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8601閱讀:1404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醫學實驗用器材領域,特別涉及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適用于航天醫學領域實驗用鼠地面模擬微重力的生理、藥理實驗研究。
背景技術
在航天飛行過程中,航天員受到各種物理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例如失重、超重、振動、噪聲、輻射、晝夜節律改變、狹小的生活環境和艙內有害氣體等。這些因素對人體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可以引起人體一系列的病理、心理、生理變化。其中失重長時間、持續地作用于人體,對人體的影響最大。因此地面模擬失重對機體生理效應和防治失重性反應的研究是保證航天員身體健康和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地面模擬失重國際公認的大鼠和小鼠模型為尾部懸吊后肢去負荷模型。現有制作該模型的裝置中所用飲水瓶口為彎瓶口,需要單獨制作,實驗室中通用的飲水瓶不能得到有效利用,造成了浪費。在懸吊實驗鼠尾部時,多通過調節懸吊尾部的不同部位來保持懸吊角度,不同身長實驗鼠尾部懸吊時,懸吊角度不易控制,或常導致懸吊失敗、尾部缺血壞死潰爛嚴重甚至脫落等現象。懸吊籠體頂部無蓋或為滑道籠蓋,易造成實驗動物的逃脫。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本失重裝置設有不同高度的滑道和可調節長度的懸吊鏈,為懸吊不同種屬和身長的實驗用鼠提供了更好的選擇。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包括懸吊籠體和懸吊組件。其技術要點在于:懸吊籠體包括籠體框,籠體框為長方體形狀。籠體框上框口通過合頁鉸接有籠蓋,籠蓋與合頁相對的一側與籠體框上框口之間通過搭扣對應裝配。籠體框下框口裝設有墊料托盤。墊料托盤上方有籠底板。籠底板上固定設置有飼料盒。籠體框的前框口、后框口、左框口和右框口分別固定有透明側板。籠體框內上部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上滑道和第二上滑道。籠體框內中部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中滑道和第二中滑道。在透明側板上開設有飲水瓶孔,在飲水瓶孔下方的透明側板外側固定有飲水瓶支撐板,飲水瓶支撐板上設置有飲水瓶,飲水瓶口位于懸吊籠體內,飲水瓶體位于懸吊籠體外。懸吊組件包括懸吊桿、懸吊鏈和懸吊環。懸吊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圓螺母。懸吊鏈一端有鏈扣,懸吊鏈另一端有懸吊夾。[0018]懸吊環包括兩個相互套設的上環和下環。懸吊鏈穿過下環,上環套設在懸吊桿上。懸吊桿和所述的兩個上滑道對應裝配,或者懸吊桿和所述的兩個中滑道對應裝配。所述的透明側板為有機玻璃板。飲水瓶支撐板與地面成45度角。飲水瓶為直口飲水瓶。其優點在于:本裝置設有上、中兩對滑道,不但可以用于大鼠的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實驗,也可用于小鼠的此類實驗。本裝置的懸吊鏈一端有鏈扣,便于懸吊實驗鼠時調節懸吊鏈的長度,解決了不同身長實驗鼠尾部懸吊后肢去負荷時,頭身與地面角度不易控制,或易出現懸吊失敗、尾部缺血壞死潰爛嚴重甚至脫落的問題,適宜于中長期模擬失重研究。本裝置籠蓋與籠體框上框口之間有搭扣固定,保證了懸吊鼠不能逃脫。本裝置采用整體通透設計,有利于研究者對受試動物的直接觀察。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懸吊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包括懸吊籠體和懸吊組件。懸吊籠體包括籠體框1,籠體框I為長方體形狀。籠體框I上框口通過合頁鉸接有籠蓋2,籠蓋2與合頁相對的一側與籠體框I上框口之間通過搭扣3對應裝配。籠體框I下框口裝設有墊料托盤4。墊料托盤4上方的籠體框I上設置有籠底板5。籠底板5上固定設置有飼料盒6,籠底板5為具有相等間距金屬條的底板。籠體框I的前框口、后框口、左框口和右框口分別通過螺釘固定有透明側板,所述的透明側板的底邊緣與籠底板5相平齊。所述的透明面板依次為前側板、后側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前側板上部左側和后側板上部左側相對稱的位置之間通過螺釘固定設置有第一上滑道7。前側板上部右側和后側板上部右側相對稱的位置之間通過螺釘固定設置有第二上滑道8。第一上滑道7和第二上滑道8相互對稱。前側板中部左側和后側板中部左側相對稱的位置之間通過螺釘固定設置有第一中滑道9。前側板中部右側和后側板中部右側相對稱的位置之間通過螺釘固定設置有第二中滑道10。第一中滑道9和第二中滑道10相互對稱。兩個上滑道位于兩個中滑道上方。在左側板上開設有飲水瓶孔11,在飲水瓶孔11下方的左側板外側固定有飲水瓶支撐板12,飲水瓶支撐板12上設置有飲水瓶13,此飲水瓶13為實驗室使用的直口飲水瓶,此為已知技術,故不重復敘述。