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

文檔序號:229703閱讀:718來源:國知局
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包括種子準備、土地準備、播種、苗期管理、灌溉管理、施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步驟,所述播種時播種密度為3.33-3.6萬穴/畝,優選3.33萬穴/畝;或播種密度為3.05-3.26萬穴/畝,優選3.05萬穴/畝。以前采用的膜寬為105cm或145cm等在新疆棉花栽培時的常規膜,但這些膜存在土地利用率較低,導致播種密度相對較低,調整株行距加大播種密度存在一定困難;地面覆蓋率較低,露地面積較大,導致雜草相對較多。因此在其他種植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利用寬膜種植產量相對較高。
【專利說明】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農作物栽培方法【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水稻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傳統上以淹水泡田(田間水層3-10cm)的水田種植為主,我國是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又是農業大國,農業用水占總用水量的70~80%,特別是干旱半干旱地區農業用水量達到90%以上,而稻田總耗水量占農業用水的65%以上。由于近些年來全球氣候的變化,春旱夏旱等現象經常發生,導致北方水稻種植區大面積減產,嚴重打擊了種稻農民生產者的積極性。目前利用地膜覆蓋進行水稻旱田種植(簡稱旱作),以達到增溫、節水、增產的技術方法已在全國水稻種植區得到了推廣應用。
[0003]中國專利200710169613.8公開的“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其鋪滴灌帶、鋪膜、播種由專用的播種機械一次完成,滴灌帶位于地膜下面并將滴灌帶與輸水系統相連,根據作物生長需要適時適量進行滴水施肥。但該技術中對水稻的膜下滴灌栽培方法的關鍵技術僅僅是做了一個初步方案,經過多年實踐不是十分合理,且目前在新疆大面積推廣的其他大田作物膜下滴灌栽培技術中的方法由于各種原因也不能直接應用于水稻膜下滴灌生產過程中。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針對膜下滴灌水稻栽培過程中的關鍵技術進行合理配置,提出了寬膜種植膜下滴灌水稻的技術體系,在滿足膜下滴灌種植水稻對密度及水肥供應要求的前提下,為水稻膜下滴灌種植的高產高效打下基礎。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包括種子準備、土地準備、播種、苗期管理、灌溉管理、施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步驟,所述播種時播種密度為3.33-3.6萬穴/畝,優選3.33萬穴/畝;或播種密度為3.05-3.26萬穴/畝,優選3.05萬穴/畝。
[0006]優選地,當播種密度為3.33-3.6萬穴/畝時,膜寬為215_225cm,優選220cm ;株距為9-lOcm ;種植幅寬為235-245cm,優選240cm ;采用一膜三管十二行的行距最佳配置模式:13cm+24cm+13cm+20cm+13cm+24cm+13cm+20cm+13cm+24cm+13cm+50cm, 3 根毛管平均分配于12行水稻間。
[0007]優選地,當播種密度為3.05-3.26萬穴/畝時,膜寬為155_165cm,優選160cm ;株距9-10cm ;種植幅寬170-180cm,優選175cm ;采用一膜兩管八行的行距配制:12.5cm+26cm+12.5cm+26cm+12.5cm+26cm+12.5cm+47cm, 2 根毛管平均分配于 8 行水稻間。
[0008]優選地,所述土地準備包括雜草的防治,所述雜草的防治是在播前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噴施混合除草劑,在播種后15-25天再次噴施混合除草劑。
[0009]優選地,所述苗期管理時,在水稻播種后到分蘗期間隨水滴施促根劑,用量是廠家推薦用量的1.5-2.5倍。
[0010]優選地,所述放苗中耕是在三葉期中耕,耕深15-20cm。[0011 ] 優選地,所述灌溉管理是在水稻全生育期灌溉定額10500~12000m3/hm2 ;優選地,是在水稻全生育期滴灌38-45次,灌水周期3-4天,需水高峰期灌水周期為1-2天。
[0012]進一步地,所述灌溉管理的具體方法是:
[0013]出苗~三葉期:
[0014]水稻播種后土壤墑情差時,播后及時滴出苗水,灌水2~3次,總灌水量900~1200mVhm2 ;
[0015]三葉~拔節:
[0016]此時期灌水8~10次,灌水總量為2400~2700mVhm2 ;
[0017]拔節~抽穗:
[0018]此期水稻滴水9~10次,灌水總量2700~3000mVhm2 ;
[0019]抽穗~揚花: [0020]此期滴水5-6次,灌水總量1200~1500m3/hm2 ;
[0021]揚花~成熟:
[0022]此期滴水14~16次,灌水總量3300~3600mVhm2,水稻蠟熟完成后可停水。
