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太子參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太子參種植方法,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包括如下步驟:1、選地;2、整地;3、選種;4、栽種;5、施基肥,合理密植;6、護墑、保濕,追施平衡肥;7、采收、留種。采用本發明所述方法種植的太子參質量優質,能夠達到國家中藥材質量管理規范要求,可完全替代野生太子參的藥用價值,且本發明所述方法種植太子參周期短、效益高,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專利說明】一種太子參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太子參種植方法,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太子參:又名孩兒參、童參,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味甘、微苦;性平;歸脾、肺經。具有體潤性和、補氣生津等功效,主治脾虛食少、倦怠乏力、心悸自汗、肺虛咳嗽、津虧口渴等癥。
[0003]太子參喜歡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境,怕高溫,30°C以上生長發育停止;怕強光暴曬,烈日下容易枯死;比較耐寒,在_17°C能安全越冬,低溫條件下也能發芽、生根;在陰濕的條件下生長良好,喜肥沃疏松、含有豐富腐殖質土壤,砂質土壤中生長良好;低澇地、黏壤、土質堅實、排水不良、土壤含腐殖質少、瘠薄的土壤生長不好。
[0004]近年來,太子參的市場需求日益增大,市場價格也不斷上漲,受利益驅使,野生太子參遭人為掠奪采挖,資源日趨枯竭,自然環境也遭到嚴重破壞。加之太子參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質量、數量均難以保證,已成為太子參開發的瓶頸。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子參種植方法,以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
[0006]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太子參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選地:選擇疏松肥沃略帶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種植;為降低病源、減輕病害,每2-3年實行I次輪作,前茬忌茄科煙草、蔬菜;
2、整地:種植地深耕25厘米,畦寬1.5米,高30厘米,畦面呈龜背形,溝寬30厘米;精耕細作,使土層疏松;種植前15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成800倍液噴畦面后將表土翻入土層,預防地下害蟲;
3、選種:選擇肥大、健壯、芽頭完整、無損傷、無病害的種根或采用種子播種繁育方法生產出不帶病源的種根作生產用種,以利培育無病壯苗;
4、栽種:在霜降前后種植,用種量20公斤/畝,種植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30分鐘浙干后,用清水漂洗殘留藥液,晾干、待播;
5、施基肥,合理密植
畦面橫向開10厘米深定植溝,溝距16厘米,每畝用草木灰120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復合肥10公斤、人糞尿200公斤慪制后撒施于溝底并覆蓋薄土 ;按株距5厘米排放種參,芽頭距地表6厘米,種參頭尾相接,然后覆細土蓋種;
6、護墑、保濕,追施平衡肥
出苗后25天拔草,輕度疏松表土 ;苗期過后禁止松土,封行時拔草,封行后停止墑情活動,促進參體生長;生長階段以保持濕潤、畦面不積水為宜,塊根膨大期要勤澆水,促進塊根生長發育;對苗壯、土層肥沃、基肥足的地塊不追肥,避免枝葉徒長;對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纖弱的地塊,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餅肥30— 40公斤/畝拌土施于畦中,以提高群體光能效應,延緩莖葉枯萎、防止早衰,促進塊根增生、膨大;
7、采收、留種
在太子參種植后的翌年夏至前后,當地上部50%以上的莖葉枯萎時采收,此時參根成品率最高;選擇晴天收獲,大小參根采收齊全;選擇無病害、具有固定特性、芽頭飽滿、肥壯的留作種根,置于陰涼處,按一層沙、一層參種反復重疊4一5層,沙層厚度10厘米;貯藏期間保持沙層濕潤,每隔20天翻堆檢查,揀出霉爛參根,臨栽種前優中選優,保證種根質量,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
[0007]有益效果:采用本發明所述方法種植的太子參質量優質,能夠達到國家中藥材質量管理規范要求,可完全替代野生太子參的藥用價值,且本發明所述方法種植太子參周期短、效益高,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0008]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以下參考具體實施方 式,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
