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目的在于解決現有防治番茄晚疫病、黃瓜霜霉病、煙草黑脛病等的藥劑,由于長期使用,已經對此類藥劑產生抗性的問題,該殺菌組合物包括苯噻菌胺、氟啶胺,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份數比為1:35~35:1。本發明通過苯噻菌胺與氟啶胺之間的復配,制作出一種新的殺菌組合物。通過組分之間的復配,本發明能夠有效降低單個組分的施用量,減少生產成本,對擴大殺菌譜和延緩植物抗藥性有較好的作用,還能延長持效期。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能夠用于多種農作物病害的防治,適用范圍廣,防治效果較好,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專利說明】一種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領域,尤其是農藥殺菌劑領域,具體為一種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能夠用于多種植物病害的防治。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農業領域中,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較大。如何降低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對于農業生產具有重要意義。
[0003]番茄晚疫病是對番茄影響較為嚴重的一種病害,在局部地區有發生,主要危害保護地番茄。在連續陰雨天氣多的年份,番茄晚疫病對番茄的危害更為嚴重。番茄發病時,會造成番茄莖部腐爛、植株萎蔫、果實變褐色,嚴重影響番茄產量。目前,防治番茄晚疫病的藥劑主要有霜霉威鹽酸鹽、硫酸鏈霉素、氟吡菌胺等。由于長期使用,已經對大多數藥劑產生抗藥性。
[0004]黃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 ),俗稱“黑毛”、“跑馬干”等,是一種對黃瓜危害最為嚴重的常發性病害,如果對該病害防治不力,將會給種植戶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該病除為害黃瓜外,還會對冬瓜、絲瓜等造成危害。該病主要危害葉片,卷須、蔓和花梗也可受害。黃瓜在感染黃瓜霜霉病初期,葉片背面形成水潰狀小點,以后病斑逐漸擴大,受葉脈限制,呈多角形、水潰狀;葉正面病斑初黃色,邊緣不明顯,后變黃褐色。潮濕時,病斑上生紫黑色霉層。嚴重時,會使病斑連片,全葉卷縮、干枯,僅留心葉。目前,主要采用銀法利、烯酰嗎啉、霜脲氰、甲霜靈等防治此病,由于長期使用,已經對前述藥劑產生抗性。
[0005]煙草黑脛病,又稱煙草疫病,煙農稱之為“黑桿瘋”、“黑根”、“烏頭病”,是對煙草生產最具毀滅性的病害之一。該病在中國各主要產煙區,均有不同程度發生。中國由于采取了以換種抗病品種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然而近年來,由于一些地方連作煙田面積擴大,連作年限延長或改冬煙為春煙,該病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之勢。目前,主要采用有甲霜靈、甲霜靈錳鋅等防治該病,但由于長期使用,已對這些藥劑產生抗性。
[0006]疫病在辣椒整個生育期內均可發病。當溫度在25_30°C,相對濕度在85%以上時,疫病發生較重,尤其是在7-8月辣椒掛果后,辣椒最容易受到危害。疫病在辣椒成株期發病,辣椒的葉、枝、莖、果均可受害。辣椒葉片染病后,病斑呈近圓形,中央為暗褐色,邊緣為黃綠色;枝部染病,呈環繞狀褐色條斑;莖部受侵染,維管束呈褐色,植株迅速凋萎,直至死亡;果實發病始于蒂部,呈暗綠色水浸狀病斑,果實后變軟腐爛,濕度大時,果實表面產生白色霉層,干燥后呈僵果殘留在植株上。目前,主要采用代森錳鋅、敵克松、殺毒礬等藥劑防治此病。
[0007]現有防治番茄晚疫病、黃瓜霜霉病、煙草黑脛病等的藥劑,由于長期使用,已經對此類藥劑產生抗性,因此,迫切需要新的藥劑,以防治農作物病害。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發明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及其應用。本發明通過苯噻菌胺與氟啶胺之間的復配,制作出一種新的殺菌組合物。通過組分之間的復配,本發明能夠有效降低單個組分的施用量,減少生產成本,對擴大殺菌譜和延緩植物抗藥性有較好的作用,還能延長持效期。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能夠用于多種農作物病害的防治,適用范圍廣,防治效果較好,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0009]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包括苯噻菌胺、氟啶胺,所述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份數比為1:35-35:1。
[0010]所述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份數比為1:10-10:1。
