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機電設備研發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該脫皮機包括料斗、脫皮磨盤和驅動電機,所述料斗為一個圓筒形筒體;所述料斗底部設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中央設有輸出軸,所述脫皮磨盤底部中央位置固定連接在輸出軸上;所述脫皮磨盤邊緣上均勻分布有豎向脫皮桿;所述料斗側壁靠近脫皮磨盤上表面設有出料口;所述料斗側壁底部兩側設有碎皮出口。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成本低,省時省力的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機電設備研發的【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
【背景技術】
[0002]糧食加工是把原料去雜質、調節水分、脫殼、去皮或研磨,最后加工成可以食用且符合不同質量標準的食品。回顧過去,我國加工設備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加工精度低,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導致加工產品質量標準普遍不高,且顆粒粒度較粗、加工品種較少,和國際標準相比屬于中等偏下。但隨著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人類對生活質量和糧食質量要求不斷提聞,科技的發展使糧食精加工設備的設計制造迫在眉睦。提聞加工設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程度是提高產品質量和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以及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環節和可靠保證。現有技術,主要用人工對農副產品進行脫皮加工,費時費力,成本高、效率差。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成本低,省時省力的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
[0004]本發明解決技術問題所采用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包括料斗、脫皮磨盤和驅動電機,所述料斗為一個圓筒形筒體;所述料斗底部設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中央設有輸出軸,所述脫皮磨盤底部中央位置固定連接在輸出軸上。
[0005]進一步地說,所述脫皮磨盤邊緣上均勻分布有豎向脫皮桿。
[0006]進一步地說,所述料斗側壁靠近脫皮磨盤上表面設有出料口。
[0007]進一步地說,所述料斗側壁底部兩側設有碎皮出口。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該脫皮機輕便、操作簡單、加工效率高、節省人力成本。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
[0010]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中:1、料斗;2、脫皮磨盤;3、驅動電機;4、輸出軸;5、出料口 ;6、碎皮出口 ;21、
豎向脫皮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12]根據圖1所示,本發明為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包括料斗1、脫皮磨盤2和驅動電機3,所述料斗1為一個圓筒形筒體;所述料斗1底部設有驅動電機3,所述驅動電機3中央設有輸出軸4,所述脫皮磨盤2底部中央位置固定連接在輸出軸4上;所述脫皮磨盤2邊緣上均勻分布有豎向脫皮桿21 ;所述料斗1側壁靠近脫皮磨盤2上表面設有出料口 5。所述料斗1側壁底部兩側設有碎皮出口 6。
[0013]本發明的使用,將土豆、蕎頭、紅薯等農副產品從進料口放入脫皮機里,通過驅動電機3驅動輸出軸4,帶動脫皮磨盤2旋轉,將農副產品的皮摩擦脫下,在脫皮磨盤2邊緣上的脫皮桿21能夠有效地進行二次摩擦,達到更好的去皮效果,農副產品從出料口 5取出,脫下的碎皮從脫皮磨盤2和內壁的空隙掉入料斗1底部,碎皮從碎皮出口 6取出。
[0014]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依據申請文件公開的可以對本發明實施例進行各種改動或變型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包括料斗(I)、脫皮磨盤(2)和驅動電機(3),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I)為一個圓筒形筒體;所述料斗(I)底部設有驅動電機(3),所述驅動電機(3 )中央設有輸出軸(4 ),所述脫皮磨盤(2 )底部中央位置固定連接在輸出軸(4 )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皮磨盤(2)邊緣上均勻分布有豎向脫皮桿(2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I)側壁靠近脫皮磨盤(2)上表面設有出料口(5)。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農副產品脫皮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I)側壁底部兩側設有碎皮出口(6)。
【文檔編號】A23N7/00GK104413535SQ201310366913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0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0日
【發明者】楊漢軍 申請人:天津恒利匯機電安裝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