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蔗渣300-600份、濾泥300-500份、稻草0-100份、玉米芯0-200份、花生麩0-10份、復合肥5-20份、石膏10-50份、石灰20-50份和尿素0-5份。本發明利用蔗渣和濾泥這兩種制糖工業主要副產品栽培姬松茸,配方合理,理化性能可靠,完全符合姬松茸培養要求,具有能提高糖廠副產物的綜合利用、降低姬松茸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和有助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優點。利用該培養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轉化率可達38%以上。
【專利說明】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
【背景技術】
[0002]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或者巴氏蘑菇,肉質鮮美,營養豐富,富含多種藥效成分,是一種珍稀食、藥兼用菇。姬松茸菌蓋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具有降低膽固醇和抗血栓活性等功效;姬松茸子實體和菌絲體中含有的多糖,具有顯著抗腫瘤活性;姬松茸中的甾醇有明顯抑制子宮頸癌細胞增殖作用;另外,姬松茸還具有活化胃腸蠕動、抑制肝臟障礙性疾病、抗疲勞、強心、健體等作用。目前,姬松茸已經被用于臨床治療癌癥、痔瘡、香港腳、糖尿病、神經病和肝病等。
[0003]姬松茸栽培主料是稻草、麥秸、玉米桿、玉米芯、棉籽殼和牛馬糞肥等,雖然其栽培原料豐富,但是,近些年來稻草、秸桿等原材料價格大幅升高,又加牛馬糞肥收集難度增大,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升高。另外,由于姬松茸菌絲和子實體具有富集鎘的特性,而牛馬糞中鎘含量高,導致姬松茸鎘含量超標,嚴重影響產品質量。鑒于以上原因,需要摸索改良姬松茸的栽培原料,推廣采用鎘含量低的栽培原料的生產技術,以實現無公害的高品質高產栽培方法。
[0004]蔗渣和濾泥是制糖工業兩種主要副產物。甘蔗渣是甘蔗經壓榨或滲出提汁后剩余的渣柏,主要成分為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我國每年由甘蔗制糖產生的蔗渣已超過2000萬噸,這些蔗渣除了小部分被用來制漿造紙外,其他大部分都被燃燒供能。濾泥是糖汁過濾后留下的濾渣,是蔗皮膜、蔗渣、糖汁澄清劑、泥土和糖分等的混合物,不含鎘,富含蛋白質、脂肪、粗纖維等有機物和磷、鉀、硫、鈣、鐵、鎂等無機鹽。目前糖廠濾泥只有小部分用于生產濾泥飼料、有機肥等,大部分則堆放廢棄,不但占用大量的土地,還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利用蔗渣和濾泥這兩種制糖工業主要副產品栽培姬松茸,對提高糖廠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姬松茸生產成本、提高姬松茸產品質量和發展食用菌產業均具有重大意義。
【發明內容】
[0005]為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利用蔗渣和濾泥這兩種制糖工業主要副產品栽培姬松茸,配方合理,理化性能可靠,完全符合姬松茸培養要求,具有能提高糖廠副產物的綜合利用、減少環境污染、降低姬松茸生產成本、提高姬松茸產品質量和有助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優點。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0007]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蔗渣300-600份、濾泥300-500份、稻草0-100份、玉米芯0-200份、花生麩0-10份、復合肥5-20份、石膏10-50份、石灰20-50份和尿素0-5份。
[0008]進一步的,所述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甘蔗渣400份,濾泥4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麩10份,復合肥10份,石膏20份,石灰20份,尿素5份。
[0009]進一步的,所述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甘蔗渣500份,濾泥5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麩10份,復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O份。