[0011 ] 還包括可接受的輔助成分。
[0012]所述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農藥上允許的劑型。
[0013]所述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中的一種。
[0014]前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的應用,將該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瓜果或蔬菜作物病害的農藥制劑的制備。
[0015]前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的應用,將該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馬鈴薯晚疫病、黃瓜霜霉病、煙草黑脛病、辣椒疫病中的一種或多種的農藥制劑的制備。
[0016]苯噻菌胺的結構式 如圖1所示,對許多蔬菜和水果無毒害,其作為一種新型殺菌劑,對多種作物的卵菌綱病菌都有很好的殺菌活性,對病菌孢子囊的形成、萌發,在低濃度下有很好的抑制作用。然而,苯噻菌胺單劑使用后,持續有效期短,用藥量大;在后期防治過程中,防治效果減弱;長期使用后,病菌容易產生抗藥性。
[0017]氟啶胺的結構式如圖2所示,其屬于2,6_ 二硝基苯胺類化合物,是一種保護性殺菌劑。氟啶胺看用于防治由灰葡萄胞引起的病害,其對交鏈孢屬、葡萄孢屬、疫霉屬、單軸霉屬、核盤菌屬和黑墾菌屬菌非常有效,對抗苯并咪唑類和二羧酰亞胺類殺茵劑的灰葡萄孢也有良好效果。其耐雨水沖刷,持效期長,兼有優良的控制食植性螨類的作用,對十字花科植物根腫病也有卓越的防治效果;對由根霉菌引起的水稻猝倒病也有很好的防效。然而,其作為單劑使用時,病菌容易產生抗藥性,在后期使用過程中,用藥量會越來越大,防治效果日益降低。
[0018]本發明的 申請人:發現,本發明所采用的苯噻菌胺、氟啶胺的作用機制、作用方式不同,將兩者互混后不會產生抵觸,可延緩抗藥性的產生,具有協同增效的作用。本發明的組分互配后,其防治效果明顯優于單劑品種,而且能夠有效減少用藥量,降低使用成本。
[0019]本發明中還可以包括農藥上可接受的輔助成分。本發明的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農藥上允許的劑型,可以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中的一種。
[0020]可濕性粉劑(簡稱WP),是在水中可均勻分散的固體粉末制劑。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為可濕性粉劑時,其中還可包括稀釋劑、潤濕劑、分散劑、穩定劑、抑泡劑、防結塊劑,各組分的重量份數比如下:1-35份苯噻菌胺、I-35份氟啶胺、50-85份稀釋劑、0.1-30份潤濕劑、0.1-30份分散劑、O-5份穩定劑、O-5份抑泡劑、O-5份防結塊劑。稀釋劑可以為白炭黑、輕質碳酸鈣、陶土、硅藻土、凹凸棒土中的一種或多種;潤濕劑可以為烷基苯磺酸鹽(DBS-Na)、烷基萘磺酸鹽(拉開粉)、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脂肪醇硫酸鹽、脂肪醇環氧乙烷加成物磺酸鹽、烷酰胺基牛磺酸鹽、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JFC)中的一種或多種;分散劑為萘磺酸鹽、萘、烷基萘甲醛縮合物磺酸鹽、木質素、木質素衍生物磺酸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中的一種或多種。
[0021]水分散粒劑(簡稱WDG),是指能在水中較快崩解、分散形成高懸浮分散體系的顆粒齊?。水分散粒劑由活性成分,以及潤濕劑、分散劑、隔離劑、崩解劑、穩定劑、黏結劑等助劑和載體組成。
[0022]懸浮劑(簡稱SC),是指不水溶固體農藥或不混溶液體農藥在水或油中的分散體。懸浮劑由活性成分,以及潤濕分散劑、增稠齊?、穩定齊?、pH調節劑、消泡劑、防凍劑等助劑經濕法超微粉碎制得。潤濕分散劑可以為萘或烷基萘甲醛縮合物磺酸鹽(NO、ΝΝ0, MF)、木質素及其衍生物磺酸鹽(M-9、P0LYF0N等)、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磺酸鹽、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烷基酚聚氧乙烯基磷酸酯、羧甲基纖維素(CMC)、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二醇(PEG)、縮合磷酸鹽等中的一種或幾種;增稠劑和穩定劑可以為黃原酸膠(XG)、聚乙烯醇(PVA)、硅酸鋁鎂中的一種或幾種;pH調節劑和消泡劑可視情況適量添加。
[0023]本發明的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可以用于防治瓜果或蔬菜作物病害。其可以用于防治番爺晚疫病、馬鈴薯晚疫病、黃瓜霜霉病、煙草黑胚病、辣椒疫病中的一種或多種的農藥制劑的制備。
[0024]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適用范圍廣,能夠用于多種農作物病害的防治,防治效果好,具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5]本發明將通過例子并參照附圖的方式說明,其中:
