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由循環水處理工藝和養殖操作工藝組成。循環水處理工藝為:水泵抽取的養殖用水進入循環水養殖系統;循環水養殖池的水經過循環水排水排污裝置回收至進入弧形篩過濾較大顆粒殘餌糞便;弧形篩處理后的水經循環泵提取至蛋白分離器進行固液分離進一步去除有機物;蛋白分離器處理后的水進入生物處理池;生物濾池處理的水經過紫外線消毒裝置處理、液氧輸入裝置輸入液氧后循環至養殖池;本發明所述養殖工藝中,構建的循環水養殖系統總造價低、養殖系統內水處理效率高能耗低、半滑舌鰨養殖產量高、消耗新水水量小。
【專利說明】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海水魚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施【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
[0002]【背景技術】
半滑舌鰨是我國傳統名貴魚類,具有適溫適鹽范圍廣,抗逆性強、營養豐富、肉質鮮美、生長速度快、出肉率高、經濟價值大等優點。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半滑舌鰨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但是,由于半滑舌鰨自然資源少,僅靠捕撈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養殖企業開始從事半滑舌鰨養殖,半滑舌鰨已成為我國海水養殖魚類主要品種之
o
[0003]目前半滑舌鰨養殖有網箱、池塘、工廠化等多種方式,其中工廠化養殖主要有“溫室大棚+深井海水”、循環水養殖模式,前者在養殖過程中前期投資低,操作相對簡單,缺點是冬季需要升溫、養殖用水排放造成環境污染、需水量大,而循環水養殖相應的克服了以上缺點。在目前水資源 日益緊張、倡導節能減排的情況下,越來越多養殖企業嘗試使用循環水養殖模式,但是多數循環水養殖系統構建技術復雜、成本昂貴、操作要求高,致使許多中小型養殖企業望而卻步,因此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養殖工藝的發明對促進半滑舌鰨工廠化循環水養殖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0004]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使其提高水處理效率,降低能耗和水處理系統造價,增強水處理系統穩定性。
[0005]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水泵抽取的養殖用水進入循環水養殖系統;弧形篩處理后的水經循環泵提取至蛋白分離器進行固液分離進一步去除有機物;蛋白分離器處理后的進入生物處理池;生物處理后的水經過紫外線消毒裝置處理、液氧輸入裝置輸入液氧后循環至養殖池;循環水養殖池的水經過循環水排水排污裝置回收至進入弧形篩過濾較大顆粒殘餌糞便。
[0006]優化的,弧形篩的圓弧半徑R為2660mm,條縫間隙0.25mm,過濾面積0.60m2。
[0007]優化的,在循環水排水排污裝置的排污、排水管道上分別設置彈性毛刷攔截裝置,對殘餌、糞便、水中懸浮物進行初級攔截。
[0008]優化的,循環泵設置變頻器調節其功率,根據循環系統養殖容納量及養殖池使用量,控制養殖池的日循環量。
[0009]優化的,用射流泵將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通入蛋白分離器中,在促進固液分離的同時有效殺滅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
[0010]優化的,生物處理池由三級生物濾池組成,第一級生物濾料采用比表面積為100m2/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二級采用比表面積為200m2/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三級采用比表面積為380m2/m3的多孔網狀生物填料。[0011]優化的,在生物處理后紫外線消毒之前設置脫氣裝置,脫氣裝置采用滴濾式生物濾池,在脫氣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末級生物凈化,脫氣裝置采用的濾料是比表面積為100m2/m3的BIO-BLOK生物包。