[0010]進一步的,所述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甘蔗渣500份,濾泥400份,玉米芯200份,花生麩10份,復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5份。
[0011]進一步的,所述的利用該基料栽培姬松茸的方法為:
[0012](1)、培養料建堆場所的選擇:選擇地勢平坦、通風向陽、水源充足,排水方便,靠近菇棚的地方;
[0013](2)、一次發酵:
[0014]1)、建堆:甘蔗渣在建堆前2天預濕,以含水量70%左右為宜,預濕后的甘蔗渣鋪在最下層,其上均勻的撒上其他原料,復合肥和尿素要溶于水噴灑,然后再鋪上一層甘蔗渣,如此一層一層地向上建堆,堆的高度為1.5米左右,寬度1.5米左右,長度2.0-3.0米左右,頂部呈龜背形。建堆時,每隔0.6-1.5米埋插若干個木棒,建堆完畢后,將其拔去在料堆中形成若干個通氣孔,促進料堆的透氣性。料堆用塑料薄膜覆蓋,以便保溫保濕,經過兩天后,揭開堆頂塑料薄膜,增加料堆的通氣性。
[0015](2)、翻堆:第一次翻堆,建堆4天后開始第一次翻堆,翻堆的方法:將料堆翻開,把培養料抖散,按照內外、上下層料進行交換的方法,重新建堆,翻堆結束后,四周撒石灰粉;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3天后進行,;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天后,每層噴灑0.2%的敵敵畏和1%的甲醛溶液殺蟲,調節pH值為7.0-8.0,調節含水量至65%左右。
[0016](3)、菇房消毒:姬松茸菇房要求密封性能好,便于通風換氣,菇房消毒分兩次,第一次用0.5%的敵敵畏均勻噴灑菇房,然后緊閉門窗24h;第二次用甲醛拌于木屑中,緊閉門窗熏蒸2天,然后打開門窗,等待培養料進房;
[0017](4)、二次發酵:一次發酵結束后的中午溫度較高時候,將一次發酵料迅速搬入菇房,趁熱鋪到菇床上,鋪完料后,迅速關閉門窗和通風口,讓其自然升溫,第二天然后按照本領域公知方法進行后發酵;
[0018](5)、播種、覆土、出菇:二次發酵結束后,分床均料,整平料面,按本領域公知方法播種、覆土、出菇。
[0019]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明利用蔗渣和濾泥這兩種制糖工業主要副產品栽培姬松茸,配方合理,理化性能可靠,完全符合姬松茸培養要求,具有能提高糖廠副產物的綜合利用、降低姬松茸生產成本、減少環境污染和有助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優點。利用該培養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轉化率可達38%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1]實施例1、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甘蔗渣400份,濾泥4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麩10份,復合肥10份,石膏20份,石灰20份,尿素5份。
[0022]利用該基料栽培姬松茸的方法為:
[0023](1)、培養料建堆場所的選擇:選擇地勢平坦、通風向陽、水源充足,排水方便,靠近菇棚的地方;[0024](2)、一次發酵:
[0025]1)、建堆:甘蔗渣在建堆前2天預濕,以含水量70%左右為宜,預濕后的甘蔗渣鋪在最下層,其上均勻的撒上其他原料,復合肥和尿素要溶于水噴灑,然后再鋪上一層甘蔗渣,如此一層一層地向上建堆,堆的高度為1.5米左右,寬度1.5米左右,長度2.0~3.0米左右,頂部呈龜背形。建堆時,每隔0.6~1.5米埋插若干個木棒,建堆完畢后,將其拔去在料堆中形成若干個通氣孔,促進料堆的透氣性。料堆用塑料薄膜覆蓋,以便保溫保濕,經過兩天后,揭開堆頂塑料薄膜,增加料堆的通氣性。
[0026]2)、翻堆:第一次翻堆,建堆4天后開始第一次翻堆,翻堆的方法:將料堆翻開,把培養料抖散,按照內外、上下層料進行交換的方法,重新建堆,翻堆結束后,四周撒石灰粉;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3天后進行,;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天后,每層噴灑0.2%的敵敵畏和1%的甲醛溶液殺蟲,調節pH值為7.0-8.0,調節含水量至65%左右。
[0027](3)、菇房消毒:姬松茸菇房要求密封性能好,便于通風換氣,菇房消毒分兩次,第一次用0.5%的敵敵畏均勻噴灑菇房,然后緊閉門窗24h;第二次用甲醛拌于木屑中,緊閉門窗熏蒸2天,然后打開門窗,等待培養料進房;
[0028](4)、二次發酵:一次發酵結束后的中午溫度較高時候,將一次發酵料迅速搬入菇房,趁熱鋪到菇床上,鋪完料后.迅速關閉門窗和通風口,讓其自然升溫,第二天然后按照本領域公知方法進行后發酵;
