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降低花葉玉簪組培生產成本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降低花葉玉簪組培生產成本的方法,包括獲得帶不定芽的組織塊、分化增殖、生根、移栽馴化、定植大田等步驟,本發明通過篩選合適的培養基、選擇合適的培養及移栽方法,提高了花葉玉簪的培育效率并降低了生產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降低花葉玉簪組培生產成本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植物組培【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降低花葉玉簪組培生產成本的方法。
技術背景
[0002]花葉玉簪(Hosia為百合科宿根草本花丼,是近幾年從國外引進的玉簪新品種?;ㄈ~玉簪生長強健,耐寒且喜陰,忌陽光直射,種植于樹下或建筑物北側生長良好?;ㄈ~玉簪不僅具有玉簪的優良特性,而且葉片色澤鮮明、復色葉面彩條清晰,葉脈脈絡明顯,是非常優良的盆栽和綠化品種。
[0003]花葉玉簪受引進數量少、分株速度慢等因素的影響,限制了其應用速度。組織培養是能夠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且快速規?;a的有效途徑,但是生產成本相對較高。試管苗生根和移栽階段通常采用單芽的方式進行生根和移栽。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降低花葉玉簪組培生產成本的方法,該方法培養效率高,成本低,適于工廠化生產。
[0005]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
一種降低花葉玉簪組培生產成本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獲得帶不定芽的組織塊:春季取花葉玉簪的幼芽,消毒后切成Icm長的小塊接種于芽誘導培養基上,培養30d得到帶不定芽的組織塊;
(2)分化增殖:將帶不定芽的組織塊接種在誘導分化培養基上,繼代培養25~30d,得叢生芽塊;
(3)生根:將叢生芽塊剪切成Icm3的小塊,直接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上,培養25d,得生根
試管苗;
(4)移栽馴化:采用蛭石為煉苗基質,用0.1%KMN04溶液消毒后備用,將試管苗按常規方法清洗消毒后以叢生芽的方式直接栽植至煉苗基質,保持溫度23~25°C,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上,基質濕度50~60%,光照時間12~14h.cf1,光照強度100(T2000Lux,煉苗3(T40d ;
(5)定植大田:煉苗結束后以叢生芽的方式進行大田移栽,每叢4飛芽,株行距10cm X 20cm,次年的春夏再進行二次分株定植,二次定植的株行距20cm X 30cm ;
所述芽誘導培養基為 1/3MS+6-BA3~5mg.L_1+IBA 0.1-.5 mg.L-1 ;
所述分化增殖培養基為 MS+6-BA2.0-4.0mg.L_1+IBA0.1-.5 mg.L-1 ;
所述生根培養基為MS或1/2MS+IBA0~0.5 mg.L-1 ;
所述三種培養基均添加白砂糖30~45 g.L-1,瓊脂4~6 g.L-1,ρΗ5.8~6.0 ;培養溫度23~25°C,光照時間12~14h.cf1,光照強度1000~2000Lux。
[0006]本發明在花葉玉簪試管苗分化、生根培養階段進行了大量組合培養配方的研究,結果發現了一定濃度的激素組合配比對花葉玉簪試管苗叢生芽分化、叢生芽生根具有良好的作用。叢生芽生根技術提高了培養器皿和培養室空間的循環利用率。在試管苗煉苗移栽階段,將單芽和叢生芽移栽作比對,結果發現試管苗以叢生芽的方式煉苗移栽生長不僅不受影響,而且因群體效應的作用提高了移栽成活率,節省了溫室空間和大量基質。叢生芽二次定植法與一次定植法相比,不僅提高了移栽成活率,而且定植第一年可節約5飛倍的土地,極大地節省澆水、鋤草等日常的管理用工,降低了生產管理成本。此項技術工藝簡單,培育效率高,極大地降低了生產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07]本發明以花葉玉簪‘法蘭西’的快繁育苗為例對本發明方法進行詳細說明。
[0008]實施例1
(I)春季取花葉玉簪的幼芽,去掉部分葉片和根系,自來水沖洗干凈后于工作臺上,用75%的酒精浸泡30s,0.l%HgCl2浸泡lOmin,無菌水沖洗4飛次,將小芽切成Icm左右接種于芽誘導培養基 1/3MS+6-BA 3mg.Ι^+ΙΒΑ 0.1 mg.L-1+ 白砂糖 30 g.L-1+ 瓊脂 4 g.L-1 上,pH5.8~6.0,培養溫度23~25°C,光照時間12~14h.cf1,光照強度100(T2000Lux,培養30d得到帶不定芽的組織塊。
[0009](2)將大小為Icm3左右的帶不定芽組織塊接種在誘導分化培養基MS+6-BA 2.0mg.L^+IBA 0.lmg.L-1+白砂糖30 g.L—1+瓊脂4 g.L-1上,ρΗ5.8~6.0,其培養條件同(I)。每個試驗組接種5塊,共設10個試驗組,25d后統計新增芽塊,結果見表I。
[0010]表1:花葉玉簪‘法蘭西’組培苗叢生芽分化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降低花葉玉簪組培生產成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獲得帶不定芽的組織塊:春季取花葉玉簪的幼芽,消毒后切成Icm長的小塊接種于芽誘導培養基上,培養30d得到帶不定芽的組織塊; (2)分化增殖:將帶不定芽的組織塊接種在誘導分化培養基上,繼代培養25~30d,得叢生芽塊; (3)生根:將叢生芽塊剪切成Icm3的小塊,直接接種于生根培養基上,培養25d,得生根試管苗; (4)移栽馴化:采用蛭石為煉苗基質,用0.1%KMn04溶液消毒后備用,將試管苗按常規方法清洗消毒后以叢生芽的方式直接栽植至煉苗基質,保持溫度23~25°C,空氣相對濕度80%以上,基質濕度50~60%,光照時間12~14h.cT1,光照強度1000~2000 Lux,煉苗30~40d ; (5)定植大田:煉苗結束后以叢生芽的方式進行大田移栽,每叢4飛芽,株行距10cm X 20cm,次年的春夏再進行二次分株定植,二次定植的株行距20cm X 30cm ; 所述芽誘導培養基為 1/3MS+6-BA3~5mg.L_1+IBA 0.1-θ.5 mg.L-1 ; 所述分化增殖培養基為 MS+6-BA2.0-4.0mg.L_1+IBA0.1-0.5 mg.L-1 ; 所述生根培養基為MS或1/2MS+IBA0~0.5 mg.L-1 ; 所述三種培養基均還添加白砂糖30~45 g.L-1,瓊脂4~6 g.L-1,ρΗ5.8~6.0 ;培養溫度23~25°C,光照時間12~14h.cf1,光照強度1000~2000Lux。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444536SQ201310402633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7日
【發明者】趙玉芬, 儲博彥, 尹新彥, 李金霞, 劉滿光 申請人:河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