[0012]優化的,循環水養殖池中水的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分別在0.2mg/L和0.lmg/L以下,溶解氧含量保持在8mg/L~12mg/L,pH值控制在7.5~8.2。
[0013]優化的,循環水養殖池采用圓形池,池直徑對深度的比率為5: I到10: I。
[0014]優化的,投喂餌料時,提前調節循環泵變頻器,降低頻率,從而降低養殖池中循環水流速,便于魚的攝食,減少餌料的損失,攝食結束后再調至原來頻率。
[0015]在養殖池的排水口處設置循環水養殖專用的弧形固液分離篩,對篩板的弧度、條柵間隙及有效面積都經過多次試驗進行了優化選擇,最后確定圓弧半徑R為2660_,條縫間隙0.25mm,過濾面積0.60m2,為最佳選擇。
[0016]本發明將養殖池的排水經弧形篩進行固液分離將殘餌糞便等固體雜物實時分離出去,防止在水中繼續分解,這就大大提高了回收水的水質,極大的減輕了循環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負荷,使得后級處理的體積大大減小,從而降低了整個系統的造價,由于弧形篩在運行中不需要任何動力和清洗用水,分離的固態物不拖泥帶水,故弧形篩的應用是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
[0017]經弧形篩進行固液分離后較清的水則進入泵池,泵池又是循環水的調節池,可以穩定平衡循環水的水流量,通過循環軸流潛水泵進入蛋白氣浮分離器進行泡沫蛋白質分離進一步的處理,在這里將固液分離器無法分離的懸浮物及膠質蛋白等細小雜質利用氣浮的方法分尚出去。
[0018]采用氣浮是利用在氣泡表面能夠吸附混雜在水中的各種顆粒狀的污垢以及溶于水中的蛋白質,進行分離縮的過程。吸附`作用就是使氣或氣泡表面的溶質濃縮,清除在液體表面上形成的泡沫,即可除去被濃縮的物質,加入少量的臭氧以增加處理效果,從而達到快速脫除水中有害的有機細小懸浮物,直接從水中吸附脫除掉膠狀體、纖維素、蛋白素等有機物,防止其在水體中分解,在循環水處理中達到迅速減少NH3-N和COD的目的,進一步減輕下一流程的生物處理負荷。
[0019]臭氧化處理裝置,在這里主要是為降低對養殖生物危害極大的NO2-N而設置的,臭氧化處理設在蛋白質分離器內,利用臭氧的微凝聚作用可以加強分離微小懸浮物和泡沫等雜質,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0020]經過氣浮綜合處理過的循環水進入接有高效適鹽性凈水微生物的生物濾池進行生物凈化,在這里NH3-N、NO2-N等有害物質都將得到有效的去除。
[0021]生物凈化為三級,第一級生物濾料采用比表面積為IOOmV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二級采用比表面積為200m2/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三級采用我們自行研制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比表面積為380m2/m3的多孔網狀生物填料,這樣就很好的兼顧了生物濾料的通透性和比表面積的問題,由于前端兩道弧形篩和氣浮分離有效的處理,到這里生物凈化負荷大大的減輕,因此在整個生物處理方面可以做的比較小,這就大大降低了造價和占地面積。
[0022]在生物處理后紫外線消毒之前設置了脫氣裝置,脫氣裝置又是一個滴濾式生物濾池,在脫氣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末級生物凈化,脫氣裝置采用的濾料是比表面積為IOOmVm3的BIO-BLOK生物包,這種濾料空隙比較大有利于氣水的交換。[0023]脫氣裝置主要是用于驅除水中的殘余臭氧、二氧化碳和氮氣等有害氣體使水中的總氣體水平和水質接近和優于新鮮的自然海水。
[0024]循環水消毒,我們采用紫外線消毒技術,利用特殊設計的高效率、高強度和長壽命的紫外光發生裝置,較常規的紫外線消毒裝置具有消毒流程長、紫外線光波衰減小、節能效率高、造價低廉和易于維修和清洗等特點。
[0025]循環水充氧,本系統使用的是液氧,采用的溶氧方式是納米氧氣擴散器釋放氧氣水氣對流階梯環填料混合溶解,氧氣的利用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百。
[0026]通過該處理流程,處理完的水又流回到養殖池內,從而周而復始的循環運行。
