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包括:1)從健康茁壯的雨城丹桂樹上,選取盛花期時的新鮮花梗,進行消毒處理;2)無菌條件下,將處理后的材料接種于誘導及分化培養基上,溫度25±1℃,全黑暗條件下,培養至分化;其中,誘導及分化培養基為:B5+6-BA2.0~3.0mg/L+2,4-D0.05mg/L+蔗糖30g/L+瓊脂6.8g/L,pH5.5;3)將已分化的愈傷組織接種于增殖培養基中,溫度25±1℃,光照時間為12h/天,光照強度為2500lx,25天繼代增殖一次,即可;其中,增殖培養基為:B5+6-BA3.0mg/L+NAA0.10mg/L+蔗糖30g/L+瓊脂6.8g/L,pH5.5。本發明以花梗為外植體進行愈傷組織的分化及增殖培養,先經過30天的誘導培養,愈傷組織的分化率較高,達到90%;然后經過25天的繼代增殖培養,愈傷組織的增殖系數較高,可以達到1.8,具有很好的實用性。
【專利說明】一種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植物組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亦稱山桂、巖桂、九里香、木犀,木犀科木犀屬的代表種,常綠灌木至小喬木。它不僅是我國的十大傳統名花之一,而且集綠化、美化、香化為一體,屬觀賞和實用兼具的優良園林、經濟樹種,深受我國人民的喜愛。
[0003]雨城丹桂(Osmanthus fragrans iYucheng Dan’)是丹桂品種群中的一個優良品種,常綠大灌木,樹冠卵形, 花期9月中旬,著花繁密花冠斜展,花色橙紅香味中等,觀賞性極佳。此外環境適應性強,耐高溫較耐寒,對土壤的要求不太嚴格,生長速度快,種植范圍廣,如此之多的優點使之在丹桂家族中成為珍貴的品種。
[0004]以往桂花的繁殖多以嫁接為主,扦插、壓條為輔,繁殖系數小;播種繁殖存在生理后熟等原因,不能滿足生產上的需要;而雨城丹桂花冠雌蕊退化,花后不結實,采用何種途徑使之快速繁育成為很有價值的研究方向。組織培養作為新興的生物繁殖技術,不但繁殖系數大,還能保持品種的優良性狀,同時也是高等植物細胞工程、基因工程和改良的重要基礎之一,可以短時間獲得大量植物材料,從而使雨城丹桂得到快速繁殖與推廣。而目前關于雨城丹桂組織培養快繁體系研究的內容較少,還不能滿足使用需求。
【發明內容】
[0005]發明目的: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為短時間內獲得大量雨城丹桂小苗提供了科學的培養基配方,豐富了雨城丹桂這一珍貴的桂花品種的組織培養快繁方法,為以后的相關研究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意義。
[0006]技術方案: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從健康茁壯的雨城丹桂樹上,選取盛花期時的新鮮花梗,進行消毒處理;
2)無菌條件下,將處理后的材料接種于誘導及分化培養基上,溫度25±1°C,全黑暗條件下,培養至分化;其中,誘導及分化培養基為:Β5+6-ΒΑ2.0-3.0mg/L+2, 4-D0.05mg/L+蔗糖 30g/L+ 瓊脂 6.8g/L,ρΗ5.5 ;
3)將已分化的愈傷組織接種于增殖培養基中,溫度25±1°C,光照時間為12h/天,光照強度為25001x,25天繼代增殖一次,即可;其中,增殖培養基為:B5+6-BA3.0mg/L+NAA0.10mg/L+ 蔗糖 30g/L+ 瓊脂 6.8g/L, pH 5.5。
[0007]步驟I)中,從健康茁壯的雨城丹桂樹上選取盛花期時的新鮮花梗,先用加入少量去污粉的自來水浸泡I小時,然后用流水沖洗3小時;在水平超凈工作臺的無菌條件下,將沖洗過的花梗在75%的酒精中浸泡30秒后,在2%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浸泡3分鐘,再用無菌水仔細沖洗5遍。