[0023]優選地,所述施肥管理中膜下滴灌水稻在全生育期純氮施肥量為:330-345kg/hm2 ;優選330kg/hm2 ;更優選地,所述施肥管理是膜下滴灌水稻在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為廄肥 15 ~20t/hm2,水溶性有機肥 120-150kg/hm2,純氮 300_330kg/hm2,P205150_160kg/hm2,K2070-90kg/hm2,水溶性硅肥25~30kg/hm2,硼肥和鋅肥各7_8kg/hm2。
[0024]進一步地,所述施肥管理的具體方法如下:
[0025]基肥:
[0026]臨冬秋翻地時施入農家肥,一次性均勻施入廄肥15~20t/hm2,二銨40~50kg/hm2,然后深翻;
[0027]苗期肥:
[0028]水稻田因苗進行施肥,若土地偏鹽堿、肥力不均、營養不足、秧苗點片瘦弱時,可分2 ~3 次隨水滴施純氮 20-30kg/hm2,P20525 ~30kg/hm2、K2OlO ~15kg/hm2 和鋅肥 3.5 ~4kg/hm2促使苗生長;
[0029]分蘗肥:
[0030]該時期分3 次隨水施入純氮 110-120kg/hm2,P20530 ~40kg/hm2、K2OlO ~15kg/hm2、水溶性娃肥25~30kg/hm2、硼肥7~8kg/hm2和鋅肥3.5~4kg/hm2來促進水稻的有效分蘗數和養分儲存質量;
[0031]拔節肥:
[0032]該時期滴肥2~3次,總施肥量為純氮110-120kg/hm2,P2O5 35~40kg/hm2,K2O25~30kg/hm2和水溶性有機肥60_75kg/hm2 ;
[0033]穗肥:
[0034]該時期滴肥3~4次,總施肥量為純氮50~60kg/hm2,P2O5 30~40kg/hm2,K2O25 ~30kg/hm2,水溶性有機肥 60_75kg/hm2。
[0035]本發明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0036]1、種子準備
[0037]水稻種子由于自身性狀存在5毫米左右的芒,且種子表皮著生短毛,澀性較強,致使在機械化播種中導致種子之間互相阻塞,無法實現大面積機械化直播精量化下種要求,造成播種后下種不勻、出苗不齊。因此在播種前必須對水稻種子進行除芒處理,采用專用的小型除芒機械進行處理,每批種子處理時間為4-6分鐘即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0038]2、土地準備
[0039]由于膜下滴灌水稻將傳統的水淹灌溉方式變為膜下滴灌,在生產過程中田間雜草的種類隨之改變,傳統的水稻除草方法對膜下滴灌水稻田的作用不明顯甚至沒有效果。因此膜下滴灌水稻地雜草的防治主要是播種前噴施復合除草劑做土壤封閉化除,保證了雜草的危害降到最 低。水稻膜下滴灌的全生育期除草使用化學和人工除雜草相結合使用的方法除去雜草:一般播前5天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每畝噴施混合除草劑80g,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在播種后15到25天后雜草出現第一個高峰,此時每畝噴施混合除草劑60g。具體采用的藥劑種類可根據當地田間雜草的類別有針對性的選擇數種藥劑進行混合后進行兩次化除。土壤宜選擇適合土壤有機質含量1.5%以上,堿解氮50mg/kg以上,速效磷大于18mg/kg,中等以上土壤肥力,含鹽堿量小的農田,利于高產。
[0040]3、播種
[0041]當膜下5cm地溫穩定通過15°C以上即可播種。一般年份是南疆4月上中旬,北疆4月中下旬。根據千粒重確定下種量,按千粒重25g確定每公頃播種量,膜下滴灌水稻機械播種每公頃播種量約120~150kg ;千粒重較小的品種可以適當調小下種孔,反之則調大下種孔,保證每穴下種粒數為7-9粒即可。通過膜下滴灌水稻播種機鋪滴灌帶、鋪膜、點種、覆土一次完成,要求下籽均勻,不重播、不漏播,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鎮壓確實,播行端直、到頭到邊。由于采用膜下滴灌這一栽培技術進行水稻種植后,水稻的成穗規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由水淹灌溉的分蘗成穗改為主莖成穗,傳統的種植密度已經不能滿足生產的需要,這就意味著膜下滴灌水稻栽培的播種密度較高,而傳統的大田作物的株行距配置也不能直接應用于膜下滴灌水稻栽培中,因此,采用改進的絞龍式覆土播種設備進行播種,絞龍式覆土播種設備的專利號201310307046.3,播種密度為3.33-3.6萬穴/畝,優選3.33萬穴/畝,膜寬220cm,株距9-10cm,采用一膜三管十二
[0042]行:13cm+24cm+13cm+20cm+13cm+24cm+13cm+20cm+13cm+24cm+13cm+50cm的行距配置模式,3根毛管平均分配于12行水稻間,放置毛管平均間行距為78cm。該播種模式中行距與株距均可以根據播種機械的實際情況進行小范圍的浮動,只要保證播種密度即可,根據播種機械的播種盤及種植箱的尺寸現場安裝均適當調整,保證單條膜的種植幅寬為240cm即可。
[0043]或者,播種密度為3.05-3.26萬穴/畝(優選3.05萬穴/畝),膜寬150cm,一膜兩管八行,株距 IOcm,種植幅寬 165cm,行距配制:10cm+26cm+10cm+26cm+10cm+26cm+10cm+47cm。2根毛管平均分配于8行水稻間,放置毛管平均間行距為82.5cm。
[0044]由于種植密度、膜寬、株距以及行距配制模式較傳統水稻種植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需要對水稻苗期的管理、灌溉用水總量和每次灌溉用水量及灌溉次數、施肥總量和每次施肥量及施肥時機等參數重新進行試驗,以得到在該種植密度下的最高產量。本 申請人:通過大量試驗得到以本發明所述的方式管理時水稻的產量最高。
[0045]4、苗期管理
