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包括料管、料管夾、活動下料管、漏料管;所述料管夾夾持在所述料管上;所述料管通過活動下料管與所述漏料管連接,并且所述料管、活動下料管、所述漏料管三者之間相通。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可以使得在育雛前1~3天自動向開食盤中加料,取代了育雛前期人工倒料問題,降低了勞動強度;且由于活動下料管與料管夾為可轉動連接,在育雛中后期可以轉動活動下料管,使其與料管及料線平行,不占用畜禽活動空間,且能關閉下料口。
【專利說明】ー種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畜禽開食器,更具體地說是ー種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
【背景技術】
[0002]畜禽養殖業經歷從傳統的農戶養殖、小規模大群體,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比較高的養殖模式。關于養殖設備:在育雛前廣3天,一般都是人工向開食盤中加料,3天以后才使用自動料線向料盤打料。而且標準化養殖場都是用料塔儲存飼料,飼料通過主料線直接輸送到畜禽舍內的輔料箱內,再通過副料線打入料盤內,養殖場基本無袋裝料。因此飼養人員經常在輔料箱內取料,這樣非常麻煩、費時,隨著人工成本的增加這種育雛前期人工加料的飼養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標準化養殖模式發展的要求,且造成養殖人員勞動加強,因此不能更好地觀察畜禽的生長。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ー種能在育雛前I?3天自動向開食盤中加料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包括料管、料管夾、活動下料管、漏料管;所述料管夾夾持在所述料管上;所述料管通過活動下料管與所述漏料管連接,并且所述料管、活動下料管、所述漏料管三者之間相通。
[0005]進ー步地,所述料管夾包括左料管護夾和右料管護夾,所述左料管護夾和所述右料管護夾相扣合后在上部分形成夾持孔;所述料管芽過夾持孔后并通過夾持孔夾緊;在所述夾持孔壁上設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ロ,并在所述出料ロ壁上設置有與所述料管上的落料ロ相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起。這種結構起到料管定位防止繞料管轉動作用。
[0006]進ー步地,所述左料管護夾和所述右料管護夾相扣合后、在下部分形成用于轉動連接所述活動下料管的轉動腔,且所述轉動腔為圓柱狀腔體,所述轉動腔下端設置有通孔;所述轉動腔通過通孔與所述活動下料管相通。用此結構可以調節角度。
[0007]進ー步地,在所述活動下料管的下端設有出料管,所述活動下料管通過出料管與所述漏料管相連通;在所述活動下料管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料管夾下端轉動連接的連接部,所述料管通過連接部與所述活動下料管相連通。不連通下料管的料能落到漏料管內嗎?,起到活動下料管與漏料管連接并調節高度。
[0008]進ー步地,在所述連接部頂端設置有下料ロ,且在所述出料管與所述料管相垂直時,所述下料ロ與所述料管的落料ロ相對準。這樣做起到同心作用。
[0009]進ー步地,所述連接部為與所述轉動腔內部形狀相適配的管狀結構,所述連接部設置在所述轉動腔內,所述出料管從所述通孔內穿出。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轉動角度。
[0010]進ー步地,所述通孔具有限制所述連接部相對所述轉動腔轉動的范圍為0°?90°的尺寸。不使用時,轉成0°,不影響家禽的活動空間。
[0011]進ー步地,所述漏料管與所述活動下料管之間設置有調節套管。采用此結構可以調節高度。
[0012]進ー步地,所述漏料管上出料的一端設置為喇叭狀結構,且所述喇叭狀結構上設置有沿落料方向設置的條形開ロ。這種結構容易分散飼料。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能使得在育雛前I?3天自動向開食盤中加料,能取代育雛前期人工倒料問題,能降低勞動強度;且由于活動下料管與料管夾為可轉動連接,在育雛中后期可以轉動活動下料管,使其與料管及料線平行,不占用畜禽活動空間,且能關閉下料ロ。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料管夾及活動下料管結構示意圖;
[0016]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活動下料管相對于料管夾轉動90°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活動下料管相對于料管夾轉動前后位置對比示意圖;
[0018]圖5是本實用新型中活動下料管結構示意圖;
[0019]圖6是本實用新型中左料管護夾結構示意圖;
[0020]圖7是本實用新型中左料管護夾與活動下料管相配合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ー步的詳細說明。
[0022]如圖1所示,同時參閱圖2、圖3、圖4和圖5,包括料管20、用于與料管20連接的料管夾10,料管夾10上端設置有便于料管20穿過、并夾緊料管20的夾持孔13 ;料管夾10下端連接有活動下料管30,活動下料管30上端設置有與料管夾10下端轉動連接的連接部31,連接部31上端設置有與料管20的落料ロ相對應的下料ロ 311,活動下料管30下端設置有與所述料管20連通、以便于飼料通過的出料管32,出料管32上還連接有便于擴大落料范圍的漏料管50。
[0023]需要落料時,可以將活動下料管30上的下料ロ 311與料管20上的落料ロ相對準,飼料經料管20的落料ロ、活動下料管30的下料ロ 311以及出料管32后,由漏料管50落料至開食盤。采用本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可以使得在育雛前I?3天自動向開食盤中加料,取代了育雛前期人工倒料問題,降低了勞動強度。且由于活動下料管30與料管夾10為可轉動連接,在育雛中后期可以轉動活動下料管30,使其與料管20及料線平行,不占用畜禽活動空間,且能關閉下料ロ 311。