飲水瓶口位于懸吊籠體內,飲水瓶體位于懸吊籠體外。懸吊組件包括懸吊桿14、懸吊鏈15和懸吊環19。懸吊桿14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圓螺母16。懸吊鏈15—端有鏈扣17,用于調節懸吊鏈長度,懸吊鏈15另一端有懸吊夾18,用于懸吊實驗鼠的尾部。懸吊環19包括兩個相互套設的上環和下環。懸吊鏈15穿過下環,上環套設在懸吊桿14上。懸吊桿14和所述的兩個上滑道對應裝配,兩個圓螺母16裝設在所述的兩個上滑道內。所述的籠蓋2為金屬橫條網蓋。飲水瓶支撐板12與地面成45度角。所述的透明側板為有機玻璃板。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是大鼠。各品系大鼠較小鼠個體為大。一般成年大鼠體長不小于If 20厘米。10周齡時雄性大鼠體重可達300 400g,雌性大鼠達180 270g。小白鼠形態特征基本相同,略有差異。以昆明種小鼠為例,90日(12周齡時)昆明種小白鼠,體長9 11.0厘米,`體重35 55g。實施例2實施例1和實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處在于,懸吊桿14不和兩個上滑道對應裝配,懸吊桿14和所述的兩個中滑道對應裝配,兩個圓螺母16裝設在所述的兩個中滑道內。飲水瓶孔11開設在右側板上。本實施例中使用的是小鼠。
權利要求1.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包括懸吊籠體和懸吊組件;其特征在于: 懸吊籠體包括籠體框(1),籠體框(1)為長方體形狀; 籠體框(I)上框口通過合頁鉸接有籠蓋(2 ),籠蓋(2 )與合頁相對的一側與籠體框(I)上框口之間通過搭扣(3)對應裝配; 籠體框(1)下框口裝設有墊料托盤(4); 墊料托盤(4)上方有籠底板(5);籠底板(5)上固定設置有飼料盒(6); 籠體框(1)的前框口、后框口、左框口和右框口分別固定有透明側板; 籠體框(1)內上部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上滑道(7)和第二上滑道(8); 籠體框(1)內中部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中滑道(9)和第二中滑道(10); 在透明側板上開設有飲水瓶孔(11),在飲水瓶孔(11)下方的透明側板外側固定有飲水瓶支撐板(12),飲水瓶支撐板(12)上設置有飲水瓶(13),飲水瓶口位于懸吊籠體內,飲水瓶體位于懸吊籠體外; 懸吊組件包括懸吊桿(14)、懸吊鏈(15)和懸吊環(19);懸吊桿(14)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圓螺母(16); 懸吊鏈(15) —端有鏈扣(17),懸吊鏈(15)另一端有懸吊夾(18); 懸吊環(19)包括兩個相互套設的上環和下環;懸吊鏈(15)穿過下環,上環套設在懸吊桿(14)上; 懸吊桿(14)和所述的兩個上滑道對應裝配,或者懸吊桿(14)和所述的兩個中滑道對應裝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明側板為有機玻璃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其特征在于:飲水瓶支撐板(12 )與地面成45度角。
專利摘要實驗用鼠后肢去負荷模擬失重裝置,包括懸吊籠體和懸吊組件。懸吊籠體包括籠體框。籠體框上框口有與籠體框搭扣裝配的籠蓋。籠體框下框口有墊料托盤,其上有籠底板和飼料盒。籠體框的前、后、左和右框口有透明側板。籠體框內上部兩側對稱設置有第一、第二上滑道。籠體框內中部兩側對稱設置第一、第二中滑道。透明側板上設有飲水瓶。懸吊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圓螺母。懸吊鏈兩端分別有鏈扣和懸吊夾。懸吊鏈穿過懸吊環的下環,懸吊環的上環套設在懸吊桿上。懸吊桿可分別與上滑道或中滑道對應裝配。本裝置解決了不同種屬和身長實驗用鼠共用模擬失重裝置時懸吊角度不易控制導致懸吊失敗、尾部缺血壞死甚至脫落的問題,適宜中長期模擬失重研究。
文檔編號A01K15/02GK203120680SQ2013201079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1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1日
發明者張 林, 宮俊, 王飛, 陳文娜, 張秋華, 王麗敏, 王俊巖, 李環宇, 謝鑫, 馬賢德, 曲道煒, 李楊 申請人:遼寧中醫藥大學, 東北大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九龙坡区| 丰顺县| 皮山县| 山西省| 思南县| 苏尼特左旗| 阿瓦提县| 龙游县| 鹤峰县| 西城区| 简阳市| 察雅县| 大兴区| 阿城市| 东源县| 景宁| 双鸭山市| 靖州| 吉木萨尔县| 遂昌县| 佛教| 乌海市| 福清市| 咸宁市| 潞西市| 江华| 关岭| 娱乐| 宝鸡市| 奇台县| 察哈| 繁峙县| 太和县| 沾化县| 电白县| 嘉禾县| 济阳县| 崇义县| 泗水县| 顺平县| 兴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