[0029](5)、播種、覆土、出菇:二次發酵結束后,分床均料,整平料面,按本領域公知方法播種、覆土、出菇。
[0030]利用生物學轉化率=鮮菇重/培養料干重X 100%計算該培養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轉化率可達39.8%。
[0031]實施例2、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甘蔗渣500份,濾泥5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麩10份,復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O份。
[0032]按實施例1方法栽培姬松茸。利用該培養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轉化率可達40.2%。
[0033]實施例3、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甘蔗渣500份,濾泥400份,玉米芯200份,花生麩10份,復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5份。
[0034]按實施例1方法栽培姬松茸。利用該培養料栽培姬松茸的生物轉化率可達42.5%。
【權利要求】
1.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蔗渣300-600份、濾泥300-500份、稻草0-100份、玉米芯0-200份、花生麩O-10份、復合肥5_20份、石膏10-50份、石灰20-50份和尿素0-5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甘蔗渣400份,濾泥4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麩10份,復合肥10份,石膏20份,石灰20份,尿素5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甘鹿洛500份,濾泥500份,稻草100份,花生麩10份,復合肥10份,石膏10份,石灰10份,尿素O份。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輔料組成:甘蔗渣500份,濾泥400份,玉米芯200份,花生麩10份,復合肥10份,石骨10份,石灰10份,尿素5份。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姬松茸培養基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利用該基料栽培姬松茸的方法為: (1)、培養料建堆場所的選擇:選擇地勢平坦、通風向陽、水源充足,排水方便,靠近菇棚的地方; (2)、一次發酵: 1)、建堆:甘蔗渣在建堆前2天預濕,以含水量70%左右為宜,預濕后的甘蔗渣鋪在最下層,其上均勻的撒上其他 原料,復合肥和尿素要溶于水噴灑,然后再鋪上一層甘蔗渣,如此一層一層地向上建堆,堆的高度為1.5米左右,寬度1.5米左右,長度2.0~3.0米左右,頂部呈龜背形;建堆時,每隔0.6~1.5米埋插若干個木棒,建堆完畢后,將其拔去在料堆中形成若干個通氣孔,促進料堆的透氣性;料堆用塑料薄膜覆蓋,以便保溫保濕,經過兩天后,揭開堆頂塑料薄膜,增加料堆的通氣性; 2)、翻堆:第一次翻堆,建堆4天后開始第一次翻堆,翻堆的方法:將料堆翻開,把培養料抖散,按照內外、上下層料進行交換的方法,重新建堆,翻堆結束后,四周撒石灰粉;第二次翻堆在第一次翻堆3天后進行;第三次翻堆在第二次翻堆后3天后,每層噴灑0.2%的敵敵畏和1%的甲醛溶液殺蟲,調節pH值為7.0-8.0,調節含水量至65%左右;、 (3)、菇房消毒:姬松茸菇房要求密封性能好,便于通風換氣,菇房消毒分兩次,第一次用0.5%的敵敵畏均勻噴灑菇房,然后緊閉門窗24h ;第二次用甲醛拌于木屑中,緊閉門窗熏蒸2天,然后打開門窗,等待培養料進房; (4)、二次發酵:一次發酵結束后的中午溫度較高時候,將一次發酵料迅速搬入菇房,趁熱鋪到菇床上,鋪完料后,迅速關閉門窗和通風口,讓其自然升溫,第二天然后按照本領域公知方法進行后發酵; (5)、播種、覆土、出菇:二次發酵結束后,分床均料,整平料面,按本領域公知方法播種、覆土、出菇。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467188SQ201310373453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6日
【發明者】陸登俊, 梁欣泉, 陸海勤, 李凱, 杭方學, 謝彩鋒, 李紅, 徐勇士, 史昌蓉 申請人:廣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