[0010]太子參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選地:選擇疏松肥沃略帶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種植,尤以生茬地最佳;為降低病源、減輕病害,每2-3年實行I次輪作,前茬忌茄科煙草、蔬菜;
2、整地:種植地深耕25厘米,畦寬1.5米,高30厘米,畦面呈龜背形,溝寬30厘米;精耕細作,使土層疏松;種植前15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成800倍液噴畦面后將表土翻入土層,預防地下害蟲;
3、選種:選擇肥大、健壯、芽頭完整、無損傷、無病害的種根或采用種子播種繁育方法生產出不帶病源的種根作生產用種,以利培育無病壯苗;
4、栽種:在霜降前后種植,用種量20公斤/畝,種植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30分鐘浙干后,用清水漂洗殘留藥液,晾干、待播;
5、施基肥,合理密植
太子參的植株矮小,以塊根為經濟目標,為避免傷根或肥料與種參接觸霉爛,后期不宜中耕追肥,施足基肥和掌握適宜種植濃度是高產的關鍵措施,以重施基肥為主。具體操作如下:畦面橫向開10厘米深定植溝,溝距16厘米,每畝用草木灰120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復合肥10公斤、人糞尿200公斤慪制后撒施于溝底并覆蓋薄土 ;按株距5厘米排放種參,芽頭距地表6厘米,種參頭尾相接,然后覆細土蓋種;
6、護墑、保濕,追施平衡肥
出苗后25天拔草,輕度疏松表土 ;苗期過后禁止松土,封行時拔草,封行后停止墑情活動,促進參體生長;生長階段以保持濕潤、畦面不積水為宜,塊根膨大期要勤澆水,促進塊根生長發育;對苗壯、土層肥沃、基肥足的地塊不追肥,避免枝葉徒長;對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纖弱的地塊,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餅肥30— 40公斤/畝拌土施于畦中,以提高群體光能效應,延緩莖葉枯萎、防止早衰,促進塊根增生、膨大;
7、采收、留種
在太子參種植后的翌年夏至前后,當地上部50%以上的莖葉枯萎時采收,此時參根成品率最高;選擇晴天收獲,大小參根采收齊全;選擇無病害、具有固定特性、芽頭飽滿、肥壯的留作種根,置于陰涼處,按一層沙、一層參種反復重疊4一5層,沙層厚度10厘米;貯藏期間保持沙層 濕潤,每隔20天翻堆檢查,揀出霉爛參根,臨栽種前優中選優,保證種根質量,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
【權利要求】
1.一種太子參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1)選地:選擇疏松肥沃略帶傾斜的向北山坡旱地種植;為降低病源、減輕病害,每2-3年實行I次輪作,前茬忌茄科煙草、蔬菜; (2)整地:種植地深耕25厘米,畦寬1.5米,高30厘米,畦面呈龜背形,溝寬30厘米;精耕細作,使土層疏松;種植前15天用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配成800倍液噴畦面后將表土翻入土層,預防地下害蟲; (3)選種:選擇肥大、健壯、芽頭完整、無損傷、無病害的種根或采用種子播種繁育方法生產出不帶病源的種根作生產用種,以利培育無病壯苗; (4)栽種:在霜降前后種植,用種量20公斤/畝,種植前用50%多菌靈500倍液浸種30分鐘浙干后,用清水漂洗殘留藥液,晾干、待 播; (5)施基肥,合理密植 畦面橫向開10厘米深定植溝,溝距16厘米,每畝用草木灰1200公斤、過磷酸鈣40公斤、復合肥10公斤、人糞尿200公斤慪制后撒施于溝底并覆蓋薄土 ;按株距5厘米排放種參,芽頭距地表6厘米,種參頭尾相接,然后覆細土蓋種; (6)護墑、保濕,追施平衡肥 出苗后25天拔草,輕度疏松表土 ;苗期過后禁止松土,封行時拔草,封行后停止墑情活動,促進參體生長;生長階段以保持濕潤、畦面不積水為宜,塊根膨大期要勤澆水,促進塊根生長發育;對苗壯、土層肥沃、基肥足的地塊不追肥,避免枝葉徒長;對基肥不足、地力瘠瘦、苗期分枝少、苗架纖弱的地塊,在清明前后用腐熟餅肥30— 40公斤/畝拌土施于畦中,以提高群體光能效應,延緩莖葉枯萎、防止早衰,促進塊根增生、膨大; (7)采收、留種 在太子參種植后的翌年夏至前后,當地上部50%以上的莖葉枯萎時采收,此時參根成品率最高;選擇晴天收獲,大小參根采收齊全;選擇無病害、具有固定特性、芽頭飽滿、肥壯的留作種根,置于陰涼處,按一層沙、一層參種反復重疊4一5層,沙層厚度10厘米;貯藏期間保持沙層濕潤,每隔20天翻堆檢查,揀出霉爛參根,臨栽種前優中選優,保證種根質量,為來年豐產奠定基礎。
【文檔編號】A01G1/00GK103975725SQ201410170372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5日
【發明者】陳杰, 陳世貴, 侯志菊, 李菲菲, 丁仁興 申請人:貴州三泓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