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松茸保健產品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保健品及其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ー種通過液體深層發酵制備的松茸保健產品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松鸞學名Tricholomamatsutake (Lto et lmai) singer 等,又名松ロ蘑,是名貴食用菌。松茸富含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多種氨基酸、不飽合脂肪酸;還含有其它菌類中少有的P -萄萄糖酸,核酸衍生物,肽類物質,有機鍺Gel24-239PM,多糖LPB等稀有營養元素,具有提高SOD活性,加速自由基的清除,延緩組織器官衰退,改善心血管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抗病毒、抗細胞突變和增加免疫功能的能力。常食松茸能強精補腎,恢復精力,另具有益胃補氣,強心補血,健腦益智、理氣化痰,驅蟲以及治糖尿病和抗癌等作用。《四川蕈菌》ー書記載,“據日本千原吳郎報道,其熱水提取物對小白鼠肉瘤S——180抑制率為91.8%,對其艾氏瘤抑制率為70%。”松茸是ー種純天然的珍稀名貴食用菌類,被譽為“菌中之王”。相傳1945年8月廣島原子彈襲擊后,唯一存活的植物只有松茸。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松茸功能因子的提取及藥理和營養功效上。但是,在松茸子實體的人工栽培領域,卻受到技術和環境的限制,難于進行エ業化生產以及廣泛地民用化栽培使用,同時,該技術領域也難以商業化使用。十年前,自然界中松茸子實體的年保有量約有I萬噸,但是目前的保有量卻只有約5千噸,而且,如上所述,松茸子實體又由于技術上原因,難以大量的人工生產,因此,人們對松茸保健功效和治療功效的渴求與松茸子實體保有量的短缺產生了顯著的矛盾。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干,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能夠大規模地進行エ業化生產,并且能夠以較低的成本生產出效用較高的松茸子實體的松茸保健產品的制備方法。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以下設計方案ー種松茸保健產品的制備方法,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松茸菌接入培養液中,并在18 37°C的溫度下以100 300次/分鐘的震蕩頻率在搖床上震蕩培養48 144小時,獲得菌種液;B、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種液接入含重量份8 12%大麥芽、重量份3 6%大豆的液體培養基中,接種量為5 10%,并在18 37°C的溫度下通氣或厭氧培養48 124小時,經過生物發酵,獲得發酵的松茸菌絲體以及松茸菌發酵液;C、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進行細胞組織破碎后,用水提取,浸提比為0. 8 1:2 5,浸提溫度為90 95°C,浸提時間為2 3小吋,從而獲得松茸菌絲體提取液;D、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發酵液以及步驟C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將所得的混合液進行稀釋或濃縮,從而分別得到保健飲料、或保健品、或保健品原料。優選地,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2 5倍,從而得到松茸保健飲料。
優選地,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濃縮4 7倍,并使其折光糖度達到10 12%,從而得到松茸保健品。優選地,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或濃縮得到松茸保健品原料;并且還包括在所述松茸保健品原料中加入中藥提取物的步驟。優選地,所述中藥包括山藥、或甘草、或枸杞子、或百合、或蜂蜜、或玉竹、或茯苓、或葛根、或其中幾種的混合物。優選地,在所述步驟B中,發酵終止的指標為pH值達到3. 0 5. 5,折光糖度達到
2.8 5. 8%,以及菌絲體得率干重達到0. 35 I. 05%。本發明的另一目的為提供ー種松茸保健產品,所述的松茸保健產品是由如下方法 制備而成A、將松茸菌接入培養液中,并在18 37°C的溫度下以100 300次/分鐘的震蕩頻率在搖床上震蕩培養48 144小時,獲得菌種液;B、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種液接入含重量份8 12%大麥芽、重量份3 6%大豆的液體培養基中,接種量為5 10%,并在18 37°C的溫度下通氣或厭氧培養48 124小時,經過生物發酵,獲得發酵的松茸菌絲體以及松茸菌發酵液;C、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進行細胞組織破碎后,用水提取,浸提比為
0.8 1:2 5,浸提溫度為90 95°C,浸提時間為2 3小吋,從而獲得松茸菌絲體提取液;D、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發酵液以及步驟C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將所得的混合液進行稀釋或濃縮,從而分別得到保健飲料、或保健品、或保健品原料。優選地,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2 5倍,從而得到松茸保健飲料。優選地,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濃縮4 7倍,并使其折光糖度達到10 12%,從而得到松茸保健品。優選地,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或濃縮得到松茸保健品原料;并且還包括在所述松茸保健品原料中加入中藥提取物的步驟。