[0046]根系是水稻吸收養分的重要器官,直接影響到水稻生長發育的狀況。水稻苗期抗逆性差,極易受低溫、干旱等惡劣氣候影響。因此為了提高出苗率,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水稻抗逆性,在膜下滴灌水稻苗期可用促根劑或壯根劑對水稻田進行處理,一般在水稻播種后到分蘗期前隨水滴施1-3次,每次用量為150-250ml,具體促根劑的種類可以根據當地市場調查情況進行選擇,用量是廠家推薦用量的1.5-2.5倍,廠家推薦用量一般為灌根用量,隨水滴施相對用量較大,該范圍為試驗所得,它可以更好的達到藥劑的應用效果:用量是廠家推薦用量的1.5-2.5倍時,水稻株高、水稻中葉綠素含量、水稻平均分蘗數、水稻凈光合速率、水稻葉片蒸騰速率、水稻葉片細胞間隙CO2濃度(細胞間隙CO2濃度越高,意味著葉片的呼吸作用越強,作物吸收的能量越多,從而導致水稻的產量越高)、水稻產量等均明顯高于使用推薦用量生根劑時的效果。
[0047]5、放苗中耕
[0048]水稻膜下滴灌田,對于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況要及時查苗、放苗,以免爛苗。水稻全生育期免中耕或中耕一次:時間在三葉期,中耕可以達到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消滅雜草的目的。要求鏟尖切開土壤,使之破碎并沿鏟面升至分土板上,耕深可達15~20cm。不壓苗、不折苗。在寬膜種植時,中耕的目的主要是除草,三葉期苗高15cm左右,該期中耕對邊行的植株傷害相對較小,三葉期后就開始大量灌水施肥,再中耕就會增加農機的操作難度。
[0049]6、灌溉管理
[0050]不同區域和不同土壤質地條件下灌溉制度存在較大差異。一般情況下,水稻全生育期滴灌38~45次,灌水周期3~4d (需水高峰期灌水周期調整為I~2天),灌溉定額10500 ~12000m3/hm2 左右。
[0051]其中,
[0052]出苗~三葉期:
[0053]水稻播種后土壤墑情差時,播后及時滴出苗水,灌水2~3次,總灌水量900~1200m3/hm2。
[0054]三葉~拔節:
[0055]此時期灌水8~10次,灌水總量為2400~2700mVhm2。
[0056]拔節~抽穗:
[0057]此期水稻滴水9~10次,灌水總量2700~3000mVhm2。
[0058]抽穗~揚花:
[0059]此期滴水5-6次,灌水總量1200~1500m3/hm2。
[0060]揚花~成熟:
[0061]此期滴水14~16次,灌水總量3300~3600mVhm2,水稻蠟熟完成后可停水。
[0062]7、施肥管理
[0063] 通常依據種植水稻地塊的土壤肥力狀況和肥效反應,確定目標產量和施肥量,水稻的施肥應采用有機、無機相結合的原則,同時要注意施肥技術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尤其要重視水肥聯合調控。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為:廄肥(腐熟后雞糞和牛糞按質量比3:2混合)15~20t/hm2,水溶性有機肥120_150kg/hm2,水溶性有機肥購自濰坊市沃豐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側孢菌系列沖施肥,純氮300-330kg/hm2,P205150_160kg/hm2,K2070-90kg/hm2,水溶性硅肥25~30kg/hm2,硼肥和鋅肥各7_8kg/hm2。[0064]其中,
[0065]基肥:
[0066]臨冬秋翻地時施入農家肥,一次性均勻施入廄肥(腐熟后雞糞和牛糞3:2混合)15~20t/hm2, 二銨40~50kg/hm2,然后深翻,犁地深度27~30cm,犁后平整。
[0067]苗期肥:
[0068]水稻田因苗進行施肥,若土地偏鹽堿、肥力不均、營養不足、秧苗點片瘦弱時,可分
2~3 次隨水滴施純氮 20-30kg/hm2,P20525 ~30kg/hm2、K2OlO ~15kg/hm2 和鋅肥 3.5 ~4kg/hm2促使苗生長。
[0069]分蘗肥:
[0070]分蘗期是水稻營養生長的關鍵時期,決定了有效分蘗的數量和營養儲存狀況,該時期可分3次隨水施入純氮110-120kg/hm2,P20530~40kg/hm2、K2OlO~15kg/hm2、水溶性硅肥25~30kg/hm2、硼肥7~8kg/hm2和鋅肥3.5~4kg/hm2來促進水稻的有效分蘗數和養分儲存質量。
[0071]拔節肥:
[0072]拔節期水稻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非常旺盛;弱苗滴施水肥,應提前,旺苗和壯苗應適當延后,可滴肥2~3次,總施肥量為純氮110-120kg/hm2,P20535~40kg/hm2,K2025~30kg/hm2和水溶性有機肥60_75kg/hm2。
[0073]穗肥:
[0074]抽穗揚花期,幼穗迅速生長,是穗粒數形成的關鍵時期。該時期可滴肥3~4次,總施肥量為純氮50~60kg/hm2,P20530~40kg/hm2,K2025~30kg/hm2,水溶性有機肥60_75kg/hm2。
[0075]試驗證明:
[0076]( I)隨施氮量的升高,分蘗呈增高的趨勢,且不同施氮量間差異顯著,但過高的施氮量并不能獲得最高的分蘗數,當純氮的施入量為330kg/hm2時,顯著高于其它施入量時的
莖蘗數。
[0077](2)在各個生育期,施氮肥處理的干物質重均顯著高于不施氮肥的處理,且在拔節期時,隨施氮肥量增加,干物質積累量也顯著增加;在收獲期時,隨施氮肥量的增加,干物質積累量先增加后減少,主要是因為施用氮肥過多造成營養生長過剩,影響水稻后期的灌漿。當純氮的施入量為330kg/hm2時,干物質積累量達到最高值。
