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種植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鐵皮石斛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鐵皮石斛素有“滋陰圣藥”之稱,《神農本草經》稱其為“性味甘寒,入胃、腎、肺經,補肺、胃、腎養精,補五臟虛勞羸瘦,強陰益精,久服厚腸胃,輕身延年”;現代臨床利用和藥理研究也證實,鐵皮石斛確實滋陰清熱、養胃生津、補五臟虛勞,既適合陰虛人群,也適合中老年人和體弱多病者服用。經過多年的研究,已能實現鐵皮石斛的人工種植,但人工種植的鐵皮石斛存在管理難度大,品質難保證,投資成本高等問題,已經成為制約鐵皮石斛人工種植發展的瓶頸。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鐵皮石斛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質處理:將苔蘚、刨花、松樹皮、碎石、菌糠按體積比各取一份配成基質A;取松樹皮、松果顆粒及碎石按體積比1:1:2配成基質B;(2)基質鋪設:在鐵皮石斛種植裝置的基質區填充基質A,在定植區填充基質B;(3)定植:將鐵皮石斛苗定植于鐵皮石斛種植裝置的定植區,并將基質B覆蓋好,形成上緊下松的狀態;(4)去芽:于鐵皮石斛莖部長至6~8cm時候,去除其頂部幼芽;(5)管理:合理噴施液態肥,注意防蟲害;(6)采收:每年11月~來年2月采收,采老留嫩。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基質各成分配制前需用水浸泡7~10天,再經800~1500倍多菌靈藥劑浸泡消毒后使用。優選的,所述鐵皮石斛種植裝置包括若干套疊而成的種植筒,所述種植筒為上下均開口的筒狀,分為基質區及定植區,基質區為紗網圍成的筒身,定植區為設于筒底呈碗狀的定植盤。優選的,所述基質區筒底設有若干駐根孔,所述駐根孔的孔徑大于紗網網眼。優選的,所述基質區的筒身上還設有攀爬桿。優選的,所述攀爬桿外包裹滿苔蘚。優選的,步驟(3)中,定植后一周內,保持空氣濕度在80~90%,還需覆蓋遮陽網,所述遮陽網頂網遮陽率為90%,側網為80%。優選的,步驟(4)中,去除頂部幼芽前,需先用酒精消毒幼芽部分,再用蒸餾水沖洗2~3次。本發明具有的優點為:1、套疊而成的種植筒可多層種植,并為鐵皮石斛創造了仿野外的攀爬環境,有利于其生長;2、種植筒的網紗結構使基質通風透氣,為鐵皮石斛的生長創造了良好的環境;3、種植出的鐵皮石斛莖粗、多糖含量高,具備良好的藥用價值。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鐵皮石斛種植裝置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為:1-第一種植筒,2-第二種植筒,3-第三種植筒,4-定植盤,5-駐根孔,6-攀爬桿。具體實施方式現通過實施例作進一步說明。一種鐵皮石斛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基質處理:將苔蘚、刨花、松樹皮、碎石、菌糠按體積比各取一份配成基質A;取松樹皮、松果顆粒及碎石按體積比1:1:2配成基質B;所述基質各成分配制前需用水浸泡7~10天,再經800~1500倍多菌靈藥劑浸泡消毒后使用。(2)基質鋪設:在鐵皮石斛種植裝置的基質區填充基質A,在定植區填充基質B。如圖1所示,所述鐵皮石斛種植裝置包括套疊而成的第一種植筒1、第二種植筒2及第三種植筒,所述種植筒為上下均開口的筒狀,分為基質區及定植區,基質區為紗網圍成的筒身,定植區為設于筒底呈碗狀的定植盤4。所述基質區筒底設有若干駐根孔5,所述駐根孔5的孔徑大于紗網網眼,便于鐵皮石斛根系從基質區吸收養分。筒身上還設有攀爬桿6,攀爬桿6外包裹滿苔蘚為鐵皮石斛創造仿野生環境。(3)定植:將鐵皮石斛苗定植于鐵皮石斛種植裝置的定植區,并將基質B覆蓋好,形成上緊下松的狀態;定植后一周內,保持空氣濕度在80~90%,還需覆蓋遮陽網,所述遮陽網頂網遮陽率為90%,側網為80%。(4)去芽:于鐵皮石斛莖部長至6~8cm時候,去除其頂部幼芽;去除頂部幼芽前,需先用酒精消毒幼芽部分,再用蒸餾水沖洗2~3次。(5)管理:合理噴施液態肥,注意防蟲害;(6)采收:每年11月~來年2月采收,采老留嫩。以本發明種植的鐵皮石斛與常規人工種植進行對比,對比結果如下:表1本發明種植的鐵皮石斛與常規種植對照平均成活率(%)單株平均直徑(mm)多糖含量(%)實施例97.98.3mm36.7對照例89.66.5mm29.8由此可見,使用本方法種植的鐵皮石斛,單株莖較粗,多糖含量高,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