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與方法及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27069閱讀:311來源:國知局
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與方法及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它包括兩側有一定高度邊壁的育秧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裝置還包括位于靠近育秧水槽兩端位置上的分流擋板、放于育秧水槽內底部上的由有機纖維質薄條片交叉而形成網格狀的用于分隔秧苗根和架空種子的分隔柵格、覆蓋在分隔柵格上的起承載種子作用的覆蓋膜、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和液位調節組件,育秧水槽的兩端各有封堵擋板。本發明還提供了與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配套的育秧方法以及毯狀秧苗。利用本發明,既確保秧毯長度長、重量輕,減輕機插輔助操作勞動強度,同時又使秧苗的生長狀態均勻良好。
【專利說明】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與方法及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水稻育秧裝備和方法,具體涉及缽形毯狀秧苗的裝備和方法及供插秧機規模插秧使用的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
【背景技術】
[0002]在水稻機插秧所用的秧苗的育秧,通常是將種子撒播于裝有底土 (栽培基質)的長方形育秧盤中進行培育。培育出的秧苗由于根部相連而成長方形的毯狀,被送到插秧機上進行分割插秧,比如傳統的毯狀秧苗以及本世紀初出現的缽形毯狀秧苗。這種形式的秧苗由于秧毯帶著底土,單位面積重量相對較重,同時還受育秧盤模具及制造成本所限以及為搬運方便,使其體積和重量都不能太大太重,秧毯長度不長,機插秧時需要頻繁的運送和添加秧苗,是機插秧作業中最費時和最大勞動強度的作業。為減輕重量出現一種單純用營養液水培的方式在長水槽中育秧,育出的秧毪重量減輕,可使長度加長,被卷起成秧卷放到插秧機上進行機插秧,稱為長毯秧苗。由于其無育秧基質,秧毯重量變輕,減輕了運秧的勞動強度、加大了插秩機秩箱的載秩量,使機插秩效率大大提聞。
[0003]然而,與以往的毯狀秧苗相比,長毯秧苗的秧苗分布不均勻,會出現無規律的局部空缺,而使秧毯出現空缺,插秧時產生漏插;而且長毯秧苗的秧苗高低差異大,生長不整齊,使長毯秧苗的秧苗質量較以往的普通毯狀秧苗的秧苗質量差。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首先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既確保秧毯長度長、重量輕,減輕機插輔助操作勞動強度,同時又使秧苗的生長狀態均勻良好。為此,本發明采用以 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包括兩側有一定高度邊壁的育秧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裝置還包括位于靠近育秧水槽兩端位置上的分流擋板、放于育秧水槽內底部上的由有機纖維質薄條片交叉而形成網格狀的用于分隔秧苗根和架空種子的分隔柵格、覆蓋在分隔柵格上的起承載種子作用的覆蓋膜、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和液位調節組件,育秩水槽的兩端各有封堵擋板。
[0005]在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發明還可采用以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
所述分隔柵格是由有機纖維質制成的窄長條薄片,通過粘接或插接或編織組成的縱橫
網格狀結構。
[0006]所述覆蓋膜為由有機纖維質制成的薄膜,薄膜上分布有利于水稻種子根系穿過的孔隙。
[0007]所述分流擋板為一寬度為與育秧水槽的寬度相等或略小,在板的高度方向的立面上開有一組流通口,所述育秧水槽的一端由分流擋板分割出進水分流區,所述育秧水槽的另一端由分流擋板分割出液位調節區,所述液位調節區設置液位調節組件。[0008]所述育秧水槽液位調節區底部具有內螺紋連接孔,所述液面調節組件包括帶有外螺紋的排液管,排液管與內螺紋連接孔螺紋連接,并由螺母和密封圈鎖緊和密封。
[0009]所述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包括位于育秧水槽下方的蓄液箱、為營養液的循環提供動力的輸液泵、輸送營養液的管路及調節流量的開關,各部分串聯成一輸液系統,蓄液箱接收經液位調節組件排出的營養液。