圖1是為苯噻菌胺的分子結構圖。
[0026]圖2是為氟啶胺的分子結構圖。
[0027]圖3為本發明對番茄晚疫病的室內毒力測定圖。
[0028]圖4為本發明對黃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圖。
[0029]圖5為本發明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圖。
[0030]圖6為本發明對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1]本說明書中公開的所有特征,或公開的所有方法或過程中的步驟,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驟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組合。
[0032]本說明書中公開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別敘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類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換。即,除非特別敘述,每個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類似特征中的一個例子而已。
[0033]實施例1
制備36%苯噻菌胺.氟啶胺可濕性粉劑。
[0034]分別稱取Ikg苯噻菌胺、35kg氟唳胺、4kg十二烷基苯磺酸鈉、3.5kg木質素萘磺酸鈉、8kg白炭黑、48.5kg高嶺土,備用。[0035]將各組分加入混合器中,充分攪拌混合后,粉碎粒徑至4-20 μ m即可。
[0036]實施例2
制備22%苯噻菌胺.氟啶胺可濕性粉劑。
[0037]分別稱取2kg苯噻菌胺、20kg氟唳胺、4.5kg聚羧酸鈉、5kg十二烷基硫酸鈉、3kg白炭黑、65.5kg無水硫酸鈉,備用。
[0038]將各組分加入混合器中,充分攪拌混合后,粉碎粒徑至4-20 μ m即可。
[0039]實施例3
制備12%苯噻菌胺.氟啶胺可分散性粒劑。
[0040]分別稱取2kg苯噻菌胺、IOkg氟唳胺、5kg聚羧酸鉀鹽、6kg十二烷基硫酸鈉、IOkg硫酸銨、67kg高嶺土,備用。
[0041]將各組分加入混合器中,充分攪拌混合后,粉碎粒徑至4-20 μ m。再加水造粒后,烘干水分,即得產品。
[0042]實施例4
制備20%苯噻菌胺.氟啶胺可分散性粒劑。
[0043]分別稱取IOkg苯噻菌胺、IOkg氟唳胺、5kg十二烷基硫酸鈉、4kg聚羧酸鈉、4kg改性木質素、5kg羧甲基纖維素、62kg高嶺土,備用。
[0044]將各組分加入混合器中,充分攪拌混合后,粉碎粒徑至4-20 μ m。再加水造粒后,烘干水分,即得產品。
[0045]實施例5
制備36%苯噻菌胺.氟啶胺懸浮劑。
[0046]分別稱取35kg苯噻菌胺、Ikg氟唳胺、4kg十二烷基磺酸鈉、2kg壬基酹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5kg乙二醇、0.2kgXG、0.6kg有機娃消泡劑、0.3kg苯甲酸鈉、51.9kg水,備用。
[0047]將各組分混合后,用高速剪切機進行初分散,然后在砂磨機中研磨至有效成分粒徑小于2飛μ m即可。
[0048]實施例6
制備22%苯噻菌胺.氟啶胺懸浮劑。
[0049]分別稱取20kg苯噻菌胺、2kg氟啶胺、6kg C12脂肪醇聚氧乙烯4醚、4kg十二烷基磺酸鈉、3kg乙二醇、65kg水,備用。
[0050]將各組分混合后,用高速剪切機進行初分散,然后在砂磨機中研磨至有效成分粒徑小于2飛μ m即可。
[0051]實施例7
制備12%苯噻菌胺.氟啶胺懸浮劑。
[0052]分別稱取IOkg苯噻菌胺、2kg氟啶胺、6kg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kg聚羧酸鈉、3kg乙二醇、75kg水,備用。
[0053]將各組分混合后,用高速剪切機進行初分散,然后在砂磨機中研磨至有效成分粒徑小于2飛μ m即可。
[0054]對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進行試驗。本發明經過精確的室內毒力測定和大量田間試驗驗證,結果表明:本發明的防治效果卓越。
[0055]一、室內毒力測定試驗1、供試病原菌:番茄晚疫病病菌。
[0056]2、試驗方法:采用平皿法,每個處理重復5次,6d后測量病斑直徑,計算出EC5tl和共毒系數,試驗結果見圖3。圖3為本發明對番茄晚疫病的室內毒力測定圖。
[0057]圖3中,共毒系數(CTC)≥120表示有增效作用;80 < CTC < 120表示相加作用;CTC ( 80表示有拮抗作用。圖3中,以苯噻菌胺為A,氟啶胺為B,(A:B)35:1是指苯噻菌胺與氟啶胺的質量比為35:1,10:1是指苯噻菌胺與氟啶胺的質量比為10:1,其他以此類推。
[0058]室內獨立測定結果顯示,苯噻菌胺和氟啶胺復配對番茄晚疫病具有優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好于單劑品種。
[0059]二、用前述實施例制備的農藥制劑防治黃瓜霜霉病。
