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枸杞育苗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枸杞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穗采集、激素處理、溫控催根、田間扦插、放苗和田間管理等過程,該方法成苗率達到60-83%,比傳統枸杞硬枝扦插成苗率高50-53個百分點,提高枸杞良種的擴繁效率,降低育苗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枸杞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育苗方法,尤其是一種枸杞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0002] 硬枝扦插是擴大繁殖植物苗木的常規育苗技術,是將植物枝條截段(插穗)培育成 新植株的方法,屬無性擴繁,可保持優良品種的品種特性,在枸杞種苗繁育上被廣泛應用。
[0003] 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方法的主要措施包括:在4月上旬,將枸杞枝條截成15 cm長的 插穗,按植物形態學頂端在上、底端在下,每1〇〇個插穗捆成一捆,堅立放置在激素處理池 中,加入15 ppm萘乙酸水溶液至插穗底端以上3 cm處,浸泡12小時后進行田間扦插。扦 插深度13 cm,扦插后覆蓋透明塑料薄膜。扦插后20天左右,當插穗幼芽長度達到3 cm時, 沿插穗行割破薄膜放出幼苗,使其在自然條件下生長。這種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方法的成苗 率為10-30%,大部分插穗未能成苗,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插穗芽和根的生長不平衡:在 將枸杞枝條截成插穗之時,插穗幼芽已具備完整結構,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發育,而插穗根原 基尚未形成;田間扦插覆膜后,插穗頂端平均溫度高于底端,芽的生長快于根的形成,使插 穗中貯存的養分和水分過多地被幼芽生長所消耗,影響根的形成和生長,進而影響插穗成 苗。
[0004] 本發明針對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存在的突出問題,在試驗研究的基礎上,提出 了枸杞溫控催根硬枝扦插育苗方法,扦插成苗率大幅度提高。其原理就是利用當地早春季 節低溫氣候條件(室外溫度3-16°C、室內溫度5-12°C),在閑置空房地面鋪設電控溫床,在 扦插前對插穗進行溫控催根處理,使堅立放置在溫床上的插穗底端保持20°C恒溫,形成插 穗下端熱、上端涼的催根環境,加快根的發育進程,平衡根、芽生長關系。當插穗根原基突起 明顯可見,部分插穗新根顯露時進行扦插。
【發明內容】
[0005]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枸杞育苗方法,從而解決了現 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0006]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枸杞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 括插穗采集、激素處理、溫控催根、田間扦插、放苗和田間管理,具體步驟如下: a、 插穗采集:在3月底,結合枸杞整形修剪,采集直徑0. 5-1. 0 cm粗一年生結果枝條, 截成15 cm長的插穗,按植物形態學頂端在上、底端在下,每100個插穗捆成一捆; b、 激素處理:將成捆插穗按底端在下堅立放置在激素處理池中,加入15 ppm萘乙酸水 溶液至插穗底端以上3 cm處,浸泡12小時; c、 溫控催根:在閑置空房(室內溫度5-12°C )地面平鋪常規取暖用電熱毯,去除溫度 開關,接上電接點玻璃水銀溫度計和溫度繼電器,在電熱毯上鋪塑料薄膜,膜上鋪1.5 cm 厚、含水量40%的蛭石粉,將經萘乙酸水溶液處理過的插穗,按頂端在上、底端在下成捆堅 立放置在溫床上,垂直放置電接點玻璃水銀溫度計,使其水銀球底端與插穗底端平齊,捆間 空隙用相同含水量的蛭石粉填充,用塑料薄膜覆蓋后,開始升溫催根,插穗底端溫度設置為 20°C,經過10天左右的溫控催根,當插穗根原基突起明顯可見,10%左右插穗有新根顯露時 進行扦插; d、 田間扦插:選擇土壤肥力中等的砂壤土地塊,施入磷酸二銨30 kg/畝、尿素20 kg/ 畝,旋耕耙平,沿地塊走向劃行、開小溝、灌滿溝水,按行間距100 cm、株間距5 cm、深度13 cm扦插插穗,插穗頂端外露2 cm,回填并壓實插穗行兩側土壤,覆蓋50 cm寬透明薄膜,并 在兩側壓土固定; e、 放苗:扦插后20天左右,當插穗幼芽長度達到3 cm時,沿插穗行割破薄膜放出幼苗, 使其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生長; f、 田間管理:從5月中旬至8月中旬,每30天左右灌水一次,每次灌水80-100 m3/畝; 針對田間雜草,可隨灌頭水施入330 g/L二甲戊靈乳油200 ml/畝。針對枸杞癭螨和蚜蟲, 可分別噴施1. 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進行防治。
