70 %、白z?石或聞鎂石灰石:10% -15%、無煙煤或白煤:10% -15%、堿金屬離子煅燒助劑:0.2% -1 %、硫化鋅:0.2% -1%、氯化鉀:0.2% -1%、鋁粉:0.2% -1%、鐵粉:0.2% -1 % ;將上述原料研磨成細粉,粒度80目以上,然后將其加入到成球機中,然后加入占原料10%的水,控制成球粒度在5mm-10mm ;將成球的物料加入到立窯或旋窯中進行煅燒,在1250°C -1300°C的高溫段停留10-15分鐘,將其煅燒成硅肥熟料;煅燒后的硅肥熟料在窯內在利用熱燜工藝冷淬后進行粉碎,粉碎的粒度為90目-100目,即成為多元素硅肥。
[0027]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硅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配置原料:按下列重量份的百分比配置原料: 鑰尾礦:30% -70% 白云石或高鎂石灰石:10% -15% 無煙煤或白煤:10% -15% 堿金屬尚子煅燒助劑:0.2% -1% 硫化鋅:0.2% -1% 氯化鉀:0.2% -1% 鋁粉:0.2% -1% 鐵粉:0.2% -1% ; 第二步:將上述原料研磨成細粉,粒度80目以上,然后將其加入到成球機中,然后加入占原料5% -10%的水,控制成球粒度在5mm-10mm ; 第三步:將成球的物料加入到立窯或旋窯中進行煅燒,在1250°C -1300°C的高溫段停留10-15分鐘,將其煅燒成硅肥熟料; 第四步:煅燒后的硅肥熟料在窯內冷淬后進行粉碎,粉碎的粒度為90目-100目,即成為多元素硅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硅肥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窯內冷淬工藝為熱燜工藝。
【文檔編號】C05D9/00GK104341173SQ201310343028
【公開日】2015年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8日
【發明者】苑大海 申請人:苑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