[0060]1、試驗處理:試驗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進行。本試驗藥劑用量根據各個成分的不同分別設三個處理濃度,對照藥劑分別為市售農藥15%苯噻菌胺WP、50%氟啶胺SC和清水對照。
[0061 ] 15%苯噻菌胺WP是指質量百分比為15%的苯噻菌胺可濕性粉劑,50%氟啶胺SC是指質量百分比為50%的懸浮劑。
[0062]2、試驗方法:每個小區面積為50 m2,重復4次,施藥前調查及防治后的檢查藥效方法為:每小區對角線取點,每點抽取10株調查,以每株整株葉上的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每個小區面積為50 m2是指以50 m2作為一個小的區域。試驗結果如4所示,圖4為本發明對黃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圖。
[0063]田間藥效結果表明,本發明對黃瓜霜霉病具有優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好于單劑品種。
[0064]三、用前述實施例制備的農藥制劑防治煙草黑脛病。
[0065]1、試驗處理:試驗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進行。本試驗藥劑用量根據各個成分的不同分別設三個處理濃度,對照藥劑分別是市售農藥15%苯噻菌胺WP和50%氟啶胺SC和清水對照。
[0066]2、試驗方法:每個小區面積為50 m2,重復4次,施藥前調查及防治后的檢查藥效方法為:每小區對角線取點,每點抽取10株調查,以每株根莖上的病斑面積占整個根莖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
[0067]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圖5為本發明對煙草黑脛病的防治效果圖。
[0068]田間藥效結果表明,本發明對煙草黑脛病葉病具有優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好于單劑品種。
[0069]四、用前述實施例制備的農藥制劑防治辣椒疫病。
[0070]1、試驗處理:試驗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進行。本試驗藥劑用量根據各個成分的不同分別設三個處理濃度,對照藥劑分別是市售農藥15%苯噻菌胺WP和50%氟啶胺SC和清水對照。
[0071]2、試驗方法:每個小區面積為50 m2,重復4次,施藥前調查及防治后的檢查藥效方法為:每小區對角線取點,每點抽取10株調查,以每株根莖上的病斑面積占整個根莖面積的百分率來分級。
[0072]試驗結果如圖6所示,圖6為本發明對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圖。田間藥效結果表明,本發明對辣椒疫病具有優良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好于單劑品種。[0073]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體實施方式】。本發明擴展到任何在本說明書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組合,以 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過程的步驟或任何新的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苯噻菌胺、氟啶胺,所述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份數比為1:35-35: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重量份數比為1:10-10: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可接受的輔助成分。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農藥上允許的劑型。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組合物的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懸浮劑、水分散粒劑中的一種。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的應用,將該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瓜果或蔬菜作物病害的農藥制劑的制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含有苯噻菌胺和氟啶胺的殺菌組合物的應用,將該殺菌組合物用于防治番茄晚疫病、馬鈴薯晚疫病、黃瓜霜霉病、煙草黑脛病、辣椒疫病中的一種或多種的農藥制劑的制備。`
【文檔編號】A01N43/40GK103444735SQ201310410404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1日
【發明者】呂嘉, 古越, 李翔 申請人:利爾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