[0078](3)施用氮肥能顯著提高產量,其主要體現在施氮肥能顯著提高滴灌水稻的有效穗數、穗粒數、實粒數和千粒重。不同施氮量間,隨施氮量的升高,有效穗數、穗粒數、實粒數和千粒重均成上升的趨勢,但不同施氮量間穗粒數和實粒數的差異不顯著;經試驗,當純氮的施入量為330kg/hm2時,其凈收益最高。
[0079](4)隨施氮量的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氮磷鉀三種元素的養分積累量均會有較大程度的提高,能顯著提高磷鉀肥的利用效率。當純氮的施入量為330kg/hm2時,磷肥和鉀肥的吸收總量最高。
[0080]本 申請人:還對膜下滴灌水稻生長各個階段肥料吸收量進行了研究。得到在水稻生長的各個時期,按本發明所述施肥量施入,能滿足膜下水稻各個階段肥料的需求,同時,不產生肥料的浪費,使得膜下滴灌水稻的各項數值:有效穗數、穗粒數、實粒數和千粒重等達到最聞。
[0081]8、病蟲害防治
[0082]在新疆的氣候條件以及滴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病蟲害發生較輕,實驗田近幾年基本沒有危害嚴重的蟲害,此外,在地邊有少量的生理青枯病,第二年要及時檢查地邊滴灌帶,及時處理,保證水稻正常需水。
[0083]在本發明以前采用的膜寬為105cm或145cm等在新疆棉花栽培時的常規膜,但這些膜存在土地利用率較低,導致播種密度相對較低,調整株行距加大播種密度存在一定困難;地面覆蓋率較低,露地面積較大,導致雜草相對較多。因此在其他種植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利用寬膜種植產量相對較高。品質與水肥管理相關性較大,膜下滴灌時與膜寬關系不大。
[0084]除了改變膜寬外,本發明在原技術基礎上增加了除草劑與苗期促根劑的施用,對澆水時間及用肥量均有更加具體的要求:澆水時間更加具體,原技術是各生育時期根據土壤含水量來決定澆水是否,在實際大面積種植時很難操作,現技術對各生育期的澆水次數(施肥次數)及灌水總量(施肥量)均進行了定量及優化,是經過幾年數據總結分析而來;原技術僅對整個生育期的施肥量進行了闡述,現技術在改變施肥總量的基礎上,將施肥量具體到各個生育時期,操作起來更加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85]圖1為膜下滴灌水稻不同密度間有效穗數比較;
[0086]圖2為膜下滴灌水 稻不同密度間實粒數比較;
[0087]圖3為膜下滴灌水稻不同密度間結實率比較;
[0088]圖4為膜下滴灌水稻不同密度間產量比較。
【具體實施方式】
[0089]以下的實施例便于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但并不限定本發明。下述實施例中的實驗方法,如無特殊說明,均為常規方法。
[0090]本發明中水溶性有機肥購自如濰坊市沃豐生物肥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側孢菌系列沖施肥。
[0091]實施例1
[0092]本發明的膜下滴灌水稻的步驟如下:
[0093]1、種子準備
[0094]在播種前必須對水稻種子進行除芒處理,采用專用的小型除芒機械進行處理,每批種子處理時間為5分鐘即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0095]2、土地準備
[0096]水稻膜下滴灌的全生育期除草使用化學和人工除雜草相結合使用的方法除去雜草:一般播前5天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每畝噴施混合除草劑80g,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在播種后15天后雜草出現第一個高峰,此時每畝噴施混合除草劑60g。具體采用的藥劑種類可根據當地田間雜草的類別有針對性的選擇數種藥劑進行混合后進行兩次化除。土壤宜選擇適合土壤有機質含量L 5%以上,堿解氮50mg/kg以上,速效磷大于18mg/kg,中等以上土壤肥力,含鹽堿量小的農田,利于高產。
[0097]3、播種
[0098]當膜下5cm地溫穩定通過15°C以上即可播種。一般年份是南疆4月上中旬,北疆4月中下旬。根據千粒重確定下種量,按千粒重25g確定每公頃播種量,膜下滴灌水稻機械播種每公頃播種量約120kg ;千粒重較小的品種可以適當調小下種孔,反之則調大下種孔,保證每穴下種粒數為7-9粒即可。通過膜下滴灌水稻播種機鋪滴灌帶、鋪膜、點種、覆土一次完成,要求下籽均勻,不重播、不漏播,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鎮壓確實,播行端直、到頭到邊。采用改進的絞龍式覆土播種設備進行播種,絞龍式覆土播種設備的專利號201310307046.3,播種密度為3.33萬穴/畝,膜寬220cm,株距10cm,采用一膜三管十二行:13cm+24cm+13cm+20cm+13cm+24cm+13cm+20cm+13cm+24cm+13cm+50cm 的行距配置模式,3 根毛管平均分配于12行水稻間,放置毛管平均間行距為78cm,單條膜的種植幅寬為240cm。
[0099]4、苗期管理
[0100]在膜下滴灌水稻苗期可用促根劑或壯根劑對水稻田進行處理,一般在水稻播種后到分蘗期前隨水滴施3次,每次用量為200ml,具體促根劑的種類可以根據當地市場調查情況進行選擇,用量是廠家推薦用量的2.0倍。
[0101]5、放苗中耕
[0102]水稻膜下滴灌田,對于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況要及時查苗、放苗,以免爛苗。水稻全生育期免中耕或中耕一次:時間在三葉期,中耕可以達到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消滅雜草的目的。要求鏟尖切開土壤,使之破碎并沿鏟面升至分土板上,耕深為15cm。不壓苗、不折苗。在寬膜種植時,中耕的目的主要是除草。
