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堆腐發酵;物料混合;粉碎過篩。經過本發明所述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生產所得樣品形態為灰褐色粉末,有機質含量≥45%,總養分(N+P2O5+K2O)≥5%,水分含量≤30%,PH值在6~8之間,樣品養分含量較高,能滿足稻種發芽、壯秧的需要,有效地解決了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等農業、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問題,減輕了環境污染,提高了環境質量,更重要的是,解決了當前農業生產中育秧營養土難以提供的難題,值得在大面積生產上予以推廣應。
【專利說明】一種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0002]在當前的農業生產上,水稻水、旱直播的面積較大。直播稻易產生雜稻,群體結構不良、除草施肥等田間管理不便,產量相對較低,因此,自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農業部門在總結過去水稻機插秧技術發展教訓和經驗的基礎上,引進日本、韓國、臺灣等先進的插秧機和育秧技術,并通過多地多點多品種的試驗示范,不斷創新完善,成功開發出適應全國的高性能插秧機及與其配套的農藝技術,并大面積示范推廣。
[0003]但目前水稻機插秧育秧環節技術較難,農民不易掌握。而且在大面積農業生產上,廣泛使用的育秧營養土多為菜園土和河泥。菜園土數量有限,河泥養分含量較低且成分復雜,兩種營養土不可能滿足目前日益增加的機插秧所用營養土的需要。據測算,每畝秧池約需營養土 5-6噸,每畝秧池可供栽插100畝大田,若按50萬畝水稻大田來算,需要秧池5000畝,折算需要育秧營養土 25000-30000噸,顯然僅依靠菜園土和河泥是無法提供的,用于水稻育秧的營養土來源貧乏,是制約了水稻機插秧技術快速普及主要技術問題。
[0004]同時,隨著規模養殖業的迅猛發展,畜禽養殖大戶不斷涌現,在為人們提供大量鮮活農產品的同時,也產生了較大規模的畜禽糞便,再加上工廠化產生的中藥殘渣、木薯渣、酒槽等,如不及時處理好,將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目前還沒有一種可以有效處理部分工廠化生產所產生的工業殘渣,而且營養成份合理,成本低廉,原料來源廣,易于生產的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正是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可以有效處理部分工廠化生產所產生的工業殘渣,而且營養成份合理,成本低廉,原料來源廣,易于生產的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
[0006]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8]一、堆腐發酵,將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添加2%發酵菌劑,堆慪發酵(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同時,將木薯渣堆慪發酵(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0009]二、物料混合,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木薯渣按1:1的比例混合,再添加保水劑、生根粉、粘合劑充分混合,堆置半個月,堆置過程中隔兩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0010]三、粉碎過篩,將經過步驟二混合、堆置后的物料進行過篩,過篩后的物料進行包裝,袋裝入庫,并抽取部分樣品室內監測,未過篩的物質進行粉碎后返回第二步驟。
[0011]經過本發明所述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生產所得樣品形態為灰褐色粉末,有機質含量≥45%,總養分(Ν+Ρ205+Κ20)≥5%,水分含量≤30%,PH值在6~8之間,樣品養分含量較高,能滿足稻種發芽、壯秧的需要,有效地解決了畜禽糞便、農作物秸桿等農業、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問題,減輕了環境污染,提高了環境質量,更重要的是,解決了當前農業生產中育秧營養土難以提供的難題,值得在大面積生產上予以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3]實施例一:以春秋季為例
[0014]一、堆腐發酵,將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添加2%發酵菌劑,堆慪發酵60天以上,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同時,將木薯渣堆慪發酵60天以上,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0015]二、物料混合,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木薯渣按1:1的比例混合,再添加保水劑、生根粉、粘合劑充分混合,堆置半個月,堆置過程中隔兩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0016]三、粉碎過篩,將經過步驟二混合、堆置后的物料進行過篩,過篩后的物料進行包裝,袋裝入庫,并抽取部分樣品室內監測,未過篩的物質進行粉碎后返回第二步驟。
[0017]實施例二:以夏季為例
[0018]一、堆腐發酵,將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添加2%發酵菌劑,堆慪發酵30天以上,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同時,將木薯渣堆慪發酵30天以上,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0019]二、物料混合,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木薯渣按1:1的比例混合,再添加保水劑、生根粉、粘合劑充分混合,堆置半個月,堆置過程中隔兩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0020]三、粉碎過篩,將經過步驟二混合、堆置后的物料進行過篩,過篩后的物料進行包裝,袋裝入庫,并抽取部分樣品室內監測,未過篩的物質進行粉碎后返回第二步驟。
[0021]實施例三:以冬季為例
[0022]一、堆腐發酵,將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添加2%發酵菌劑,堆慪發酵120天以上,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同時,將木薯渣堆慪發酵120天以上,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0023]二、物料混合,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木薯渣按1:1的比例混合,再添加保水劑、生根粉、粘合劑充分混合,堆置半個月,堆置過程中隔兩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0024]三、粉碎過篩,將經過步驟二混合、堆置后的物料進行過篩,過篩后的物料進行包裝,袋裝入庫,并抽取部分樣品室內監測,未過篩的物質進行粉碎后返回第二步驟。
[0025]經本發明所述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生產所得樣品養分和微生物含量豐富,容重較輕,插秧機械負重小,對機械磨損輕,栽插速度快,且缺株率顯著降低;使用該材料進行育秧,無需除草,基本不用防治病蟲害,為無公害以及有機稻米生產提供了保證。秧苗栽插后無緩苗期,與機器插秧技術兼容性強,秧苗根系發達,從而有利于實現水稻高產穩產,而且使用該材料進行育秧,用戶只要“播下種、澆上水”即可育出健壯秧苗,實現機插水稻育秧技術“傻瓜化”,其比傳統育秧流程更簡單,操作更方便,技術更可靠,農民容易掌握,容易普及與推廣,既解決了常規育秧土地和表層土壤消耗較大的問題,又降低了育秧風險指數,并有利于實現水稻育秧產業化,提高秸桿綜合利用率,充分利用再生資源,促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0026] 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士能夠了解本發明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發明精神實質所作的等效變化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育秧專用有機肥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一、堆腐發酵,將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添加2%發酵菌劑,堆慪發酵(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同時,將木薯渣堆慪發酵(堆慪發酵過程中隔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二、物料混合,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畜禽糞便或農作物秸桿與經過步驟一堆慪發酵的木薯渣按1:1的比例混合,再添加保水劑、生根粉、粘合劑充分混合,堆置半個月,堆置過程中隔兩天用拋翻機拋翻一次; 三、 粉碎過篩,將經過步驟二混合、堆置后的物料進行過篩,過篩后的物料進行包裝,袋裝入庫,并抽取部分樣品室內監測,未過篩的物質進行粉碎后返回第二步驟。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524220SQ201310469073
【公開日】2014年1月2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0日
【發明者】殷文, 趙萬平, 馬曉燕 申請人:泰興市地得益土肥技術開發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