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插水稻自動播種覆土一體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機插水稻自動播種覆土一體機,包括機架,它由機架上設置的播種機和覆土機連接組成,兩者的動力機構與遙控系統相連。將播種、覆土功能融為一體,以遙控控制兩者的動力系統,以確保其在相應的軌道上往返運行,從而達到播種、覆土同時進行。同時本一體機可調節行進工作速度,調節播種量和覆土量,工作效率為每分鐘完成2畝苗床的播種覆土工作。
【專利說明】機插水稻自動播種覆土一體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播種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機械插秧育秧播種、覆土一體機。
【背景技術】
[0002]農業用播種機是農業生產中已被普遍推廣使用的一種農業機械,水稻機械插秧對育秧的規格、播種量都有比較嚴格的要求,其育秧通常采用標準秧盤育秧,其程序為:擺秧盤一鋪底土一播種一覆蓋土一保溫保水一秧苗生長一機械插秧。國內以往也有各種單獨操作的播種機和覆土機,其弊端在于全部為人工操作或推行,不僅操作不方便,且工作效率低下,作為季節性很強的作物,超大面積種植就會耽誤農時。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自動播種、覆土一體機。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5]提供一種機插水稻自動播種覆土一體機,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機架上設置的播種機和覆土機連接組成,兩者的動力機構與遙控系統相連。
[0006]所述一種機插水稻自動播種覆土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機由種子斗、行走輪、齒輪、軸配合組成,齒輪與軸相連,行走輪通過鏈條與齒輪相連,所述軸置于種子斗里,軸上設有撥種棍,與撥種棍并排設有擋種刷。
[0007]所述一種機插水稻自動播種覆土一體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機由置土斗、行走輪、齒輪、軸配合組成,齒輪與軸相連,行走輪通過鏈條與齒輪相連,所述軸置于置土斗里,與軸平行設有皮帶連接軸,兩軸上套有輸送皮帶。
[0008]所述機械的優點在于:將播種、覆土功能融為一體,以遙控控制兩者的動力系統,以確保其在相應的軌道上往返運行,從而達到播種、覆土同時進行。同時本一體機可調節行進工作速度,調節播種量和覆土量,工作效率為每分鐘完成2畝苗床的播種覆土工作。
[000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2]【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1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4]一種機插水稻自動播種覆土一體機,包括機架,它由機架上設置的播種機I和覆土機2連接組成,兩者的動力機構與遙控系統相連。
[0015]所述播種機I由種子斗3、行走輪4、齒輪5、軸6配合組成,齒輪與軸相連,行走輪通過鏈條與齒輪相連(圖中未畫出鏈條),所述軸6置于種子斗3里,軸6上設有撥種棍,與撥種棍并排設有擋種刷7。
[0016]所述覆土機2由置土斗8、行走輪9、齒輪10、軸配合組成,齒輪10與軸相連,行走輪9通過鏈條與齒輪相連,所述軸置于置土斗8里,與軸平行設有皮帶連接軸,兩軸上套有輸送皮帶11。
[0017]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0018]圖1、圖2所示,播種機I采用刺狀撥種棍和刷式擋種器,當播種棍隨著播種機行走輪轉動時,撥種棍將水稻種子從擋種刷上均勻的撥下,達到均勻播種的目的;覆土機2則采用輸送帶式覆土,以確保覆蓋土的均勻,有利于種子均勻出芽。傳動部分采用行走輪通過鏈輪帶動齒輪的方式,采用充電電瓶作為動力,啟用遙控裝置控制,以確保其在相應的軌道上往返操作。同時本一體機可調節行進工作速度,同時調節播種量和覆土量,
[0019]上文雖然已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詳盡實施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前提下,可進行部分修改和變更;上文的描述和附圖中提及的內容僅作為說明性的例證,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具有上述技術特征的一種機插水稻自動播種覆土一體機,均落入本專利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機插水稻自動播種覆土一體機,包括機架,其特征在于:它由機架上設置的播種機和覆土機連接組成,兩者的動力機構與遙控系統相連;所述播種機由種子斗、行走輪、齒輪、軸配合組成,齒輪與軸相連,行走輪通過鏈條與齒輪相連,所述軸置于種子斗里,軸上設有撥種棍,與撥種棍并排設有擋種刷;所述覆土機由置土斗、行走輪、齒輪、軸配合組成,齒輪與軸相連,行走輪通過鏈條與齒輪相連,所述軸置于置土斗里,與軸平行設有皮帶連接軸,兩軸上套有輸送皮帶。
【文檔編號】A01C7/00GK203407172SQ201320405840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9日
【發明者】孫權, 胡圣宏 申請人:天門市卉隆達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