[0103]6、灌溉管理
[0104]不同區域和不同土壤質地條件下灌溉制度存在較大差異。一般情況下,水稻全生育期滴灌40次,灌水周期3~4d,需水高峰期灌水周期調整為I~2天,,灌溉定額12000m3/hm2。
[0105]其中,
[0106]出苗~三葉期:
[0107]水稻播種后土壤墑情差時,播后及時滴出苗水,灌水2次,總灌水量1200m3/hm2。
[0108]三葉~拔節:
[0109]此時期灌水9次,灌水總量為2700m3/hm2。
[0110]拔節~抽穗:
[0111]此期水稻滴水9次,灌水總量3000m3/hm2。
[0112]抽穗~揚花:
[0113]此期滴水5次,灌水總量1500m3/hm2。
[0114]揚花~成熟:
[0115]此期滴水15次,灌水總量3600m3/hm2,水稻臘熟完成后可停水。
[0116]7、施肥管理
[0117]通常依據種植水稻地塊的土壤肥力狀況和肥效反應,確定目標產量和施肥量,水稻的施肥應采用有機、無機相結合的原則,同時要注意施肥技術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尤其要重視水肥聯合調控。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為:廄肥(腐熟后雞糞和牛糞按質量比3:2混合)20t/hm2,水溶性有機肥 120kg/hm2,純氮 330kg/hm2,P205 155kg /hm2,K20 90kg/hm2,水溶性硅肥25kg/hm2,硼肥和鋅肥各7.5kg/hm2。
[0118]其中,
[0119]基肥:
[0120]臨冬秋翻地時施入農家肥,一次性均勻施入廄肥(腐熟后雞糞和牛糞3:2混合)20t/hm2,二銨40kg/hm2,然后深翻,犁地深度27~30cm,犁后平整。
[0121]苗期肥:
[0122]水稻田因苗進行施肥,若土地偏鹽堿、肥力不均、營養不足、秧苗點片瘦弱時,可分2~3次隨水滴施純氮22kg/hm2,P2O5 25kg/hm2、K2O 15kg/hm2和鋅肥3.5kg/hm2促使苗生長。
[0123]分蘗肥:
[0124]分蘗期是水稻營養生長的關鍵時期,決定了有效分蘗的數量和營養儲存狀況,該時期可分3次隨水施入純氮120kg/hm2,P205 34kg/hm2、K20 15kg/hm2、水溶性硅肥25kg/hm2、硼肥7.5kg/hm2和鋅肥4kg/hm2來促進水稻的有效分蘗數和養分儲存質量。
[0125]拔節肥:
[0126]拔節期水稻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非常旺盛;弱苗滴施水肥,應提前,旺苗和壯苗應適當延后,可滴肥2~3次,總施肥量為純氮120kg/hm2,P20537kg/hm2, K2030kg/hm2和水溶性有機肥60kg/hm2。
[0127]穗肥:
[0128]抽穗揚花期,幼穗迅速生長,是穗粒數形成的關鍵時期。該時期可滴肥3~4次,總施肥量為純氮 60kg/hm2, P20537kg/hm2, K2030kg/hm2,水溶性有機肥 60kg/hm2。
[0129]8、病蟲害防治
[0130]在新疆的氣候條件以及滴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病蟲害發生較輕,實驗田近幾年基本沒有危害嚴重的蟲害,此外,在地邊有少量的生理青枯病,第二年要及時檢查地邊滴灌帶,及時處理,保證水稻正常需水。
[0131]實施例2
[0132]本發明的膜下滴灌水稻的步驟如下:
[0133]1、種子準備
[0134]在播種前必須對水稻種子進行除芒處理,采用專用的小型除芒機械進行處理,每批種子處理時間為4分鐘即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0135]2、土地準備
[0136]水稻膜下滴灌的全生育期除草使用化學和人工除雜草相結合使用的方法除去雜草:一般播前5天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每畝噴施混合除草劑80g,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在播種后15天后雜草出現第一個高峰,此時每畝噴施混合除草劑60g。具體采用的藥劑種類可根據當地田間雜草的類別有針對性的選擇數種藥劑進行混合后進行兩次化除。土壤宜選擇適合土壤有機質含量L 5%以上,堿解氮50mg/kg以上,速效磷大于18mg/kg,中等以上土壤肥力,含鹽堿量小的農田,利于高產。
[0137]3、播種
[0138]當膜下5cm地溫穩定通過15°C以上即可播種。一般年份是南疆4月上中旬,北疆4月中下旬。根據千粒重確定下種量,按千粒重25g確定每公頃播種量,膜下滴灌水稻機械播種每公頃播種量約150kg ;千粒重較小的品種可以適當調小下種孔,反之則調大下種孔,保證每穴下種粒數為7-9粒即可。通過膜下滴灌水稻播種機鋪滴灌帶、鋪膜、點種、覆土一次完成,要求下籽均勻,不重播、不漏播,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鎮壓確實,播行端直、到頭到邊。采用改進的絞龍式覆土播種設備進行播種,絞龍式覆土播種設備的專利號201310307046.3,播種密度為3.05萬穴/畝,膜寬150cm,一膜兩管八行,株距10cm,種植幅寬 165cm,行距配制:10cm+26cm+10cm+26cm+10cm+26cm+10cm+47cm。2 根毛管平均分配于 8行水稻間,放置毛管平均間行距為82.5cm。
[0139]4、苗期管理
[0140]在膜下滴灌水稻苗期可用促根劑或壯根劑對水稻田進行處理,一般在水稻播種后到分蘗期前隨水滴施2次,每次用量為250ml,具體促根劑的種類可以根據當地市場調查情況進行選擇,用量是廠家推薦用量的1.5倍。
