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

文檔序號:219361閱讀:494來源:國知局
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采完第一潮菇后,保持出菇場地干燥、通風,待5-7天培養基表面的菌絲恢復之后向菌袋注入潔凈的清水,灌水量以水位高出培養基表面3.5-4cm為宜,浸泡50-60h后將袋內積水除去,保持培養基表面濕潤而無積水。第一潮后的每潮出菇采收后,均采用采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殺方法對菌袋進行處理。本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克服了現有技術中使用化學藥劑殺蟲產生農藥污染的問題。本防控方法具有方便、安全、高效、無污染、可操作性強的特點,使出菇整齊,促進高產、穩產。
【專利說明】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茶樹菇栽培配方以棉子殼為主料,輔以麩皮等含氮物質,栽培過程主要蟲害是菇蠅、菇蚊。二者均為雙翅目昆蟲。若不采取防控措施,出菇階段大多數菌袋內也可見數量不等的蟲蛆。每個菌袋少則數十只,多則上百只。隨后,大量蟲蛆生長為蚊菇蠅。此外,開袋出菇后,茶樹菇菌絲所產生的特有香味吸引外界大量的菇蚊、菇蠅在培養基中產卵。蟲卵生長發育形成成蟲,以此不斷循環。菇蚊菇蠅對茶樹菇的危害以蟲蛆為主。蟲蛆大量寄居于培養基中,吮吸菌絲體營養,使菌絲衰退、斷裂,致使培養基中的養分輸送不暢,造成菌蕾缺乏養分而枯死。成蟲對菌絲沒有直接危害,對菇體的危害亦不明顯,但當大量發生時,可能會傳播真菌性或細菌性病害,危害茶樹菇生長。
[0003]茶樹菇是袋栽食用菌中為數不多的高溫型品種,其出菇階段系菇蚊、菇蠅發生最嚴重的階段,受菇蚊、菇蠅危害極大。其它袋栽食用菌如香菇、木耳、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在低溫季節出菇,不受菇蚊、菇蠅危害或受危害程度極低。另外,茶樹菇的菌絲和子實體具有獨特的香味,極易引誘外界的菇蚊、菇蠅進入栽培場地,導致菇蚊、菇蠅大量聚集和不斷繁殖。而其它的高溫型食用菌品種,如高溫平菇、大杯蕈、竹蓀等則不受菇蚊、菇蠅危害或危害程度較低。
[0004]現解決食用菌菇蚊、菇蠅問題多采用化學藥劑殺蟲法,容易造成農藥污染,造成食用菌食用安全問題。例如,201010162847.1。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克服了現有技術中使用化學藥劑殺蟲產生農藥污染的問題。本防控方法具有方便、安全、高效、無污染、可操作性強的特點,使出菇整齊,促進高產、穩產。
[0006]—種茶樹燕蚊蜆防控方法,其米完第一潮燕后,保持出燕場地干燥、通風,待培養基表面的菌絲恢復之后向菌袋注入潔凈的清水進行清水浸殺。對于寄生于培養料中的蟲蛆,采用清水浸殺法具有良好效果,不僅可以安全無毒地殺蟲,又可以給菌袋補水,使得下一潮子實體出菇均勻、整齊。且清水浸殺法非常適用于茶樹菇:首先,茶樹菇菌絲體較耐缺氧條件,實驗表明,培養成熟的茶樹菇菌袋,清水浸泡72h內不會導致其菌絲缺氧死亡,而其它食用菌被水浸泡時間較長時,則易導致菌絲死亡、培養基腐爛變質;其次,茶樹菇菌袋的立式出菇法為清水浸殺方法提供了客觀條件,而有些食用菌如香菇、木耳是脫袋出菇或在袋側割口(或刺孔)出菇,其無法采用清水浸殺方法。第一潮菇采收后,若馬上進行清水浸殺處理,由于采菇后培養基表面菌絲受損,容易導致菌袋腐爛,嚴重影響茶樹菇的生長。而待培養基表面的菌絲恢復之后,即受損的培養基表面菌絲已經重新長好,形成濃密菌絲時進行清水浸殺處理,可以有效防止清水滲入培養基導致的菌袋腐爛。[0007]采收后培養基表面的菌絲恢復為5-7天。保持5-7天的出菇場地干燥、通風可以使采菇后培養基表面菌絲受損在最短的時間里得到最好的恢復。
[0008]該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清水浸殺時,灌水量的水位高出培養基表面3.5-4 cm,浸泡50-60h后將袋內積水除去,保持培養基表面濕潤而無積水。上述方法可以在達到使用最少的水量實現最佳的浸殺效果的作用。
[0009]第一潮后的每潮出菇采收后,均采用采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殺方法對菌袋進行處理。多次采菇后的清水浸殺處理可以使其茶樹菇蚊蠅防控效果更佳。且每潮菇采收后,先待5-7天培養基表面菌絲恢復,再進行清水浸殺,可以有效防止菌袋腐爛。