[0027]在日常生產中,進行倒池、刷池、調整密度等操作時先將池子中2/3左右的水用水泵抽至空池備用,待操作完成后將原池子的水抽回魚池,僅補充1/3左右新水。清洗生物池時先將生物池中4/5左右的水循環至空池備用,待操作完成后將其抽回生物池,僅補充1/5左右新水。
[002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提供的養殖工藝中通過循環水養殖排水排污裝置、弧形篩、蛋白分離器、臭氧消毒、紫外消毒、三級生物池過濾處理等手段大大提高了系統的處理能力;尤其在循環水養殖排水排污裝置的回水管道上設置的彈性毛刷攔截裝置初級攔截了 40%以上的殘餌料、糞便、懸浮物等,有效減輕后續處理的壓力,使得系統處理更高效,為魚體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本工藝操作簡單,效益顯著。所構建的循環水養殖系統總造價為同類產品的1/5,能夠提高養殖系統內水處理效率的同時能耗僅為國際同類產品的60% ;半滑舌鰨養殖產量達到15kg/m2以上,相比流水養殖模 式提高了 50%~100%,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益;消耗新水水量小于 I OmVkg。
[0029]2、本工藝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本工藝采取“深井海水+循環水系統”的養殖模式,水溫恒定,循環利用,解決了半滑舌鰨養殖需要冬季升溫的問題,同時大大減少了養殖廢水的排放,相比流水養殖模式節水95%以上,養殖每公斤半滑舌鰨消耗新水水量小于10m3,電耗小于SkW ;在整個系統關鍵動力泵循環泵處設置變頻器,根據養殖車間容量隨時調整循環泵功率,進一步達到節能效果。
[0030]3、本工藝優化生產管理中的日常操作,在日常生產的必要操作如刷池、倒池、清理生物池等過程中,創新性的提出養殖池水的回收利用,提前將養殖池水抽至空池,待操作完成后再抽回原池子。一方面避免了養殖水的無效排放,節約了水資源;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整個水循環系統的穩定性,降低魚的應激反應,有利于半滑舌鰨的健康養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為本發明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0033]本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包括如下步驟:水泵抽取的養殖用水進入循環水養殖系統;弧形篩處理后的水經循環泵提取至蛋白分離器進行固液分離進一步去除有機物;蛋白分離器處理后的進入生物處理池;生物處理后的水經過紫外線消毒裝置處理、液氧輸入裝置輸入液氧后循環至養殖池;循環水養殖池的水經過循環水排水排污裝置回收至進入弧形篩過濾較大顆粒殘餌糞便。
[0034]弧形篩的圓弧半徑R為2660mm,條縫間隙0.25mm,過濾面積0.60m2。
[0035]在循環水排水排污裝置的排污、排水管道上分別設置彈性毛刷攔截裝置,對殘餌、糞便、水中懸浮物進行初級攔截。
[0036]循環泵設置變頻器調節其功率,根據循環系統養殖容納量及養殖池使用量,控制養殖池的日循環量。
[0037]用射流泵將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通入蛋白分離器中,在促進固液分離的同時有效殺滅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
[0038]生物處理池由三級生物濾池組成,第一級生物濾料采用比表面積為100m2/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二級采用比表面積為200m2/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三級采用比表面積為380m2/m3的多孔網狀生物填料。
[0039]在生物處理后紫外線消毒之前設置脫氣裝置,脫氣裝置采用滴濾式生物濾池,在脫氣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末級生物凈化,脫氣裝置采用的濾料是比表面積為100m2/m3的BIO-BLOK生物包。
[0040]循環水養殖池中水的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分別在0.2mg/L和0.lmg/L以下,溶解氧含量保持在8mg/L~12mg/L,pH值控制在7.5~8.2。