[0010]本發明另一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與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配套的育秧方法。為此,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首先提供上述任一種育秧裝置,將所述育秧水槽放置在一架子上;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的蓄液箱放置在育秧水槽下方,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的管路連到育秧水槽的進液區;將分隔柵格放入育秧水槽中,并將覆蓋膜覆蓋在分隔柵格上;放入分流擋板在分隔柵格的兩端,并緊靠分隔柵格;利用液位調節組件的排液管與育秧水槽的螺紋連接,調節排液管的高度,確定育秧水槽的營養液液面高度,使液面高度大于分隔柵格的高度,但不超過覆蓋膜上的種子,以種子不被營養液淹沒為準;
在覆蓋膜上播種,播種的形式可以是撒播或按分隔柵格的穴巢位置進行穴播或按分隔柵格的條數進行條播,開動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的輸液泵,調節輸液流量,流量的最大不可使種子被液流沖擊而移動;
進行秧苗的培育。 [0011]進一步地,隨著秧苗的生長,還可利用液位調節組件的排液管與育秧水槽的螺紋連接,相應調節排液管的高度,調高營養液的液面。
[0012]本發明第三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供插秧機插秧使用的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為此,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它由被液體泡軟的前述的薄膜和分隔柵格構成可降解的毯底,秧苗的苗葉處在毯底之上,秧苗的根系穿插纏繞,并將毯底也纏繞組成秧毯主體結構,且所述秧苗的根系以分隔柵格的格子為單位形成一個個根系集中區。
[0013]本發明的發明人在借助對毯狀秧苗和缽形毯狀秧苗的長期深度研究知識,分析認為,長毯秧苗之所以出現上述長勢不勻的現象,是因為其在硬質的育秧水槽中通過營養液培育,其底部僅鋪設很薄的介質或無任何物質,在播種后加營養液培育時,由于根部向下的生長受到阻礙,使其對種子有一反向的推力,當這種反向推力使種子橫向移動時,會使種子產生堆積并局部出現空缺,而使秧毯出現空缺不勻;當這種反向推力使種子向上移動時,使種子的高度位置產生差異,進而使秧苗高低差異大,生長不整齊。
[0014]為此,本發明采用無需和秧毯分離的分隔柵格,并結合液位控制、水流緩沖和循環系統,使得種子能夠穩定地處在覆蓋膜上,在架空狀態下生長,不會發生上述的反作用力影響,使得育成的秧苗在秧毯中分布均勻,同時,這種薄的有機纖維質分隔柵格、覆蓋膜,既能讓秧苗根系穿過,分離柵格又能起到根系生長引導作用,從而能形成秧苗的根系穿插纏繞,并將毯底也纏繞組成秧毯主體結構,而所述秧苗的根系以分隔柵格的格子為單位形成一個個根系集中區,育成既有別于長毯型秧苗又有別于缽形毯狀秧苗,同時又克服了它們的缺點的供插秧機插秧使用的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既確保秧毯長度長、重量輕,大幅減輕機插輔助操作勞動強度,提高機插效率,同時又使得在大田中機插后,秧苗的根系能夠最大限度地完整連續,確保水稻生長健康,提高水稻產量。【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發明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布置主視圖。
[0016]圖2為本發明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的育秧水槽結構圖。
[0017]圖3為本發明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的分隔柵格結構圖。
[0018]圖4為本發明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的分流擋板結構圖。
[0019]圖5為本發明育秧水槽中液面調節組件結構圖。
[0020]圖6為在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上播種后的示意圖。
[0021]圖7為育成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如圖1、2、3所示,所述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的育秧裝置由兩側有一定高度的邊壁的育秧水槽1、位于靠近育秧水槽兩端位置上的分流擋板2、放于育秧水槽內底部上的由有機纖維質的窄條片而形成網格狀的分隔柵格3、覆蓋在分隔柵格上的起承載種子作用的覆蓋膜4、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5和液面調節組件6構成。
