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水產品養殖池水質循環殺菌消毒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品養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產品養殖池水質循環殺菌消毒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水產養殖池水處理主要采用通入臭氧殺菌和紫外線殺菌兩種方式來進行。臭氧殺菌會對養殖生物造成致命的傷害。使用紫外線燈對池水進行殺菌時是將紫外線燈架設在水面對池水進行照射,但紫外線在水中的有效殺菌距離約為20-25cm,即位于紫外線燈下方距水面25cm以下的水是無法殺菌的,殺菌效果差。另外,水產養殖池水需要經常或保持循環,往往需要專門循環系統來進行。這樣既需要架設紫外線燈,又要設置水循環系統,因此大大提高了生產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水產品養殖池水質循環殺菌消毒裝置。其技術方案是:包括安裝在養殖池外側的水泵、定時器、過濾器,過濾器設置在養殖池內底部。還包括殺菌消毒器,水泵的輸入端與過濾器管道連接,水泵的輸出端通過殺菌消毒器與養殖池上部管道連接;所述定時器的輸出端分別與水泵及殺菌消毒器電連接,定時器的輸入端與電源相連接;所述殺菌消毒器為矩形箱體式結構,該矩形箱體式結構的兩側均設有法蘭盤連接孔,其頂蓋為夾層結構,該夾層內設有紫外線燈,紫外線燈端部連接有電線。其中,所述紫外線 燈至少設為并聯連接的2根。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及能在對水產養殖池水進行循環的同時,還能對水質進行紫外線殺菌等優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殺菌消毒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一圖2,一種水產品養殖池水質循環殺菌消毒裝置,包括安裝在養殖池I外側的水泵3、定時器5、過濾器2,過濾器2設置在養殖池I內底部。還包括殺菌消毒器4,水泵3的輸入端與過濾器2管道連接,水泵3的輸出端通過殺菌消毒器4與養殖池I上部管道連接;所述定時器5的輸出端分別與水泵3及殺菌消毒器4電連接,定時器5的輸入端與電源6相連接;所述殺菌消毒器4為矩形箱體式結構41,該矩形箱體式結構41的兩側均設有法蘭盤連接孔42,其頂蓋為夾層結構,該夾層內設有紫外線燈43,紫外線燈43端部連接有電線46。其中,所述紫外線燈43至少設為并聯連接的2根(圖中為3根)。所述頂蓋的上層45采用反光材料制作,其底層44采用透明材料制作,使紫外線燈43發出的光線在頂蓋上層45的反射下,透過底層44照射到殺菌消毒器4的內部。運行時,通過定時器5的控制,定時開啟水泵3及殺菌消毒器4的電源,此時,養殖池I內的水在水泵3的作用下開始循環,同時,紫外線燈43點亮,對流過殺菌消毒器4內的水進行殺菌消毒。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水產品養殖池水質循環殺菌消毒裝置,包括安裝在養殖池外側的水泵、定時器、過濾器,過濾器設置在養殖池內底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殺菌消毒器,水泵的輸入端與過濾器管道連接,水泵的輸出端通過殺菌消毒器與養殖池上部管道連接;所述定時器的輸出端分別與水泵及殺菌消毒器電連接,定時器的輸入端與電源相連接;所述殺菌消毒器為矩形箱體式結構,該矩形箱體式結構的兩側均設有法蘭盤連接孔,其頂蓋為夾層結構,該夾層內設有紫外線燈,紫外線燈端部連接有電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產品養殖池水質循環殺菌消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線燈至少設為并聯連接的·2根。
專利摘要一種水產品養殖池水質循環殺菌消毒裝置,包括安裝在養殖池外側的水泵、定時器、過濾器,過濾器設置在養殖池內底部。還包括殺菌消毒器,水泵的輸入端與過濾器管道連接,水泵的輸出端通過殺菌消毒器與養殖池上部管道連接;所述定時器的輸出端分別與水泵及殺菌消毒器電連接,定時器的輸入端與電源相連接;所述殺菌消毒器為矩形箱體式結構,該矩形箱體式結構的兩側均設有法蘭盤連接孔,其頂蓋為夾層結構,該夾層內設有紫外線燈,紫外線燈端部連接有電線。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及能在對水產養殖池水進行循環的同時,還能對水質進行紫外線殺菌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128345SQ20132012020
公開日2013年8月14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8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8日
發明者李懷章 申請人:山東天清湖農業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