[0041]循環水養殖池采用圓形池,池直徑對深度的比率為5:1到10: 1。
[0042]投喂餌料時,提前調節循環泵變頻器,降低頻率,從而降低養殖池中循環水流速,便于魚的攝食,減少餌料的損失,攝食結束后再調至原來頻率。
[0043]在日常生產中,進行倒池、刷池、調整密度等操作時先將池子中2/3左右的水用水泵抽至空池備用,待操作完成后將原池子的水抽回魚池,僅補充1/3左右新水。清洗生物池時先將生物池中4/5左右的水循環至空池備用,待操作完成后將其抽回生物池,僅補充1/5左右新水。
[0044]在養殖池的排水口處設置循環水養殖專用的弧形固液分離篩,對篩板的弧度、條柵間隙及有效面積都經過多次試驗進行了優化選擇,最后確定圓弧半徑R為2660_,條縫間隙0.25mm,過濾面積0.60m2,為最佳選擇。
[0045]本實施方式將養殖池的排水經弧形篩進行固液分離將殘餌糞便等固體雜物實時分離出去,防止在水中繼續分解,這就大大提高了回收水的水質,極大的減輕了循環水處理系統的處理負荷,使得后級處理的體積大大減小,從而降低了整個系統的造價,由于弧形篩在運行中不需要任何動力和清洗用水,分離的固態物不拖泥帶水,故弧形篩的應用是系統的關鍵技術之一。
[0046]經弧形篩進行固液分離后較清的水則進入泵池,泵池又是循環水的調節池,可以穩定平衡循環水的水流量,通過循環軸流潛水泵進入蛋白氣浮分離器進行泡沫蛋白質分離進一步的處理,在這里將固液分離器無法分離的懸浮物及膠質蛋白等細小雜質利用氣浮的方法分尚出去。
[0047]采用氣浮是利用在氣泡表面能夠吸附混雜在水中的各種顆粒狀的污垢以及溶于水中的蛋白質,進行分離濃縮的過程。吸附作用就是使氣或氣泡表面的溶質濃縮,清除在液體表面上形成的泡沫,即可除去被濃縮的物質,加入少量的臭氧以增加處理效果,從而達到快速脫除水中有害的有機細小懸浮物,直接從水中吸附脫除掉膠狀體、纖維素、蛋白素等有機物,防止其在水體中分解,在循環水處理中達到迅速減少NH3-N和COD的目的,進一步減輕下一流程的生物處理負荷。
[0048]臭氧化處理裝置,在這里主要是為降低對養殖生物危害極大的N02-N而設置的,臭氧化處理設在蛋白質分離器內,利用臭氧的微凝聚作用可以加強分離微小懸浮物和泡沫等雜質,使用效果非常理想。
[0049]經過氣浮綜合處理過的循環水進入接有高效適鹽性凈水微生物的生物濾池進行生物凈化,在這里NH3-N、N02-N等有害物質都將得到有效的去除。
[0050]生物凈化為三級,第一級生物濾料采用比表面積為100m2/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二級采用比表面積為200m2/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三級采用我們自行研制的自主知識產權的比表面積為380m2/m3的多孔網狀生物填料,這樣就很好的兼顧了生物濾料的通透性和比表面積的問題,由于前端兩道弧形篩和氣浮分離有效的處理,到這里生物凈化負荷大大的減輕,因此在整個生物處理方面可以做的比較小,這就大大降低了造價和占地面積。
[0051]在生物處理后紫外線消毒之前設置了脫氣裝置,脫氣裝置又是一個滴濾式生物濾池,在脫氣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末級生物凈化,脫氣裝置采用的濾料是比表面積為100m2/m3的BIO-BLOK生物包,這種濾料空隙比較大有利于氣水的交換。
[0052]脫氣裝置主要是用于驅除水中的殘余臭氧、二氧化碳和氮氣等有害氣體使水中的總氣體水平和水質接近和優于新鮮的自然海水。
[0053]循環水消毒,我們采用紫外線消毒技術,利用特殊設計的高效率、高強度和長壽命的紫外光發生裝置,較常規的紫外線消毒裝置具有消毒流程長、紫外線光波衰減小、節能效率高、造價低廉和易于維修和清洗等特點。
[0054]循環水充氧,本系統使用的是液氧,采用的溶氧方式是納米氧氣擴散器釋放氧氣水氣對流階梯環填料混合溶解,氧氣的利用率幾乎達到了百分之百。
[0055]通過該處理流程,處理完的水又流回到養殖池內,從而周而復始地循環運行。
[0056]本實施方式的特點是:
1、本實施方式提供的養殖工藝中通過循環水養殖排水排污裝置、弧形篩、蛋白分離器、臭氧消毒、紫外消毒、三級生物池過濾處理等手段大大提高了系統的處理能力;尤其在循環水養殖排水排污裝置的回水管道上設置的彈性毛刷攔截裝置初級攔截了 40%以上的殘餌料、糞便、懸浮物等,有效減輕后續處理的壓力,使得系統處理更高效,為魚體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本工藝操作簡單,效益顯著。所構建的循環水養殖系統總造價為同類產品的1/5,能夠提高養殖系統內水處理效率的同時能耗僅為國際同類產品的60% ;半滑舌鰨養殖產量達到15kg/m2以上,相比流水養殖模式提高了 50%~100%,大大提高了養殖效益;消耗新水水量小于10m3/kg。
