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錐磨制粉機組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食品加工制粉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用于辣椒制粉的制粉機組。
背景技術:
目前,社會上使用的辣椒粉碎機,都是以輥子對擠壓碾搓的工作原理,其主要結構形式為一對或兩對輥子,分上下兩級相對擠壓碾搓,將辣椒揉搓粉碎,其缺點是,產品粒度及感觀度達不到理想效果。而且,在辣椒粉碎之前需要首先去除雜質,粉碎后需要對不合格品重新進行加工,導致工作強度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錐磨制粉機組,可實現辣椒除雜、粉碎一體化自動加工,廣品質量大大提聞。為達到解決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錐磨制粉機組,包括錐磨制粉機,所述錐磨制粉機的進料口處設置有除雜卸料器,所述除雜卸料器與進料口相接,所述錐磨制粉機的成品出料口處設置有成品卸料器,所述錐磨制粉機的不合格品出料口處設置有不合格品卸料器,所述不合格品卸料器卸料至進料口,所述除雜卸料器、成品卸料器、不合格品卸料器均與風機相接。如上所述的錐磨制粉機組,所述錐磨制粉機的磨頭為錐形。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設計合理,不僅能夠提高研磨質量,產品粒度更細,感官度更好,能夠提高產量,而且可降低成本,無污染,還能夠減輕勞動強度,并且便于操作,可連續運作生產。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出了一種錐磨制粉機組,包括機架16,在機架16上設置有錐磨制粉機3、除雜卸料器5、成品卸料器11和不合格品卸料器7,在機架16的一端安裝有進料口 13,從進料口 13進料,進料口 13的底部安裝有進料絞龍14,進料絞龍14的下方設置有料斗15,料斗15通過管道與除雜卸料器5相接,進行除雜后,通過閉風器4進入到錐磨制粉機3。錐磨制粉機3對物料進行研磨后,合格產品落入料斗2,料斗2通過管道與成品卸料器11相接,成品卸料器11底部的閉風器12將合格成品卸出;不合格產品落入料斗1,料斗I通過管道與不合格品卸料器7相接,不合格品卸料器7底部的閉風器8將不合格產品卸出。其中,除雜卸料器5、成品卸料器11、不合格品卸料器7均與風機9相接,風機9由電機10帶動轉動。電機6為錐磨制粉機3以及閉風器4、8、12提供動力。本實施例的錐磨制粉機3的磨頭為錐形,采用現有常用的錐磨制粉機即可。下面以辣椒為例,對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進行說明:將辣椒從進料口 13進料,進料口 13的底部的進料絞龍14將辣椒推向料斗15,在風機9的作用下,辣椒從料斗15經過管道進入除雜卸料器5,雜質經管道進入風機后排出。進行除雜后,辣椒通過閉風器4進入到錐磨制粉機3。錐磨制粉機3對物料進行研磨后,合格產品落入料斗2,料斗2通過管道與成品卸料器11相接,成品卸料器11底部的閉風器12將合格成品卸出;不合格產品落入料斗1,料斗I通過管道與不合格品卸料器7相接,不合格品卸料器7底部的閉風器8將不合格產品卸出。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錐磨制粉機組,包括錐磨制粉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錐磨制粉機的進料口處設置有除雜卸料器,所述除雜卸料器與進料口相接,所述錐磨制粉機的成品出料口處設置有成品卸料器,所述錐磨制粉機的不合格品出料口處設置有不合格品卸料器,所述不合格品卸料器卸料至進料口,所述除雜卸料器、成品卸料器、不合格品卸料器均與風機相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錐磨制粉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錐磨制粉機的磨頭為錐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錐磨制粉機組,包括錐磨制粉機,所述錐磨制粉機的進料口處設置有除雜卸料器,所述除雜卸料器與進料口相接,所述錐磨制粉機的成品出料口處設置有成品卸料器,所述錐磨制粉機的不合格品出料口處設置有不合格品卸料器,所述不合格品卸料器卸料至進料口,所述除雜卸料器、成品卸料器、不合格品卸料器均與風機相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緊湊,設計合理,不僅能夠提高研磨質量,產品粒度更細,感官度更好,能夠提高產量,而且可降低成本,無污染,還能夠減輕勞動強度,并且便于操作,可連續運作生產。
文檔編號B02C15/00GK203044090SQ2013200380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2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月24日
發明者張敬強 申請人:青島強大食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