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蔗捆繩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甘蔗捆繩機,所述捆繩機的弧形料斗與機架連接,弧形料斗中間與多級液壓缸連接,多級液壓缸的缸套與機架底部橫梁連接;送繩器兩端與機架連接;挽繩器與機架連接,挽繩器運行到合適的位置時,下部的轉動拉鉤正好可以勾住挽繩器芯鉤的立柱,挽繩器的套筒通過小馬達驅動實現轉動挽繩動作;拉繩器穿過機架橫梁上的套筒,拉繩器的尾部通過液壓缸驅動實現拉繩動作;割繩機構的割刀與機架連接;銜接轉架中心軸與機架連接。本發明操作簡易,打結可靠迅速,工作效率高,且能夠很好的保證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專利說明】一種甘蔗捆繩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業機械捆綁機領域,具體是一種甘蔗捆繩機。
【背景技術】
[0002]當前針對甘蔗的捆綁機還很稀少,而且現有的農用捆綁機械主要針對的是蔬菜類以及鮮花等小尺寸農產品;此外,現有的捆綁機上料下料也并不方便,甚至很多都需要人力完成,而甘蔗尺寸和重量都較一般農產品大,上下料困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甘蔗捆繩機,能夠快速、安全、可靠地完成甘蔗的捆綁包裝、打結、卸料等工作,大大減少甘蔗從收獲到制糖過程的流程。
[0004]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以上目的:一種甘蔗捆繩機,包括機架、弧形料斗、送繩器、挽繩器、拉繩器、割繩機構和銜接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料斗通過轉動副與機架連接,弧形料斗中間通過轉動副與多級液壓缸連接,多級液壓缸的缸套通過轉動副與機架底部橫梁連接;所述送繩器兩端通過轉動副分別與機架連接;所述挽繩器與機架之間通過套筒利用圓柱副進行連接,挽繩器運行到合適的位置時,下部的轉動拉鉤正好可以勾住挽繩器芯鉤的立柱,挽繩器的套筒通過小馬達驅動實現轉動挽繩動作;所述拉繩器穿過機架橫梁上的套筒,拉繩器的尾部通過液壓缸驅動實現拉繩動作;所述割繩機構的割刀通過轉動副與機架連接;所述銜接轉架中心軸通過轉動副與機架連接。
[0005]所述弧形料斗由圓形截面的鋼材焊接而成柵欄式結構,弧形料斗的斗腔弧度為150度的鈍角圓弧,弧形料斗的一側邊沿為柵欄狀的牙齒。
[0006]所述送繩器為一邊缺口的矩形框,頂端兩個拐角處各焊接一桿,構成三角形,在送繩器橫梁的中間焊接一個繩夾機構,繩夾機構是由馬達驅動張開,彈簧回彈夾緊。
[0007]所述挽繩器由撥叉和芯鉤構成,芯鉤與撥叉的中心套筒之間通過移動副連接,芯鉤的尾端設有一個立柱,立柱軸線與主軸線垂直,撥叉的中心套筒筒壁上自尾端開有缺口槽,撥叉的叉枝部分做成凹陷圓弧形,芯鉤尾端的立柱可沿缺口槽滑動,
[0008]所述芯鉤的主輪廓形狀為“V,字形,且在溝底做成彎曲的凹槽。
[0009]所述拉繩器的輪廓形狀為“V,字形,且頂部尾端帶有小鉤;
[0010]所述割繩機構為前端帶弧形鉤的形狀,輪廓均為相切圓弧依次連接而成,在內側依次做有刀鋒。
[0011]本發明的突出優點在于:
[0012]1,收獲甘蔗的同時,依靠已經收獲好的甘蔗自身重力落入料斗內,完成捆綁工作后,料斗在液壓缸的驅動下打開,利用甘蔗自身的重力采用底卸式進行卸料裝載;
[0013]2,打結機構設計與布置結構緊湊,占用空間少,便于維護保養;
[0014]3,打結過程在弧形料斗內完成,使得打結過程處于封閉隔離狀態,充分保證了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0015]圖1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總體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機架、弧形料斗和割繩機構安裝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送繩器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繩夾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挽繩器、拉繩器和割繩器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割繩器結構示意圖。
