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南瓜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南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品種選擇:(2)選地整地:(3)浸種催芽:(4)肥水管理(5)采收:本發明的南瓜的種植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植株的抗病抗蟲害性能,降低發病率,提高南瓜成品品質。
【專利說明】一種南瓜的種植方法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主要涉及農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南瓜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3]南瓜對溫度的適應性很強,既耐寒,又耐熱,從亞寒帶至亞熱帶均能栽培。但最適于四季分明、氣候宜人的溫帶栽培。在高寒地帶,氣溫_33°C,凍土層厚度達I米時,仍可安全越冬,產量雖低,但質量較好。南瓜種子的發芽始溫為5°C,適溫為25~30°C,高于30°C,發芽率、發芽勢明顯下降。用種子繁殖可連續生長10年以上。冬季寒冷地區地上部枯萎,根狀莖和肉質根進入休眠期越冬;冬季溫暖地區,休眠期不明顯。休眠期極耐低溫。春季地溫回升到5°C以上時,鱗芽開始萌動;10°C以上嫩莖開始伸長;15~17°C最適于嫩芽形成;25°C以上嫩芽細弱,鱗片開散,組織老化;30°C嫩芽伸長最快;35~37°C植株生長受抑制,甚至枯萎進入夏眠。南瓜光合作用的適宜溫度是15~20°C。溫度過高,光合強度大大減弱,呼吸作用加強,光合生產率降低;南瓜適于富含有機質的砂壤土,在土壤疏松、土層深厚、保肥保水、透氣性良好的肥沃土壤上,生長良好。南瓜能耐輕度鹽堿,但土壤含鹽量超過0.2%時,植株發育受到明顯影響,吸收根萎縮,莖葉細弱,逐漸枯死。南瓜對土壤酸堿度的適應性較強,凡pH為5.5~7.8之間的土壤均可栽培;而以pH6~6.7最為適宜。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目的就是提供一種南瓜的種植方法。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南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良種:選用高產、抗病、抗逆優良品種,如平涼大板、金無殼等;
(2)選地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耕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塊地,每畝施腐熟動物糞便3000-3500kg、營養肥50-100kg,所述的營養肥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組成的:爐灰渣20-30%、蠶沙10-20%、稻草10-13%、干酒糟3_5%、桔皮3_5%、干蚯蚓粉1_2%、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_2%、剩余的為尿素,將蠶沙、干蚯蚓粉混合置于鍋內炒熱后干酒糟、桔皮、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混合,在60-70°C下密封燜制1-2小時,取出冷卻,與剩余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即為營養肥,采用小高畦栽培,畦間距45-50cm、畦面寬45-50cm、高10_12cm ;
(3)浸種催芽:將2-4份磷酸二氫鉀、2-3份氯化鈣、1-2份食醋混合,加入到90-100份水中,制成藥液,浸種20-30分鐘,取出,將種子用濕毛巾包好,置于26-30°C的條件下催芽14-48小時,大部分種子發芽后,及時播種,每睦播種2行,株距25_30cm ;
(4)肥水管理:追肥一般分2次,第一次在伸蔓期,結合中耕除草,畝施尿素6-7公斤、硼酸0.1-0.2公斤、磷酸二氫銨4-6公斤,第二次在膨果期,畝施尿素10-15公斤;
(5)采收:當田間80%的瓜達到橘紅色、瓜皮厚而硬的程度,瓜蔓開始枯萎時進行收獲。[0006]本發明的優點是:
本發明種植方法可以極大的提高植株的抗病抗蟲害性能,降低發病率,提高南瓜成品品質。
【具體實施方式】
[0007]實施例1
一種南瓜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良種:選用高產、抗病、抗逆優良品種,如平涼大板、金無殼等;
(2)選地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耕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塊地,每畝施腐熟動物糞便3000-3500kg、營養肥50-100kg,所述的營養肥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組成的:爐灰渣20-30%、蠶沙10-20%、稻草10-13%、干酒糟3_5%、桔皮3_5%、干蚯蚓粉1_2%、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_2%、剩余的為尿素,將蠶沙、干蚯蚓粉混合置于鍋內炒熱后干酒糟、桔皮、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混合,在60-70°C下密封燜制1-2小時,取出冷卻,與剩余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即為營養肥,采用小高畦栽培,畦間距45-50cm、畦面寬45-50cm、高10_12cm ;
(3)浸種催芽:將2-4份磷酸二氫鉀、2-3份氯化鈣、1-2份食醋混合,加入到90-100份水中,制成藥液,浸種20-30分鐘,取出,將種子用濕毛巾包好,置于26-30°C的條件下催芽14-48小時,大部分種子發芽后,及時播種,每睦播種2行,株距25_30cm ;
(4)肥水管理:追肥一般分2次,第一次在伸蔓期,結合中耕除草,畝施尿素6-7公斤、硼酸0.1-0.2公斤、磷酸 二氫銨4-6公斤,第二次在膨果期,畝施尿素10-15公斤;
(5)采收:當田間80%的瓜達到橘紅色、瓜皮厚而硬的程度,瓜蔓開始枯萎時進行收獲。
[0008]經驗證,使用本發明的方法病蟲害發生率低于1.7%。
【權利要求】
1.一種南瓜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用良種:選用高產、抗病、抗逆優良品種,如平涼大板、金無殼等; (2)選地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耕層深厚、排灌方便的塊地,每畝施腐熟動物糞便3000-3500kg、營養肥50-100kg,所述的營養肥是由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組成的:爐灰渣20-30%、蠶沙10-20%、稻草10-13%、干酒糟3_5%、桔皮3_5%、干蚯蚓粉1_2%、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_2%、剩余的為尿素,將蠶沙、干蚯蚓粉混合置于鍋內炒熱后與干酒糟、桔皮、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混合,在60-70°C下密封燜制1-2小時,取出冷卻,與剩余各原料混合,攪拌均勻,即為營養肥,采用小高畦栽培,畦間距45-50cm、畦面寬45-50cm、高10_12cm ; (3)浸種催芽:將2-4份磷酸二氫鉀、2-3份氯化鈣、1-2份食醋混合,加入到90-100份水中,制成藥液,浸種20-30分鐘,取出,將種子用濕毛巾包好,置于26-30°C的條件下催芽14-48小時,大部分種子發芽后,及時播種,每睦播種2行,株距25_30cm ; (4)肥水管理:追肥一般分2次,第一次在伸蔓期,結合中耕除草,畝施尿素6-7公斤、硼酸0.1-0.2公斤、磷酸二氫銨4-6公斤,第二次在膨果期,畝施尿素10-15公斤; (5)采收:當田 間80%的瓜達到橘紅色、瓜皮厚而硬的程度,瓜蔓開始枯萎時進行收獲。
【文檔編號】A01G1/00GK104025868SQ201410281738
【公開日】2014年9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3日
【發明者】姚勇濤 申請人:合肥路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