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包括立柱和網兜箱,網兜箱的下底面靠近立柱的底端。本實用新型應用于農業水產領域,用于觀察小型貝類等底棲生物在大水面里生長、發育、繁殖等的一種裝置,也可以直接用于小型貝類、螺類等生產。
【專利說明】小型貝類底播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水產應用領域,具體涉及小型貝類底播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河蜆廣泛分布在我國湖泊、江河中,天然資源豐富。它們穴居于水底泥土表層,以浮游生物為食料,生長快,繁殖力強。河蜆養殖既適合于湖泊大、中型水面放流增殖,也適合于小型水面或者池塘投飼、投肥養殖。養殖河蜆成本低、產量高,易捕撈,可以當年放養當年收獲,經濟效益顯著。而河蜆穴居于水底泥土表層的特性,又使得較難直接觀察觀察河蜆等在大水面里生長、發育、繁殖等的情況,不能針對河蜆的具體情況進行合適的養殖處理。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觀察小型貝類等底棲生物在水面里(水里面)生長、發育、繁殖,也可以直接用于小型貝類、螺類等生產的一種裝置。
[0004]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方案達到上述目的:
[0005]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包括立柱和安裝在立柱上的網兜箱,網兜箱的下底面靠近立柱的底端。
[0006]作為優化,網兜箱的下底面到立柱底端的距離為0.1-0.4米;網兜箱內有剛性結構支撐;網兜箱的一側面開口,開口與兩端通透的地籠式網兜的一端連接,地籠式網兜的另一端有鎖閉裝置;地籠式網兜的有鎖閉裝置的一端上面還裝有標志物;網兜箱和地龍式網兜箱由40-80目的夏花網布制成。
[0007]本實用新型應用于農業水產領域,用于觀察小型貝類等底棲生物在大水面里生長、發育、繁殖等的一種裝置,也可以直接用于小型貝類、螺類等生產。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09]最佳實施方式
[0010]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包括立柱I和安裝在立柱1上的網兜箱2,網兜箱2的下底面靠近立柱I的底端,網兜箱2的下底面到立柱1底端的距離為0.1-0.4米;網兜箱I內有剛性結構支撐3 ;網兜箱1的一側面開口 5,開口 5與兩端通透的地籠式網兜4的一端連接,地籠式網兜4的另一端有鎖閉裝置6 ;地籠式網兜4的有鎖閉裝置6的一端上面還裝有標志物7 ;網兜箱和地龍式網兜箱由40-80目的夏花網布制成。
[0011]在使用中,本實用新型由40-80目的夏花網布做成的網兜箱的長、寬、高分別為
1.5m、0.9m、0.6m,網兜箱的一面開口取物孔,取物孔與地龍式網兜箱的一端連接,地籠式網兜的另一端有鎖閉裝置;網兜箱的內部有剛性支撐,立柱總高度為1.5 m,網兜箱的底面離立柱的底端0.2米、網兜箱的頂面離立柱的頂端0.7米;立柱插入河流底層泥土中,插入深度0.1米,網兜箱的底面與河流底層泥土表面0.1米,網兜箱連接有地龍式網兜箱的側面位于河流的下游方向,地籠式網兜帶有鎖閉裝置的一端裝有空瓶標記物并浮于河流的水面上,在培養初期通過地龍式網兜箱向網兜箱箱內放置需觀察的小型貝類等底棲生物,培養過程中抓緊地龍式網兜箱的鎖閉裝置,在培養中后期即繁殖季節,通過地龍式網兜箱收集培養的小型貝類2等底棲生物繁育出的幼體。
【權利要求】
1.一種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包括立柱和安裝在立柱上的網兜箱,其特征在于,網兜箱的下底面靠近立柱的底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兜箱的下底面到立柱底端的距離為0.廣0.4米。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兜箱內有剛性結構支撐。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兜箱的一側面開口,開口與兩端通透的地籠式網兜的一端連接,地籠式網兜的另一端有鎖閉裝置。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籠式網兜的有鎖閉裝置的一端還裝有標志物。
6.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貝類底播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網兜箱和地龍式網兜箱由40-80目的夏花網布制成。
【文檔編號】A01K61/00GK203563539SQ201320786389
【公開日】2014年4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4日
【發明者】鄧勇輝, 陳長水, 曹義虎, 丁立云, 張桂芳, 李彩剛, 陶志英 申請人:江西省水產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