[0021]圖7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撥叉結構示意圖。
[0022]圖8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芯鉤結構示意圖。
[0023]圖9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銜接器安裝結構示意圖。
[0024]圖10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第一種工作狀態示意圖。
[0025]圖11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第二種工作狀態示意圖。
[0026]圖12為本發明所述的甘蔗捆繩機的第三種工作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說明。
[0028]對照圖1、2,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甘蔗捆繩機,由機架1、弧形料斗2、送繩器3、挽繩器4、拉繩器10、割繩機構25和銜接轉架7組成。所述機架I水平放置在地面上,機架I兩端做成“V”字形29,為物料的裝載提供方便;弧形料斗2通過轉動副16、轉動副17與機架I連接,弧形料斗2中間位置通過轉動副19與二級液壓缸13連接,二級液壓缸13另一端通過轉動副18與機架下面的橫梁連接,二級液壓缸13的伸縮實現弧形料斗2的開合,繼而完成物料的卸載;所述送繩器3通過轉動副14、轉動副15與機架I連接,并由安裝在機架I上的驅動馬達28驅動;所述挽繩器4通過圓柱副21與機架I連接,另一端被轉動拉鉤12拉住向前推動,轉動拉鉤12另一端通過轉動副24固定在機架I上,并被安裝在機架I上的驅動馬達28驅動;所述拉繩器10通過轉動副20與機架I連接,另一端與液壓缸柱塞11固定連接;割繩機構25通過轉動副與機架I連接,并由安裝在機架I上的驅動馬達28驅動。
[0029]對照圖1至圖9,所述送繩器3為缺邊矩形框,矩形框的上端兩個頂角焊接兩根桿形成三角型架31,在送繩器3的中間安裝有繩夾機構6 ;繩夾機構6由第一夾片61、第二夾片62鉸接在一起,第一夾片61固定連接在送繩器框架的橫梁上,通過壓縮彈簧64支撐尾部,電動馬達65驅動第二夾片62可以使得夾口張開,斷電后,在彈簧64的恢復力作用下再次閉攏,可以將繩子夾持在夾口的凹槽63內;所述挽繩器4由芯鉤5和撥叉4組成,芯鉤為“7”字形,頂端設有弧形凹槽53,末端設有立柱51,撥叉叉枝部分設有向內的圓弧凹槽41,防止繩子滑脫,柄部43套筒處設有開口滑槽42,便于與芯鉤5的立柱51配合并沿槽滑動;所述拉繩器10為“7”字形,前端帶有小鉤;所述割繩機構25通過轉動副26與機架相連,并由驅動馬達27驅動轉動,割繩刀片251的前端做成深圓弧狀刀刃,防止繩子滑脫,整個刀刃為雙面刀刃252 ;所述銜接轉架7通過轉動副23與機架相連,并由驅動馬達71進行驅動,在兩側對稱安裝繩夾8和繩夾9,交替對送繩器3送過來的繩子進行夾持,保證捆綁工作的連續性。[0030]對照圖1、3、9、10、11,所述一種甘蔗捆繩機工作過程如下:開始時,送繩器3上的繩夾6夾持住繩子并張開,繩源部分通過滑動套筒和定滑輪定位在機架I和送繩器3橫梁等不干涉工作過程的地方,繩子的自由端被銜接器7的一個繩夾8夾持住,從而將繩子橫向攤開在機架I上,二級液壓缸13伸長,弧形料斗2合攏,此時依靠甘蔗自身的重力滑入弧形料斗2腔內,并壓將繩子壓在下面,挽繩器4的撥叉開始旋轉,將繩子挽成三角形的圈;隨后送繩器3在驅動馬達28的驅動下開始送繩,與此同時,銜接器7在驅動馬達71的作用下轉位,繩夾9在驅動馬達作用下張嘴,繩夾9靠近并與繩夾6側面平行時,繩夾6 口沿的繩子落入繩夾9 