[0057] 2、本工藝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本工藝采取“深井海水+循環水系統”的養殖模式,水溫恒定,循環利用,解決了半滑舌鰨養殖需要冬季升溫的問題,同時大大減少了養殖廢水的排放,相比流水養殖模式節水95%以上,養殖每公斤半滑舌鰨消耗新水水量小于10m3,電耗小于SkW ;在整個系統關鍵動力泵循環泵處設置變頻器,根據養殖車間容量隨時調整循環泵功率,進一步達到節能效果。
[0058]3、本工藝優化生產管理中的日常操作,在日常生產的必要操作如刷池、倒池、清理生物池等過程中,創新性的提出養殖池水的回收利用,提前將養殖池水抽至空池,待操作完成后再抽回原池子。一方面避免了養殖水的無效排放,節約了水資源;另一方面可以保持整個水循環系 統的穩定性,降低魚的應激反應,有利于半滑舌鰨的健康養殖。
【權利要求】
1.一種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水泵抽取的養殖用水進入循環水養殖系統;弧形篩處理后的水經循環泵提取至蛋白分離器進行固液分離進一步去除有機物;蛋白分離器處理后的進入生物處理池;生物處理后的水經過紫外線消毒裝置處理、液氧輸入裝置輸入液氧后循環至養殖池;循環水養殖池的水經過循環水排水排污裝置回收至進入弧形篩過濾較大顆粒殘餌糞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弧形篩的圓弧半徑R為2660mm,條縫間隙0.25mm,過濾面積0.60m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在循環水排水排污裝置的排污、排水管道上分別設置彈性毛刷攔截裝置,對殘餌、糞便、水中懸浮物進行初級攔截。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循環泵設置變頻器調節其功率,根據循環系統養 殖容納量及養殖池使用量,控制養殖池的日循環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用射流泵將臭氧發生器產生的臭氧通入蛋白分離器中,在促進固液分離的同時有效殺滅細菌、病毒、寄生蟲等病原。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生物處理池由三級生物濾池組成,第一級生物濾料采用比表面積為IOOmV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二級采用比表面積為200m2/m3的立體彈性濾料,第三級采用比表面積為380m2/m3的多孔網狀生物填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在生物處理后紫外線消毒之前設置脫氣裝置,脫氣裝置采用滴濾式生物濾池,在脫氣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末級生物凈化,脫氣裝置采用的濾料是比表面積為IOOmVm3的BIO-BLOK生物包。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循環水養殖池中水的氨氮、亞硝酸鹽含量,分別在0.2mg/L和0.lmg/L以下,溶解氧含量保持在8mg/L ~12mg/L, pH 值控制在 7.5 ~8.2。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循環水養殖池采用圓形池,池直徑對深度的比率為5: I到10: I。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經濟適用型半滑舌鰨循環水養殖工藝,其特征在于,投喂餌料時,提前調節循環泵變頻器,降低頻率,從而降低養殖池中循環水流速,便于魚的攝食,減少餌料的損失,攝食結束后再調至原來頻率。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3563830SQ201310588433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1日
【發明者】劉思濤 申請人:濰坊濱海開發區華海水產養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