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采用菌種原產地的松茸菌進行分離、純化和培育,采用エ業化液體深層發酵技木,使得松茸菌種能夠在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大量的繁殖,并且,所得的代謝產物以及菌絲體中均含有與原松茸菌效用相同的有效成分,此外,本發明還使得松茸菌的子實體能夠在エ業化條件進行生產和培育,エ藝簡單、成本可控,從而能夠顯著地降低生產成本,使得普通消費者也能使用上名貴的保健產品。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如下為本發明ー種松茸保健產品的制備方法的優選實施例,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驟A、首先,將松茸菌接入培養液中,本發明的培養液可以為現有技術中的各種適于松茸菌液體培養的培養液,并在18°C的溫度下以300次/分鐘的震蕩頻率在搖床上震蕩培養48小時,獲得菌種液;B、然后,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種液接入含重量份8%大麥芽、重量份6%大豆的液體培養基中,接種量為5%,并在37°C的溫度下通氣培養48小吋,經過生物發酵,獲得發酵的松茸菌絲體以及松茸菌發酵液;C、再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進行細胞組織破碎后,用水提取,浸提比為0. 8:5,浸提溫度為95°C,浸提時間為2小吋,從而獲得松茸菌絲體提取液;進ー步,本發明主要利用エ業化液體深層發酵技術獲得的松茸發酵液及濕菌體,來制備及生產松茸保健產品或保健飲料;D、最后,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發酵液以及步驟C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將所得的混合液進行稀釋或濃縮,從而分別得到保健飲料、或保健品、或保健品原料,即本發明的松茸保健產品包括所述的保健飲料、保健品及保健品原料。因此,通過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即可以生產大眾直飲產品,包括保健品和飲料;也可以生產保健品原料,并通過添加其他例如中藥提取物或甜味劑等輔料的方式,而進ー步獲得其他保健品。并且,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可以直接應用于エ業化生產,且成本低,所得產品營養功能高,有利于消費者及人民大眾的日常保健。更具體地,本發明的制備方法能夠直接進行エ業化大規模的連續生產。批量生產后,通過本發明的制備方法可以每日生產10噸以上的松茸菌發酵液,及每日生產20噸 50噸以上的最終產品。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一種制備產物為保健飲料,即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2 5倍,從而得到松茸保健飲料。通常采用水對所述混合液進行稀釋,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現有的可服用液體對所述混合進行稀釋,從而得到松茸保健飲料。本發明的保 健飲料適于消費者經常性的飲用。更優選地,在本實施例所述的步驟B中,發酵終止的指標為pH值達到3. 0 5. 5,折光糖度達到2. 8 5. 8%,同時菌絲體得率干重達到0. 35 I. 05%,上述三種指標(pH值、折光糖度、菌絲體得率)優選為同時達到各自相應的參數,即可終止發酵。另外,在本實施例所述的步驟D中,松茸菌發酵液與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的自然PH值為6 7,折光糖度為2 6%。本發明方法所得產物的功能性成分含量和質量均非常穩定,井高于現代藥理學研究分析對天然蛹蟲草成分含量的數值認定范圍。本發明制備方法的エ業化控制能力強,且其成本遠低于天然原料。實施例2 如下將提供本發明制備方法的另ー種優選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制備方法包括A、首先,選用食、藥用菌松茸,將松茸菌接入培養液中,并在37°C的溫度下以100次/分鐘的震蕩頻率在搖床上震蕩培養44小時,獲得菌種液;B、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種液接入含重量份12%大麥芽、重量份3%大豆的液體培養基中,接種量為10%,并在18°C的溫度下通氣培養124小時(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厭氧培養),經過生物發酵,獲得發酵的松茸菌絲體以及松茸菌發酵液;C、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進行細胞組織破碎后,用水提取,浸提比為1:2,浸提溫度為90°C,浸提時間為3小吋,從而獲得松茸菌絲體提取液;D、最后,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發酵液以及步驟C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將所得的混合液進行稀釋或濃縮,從而分別得到保健飲料、或保健品、或保健品原料,即本發明的松茸保健產品包括所述的保健飲料、保健品及保健品原料。本實施例的一種制備產物為松茸保健品,即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濃縮4 7倍,并使其折光糖度達到10 12%,從而得到松茸保健品。該濃縮產物中的松茸菌絲體含量更高,因此,具有較好的保健效用。優選地,在本發明制備方法的步驟D中所采用的混合液濃縮方法,可以為反滲透膜濃縮方法或者真空濃縮方法,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反滲透膜濃縮方法對所述混合液進行濃縮處理。并且,進一歩,在本實施例采用反滲透膜濃縮方法時,反滲透膜濃縮方法的膜設備操作壓カ位設定在40kg/cm2以下,并于室溫下操作,由此獲得的松茸保健產品,其功能性成分的含量與松茸子實體相近或高于松茸子實體,其效用與直接服用松茸相當。實施例3 如下將提供本發明制備方法的再ー種優選實施例。本實施例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A、將松茸菌接入培養液中,并在28°C的溫度下以200次/分鐘的震蕩頻率在搖床上震蕩培養80小時,獲得菌種液;B、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種液接入含重量份10%大麥芽、重量份5%大豆的液體培養基中,接種量為7%,并在25°C的溫度下通氣培養70小吋,經過生物發酵,獲得發酵的松茸菌絲體以及松茸菌發酵液;C、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進行細胞組織破碎后,用水提取,浸提比為0. 