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于耕地的雨水就地曲線入滲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耕地的雨水就地曲線入滲法,在耕地地表起壟,并在地壟上覆設農膜,相鄰地壟之間形成壟溝,在壟溝的底層下設置U形槽,U形槽內的底面和兩側壁的1/3~1/2部分均覆設有農膜。本發明將直線入滲的水,改變為曲線聚水入滲;在地下設置U形槽,將直線入滲的水,由U形槽再改變為曲線散開所聚的水入滲。
【專利說明】—種用于耕地的雨水就地曲線入滲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農田水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耕地的雨水就地曲線入滲法。【背景技術】
[0002]耕地內無論是雨水還是灌溉補充的水,在地表和地下都是沿著直線垂直往地下入滲,如圖1所示,水垂直入滲到地層下時,存在以下問題:一、入滲路徑短,導致水在底層間存留時間較短;二、入滲到地層下的水往往與作物根系需水的時間段存在差異,在干旱時期,不能及時給農作物補充水分。因此,改變雨水及灌溉補充的水在作物根系需水地層間的存留時段,對提高雨水、灌溉補充水利用率極具特殊意義。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耕地的雨水就地曲線入滲法,能夠有效延長雨水在地層下的存留時間。
[0004]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耕地的雨水就地曲線入滲法,在耕地地表起壟,并在地壟上覆設農膜,相鄰地壟之間形成壟溝,在壟溝的底層下設置U形槽,U形槽內的底面和兩側壁的1/3~1/2部分均覆設有農膜。
[0005]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具有以下優越性:
由直線入滲的水,改變為曲線聚水入滲;在地下設置U形槽,將直線入滲的水,由U形槽再改變為曲線散開所聚的水入滲。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發明的原理示意圖;
圖中:1_農膜;2_U形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如圖1所示 ,一種用于耕地的雨水就地曲線入滲法,在耕地地表起壟,并在地壟上覆設農膜1,相鄰地壟之間形成壟溝,在壟溝的底層下設置U形槽2,U形槽內的底面和兩側壁的1/3~1/2部分均覆設有農膜。本發明將直線入滲的水,改變為曲線聚水入滲;在地下設置U形槽,將直線入滲的水,由U形槽再改變為曲線散開所聚的水入滲。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耕地的雨水就地曲線入滲法,其特征是:在耕地地表起壟,并在地壟上覆設農膜,相鄰地壟之間形成壟溝,在壟溝的底層下設置U形槽,U形槽內的底面和兩側壁的1/3~1/2部分均覆設有農膜。
【文檔編號】A01G25/00GK103598065SQ201310525600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雷新周, 雷紅莉, 雷秀輝, 雷志博 申請人:洛寧縣志博農業新技術推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