[0141]5、放苗中耕
[0142]水稻膜下滴灌田,對于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況要及時查苗、放苗,以免爛苗。水稻全生育期免中耕或中耕一次:時間在三葉期,中耕可以達到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消滅雜草的目的。要求鏟尖切開土壤,使之破碎并沿鏟面升至分土板上,耕深為20cm。不壓苗、不折苗。在寬膜種植時,中耕的目的主要是除草。
[0143]6、灌溉管理
[0144]不同區域和不同土壤質地條件下灌溉制度存在較大差異。一般情況下,水稻全生育期滴灌45次,灌水周期3 ~4d,需水高峰期灌水周期調整為I~2天,,灌溉定額10500m3/hm2。
[0145]其中,
[0146]出苗~三葉期:
[0147]水稻播種后土壤墑情差時,播后及時滴出苗水,灌水3次,總灌水量900m3/hm2。
[0148]三葉~拔節:
[0149]此時期灌水10次,灌水總量為2400m3/hm2。
[0150]拔節~抽穗:
[0151]此期水稻滴水10次,灌水總量2700m3/hm2。
[0152]抽穗~揚花:
[0153]此期滴水6次,灌水總量1200m3/hm2。
[0154]揚花~成熟:
[0155]此期滴水16次,灌水總量3300m3/hm2,水稻臘熟完成后可停水。
[0156]7、施肥管理
[0157]通常依據種植水稻地塊的土壤肥力狀況和肥效反應,確定目標產量和施肥量,水稻的施肥應采用有機、無機相結合的原則,同時要注意施肥技術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尤其要重視水肥聯合調控。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為:廄肥(腐熟后雞糞和牛糞按質量比3:2 混合)20t/hm2,水溶性有機肥 150kg/hm2,純氮 320kg/hm2,P205160kg/hm2, K2070kg/hm2,水溶性硅肥30kg/hm2,硼肥和鋅肥各8kg/hm2。
[0158]其中,[0159]基肥:
[0160]臨冬秋翻地時施入農家肥,一次性均勻施入廄肥(腐熟后雞糞和牛糞3:2混合)20t/hm2,二銨50kg/hm2,然后深翻,犁地深度27~30cm,犁后平整。
[0161]苗期肥:
[0162]水稻田因苗進行施肥,若土地偏鹽堿、肥力不均、營養不足、秧苗點片瘦弱時,可分2~3次隨水 滴施純氮30kg/hm2,P20525kg/hm2、K2OlOkgAm2和鋅肥4kg/hm2促使苗生長。
[0163]分蘗肥:
[0164]分蘗期是水稻營養生長的關鍵時期,決定了有效分蘗的數量和營養儲存狀況,該時期可分3次隨水施入純氮110kg/hm2, P20538kg/hm2、K2010kg/hm2、水溶性娃肥30kg/hm2、硼肥8kg/hm2和鋅肥4kg/hm2來促進水稻的有效分蘗數和養分儲存質量。
[0165]拔節肥:
[0166]拔節期水稻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非常旺盛;弱苗滴施水肥,應提前,旺苗和壯苗應適當延后,可滴肥2~3次,總施肥量為純氮114kg/hm2,P20535kg/hm2, K2025kg/hm2和水溶性有機肥75kg/hm2。
[0167]穗肥:
[0168]抽穗揚花期,幼穗迅速生長,是穗粒數形成的關鍵時期。該時期可滴肥3~4次,總施肥量為純氮 55kg/hm2, P20535kg/hm2, K2025kg/hm2,水溶性有機肥 75kg/hm2。
[0169]8、病蟲害防治
[0170]在新疆的氣候條件以及滴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病蟲害發生較輕,實驗田近幾年基本沒有危害嚴重的蟲害,此外,在地邊有少量的生理青枯病,第二年要及時檢查地邊滴灌帶,及時處理,保證水稻正常需水。
[0171]實施例3
[0172]本發明的膜下滴灌水稻的步驟如下:
[0173]1、種子準備
[0174]在播種前必須對水稻種子進行除芒處理,采用專用的小型除芒機械進行處理,每批種子處理時間為6分鐘即可達到較為理想的效果。
[0175]2、土地準備
[0176]水稻膜下滴灌的全生育期除草使用化學和人工除雜草相結合使用的方法除去雜草:一般播前5天進行土壤封閉處理,每畝噴施混合除草劑80g,膜下滴灌旱作水稻在播種后15天后雜草出現第一個高峰,此時每畝噴施混合除草劑60g。具體采用的藥劑種類可根據當地田間雜草的類別有針對性的選擇數種藥劑進行混合后進行兩次化除。土壤宜選擇適合土壤有機質含量L 5%以上,堿解氮50mg/kg以上,速效磷大于18mg/kg,中等以上土壤肥力,含鹽堿量小的農田,利于高產。
[0177]3、播種
[0178]當膜下5cm地溫穩定通過15°C以上即可播種。一般年份是南疆4月上中旬,北疆4月中下旬。根據千粒重確定下種量,按千粒重25g確定每公頃播種量,膜下滴灌水稻機械播種每公頃播種量約130kg ;千粒重較小的品種可以適當調小下種孔,反之則調大下種孔,保證每穴下種粒數為7-9粒即可。通過膜下滴灌水稻播種機鋪滴灌帶、鋪膜、點種、覆土一次完成,要求下籽均勻,不重播、不漏播,播深一致,覆土良好,鎮壓確實,播行端直、到頭到邊。采用改進的絞龍式覆土播種設備進行播種,絞龍式覆土播種設備的專利號201310307046.3,播種密度為3.6萬穴/畝,膜寬220cm,株距9cm,采用一膜三管十二行:13cm+24cm+13cm+20cm+13cm+24cm+13cm+20cm +13cm+24cm+13cm+50cm 的行距配置模式,3根毛管平均分配于12行水稻間,放置毛管平均間行距為78cm,單條膜的種植幅寬為240cm。
[0179]4、苗期管理
[0180]在膜下滴灌水稻苗期可用促根劑或壯根劑對水稻田進行處理,一般在水稻播種后到分蘗期前隨水滴施2次,每次用量為150ml,具體促根劑的種類可以根據當地市場調查情況進行選擇,用量是廠家推薦用量的2.5倍。
