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光催化捕蚊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催化捕蚊器。
背景技術:
夏日蚊蟲較多,而蚊香等驅蚊產品對空氣都有一定的污染,不利于健康。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殺蚊效果好且健康環保的光催化捕蚊器。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光催化捕蚊器,其中,包括下端面具有發光裝置的上蓋和通過支架支撐連接于其下方的下蓋,所述上蓋與所述下蓋之間具有間隙,所述下蓋內設有一個用于向所述間隙處提供吸力、并將蚊蟲吸入下蓋內的風扇,所述下蓋的外側壁上設有用以防止蚊蟲飛出去的網格,所述發光裝置和所述風扇彼此串聯并通過控制開關與外部電源相連,所述上蓋沿自身邊緣還連接有向所述下蓋方向沿伸的透明擋圈。作為優選,所述控制開關設于所述上蓋的頂端,且所述控制開關上還設有防護罩殼。作為優選,所述上蓋內還設有負離子發生器,所述上蓋的下端面上設有所述負離子發生器的散氣孔。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殺蚊效果好且健康環保,其通過不吸蚊蟲靠近上、下蓋之間的間隙,通過風扇的吸力將蚊蟲吸入下蓋內,并通過風扇風干蚊蟲,通過增設了透明擋圈,進一步阻止了飛入的蚊蟲逃離的可能,通過在控制開關上設置了防護罩殼,可有效避免潮濕、或臟空氣對控制開關處的傷害,使用更加安全,通過增加了負離子發生器,在使用同時還可以向室內釋放對人體有益的負離子,健康,實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更進一步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與附圖。請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光催化捕蚊器,其中,包括下端面具有發光裝置I的上蓋2和通過支架3支撐連接于其下方的下蓋4,所述上蓋與所述下蓋之間具有間隙5,所述下蓋內設有一個用于向所述間隙處提供吸力、并將蚊蟲吸入下蓋內的風扇(圖中未示出),所述下蓋的外側壁上設有用以防止蚊蟲飛出去的網格6,所述發光裝置和所述風扇彼此串聯并通過控制開關7與外部電源相連,所述上蓋沿自身邊緣還連接有向所述下蓋方向沿伸的透明擋圈8。作為優選,所述控制開關7設于所述上蓋的頂端,且所述控制開關上還設有防護
罩殼9。作為優選,所述上蓋內還設有負離子發生器(圖中未示出),所述上蓋的下端面上設有所述負離子發生器的散氣孔10。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可行實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故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
權利要求1.一種光催化捕蚊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端面具有發光裝置的上蓋和通過支架支撐連接于其下方的下蓋,所述上蓋與所述下蓋之間具有間隙,所述下蓋內設有一個用于向所述間隙處提供吸力、并將蚊蟲吸入下蓋內的風扇,所述下蓋的外側壁上設有用以防止蚊蟲飛出去的網格,所述發光裝置和所述 風扇彼此串聯并通過控制開關與外部電源相連,所述上蓋沿自身邊緣還連接有向所述下蓋方向沿伸的透明擋圈。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催化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開關設于所述上蓋的頂端,且所述控制開關上還設有防護罩殼。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催化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內還設有負離子發生器,所述上蓋的下端面上設有所述負離子發生器的散氣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光催化捕蚊器,其中,包括下端面具有發光裝置的上蓋和通過支架支撐連接于其下方的下蓋,上、下蓋之間具有間隙,下蓋內設有一個用于向間隙處提供吸力、并將蚊蟲吸入下蓋內的風扇,下蓋外側壁上設有用以防止蚊蟲飛出去的網格,發光裝置和風扇彼此串聯并通過控制開關與外部電源相連,上蓋沿自身邊緣還連接有向下蓋方向沿伸的透明擋圈。相比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殺蚊效果好且健康環保,通過增設了透明擋圈,進一步阻止了飛入的蚊蟲逃離的可能,通過在控制開關上設置了防護罩殼,可有效避免潮濕、或臟空氣對控制開關處的傷害,使用更加安全,通過增加了負離子發生器,在使用同時還可以向室內釋放對人體有益的負離子,健康,實用。
文檔編號A01M1/08GK203105431SQ2013201644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25日
發明者胡飛 申請人:胡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