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該裝置包括至少一條環形種植槽,所述種植槽由帶漏水口的底板和連接底板外側并朝上的側壁構成,當種植槽繞樹一圈并固定在樹上后,樹壁與底板及側壁形成槽狀結構。采用本實用新型種植鐵皮石斛,無需種苗馴化階段即可上樹種植、能結合大棚集約化種植與仿野生種植的優點、水肥管理簡便且存活率高。
【專利說明】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種植工具【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鐵皮石斛屬蘭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傳統名貴中藥,民間有“救命仙草”之稱。歷代中藥典藉:《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拾遺》等都有記載。道家經典《道藏》把石斛列為中華九大“仙草”之首。在2010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首次將鐵皮石斛從近百種石斛植物中單列出來,建立起明確的鐵皮石斛專屬性標準,告別了鐵皮石斛無國家標準的歷史。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鐵皮石斛的主要的成份為石斛多糖、石斛堿等。其作用主要表現在具有滋陰清熱、養胃生津、補腎益精、降血糖血脂,增強人體免疫力之功效。由于野生鐵皮石斛的生長條件要求苛刻,自身繁殖能力低,生長緩慢,數量稀少,加上人工無節制采掘,目前野生鐵皮石斛瀕臨滅絕。鐵皮石斛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0003]近年鐵皮石斛人工種植技術方興未艾,主要的種植方式有大棚溫室種植和林下仿野生種植。大棚溫室種植具有石斛生長快、產量高、管理方便等優點,但病蟲害發生嚴重,需要施用較多的農藥進行控制,質量較野生狀態生長的差。林下仿野生種植,主要有掛盆種植(專利申請號:CN102119620A, CN102356748A)、綁樹上種植(專利申請號:CN102499038A, CN103304315A, CN102823401A)和在樹上(竹子)切開樹皮或打孔(專利申請號:CN102986407A,CN102138415A)等方式,實際操作中掛盆種植跟野生狀態還是有明顯區另O,林下大量掛盆種植也不現實,種植成本較高;用繩子直接綁在樹上種植的方式雖然接近野生狀態,但具有種植操作麻煩、捆綁草繩等材料易腐爛、不便施用固體緩效肥、種植后水肥管理不便、植株生長緩慢、存活率低,需要經過馴化苗階段才能上樹種植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使用該裝置種植鐵皮石斛,無需種苗馴化階段即可上樹種植、能結合大棚集約化種植與仿野生種植的優點、水肥管理簡便且存活率高。
[0005]本實用新型以如下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包括至少一條環形種植槽,所述種植槽由帶漏水口的底板和連接底板外側并朝上的側壁構成,當種植槽繞樹干一圈并固定在樹干上后,樹干壁與底板及側壁形成槽狀結構。
[0007]所述側壁上均布有數個小孔,通過將鐵絲或索繩穿過種植槽兩端對接的小孔綁緊即可將種植槽固定在樹干上。
[0008]所述底板內側連接有朝下并緊貼樹干壁的腳片,通過固定腳片使種植裝置與樹干的連接更加穩固。
[0009]所述底板上的漏水口呈二角形。
[0010]所述側壁高度為3-5厘米,底板寬度為2-3.5厘米,側壁的小孔間距為1.5-2厘米。
[0011]本實用新型可采用塑料、鐵皮或鋁合金等輕質可塑材料制成,且可裁剪或拼接成任意長度。
[0012]采用本實用新型種植鐵皮石斛,具有如下優點:
[0013](I)種植時可單人操作,明顯提高種植工效。
[0014](2)鐵皮石斛組培苗可不經大棚馴化階段直接上樹種植,存活率達到98%以上。
[0015](3)種植后,槽狀結構內的基質具有保水保肥作用,可以在槽狀結構內施用固體長效復合肥或羊糞等固體有機肥,水肥管理簡便,保證植株持續不斷得到養分供應,生長速度較快,產量增加。
[0016](4)植株在接近野生的生態環境中生長,病蟲害較少,不用或少用農藥,石斛產品的質量會更優。
[0017](5)本實用新型不僅適用于仿野生樹上種植鐵皮石斛,也適用于其他適應于樹上種植的植物和園林立體美化,對于其他植物,可根據植株大小對側壁高度和底板寬度適當增減。
[0018](6)在同一棵樹干上可固定多套本實用新型,實現集約化種植,且簡便經濟。
[0019]采用本實用新型種植鐵皮石斛,將大棚集約化種植與仿野生種植的優點完美結合,實現了集約化與仿野生種植的統一,具有管理科學、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產品質量佳、生長快、可控性強等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展開并壓平后的示意圖。
[0021]圖2是將本實用新型固定在圓形樹干上的正視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圖2俯視示意圖。
[0023]圖中:I一側壁,2—小孔,3—底板,4一腳片,5—鐵絲,6—綁繩,7—漏水口,8—樹干。
【具體實施方式】
[0024]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至少一條環形種植槽,該種植槽由帶漏水口 7的底板3和連接底板3外側并朝上的側壁I構成,側壁I上均布有數個小孔2,優選地,所述側壁I高度為3-5厘米,底板3寬度為2-3.5厘米,側壁I的小孔2間距為1.5-2厘米。為了便于裁剪及固定,所述底板3上的漏水口 7設計成三角形,而且有利于排水和繞樹彎曲。
[002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固定在樹干8上更加穩固,可以在底板3的內側連接數個朝下并緊貼樹干壁的腳片4,通過綁繩6將腳片4綁在樹干8上,或者用釘子將腳片4釘在樹干8上,從而使本實用新型與樹干8的連接更加穩固。
[0026]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側壁I上均布有數個排成一排的小孔2,用鐵絲5或索繩穿過種植槽兩端對接的小孔2綁緊,可將種植槽固定在樹干8,而且小孔2具有透氣防積水功能。
[0027]本實用新型可采用塑料、鐵皮或鋁合金等輕質可塑材料制成,且可裁剪或拼接成任意長度。[0028]使用時,將本實用新型繞樹干8 —圈后,用鐵絲5或索繩穿過種植槽兩端對接的小孔2綁緊即可將種植槽固定在樹干8,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固定在樹干8上后,樹干壁與底板3及側壁I形成槽狀結構。種植前,在槽狀結構內放置經過消毒的種植基質,種植基質為樹皮、椰糠、水苔、泥炭土或其混合物,便可種植鐵皮石斛或其它植物。通過使用本實用新型,可使槽狀結構內的基質具有保水保肥作用,在后期水肥管理中也可在槽狀結構內施放固體肥料,保證植株持續不斷得到養分供應,生長速度較快,產量增加,而且在同一棵樹干上可固定多套本實用新型,其安裝穩固,經濟簡便。
【權利要求】
1.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至少一條環形種植槽,所述種植槽由帶漏水口的底板和連接底板外側并朝上的側壁構成,當種植槽繞樹干一圈并固定在樹干上后,樹干壁與底板及側壁形成槽狀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上均布有數個小孔,通過將鐵絲或索繩穿過種植槽兩端對接的小孔綁緊即可將種植槽固定在樹干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內側連接有朝下并緊貼樹干壁的腳片,通過固定腳片使種植裝置與樹干的連接更加穩固。
4.如權利要求1所述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的漏水口呈三角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樹上種植鐵皮石斛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壁高度為3-5厘米,底板寬度為2-3.5厘米,側壁的小孔間距為1.5-2厘米。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3563481SQ201320746218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1日
【發明者】莫磊興, 秦碧霞, 王天順, 牙禹, 范業賡, 朱俊杰, 廖潔 申請人:莫磊興, 農業部甘蔗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南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