[0181]5、放苗中耕
[0182]水稻膜下滴灌田,對于不能自行拱土出苗的情況要及時查苗、放苗,以免爛苗。水稻全生育期免中耕或中耕一次:時間在三葉期,中耕可以達到疏松土壤、保持土壤水分、消滅雜草的目的。要求鏟尖切開土壤,使之破碎并沿鏟面升至分土板上,耕深為18cm。不壓苗、不折苗。在寬膜種植時,中耕的目的主要是除草。
[0183]6、灌溉管理
[0184]不同區域和不同土壤質地條件下灌溉制度存在較大差異。一般情況下,水稻全生育期滴灌38次,灌水周期3~4d,需水高峰期灌水周期調整為I~2天,,灌溉定額11250m3/hm2。
[0185]其中,
[0186] 出苗~三葉期:
[0187]水稻播種后土壤墑情差時,播后及時滴出苗水,灌水2次,總灌水量1050m3/hm2。
[0188]三葉~拔節:
[0189]此時期灌水8次,灌水總量為2550m3/hm2。
[0190]拔節~抽穗:
[0191]此期水稻滴水9次,灌水總量2850m3/hm2。
[0192]抽穗~揚花:
[0193]此期滴水5次,灌水總量1350m3/hm2。
[0194]揚花~成熟:
[0195]此期滴水14次,灌水總量3450m3/hm2,水稻臘熟完成后可停水。
[0196]7、施肥管理
[0197]通常依據種植水稻地塊的土壤肥力狀況和肥效反應,確定目標產量和施肥量,水稻的施肥應采用有機、無機相結合的原則,同時要注意施肥技術與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相結合,尤其要重視水肥聯合調控。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為:廄肥(腐熟后雞糞和牛糞按質量比3:
2混合)20t/hm2,水溶性有機肥 140kg/hm2,純氮 300kg/hm2,P205150kg/hm2, K2080kg/hm2,水溶性硅肥28kg/hm2,硼肥和鋅肥各8kg/hm2。
[0198]其中,
[0199]基肥:
[0200]臨冬秋翻地時施入農家肥,一次性均勻施入廄肥(腐熟后雞糞和牛糞3:2混合)20t/hm2,二銨40kg/hm2,然后深翻,犁地深度27~30cm,犁后平整。
[0201]苗期肥:[0202]水稻田因苗進行施肥,若土地偏鹽堿、肥力不均、營養不足、秧苗點片瘦弱時,可分2~3次隨水滴施純氮20kg/hm2,P20525kg/hm2、K2012kg/hm2和鋅肥4kg/hm2促使苗生長。
[0203]分蘗肥:
[0204]分蘗期是水稻營養生長的關鍵時期,決定了有效分蘗的數量和營養儲存狀況,該時期可分3次隨水施入純氮112kg/hm2, P20533kg/hm2、K2013kg/hm2、水溶性娃肥28kg/hm2、硼肥8kg/hm2和鋅肥4kg/hm2來促進水稻的有效分蘗數和養分儲存質量。
[0205]拔節肥:
[0206]拔節期水稻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非常旺盛;弱苗滴施水肥,應提前,旺苗和壯苗應適當延后,可滴肥2~3次,總施肥量為純氮110kg/hm2,P20535kg/hm2,K2028g/hm2和水溶性有機肥70kg/hm2。
[0207]穗肥:
[0208]抽穗揚花期,幼穗迅速生長,是穗粒數形成的關鍵時期。該時期可滴肥3~4次,總施肥量為純氮 50kg/hm2, P20535kg/hm2, K2027kg/hm2,水溶性有機肥 70kg/hm2。
[0209]8、病蟲害防治[0210]在新疆的氣候條件以及滴灌栽培模式下,水稻的病蟲害發生較輕,實驗田近幾年基本沒有危害嚴重的蟲害,此外,在地邊有少量的生理青枯病,第二年要及時檢查地邊滴灌帶,及時處理,保證水稻正常需水。
[0211]實施例4
[0212]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不同之處在于:
[0213]播種步驟中播種密度為3.4萬穴/畝,株距9cm,采用一膜三管十二行的行距配置模式。其余均相同。
[0214]實施例5
[0215]本實施例與實施例2不同之處在于:
[0216]播種步驟中播種密度為3.26萬穴/畝,株距9cm,采用一膜兩管八行的行距配置模式。其余均相同。
[0217]一、本 申請人:針對膜下滴灌水稻種植密度和株行距等參數配置的具體試驗。
[0218]楊惠杰等認為水稻超高產栽培應首先保證有足夠的穗數,并在此基礎上培育大穗,形成相對較多的每平方米總粒數。生產實踐證明,過分強調大穗,一方面易使稻米品質變劣,另一方面也容易導致結實率降低。隨著栽培措施和水肥措施的提高,可以探索進一步提高膜下滴灌水稻的密度,通過增穗、增粒擴大產量庫容,提高水稻結實率,從而提高水稻產量。2010-2011年本 申請人:在品種篩選試驗的基礎上,開展膜下滴灌水稻密度試驗和種植模式研究,確定膜下滴灌水稻適宜的密度和株行距配置,以期獲得較高的目標產量。
[0219]1.試驗方案
[0220]2013年試驗播種日期為5月I日,品種采用T-43,機械破膜,人工點播,播深2-3cm,每穴播種8~10粒。共設6個處理,三重復隨機區組設計,具體配置見表1。根據水稻生育特點適時、適量供水,并做到水肥結合,滴水同時隨水滴肥,全生育期計劃灌水量750m3/666.7m2,施肥量尿素40kg/666.7m2,肥帝溉(一種肥料商品名稱,主要含大量元素(N + P2O5 + K2O) ^ 58%,購于新疆博碩思化肥有限公司,全稱為大量元素水溶肥料)20kg/666.7m2,各處理在成熟期進行考種及測產,指標為實粒數、結實率、成穗率和理論產量。
[0221 ] 表1水稻種植模式及密度試驗配置方案
[0222]
【權利要求】