[0008]步驟2)中,誘導及分化培養基為:B5+6-BA2.0mg/L+2, 4-D0.05mg/L+ 蔗糖 30g/L+瓊脂 6.8g/L,pH5.5。
[0009]采用誘導及分化培養基B5+6-BA2.0~3.0mg/L+2, 4-D0.05mg/L,這種激素配比的培養基配方,經過30天的培養,愈傷組織的分化率較高,達到90%,而且整個花梗變成愈傷組織團狀愈傷,淡黃白色顆粒,狀態較好。
[0010]采用增殖培養基為B5+6-BA3.0mg/L+NAA0.10mg/L,這種激素配比的培養基配方,經過25天的培養,愈傷組織的增殖系數較高,可以達到1.8。
[0011]有益效果:與現有技術相比 ,本發明的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以花梗為外植體進行愈傷組織的分化及增殖培養,采用誘導及分化培養基B5+6-BA2.0mg/L+2, 4-D0.05mg/L進行誘導,經過30天的培養,愈傷組織的分化率較高,達到90%,而且整個花梗變成愈傷組織團狀愈傷,淡黃白色顆粒,狀態較好;采用增殖培養基為B5+6-BA3.0mg/L+NAA0.10mg/L進行繼代增殖,經過25天的培養,愈傷組織的增殖系數較高,可以達到1.8,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可為后期的叢生芽誘導和基因改良工作提供大量的實驗材料。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雨城丹桂花梗愈傷組織分化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4]實施例1
本實施例的雨城丹桂,以幼嫩花梗為外植體的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是先從健康茁壯的雨城丹桂樹上,選取盛花期時的新鮮花梗,后進行消毒處理,然后將其在無菌操作臺上接種于事先配好的分化培養基上,I個月后將已分化的愈傷組織接種于繼代增殖培養基中進行增殖。
[0015]I)新鮮外植體的選取與消毒滅菌
從健康茁壯的雨城丹桂樹上選取盛花期時的新鮮花梗,先用加入少量去污粉的自來水浸泡I小時,然后用流水沖洗3小時;在水平超凈工作臺的無菌條件下,將沖洗過的花梗在75%的酒精中浸泡30秒后,在2%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浸泡3分鐘,再用無菌水仔細沖洗5遍。
[0016]2)無菌培養基的制備
誘導及分化培養基:Β5+6-ΒΑ2.0-3.0mg/L+2, 4-D0.05mg/L,pH 調至 5.5,蔗糖 30g/L,瓊脂 6.8g/L。
[0017]增殖培養基為:B5+6-BA3.0mg/L+NAA0.10mg/L, pH 調至 5.5,蔗糖 30g/L,瓊脂6.8g/L。
[0018]培養基分裝后盡快將培養瓶口密封,并及時放入高壓滅菌鍋內進行消毒滅菌。滅菌條件為121°C、0.1MPa下滅菌15分鐘,滅好的培養基從高壓鍋中取出后,放入干凈的準備室中讓其自然冷卻凝固。
[0019]3)接種
將滅菌后的花梗在無菌條件下剪掉兩端成0.5cm左右的小段,接種于誘導及分化培養基上,每瓶接種5個材料。
[0020]4)培養
將接種后的培養瓶放入培養室進行愈傷組織的分化,條件為:溫度25±1°C,全黑暗處理,30天后統計誘導率分別為90% (B5+6-BA2.0mg/L+2, 4-D0.05mg/L)和80%(B5+6-BA3.0mg/L+2, 4-D0.05mg/L)。其中,該誘導率為成功誘導出愈傷的花梗與花梗總接種數的比值。
[0021]30天后發現,如圖1所示,整個花梗變成愈傷組織團狀愈傷,淡綠色或淺黃綠色的顆粒,狀態較好。有些花梗基部和周圍都形成淡綠色或淺黃綠色的顆粒或團狀物質,經鑒別為分化形成的愈傷組織, 這些花梗就是用此分化培養基成功誘導出愈傷的花梗,
一個月后將分化良好的愈傷組織轉于繼代增殖培養基中,條件為:溫度25土1°C,光照時間為12h/天,光照強度為25001x,30天后統計增殖系數達1.8。其中,增殖系數的計算公式為:
增殖系數=(增殖后愈傷組織重量一增殖前愈傷組織重量)/增殖前愈傷組織重量。
[0022]對比實施例1
方法同實施例1,其中,誘導及分化培養基分別為:MS+6-BA2mg/L+2,4-D0.05mg/L、B5+6-BA1.0mg/L+2, 4_D1.0Omg/L, 30天后統計誘導率僅為20%、50%,同發明中的誘導率達90%差距較大。
[0023]對比實施例2
方法同實施例1,其中,增殖培養基為B5+6-BA1.0mg/L+NAA0.10mg/L,實驗步驟同本發明,30天后統計增值系數僅為0.9,同發明中的增值系數達1.8差距較大。
[0024]因此,本發明的結果為:以幼嫩花梗為外植體接種于誘導及分化培養基:B5+6-BA2.0mg/L+2, 4-D0.05mg/L中,30天后統計誘導率達90% ;將已分化的愈傷組織接于增殖培養基:B5+6-BA3.0mg/L+NAA0.10mg/L中,30天后統計增值系數達1.8。
[0025]以上實施例中,B5和MS均為基本培養基,其配方參照分子生物學實驗手冊。其中,B5 培養基配方為:150mg/L NaH2PO4.H20、3000mg/L KN03、150mg/L CaCl2.2H20、134mg/L (NH4) 2S04、250mg/L MgSO4.7H20、37.3 mg/L Na2-EDTA,27.8mg/L FeSO4.7H20、lOmg/L MnSO4.7H20、2mg/L ZnSO4.7H20、0.025mg/L CoCl2.6H20、0.75mg/L KI,0.25mg/LNa2Mo0.2H20、3mg/L H3B03、0.025mg/L CuSO4.5H20、10mg/L 維生素 B1、1.0mg/L 維生素 B6、2.0mg/L 甘氨酸、1.0mg/L 煙酸、100.0mg/L 肌醇、30g/L 鹿糖,pH5.5。
【權利要求】
1.一種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從健康茁壯的雨城丹桂樹上,選取盛花期時的新鮮花梗,進行消毒處理; 2)無菌條件下,將處理后的材料接種于誘導及分化培養基上,溫度25±1°C,全黑暗條件下,培養至分化;其中,誘導及分化培養基為:Β5+6-ΒΑ2.0-3.0mg/L+2, 4-D0.05mg/L+蔗糖 30g/L+ 瓊脂 6.8g/L,ρΗ5.5 ; 3)將已分化的愈傷組織接種于增殖培養基中,溫度25±1°C,光照時間為12h/天,光照強度為25001x,25天繼代增殖一次,即可;其中,增殖培養基為:B5+6-BA3.0mg/L+NAA0.10mg/L+ 蔗糖 30g/L+ 瓊脂 6.8g/L, pH 5.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I)中,從健康茁壯的雨城丹桂樹上選取盛花期時的新鮮花梗,先用加入少量去污粉的自來水浸泡I小時,然后用流水沖洗3小時;在水平超凈工作臺的無菌條件下,將沖洗過的花梗在 75%的酒精中浸泡30秒后,在2%的次氯酸鈉溶液中浸泡3分鐘,再用無菌水仔細沖洗5遍。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雨城丹桂愈傷組織分化及增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誘導及分化培養基為:B5+6-BA2.0mg/L+2, 4-D0.05mg/L+ 蔗糖 30g/L+ 瓊脂 6.8g/L,pH5.5。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733998SQ201310725163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5日
【發明者】王良桂, 楊秀蓮, 王亞莉, 張春霞, 凌敏 申請人:南京林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