[0023]所述育秧水槽I在本實施例中由一平板折成的底面是一平面11,兩側有一定相等高度的邊壁12,其截面為 U形,在育秧水槽的兩端有封堵擋板13,實際上形成了長形的永久性盤體。育秧水槽I的一端為液位調節區,其底部開有連接孔14,連接孔14帶有內螺紋,或其底部安裝有螺母件,連接孔14和螺母件均用于螺紋連接作為液面調節組件6中的帶外螺紋的排液管61。
[0024]所述分流擋板2為寬度與育秧水槽I的寬度相等或略小、折成L形的板,板的高度不低于育秧水槽I兩側邊壁12的高度,在板的高度方向的立面上有一組垂直等距窄豁口 21作為流通口,窄豁口 21貫穿整個高度立面上,起到均勻流通、以及分散水流、減小水流對種子的沖擊的作用。分流擋板2被放在靠近育秧水槽I兩端的位置,將育秧水槽分為三段,前段為進水分流區15、兩分流擋板2間的育秧段16和后段的液位調節區17。由于采用上述L形的板,不僅使得分流擋板上的流通孔可以一直貫穿到底,提高分流作用,而且,其可直接擺放到育秧水槽的任意位置,無需任何連接件,使得分隔柵格的長度即使有誤差,分流擋板也可以和它緊密相接續,從而能夠降低育秧裝置對配件和消耗品的規格要求。
[0025]所述分隔柵格3是由有機纖維質制成的窄長條薄片31,通過粘接或插接或編織形成縱橫網格狀結構,形成由窄長條薄片31圍成縱橫排列的有一定高度的一組方格32,分隔柵格3的寬度與育秧水槽I的寬度相等,長度與育秧水槽I的育秧段相同,高度低于育秧水槽I邊壁的高度,使其可被放入到育秧水槽的育秧段16中,并將育秧水槽育秧段分隔成縱橫排列的小的穴巢18。所述有機纖維質是任意的能夠降解的纖維質材料,分隔柵格經過一段時間在育秧水槽中營養液的浸泡而變軟,易撕裂,在育秧完成后可方便地被卷起,放到插秧機上被按分隔柵格分隔的條塊形式切割并插入田間,在大田中最后完全降解與田土融為一體。
[0026]所述覆蓋膜4為有機質纖維質制成的有一定厚度的薄膜,膜上分布有有利于水稻種子根系穿過的孔隙,膜的寬度與育秧水槽的寬度相等,長度等于或長于育秧水槽的育秧段16。所述有機纖維質和前述一樣,是任意的能夠降解的纖維質材料,覆蓋膜經過一段時間在育秧水槽營養液的浸泡而變軟,易撕裂,在育秧完成后可方便地被卷起,放到插秧機上被按分隔柵格分隔的條塊形式切割并插入田間,在大田中最后完全降解與田土融為一體。
[0027]所述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5包括位于育秧水槽下方的蓄液箱51、為營養液的循環提供動力的輸液泵52和輸送營養液的管路53及調節流量的開關54,各部分串聯成一輸液系統,蓄液箱51接收經液位調節組件排出的營養液。
[0028]在營養液流動循環中,營養液盛放蓄液箱51中,輸液泵52將蓄液箱中的營養液經管路53及管路開關54輸送到育秧水槽I的進水分流區15,由營養液的自身流動,經分流擋板2平穩均勻地流到育秧水槽的育秧段16,再經進水分流區的分流擋板2流向后段的液位調節區17,通過安裝在液位調節區17的液面調節組件6中的排液管61使營養液回流到蓄液箱51,形成營養液的流動循環。
[0029]所述液面調節組件6為一外表面帶有外螺紋的空心的排液管61和鎖緊螺母62和密封圈63構成,排液管61的外螺紋與育秧水槽I底部的連接孔14上的內螺紋相匹配,排液管61旋進育秧水槽I底部的連接孔14中,上下移動可調節排液管61頂面與育秧水槽I底面間的高度,即可控制育秧水槽I內液面的高度。鎖緊螺母62和密封圈63套在排液管61上,密封圈63位于育秧水槽I底部和螺母62之間,用于密封排液管61與連接孔14間的間隙,防止營養液的泄露;螺母62用于在排液管61調節到位后鎖緊排液管61使其固定在育秧水槽I上。
[0030]在育秧過程中采用以下步驟:
1、將育秧水槽I放置在育秧架7上,育秧水槽水平放置或略微沿長度方向向后傾斜,以營養液面保持等高為準,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放置在育秧水槽下部,管路引到育秧水槽的進水分流區,育秧架7上可多個育秧水槽I并列擺放成一組,共用一個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5。
[0031]2、將分隔柵格3放入育秧水槽的中段,并將覆蓋膜4覆蓋在分隔柵格3上,放入分流擋板2在育秧水槽I中分隔柵格3的`兩端,將育秧水槽I分為三段,前段的進水分流區15、兩分流擋板2間的育秧段16和后段的液位調節區17,本發明的這種現場拼裝式結構,還使得在安裝時能利用L形分流擋板的底部將覆蓋膜的兩頭在現場方便地壓在下面,使覆蓋膜在分隔柵格上鋪設平整。
[0032]3、調節排液管61的高度,確定營養液的液面高度,高度為高于分隔柵格3的高度,但不超過覆蓋膜4上的種子,使種子不被營養液淹沒為準。調節到所需高度后,鎖緊螺母使排液管61被固定在育秧水槽I中。
[0033]4、按需要量在覆蓋膜4上播種,播種的形式可以是撒播或按分隔柵格3的穴巢位置進行穴播或按分隔柵格的條數進行條播,后開動輸液泵、對育秧水槽I提供營養液并調節開關的開度調節營養液的流量,流量的最大不可使種子被液流沖擊而移動,在合適的溫濕度下進行秧苗的培育,隨著秧苗的生長可適當調高營養液的液面。