[0007]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枸杞溫控催根硬枝扦插育苗方法的成苗率大幅度提高,達 到60-83%,比傳統枸杞硬枝扦插育苗方法高出50-53個百分點,提高枸杞良種的擴繁效率 和降低育苗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0008] 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 定本發明的范圍。
[0009] 實施例1,育苗地點: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五合鄉白茨林村。育苗面積13畝,其中 2011年2畝,2012年6畝,2013年5畝,成苗率60-83%。
[0010] 具體方法如下: a、 插穗采集:在3月底,結合枸杞整形修剪,采集直徑0. 5-1. 0 cm粗一年生結果枝條, 截成15 cm長的插穗,按植物形態學頂端在上、底端在下,每100個插穗捆成一捆; b、 激素處理:將成捆插穗按底端在下堅立放置在激素處理池中,加入15 ppm萘乙酸水 溶液至插穗底端以上3 cm處,浸泡12小時; c、 溫控催根:在閑置空房(室內溫度5-12°C)地面平鋪常規取暖用電熱毯,去除溫度 開關,接上電接點玻璃水銀溫度計和溫度繼電器,在電熱毯上鋪塑料薄膜,膜上鋪1. 5 cm 厚、含水量40%的蛭石粉,將經萘乙酸水溶液處理過的插穗,按頂端在上、底端在下成捆堅 立放置在溫床上,垂直放置電接點玻璃水銀溫度計,使其水銀球底端與插穗底端平齊,捆間 空隙用相同含水量的蛭石粉填充,用塑料薄膜覆蓋后,開始升溫催根,插穗底端溫度設置為 20°C,經過10天左右的溫控催根,當插穗根原基突起明顯可見,10%左右插穗有新根顯露時 進行扦插; d、 田間扦插:選擇土壤肥力中等的砂壤土地塊,施入磷酸二銨30 kg/畝、尿素20 kg/ 畝,旋耕耙平,沿地塊走向劃行、開小溝、灌滿溝水,按行間距100 cm、株間距5 cm、深度13 cm扦插插穗,插穗頂端外露2 cm,回填并壓實插穗行兩側土壤,覆蓋50 cm寬透明薄膜,并 在兩側壓土固定; e、 放苗:扦插后20天左右,當插穗幼芽長度達到3 cm時,沿插穗行割破薄膜放出幼苗, 使其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生長;
【權利要求】
1. 一種枸杞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插穗采集、激素處理、溫控催根、田間扦插、放 苗和田間管理,具體步驟如下: a、 插穗采集:在3月底,結合枸杞整形修剪,采集直徑0. 5-1. 0 cm粗一年生結果枝條, 截成15 cm長的插穗,按植物形態學頂端在上、底端在下,每100個插穗捆成一捆; b、 激素處理:將成捆插穗按底端在下堅立放置在激素處理池中,加入15 ppm萘乙酸水 溶液至插穗底端以上3 cm處,浸泡12小時; c、 溫控催根:在室內溫度5-12°C的閑置空房,地面平鋪常規取暖用電熱毯,去除溫度 開關,接上電接點玻璃水銀溫度計和溫度繼電器,在電熱毯上鋪塑料薄膜,膜上鋪1.5 cm 厚、含水量40%的蛭石粉,將經萘乙酸水溶液處理過的插穗,按頂端在上、底端在下成捆堅 立放置在溫床上,垂直放置電接點玻璃水銀溫度計,使其水銀球底端與插穗底端平齊,捆間 空隙用相同含水量的蛭石粉填充,用塑料薄膜覆蓋后,開始升溫催根,插穗底端溫度設置為 20°C,經過8-12天的溫控催根,當插穗根原基突起明顯可見,8-12%插穗有新根顯露時進行 扦插; d、 田間扦插:選擇土壤肥力中等的砂壤土地塊,施入磷酸二銨30 kg/畝、尿素20 kg/ 畝,旋耕耙平,沿地塊走向劃行、開小溝、灌滿溝水,按行間距100 cm、株間距5 cm、深度13 cm扦插插穗,插穗頂端外露2 cm,回填并壓實插穗行兩側土壤,覆蓋50 cm寬透明薄膜,并 在兩側壓土固定; e、 放苗:扦插后18-22天,當插穗幼芽長度達到3 cm時,沿插穗行割破薄膜放出幼苗, 使其在自然環境條件下生長; f、 田間管理:從5月中旬至8月中旬,每30天左右灌水一次,每次灌水80-100 m3/畝; 針對田間雜草,可隨灌頭水施入330 g/L二甲戊靈乳油200 ml/畝;針對枸杞癭螨和 蚜蟲,可分別噴施1. 8%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進行防 治。
【文檔編號】A01C1/00GK104082014SQ201410343923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9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9日
【發明者】申培增, 孫述俊, 關參政, 王作慰 申請人:白銀市農業技術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