[0010]該方法優點如下:一是該技術投入少,操作簡便,菇農易于接受;二是防控效果良好,菇場菇蚊、菇蠅危害大幅度降低,完全可以不使用農藥;三是產品安全可靠,菇品符合無公害食品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0011]現提供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
[0012]實施例1
⑴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其采完第一潮菇后,保持出菇場地干燥、通風5天,之后向菌袋注入潔凈的清水,灌水量以水位高出培養基表面3.5cm為宜,浸泡60h后將袋內積水除去,保持培養基表面濕潤而無積水。
⑵之后每潮出菇采收后,也采用采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殺方法對菌袋進行處理。
[0013]實施例2
⑴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其采完第一潮菇后,保持出菇場地干燥、通風7天,之后向菌袋注入潔凈的清水,灌水量以水位高出培養基表面4cm為宜,浸泡55h后將袋內積水除去,保持培養基表面濕潤而無積水。
⑵之后每潮出菇采收后,也采用采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殺方法對菌袋進行處理。
[0014]實施例3
⑴一種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其采完第一潮菇后,保持出菇場地干燥、通風6天,之后向菌袋注入潔凈的清水,灌水量以水位高出培養基表面3.8 cm為宜,浸泡50h后將袋內積水除去,保持培養基表面濕潤而無積水。
⑵之后每潮出菇采收后,也采用采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殺方法對菌袋進行處理。
[0015]不同處理對茶樹菇出菇整齊的影響
【權利要求】
1.一種茶樹燕蚊蜆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其米完第一潮燕后,保持出燕場地干燥、通風,待培養基表面的菌絲恢復之后向菌袋注入潔凈的清水進行清水浸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收后培養基表面的菌絲恢復為5-7天。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浸殺時,灌水量的水位高出培養基表面3.5-4cm,浸泡50-60h后將袋內積水除去,保持培養基表面濕潤而無積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潮后的每潮出菇采收后,均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殺方法對菌袋進行處理。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茶樹菇蚊蠅防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潮后的每潮出菇采收后,均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 完第一潮菇后的清水浸殺方法對菌袋進行處理。
【文檔編號】A01G1/04GK103477872SQ201310469165
【公開日】2014年1月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0日
【發明者】江枝和, 吳少風, 肖淑霞, 劉朋虎, 顏孫安, 張潘丹, 翁伯琦, 王義祥, 雷錦桂 申請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安县| 武平县| 阿合奇县| 乐陵市| 长乐市| 康平县| 张家川| 黑水县| 炎陵县| 屏东市| 灵川县| 肇州县| 府谷县| 江阴市| 白朗县| 呼伦贝尔市| 亳州市| 大英县| 霸州市| 安阳县| 璧山县| 朝阳市| 垦利县| 剑川县| 宜兰市| 蚌埠市| 乐山市| 云南省| 新闻| 长海县| 莆田市| 古田县| 无棣县| 巴东县| 文昌市| 宁陕县| 资中县| 溆浦县| 县级市| 措勤县| 四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