9:4,浸提溫度為93°C,浸提時間為2. 5小吋,從而獲得松茸菌絲體提取液;D、最后,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發酵液以及步驟C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將所得的混合液進行稀釋或濃縮,從而分別得到保健飲料、或保健品、或保健品原料,即本發明的松茸保健產品包括所述的保健飲料、保健品及保健品原料。本實施例的一種制備產物為松茸保健品原料,即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 液稀釋或濃縮得到松茸保健品原料;并且還包括在所述松茸保健品原料中加入中藥提取物的步驟。在此步驟中,通過在制備出的松茸保健品原料中加入中藥提取物,從而可以獲得具有綜合保健功能的保健產品,使得松茸菌絲體的保健效用與中藥提取物之間的藥理特性能夠相互促進,因此,能夠對消費者者的身體健康進行綜合的調理和保健養生。優選地,本發明所述的中藥包括山藥、或甘草、或枸杞子、或百合、或蜂蜜、或玉竹、或茯苓、或葛根、或其中幾種的混合物。實施例4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通過液體深層發酵制備的松茸保健產品,所述松茸保健產品是由如下方法制備而成A、將選用食、藥用松茸菌接入培養液中,并在18 28°C的溫度(本實施例優選為20°C )下以200 300次/分鐘(本實施例優選為260次/分鐘)的震蕩頻率在搖床上震蕩培養72 96小時(本實施例優選為82小吋),獲得菌種液;B、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種液接入含重量份8 12% (本實施例優選為11%)大麥芽、重量份3 6% (本實施例優選為5%)大豆的液體培養基中,接種量為5 10% (本實施例優選為8%),并在23 27°C(本實施例優選為26°C )的溫度下通氣培養48 72小時(本實施例優選為56小吋,經過生物發酵,獲得發酵的松茸菌絲體以及松茸菌發酵液;C、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進行細胞組織破碎后,用水提取,浸提比為0. 8 1:2 5 (本實施例優選為1:3),浸提溫度為90 95°C (本實施例優選為92°C),浸提時間為2. 5小吋,從而獲得松茸菌絲體提取液;D、最后,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發酵液以及步驟C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將所得的混合液進行稀釋或濃縮,從而分別得到保健飲料、或保健品、或保健品原料,即本發明的松茸保健產品包括所述的保健飲料、保健品及保健品原料。如上所述,本發明的一種制備產物為保健飲料,即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2 5倍,從而得到松茸保健飲料。通常采用水對所述混合液進行稀釋,當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現有的可服用液體對所述混合進行稀釋,從而得到松茸保健飲料。本發明的保健飲料適于消費者經常性的飲用。本發明的另ー種制備產物為松茸保健品,即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濃縮4 7倍,并使其折光糖度達到10 12%,從而得到松茸保健品。該濃縮產物中的松茸菌絲體含量更高,因此,具有較好的保健效用。本發明的又一種制備產物為松茸保健品原料,即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或濃縮得到松茸保健品原料;并且還包括在所述松茸保健品原料中加入中藥提取物的步驟。在此步驟中,通過在制備出的松茸保健品原料中加入中藥提取物,從而可以獲得具有綜合保健功能的保健產品,使得松茸菌絲體的保健效用與中藥提取物之間的藥理特性能夠相互促進,因此,能夠對消費者者的身體健康進行綜合的調理和保健養生。優選地,本發明所述的中藥包括山藥、或甘草、或枸杞子、或百合、或蜂蜜、或玉竹、或茯苓、或葛根、或其中幾種的混合物。具體地,在本發明加入占松茸保健品原料重量份的如下中藥提取物中的一種或幾種0. 3 0. 8%重量份的山藥提取物、0. 3 0. 8%重量份的甘草提取物、0. 3 0. 8%重量份的枸杞子提取物、0. 3 0. 8%重量份的百合提取物、0. 3 0. 8%重量份的蜂蜜、0. 3 0. 8%重量份的玉竹提取物、0. 3 0. 8%重量份的茯苓提取物、0. 3 0. 8%重量份的葛根提取物。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難理解,在上述重量份范圍內,可以選取任意比例的相應中藥提取物,從而制成具有綜合保健功能的保健產品。其中,在步驟D中所采用的濃縮方法可以為反滲透膜濃縮方法或者真空濃縮方法,優選地,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反滲透膜濃縮方法對所述混合液進行濃縮處理。并且,進ー步,在本實施例采用反滲透膜濃縮方法時,反滲透膜濃縮方法的膜設備操作壓カ位設定在40kg/cm2以下,并于室溫下操作,由此獲得的松茸保健產品,其效用與直接服用松茸相當。優選地,在本實施例所述的步驟B中,發酵終止的指標為pH值達到3. 0 5. 5,折光糖度達到2. 8 5. 8%,同時菌絲體得率干重達到0. 35 I. 05%,上述三種指標(pH值、折光糖度、菌絲體得率)同時達到各自相應的指標,即可終止發酵。另外,在本實施例所述的步驟D中,松茸菌發酵液與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的PH值為6 7,折光糖度為2 6%。本發明ー種通過液體深層發酵制備的松茸保健產品的其他實施例與上述實施例
1、2和3相同或相近,在此不再贅述。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不難從上述實施例1、2和3中獲得相關的技術啟示,并用以制備或生產松茸保健產品。顯而易見,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用本發明的一種通過液體深層發酵制備的松茸保健產品及其制備方法,形成各種類型的保健品及其制備方法。上述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并非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化和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屬于本發明的范疇,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應由各權利要求限定。