[0024]優選地,如圖1所示,在上述漏料管50與活動下料管30之間設置有調節套管40,以便于漏料管50與活動下料管30之間高度可調,便于適應不同高度的要求及料量的。
[0025]進ー步地,如圖1、圖2、圖6和圖7所示,上述實施例中,料管夾10包括左料管護夾11和右料管護夾12,左料管護夾11和右料管護夾12相扣合后,在上部分形成上述夾持孔13,并在夾持孔13壁上設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ロ 14,并在出料ロ 14壁上設置有與料管20上的落料ロ相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起15,以防止在落料過程中、料管20相對于料管夾10轉動而使得落料ロ被堵住。
[0026]更進ー步地,如圖1、圖2、圖6和圖7所示,上述實施例的左料管護夾11和右料管護夾12相扣合后,在下部分形成用于轉動連接活動下料管30的轉動腔17,且轉動腔17為圓柱狀腔體,轉動腔17下端設置有通孔16。具體地,活動下料管30的連接部31為與轉動腔17內部形狀相適配的管狀結構,連接部31設置在轉動腔17內,出料管32從通孔16內穿出。
[0027]裝配時,可以先將料管20與左料管護夾11或右料管護夾12相配合,使得料管20上的落料ロ與左料管護夾11或右料管護夾12上的出料ロ 14及定位凸起15位置相對應,然后將活動下料管30的連接部31對應放入到轉動腔17內,再將料管夾10的兩部分夾緊固定即可。
[0028]優選地,如圖3、圖4和圖7所示,上述轉動腔17下端的通孔16具有可限制連接部31相對轉動腔17轉動的范圍為0°?90°的尺寸,如圖4中所示的從位置a至位置b。
[0029]優選地,如圖4、圖5、圖6和圖7所示,活動下料管30的下料ロ 311設置在連接部31的頂端,且在出料管32與料管20相垂直時,下料ロ 311與落料ロ相對準。當相對于料管夾10轉動活動下料管30吋,出料管32與料管20傾斜相交,下料ロ 311與落料ロ不對準,落料ロ被活動下料管30上的連接部31擋住,從而無法出料。因此,在育雛中后期可以轉動活動下料管30,使其與料管20及料線平行,這樣既解決了開食漏料組件占用空間的問題,同時把開食器落料組件的下料ロ 311關閉,這樣解決了人工扛料、倒料的現象,節約了勞動強度為養殖業在現代化進程中,更好的服務于人類。
[0030]更優選地,將上述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漏料管50上出料的一端設置為喇叭狀結構51,且喇叭狀結構51上設置有沿落料方向設置的條形開ロ 52,采用這種結構可以更好的將飼料散落在開食盤中。
[0031]綜上,本實用新型通過采用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可以使得在育雛前I?3天自動向開食盤中加料,取代了育雛前期人工倒料問題,降低了勞動強度;且由于活動下料管30與料管夾10為可轉動連接,在育雛中后期可以轉動活動下料管30,使其與料管20及料線平行,不占用畜禽活動空間,且能關閉下料ロ 311。
【權利要求】
1.ー種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其特征在干,包括料管(20)、料管夾(10)、活動下料管(30 )、漏料管(50 );所述料管夾(10 )夾持在所述料管(20 )上;所述料管(20 )通過活動下料管(30)與所述漏料管(50)連接,并且所述料管(20)、活動下料管(30)、所述漏料管(50)三者之間相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管夾(10)包括左料管護夾(11)和右料管護夾(12),所述左料管護夾(11)和所述右料管護夾(12)相扣合后在上部分形成夾持孔(13);所述料管(20)穿過夾持孔(13)后并通過夾持孔(13)夾緊;在所述夾持孔(13)壁上設置有用于出料的出料ロ(14),并在所述出料ロ(14)壁上設置有與所述料管(20)上的落料ロ相配合定位的定位凸起(1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料管護夾(11)和所述右料管護夾(12)相扣合后、在下部分形成用于轉動連接所述活動下料管(30)的轉動腔(17),且所述轉動腔(17)為圓柱狀腔體,所述轉動腔(17)下端設置有通孔(16);所述轉動腔(17)通過通孔(16)與所述活動下料管(30)相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動下料管(30)的下端設有出料管(32),所述活動下料管(30)通過出料管(32)與所述漏料管(50)相連通;在所述活動下料管(30)的上端設置有與所述料管夾(10)下端轉動連接的連接部(31),所述料管(20)通過連接部(31)與所述活動下料管(30)相連通。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連接部(31)頂端設置有下料ロ(311),且在所述出料管(32)與所述料管(20)相垂直時,所述下料ロ(311)與所述料管(20)的落料ロ相對準。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31)為與所述轉動腔(17)內部形狀相適配的管狀結構,所述連接部(31)設置在所述轉動腔(17)內,所述出料管(32)從所述通孔(16)內穿出。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6)具有限制所述連接部(31)相對所述轉動腔(17)轉動的范圍為0°?90°的尺寸。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料管(50)與所述活動下料管(30 )之間設置有調節套管(40 )。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畜禽開食器落料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料管(50)上出料的一端設置為喇叭狀結構(51),且所述喇叭狀結構(51)上設置有沿落料方向設置的條形開ロ(52)。
【文檔編號】A01K5/02GK203435512SQ201320532823
【公開日】2014年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29日
【發明者】鐘興, 侯英勇, 劉永華, 于泓, 丁龍保 申請人: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