[0034]最后育成的秧苗為供插秧機插秧使用的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它由被育苗水槽中的營養液泡軟的薄膜和分隔柵格構成可降解的毯底,秧苗的苗葉處在毯底之上,秧苗的根系穿插纏繞,并將毯底也纏繞組成秧毯主體結構,且所述秧苗的根系以分隔柵格的格子為單位形成一個個根系集中區。
【權利要求】
1.一種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包括兩側有一定高度邊壁的育秧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裝置還包括位于靠近育秧水槽兩端位置上的分流擋板、放于育秧水槽內底部上的由有機纖維質薄條片交叉而形成網格狀的用于分隔秧苗根和架空種子的分隔柵格、覆蓋在分隔柵格上的起承載種子作用的覆蓋膜、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和液位調節組件,育秧水槽的兩端各有封堵擋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柵格是由有機纖維質制成的窄長條薄片,通過粘接或插接或編織組成的縱橫網格狀結構。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蓋膜為由有機纖維質制成的薄膜,薄膜上分布有利于水稻種子根系穿過的孔隙。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擋板為一寬度為與育秧水槽的寬度相等或略小,在板的高度方向的立面上開有一組流通口,所述育秧水槽的一端由分流擋板分割出進水分流區,所述育秧水槽的另一端由分流擋板分割出液位調節區,所述液位調節區設置液位調節組件。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育秧水槽液位調節區底部具有內螺紋連接孔,所述液面調節組件包括帶有外螺紋的排液管,排液管與內螺紋連接孔螺紋連接,并由螺母和密封圈鎖緊和密封。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包括位于育秧水槽下方的蓄液箱、為營養液的循環提供動力的輸液泵、輸送營養液的管路及調節流量的開關,各部分串聯成一輸液系統,蓄液箱接收經液位調節組件排出的營養液。
7.一種與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育秧裝置配套的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提供權利要求1、2、3、4、5或6所述的育秧裝置,將所述育秧水槽放置在一架子上;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的蓄液箱放置在育秧水槽下方,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的管路連到育秧水槽的進液區;將分隔柵格放入育秧水槽中,并將覆蓋膜覆蓋在分隔柵格上;放入分流擋板在分隔柵格的兩端,并緊靠分隔柵格;利用液位調節組件的排液管與育秧水槽的螺紋連接,調節排液管的高度,確定育秧水槽的營養液液面高度,使液面高度大于分隔柵格的高度,但不超過覆蓋膜上的種子,以種子不被營養液淹沒為準; 在覆蓋膜上播種,播種的形式可以是撒播或按分隔柵格的穴巢位置進行穴播或按分隔柵格的條數進行條播,開動營養液流動循環系統的輸液泵,調節輸液流量,流量的最大不可使種子被液流沖擊而移動; 進行秧苗的培育。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育秧方法,其特征在于隨著秧苗的生長,利用液位調節組件的排液管與育秧水槽的螺紋連接,相應調節排液管的高度,調高營養液的液面。
9.供插秧機插秧使用的水稻長毯式缽形毯狀秧苗,其特征在于它由被液體泡軟的權利要求I所述的薄膜和分隔柵格構成可降解的毯底,秧苗的苗葉處在毯底之上,秧苗的根系穿插纏繞,并將毯底也纏繞組成秧毯主體結構,且所述秧苗的根系以分隔柵格的格子為單位形成一個個根系集中區。
【文檔編號】A01G31/02GK103651087SQ201310671805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徐一成, 朱德峰, 李革, 陳惠哲, 張玉屏, 向鏡 申請人:中國水稻研究所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寿县| 雷波县| 安泽县| 濉溪县| 澜沧| 泾川县| 五原县| 新闻| 麦盖提县| 渭源县| 孝昌县| 鹤岗市| 广平县| 新津县| 自治县| 永仁县| 海丰县| 儋州市| 阿拉善左旗| 桑日县| 虞城县| 绥中县| 安西县| 蕉岭县| 常州市| 德惠市| 嵊泗县| 佛坪县| 陇南市| 阳春市| 滨州市| 沁源县| 乌什县| 镇康县| 九台市| 封丘县| 黑水县| 开远市| 佛冈县| 迭部县| 莱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