權利要求
1.ー種松茸保健產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將松茸菌接入培養液中,并在18 37°C的溫度下以100 300次/分鐘的震蕩頻率在搖床上震蕩培養48 144小時,獲得菌種液; B、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種液接入含重量份8 12%大麥芽、重量份3 6%大豆的液體培養基中,接種量為5 10%,并在18 37°C的溫度下通氣或厭氧培養48 124小時,經過生物發酵,獲得發酵的松茸菌絲體以及松茸菌發酵液; C、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進行細胞組織破碎后,用水提取,浸提比為0.8 1:2 5,浸提溫度為90 95°C,浸提時間為2 3小吋,從而獲得松茸菌絲體提取液; D、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發酵液以及步驟C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將所得的混合液進行稀釋或濃縮,從而分別得到保健飲料、或保健品、或保健品原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松茸保健產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2 5倍,從而得到松茸保健飲料。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松茸保健產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濃縮4 7倍,并使其折光糖度達到10 12%,從而得到松茸保健品。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松茸保健產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或濃縮得到松茸保健品原料;并且還包括在所述松茸保健品原料中加入中藥提取物的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ー種松茸保健產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藥包括山藥、或甘草、或枸杞子、或百合、或蜂蜜、或玉竹、或茯苓、或葛根、或其中幾種的混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I 5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松鸞保健產品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B中,發酵終止的指標為pH值達到3. 0 5. 5,折光糖度達到2. 8 5. 8%,以及菌絲體得率干重達到0. 35 I. 05%。
7.ー種松茸保健產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松茸保健產品是由如下方法制備而成 A、將松茸菌接入培養液中,并在18 37°C的溫度下以100 300次/分鐘的震蕩頻率在搖床上震蕩培養48 144小時,獲得菌種液; B、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種液接入含重量份8 12%大麥芽、重量份3 6%大豆的液體培養基中,接種量為5 10%,并在18 37°C的溫度下通氣或厭氧培養48 124小時,經過生物發酵,獲得發酵的松茸菌絲體以及松茸菌發酵液; C、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進行細胞組織破碎后,用水提取,浸提比為0.8 1:2 5,浸提溫度為90 95°C,浸提時間為2 3小吋,從而獲得松茸菌絲體提取液; D、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發酵液以及步驟C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將所得的混合液進行稀釋或濃縮,從而分別得到保健飲料、或保健品、或保健品原料。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ー種松茸保健產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2 5倍,從而得到松茸保健飲料。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ー種松茸保健產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濃縮4 7倍,并使其折光糖度達到10 12%,從而得到松茸保健品。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ー種松茸保健產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將所得的混合液稀釋或濃縮得到松茸保健品原料;并且還包括在所述松茸保健品原料中加入中藥提取物的步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松茸保健產品及其制備方法。其中制備方法包括A、將松茸菌接入培養液中,并在搖床上震蕩培養,獲得菌種液;B、將步驟A中得到的菌種液接入含大麥芽、大豆的液體培養基中,通氣或厭氧培養后,獲得發酵的松茸菌絲體以及松茸菌發酵液;C、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進行細胞組織破碎后,用水提取,從而獲得松茸菌絲體提取液;D、將步驟B中得到的松茸菌發酵液以及步驟C中得到的松茸菌絲體提取液相互混合后,將所得的混合液進行稀釋或濃縮,從而得到松茸保健產品。本發明采用工業化液體深層發酵技術,使得松茸菌種能夠在液體培養基中進行工業化的大量繁殖,因此,工藝簡單、成本較低。
文檔編號A23L1/30GK102771764SQ20121025449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0日
發明者黃曉青 申請人:黃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