口內,繩夾9合攏夾住繩子,繩夾6在驅動馬達作用下松開,此時送過來的繩子處于三角形繩圈上方,拉繩器7在液壓缸11的作用下伸長穿過三角形繩圈夠到上方繩子后,液壓缸11開始收縮拉扯著繩子向下,三角繩圈收縮在撥叉4叉枝上滑動,此時轉動拉鉤12在驅動馬達121的驅動下勾住芯鉤5尾端的立柱51向上推,迫使三角形繩圈徹底滑落脫離撥叉4,由于此時拉繩器7還在繼續向下拉,便實現了繩子的打結作用;其后割繩器25的刀片在驅動馬達27的作用下旋轉,割斷繩子;然后二級液壓缸13收縮,弧形料斗2打開,甘蔗依靠自身的重力滑脫落入運輸車,實現卸料;然后,銜接器7轉位復位,繩夾6張開,送繩器3返回初始位置,在滑輪和滑動套筒的作用下,仍然保證繩子處于送繩器3的繩夾6的夾嘴中,各部件復位,接著完成下一`道任務,如此反復。
【權利要求】
1.一種甘蔗捆繩機,包括機架、弧形料斗、送繩器、挽繩器、拉繩器、割繩機構和銜接轉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料斗通過轉動副與機架連接,弧形料斗中間通過轉動副與多級液壓缸連接,多級液壓缸的缸套通過轉動副與機架底部橫梁連接;所述送繩器兩端通過轉動副分別與機架連接;所述挽繩器與機架之間通過套筒利用圓柱副進行連接,挽繩器運行到合適的位置時,下部的轉動拉鉤正好可以勾住挽繩器芯鉤的立柱,挽繩器的套筒通過小馬達驅動實現轉動挽繩動作;所述拉繩器穿過機架橫梁上的套筒,拉繩器的尾部通過液壓缸驅動實現拉繩動作;所述割繩機構的割刀通過轉動副與機架連接;所述銜接轉架中心軸通過轉動副與機架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甘蔗捆繩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料斗由圓形截面的鋼材焊接而成柵欄式結構,弧形料斗的斗腔弧度為150度的鈍角圓弧,弧形料斗的一側邊沿為柵欄狀的牙齒。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甘蔗捆繩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繩器為一邊缺口的矩形框,頂端兩個拐角處各焊接一桿,構成三角形,在送繩器橫梁的中間焊接一個繩夾機構,繩夾機構是由馬達驅動張開,彈簧回彈夾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甘蔗捆繩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挽繩器由撥叉和芯鉤構成,芯鉤與撥叉的中心套筒之間通過移動副連接,芯鉤的尾端設有一個立柱,立柱軸線與主軸線垂直,撥叉的中心套筒筒壁上自尾端開有缺口槽,撥叉的叉枝部分做成凹陷圓弧形,芯鉤尾端的立柱可沿缺口槽滑動。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甘蔗捆繩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芯鉤的主輪廓形狀為“7”字形,且在溝底做成彎曲的凹槽。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甘蔗捆繩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繩器的輪廓形狀為“7”字形,且頂部尾端帶有小鉤。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甘蔗捆繩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繩機構為前端帶弧形鉤的形狀,輪廓均為相切圓弧依次`連接而成,在內側依次做有刀鋒。
【文檔編號】A01F1/04GK103703941SQ201310669159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耿葵花, 蔡敢為, 范雨, 潘侃, 王小純, 黃相山, 張 林, 黃亦其, 黃院星, 關卓懷, 張永文, 楊旭娟, 溫芳 申請人:廣西大學, 南寧五菱桂花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