1.一種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包括種子準備、土地準備、播種、苗期管理、灌溉管理、施肥管理和病蟲害防治等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時播種密度為3.33-3.6萬穴/畝,優選3.33萬穴/畝;或播種密度為3.05-3.26萬穴/畝,優選3.05萬穴/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播種密度為3.33-3.6萬穴/畝時,膜寬為215-225cm,優選220cm ;株距為9-lOcm ;種植幅寬為235-245cm,優選240cm ;米用一膜三管十二行的行距最佳配置模式:13cm+24cm+13cm+20cm+13cm+24cm+ 13cm+20cm+13cm+24cm+13cm+50cm, 3 根毛管平均分配于 12 行水稻間。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當播種密度為3.05-3.26萬穴/畝時,膜寬為155-165cm,優選160cm ;株距9-lOcm ;種植幅寬170_180cm,優選 175cm ;米用一膜兩管八行的行距配制:12.5cm +26cm +12.5cm+26cm+12.5cm+26cm+12.5cm+47cm, 2根毛管平均分配于8行水稻間。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準備包括雜草的防治,所述雜草的防治是在播前進行土壤封閉處理,噴施混合除草劑,在播種后15-25天再次噴施混合除草劑。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苗期管理時,在水稻播種后到分蘗期間隨水滴施促根劑,用量是廠家推薦用量的1.5-2.5倍。
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放苗中耕是在三葉期中耕,耕深15-20cm。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理是在水稻全生育期灌溉定額10500~12000m3/hm2 ;優選地,是在水稻全生育期滴灌38-45次,灌水周期3-4天,需水高峰期灌水周期為1-2天。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溉管理的具體方法是: 出苗~三葉期: 水稻播種后土壤墑情差時,播后及時滴出苗水,灌水2~3次,總灌水量900~1200m3/hm2 ; 三葉~拔節: 此時期灌水8~10次,灌水總量為2400~2700m3/hm2 ; 拔節~抽穗: 此期水稻滴水9~10次,灌水總量2700~3000m3/hm2 ; 抽穗~揚花: 此期滴水5-6次,灌水總量1200~1500m3/hm2 ; 揚花~成熟:
此期滴水14~16次,灌水總量3300~3600m3/hm2,水稻蠟熟完成后可停水。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理中膜下滴灌水稻在全生育期純氮施肥量為:330-345kg/hm2 ;優選330kg/hm2 ;更優選地,所述施肥管理是膜下滴灌水稻在全生育期施肥總量為廄肥15~20t/hm2,水溶性有機肥120-150kg/hm2,純氮 300-330kg/hm2,P2O5 150_160kg/hm2,K2O 70_90kg/hm2,水溶性硅肥25~30kg/hm2,硼肥和鋅肥各7-8kg/hm2。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膜下滴灌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管理的具體方法如下: 基肥: 臨冬秋翻地時施入農家肥,一次性均勻施入廄肥15~20t/hm2,二銨40~50kg/hm2,然后深翻; 苗期肥: 水稻田因苗進行施肥,若土地偏鹽堿、肥力不均、營養不足、秧苗點片瘦弱時,可分2~.3 次隨水滴施純氮 20-30kg/hm2,P205 25 ~30kg/hm2、K20 10 ~15kg/hm2 和鋅肥 3.5 ~4kg/hm2促使苗生長; 分蘗肥: 該時期分 3 次隨水施入純氮 110_120kg/hm2, P2O5 30 ~40kg/hm2、K20 10 ~15kg/hm2、水溶性硅肥25~30kg/hm2、硼肥7~8kg/hm2和鋅肥3.5~4kg/hm2來促進水稻的有效分蘗數和養分儲存質量; 拔節肥: 該時期滴肥2~3次,總施肥量為純氮110-120kg/hm2, P2O5 35~40kg/hm2,K2O 25~.30kg/hm2和水溶性有機 肥60-75kg/hm2 ; 穗肥: 該時期滴肥3~4次,總施肥量為純氮50~60kg/hm2,P2O5 30~40kg/hm2,K2O 25~ .30kg/hm2,水溶性有機肥 60_75kg/hm2。
【文檔編號】A01G25/02GK103733930SQ201310738334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7日
【發明者】陳林, 王永強, 陳伊鋒, 李高華, 胡成成 申請人: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阴县| 望谟县| 武穴市| 介休市| 中超| 望谟县| 湘潭市| 龙里县| 巴中市| 闽侯县| 榕江县| 上蔡县| 罗平县| 白山市| 南安市| 峨眉山市| 嘉定区| 日喀则市| 二连浩特市| 台山市| 璧山县| 清河县| 汕尾市| 宁陕县| 东辽县| 松阳县| 陆河县| 炉霍县| 桃园县| 清流县| 安庆市| 瑞安市| 和平区| 新建县| 长泰县| 洞头县| 杨浦区| 临猗县| 林甸县| 石狮市| 扶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