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包括伸入魚塘底部的引水管、與引水管相連的下沉裝置,并且所述引水管的出水口位置比進水口位置低,所述下沉裝置的上部設置有過濾裝置,過濾裝置的下部為儲水室,所述儲水室連通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安裝有水泵,還包括用于把儲水室的水輸送回魚塘的水渠,所述水渠與出水管道相連。本發明利用虹吸原理,實現魚塘的自體流水,節約電力能源。下沉裝置設置的過濾裝置,可加大水-氣接觸面積,提高溶氧效果,并過濾吸附掉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等雜質。下沉裝置過濾凈化后的水經水渠和回流管回流至魚塘中,一方面水渠輸送過程中,實現流水增氧。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增氧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 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增氧機是一種常被應用于水產養殖業的機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氣含 量以確保水中的魚類不會缺氧,同時也能抑制水中厭氧菌的生長,防止池水變質威脅魚類 生存環境。現行魚塘增氧普遍采用水面機械增氧,然而傳統的水面機械增氧的增氧效果只 有約五十厘米深,底層水始終溶氧少,不利于水體底部沉積的有機物和亞硝酸鹽等有害物 質的氧化分解,導致底層水富集硫化物、亞硝酸鹽、氨氮等有害物質。為此,我國水產行業正 大力倡導和推廣水底曝氣增氧技術,以實現水底有效增氧,但由于曝氣增氧所需的能耗高, 空氣泡在水中因浮力而垂直上升快,溶氧時間短,水體流動少,因此有效曝氣增氧的水體范 圍少,從而導致該技術的推廣效果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3] 為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 裝置,可促進水體流動,循環增氧。
[0004] 本發明為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包括伸入魚塘底部的引水管、與引水管相連的下沉 裝置,并且所述引水管的出水口位置比進水口位置低,所述下沉裝置的上部設置有過濾裝 置,過濾裝置的下部為儲水室,所述儲水室連通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安裝有水泵, 還包括用于把儲水室的水輸送回魚塘的水渠,所述水渠與出水管道相連。
[0005] 進一步,所述過濾裝置設有石英砂過濾層。
[0006] 再進一步,所述石英砂過濾層上還設有活性炭層。
[0007] 進一步,所述過濾裝置設有空氣流通通道。
[0008] 再進一步,所述空氣流通通道為橫堅向間隔設置的套筒,所述套筒的筒壁設有用 于流通空氣的網孔。
[0009] 進一步,所述水渠內密種有沉水植物。
[0010] 進一步,所述水渠內裝置有用于將水流磁化的永久磁鐵裝置。
[0011] 進一步,所述水渠呈迂回狀。
[0012] 進一步,還包括鋪設在魚塘水面上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開有均勻的滴水孔,所 述回流管設置在水渠的末端。
[0013] 進一步,所述下沉裝置內設有水位檢測裝置,所述水位檢測裝置連接有單片機控 制器,所述單片機控制器與水泵連接。
[0014]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利用虹吸 的原理,實現魚塘的自體流水,節約電力能源。下沉裝置設置有活性炭和石英砂雙層過濾裝 置,使魚塘水緩慢落入下沉裝置的底部,從而加大水-氣接觸面積,提高溶氧效果,并過濾 吸附掉水中的氨氮、亞硝酸鹽等雜質。下沉裝置過濾凈化后的水經水渠和回流管回流至魚 塘中,一方面水渠輸送過程中,實現流水增氧;另一方面,回流管上開有均勻的滴水孔,可實 現水流的細化溶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16]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下沉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 參照圖1和圖2,本發明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包括伸入魚塘1底部 的引水管、與引水管相連的下沉裝置9,并且所述引水管的出水口位置比進水口位置低,利 用虹吸的原理,實現魚塘1的自體流水,節約電力能源。優選的,所述下沉裝置9為一下沉 井。
[0018] 所述下沉裝置9的上部設置有過濾裝置,下部為儲水室4。所述過濾裝置設有活性 炭層2以及石英砂過濾層3,也可以只設置石英砂過濾層3或者采用其他材質的過濾層,本 發明對此并不作具體要求。過濾裝置一方面起到阻隔作用,使低溶氧水緩慢落入下沉裝置 9的底部,使水充分與空氣接觸,而且通過活性炭層2和石英砂過濾層3,過濾吸附水中的氨 氮、亞硝酸鹽等雜質。
[0019] 進一步,所述過濾裝置設有空氣流通通道,所述空氣流通通道為橫堅向間隔設置 的套筒8,所述套筒8的筒壁設有用于流通空氣的網孔,其中橫向套筒8用于加大進入過濾 裝置的空氣量,使水體過濾過程中能與空氣充分接觸;堅向套筒8用于向下沉裝置9內通入 空氣,以加大水體跌落儲水式4的過程中與空氣摩擦的溶氧量。
[0020] 下沉裝置9的儲水室4連通有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安裝有水泵5,通過水泵 5將經過濾凈化的水輸送至呈迂回狀的水渠6中,所述水渠6用于把儲水室4的水輸送回魚 塘。所述下沉裝置9內設有水位檢測裝置,所述水位檢測裝置連接有單片機控制器,所述單 片機控制器與水泵5連接。所述水位檢測裝置用于檢測儲水室4內的水位,當水位達到高 水位時,向單片機控制器發出信號,通過單片機控制器啟動水泵5,向水渠6排水;當水位處 于低水位時,單片機控制器關閉水泵5。另外,儲水室4的高水位應與過濾裝置保持一定距 離,確保水從過濾裝置跌落的過程中能有一段與空氣摩擦的距離,進一步增加含氧量。
[0021] 所述水渠6可利用塘基開挖,迂回狀的設計可提高流水增氧的效果。作為一種優 選的實施方式,可在水渠6內密種有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完全釋放于 水中,提高水體的含量量。另外,還可在所述水渠6內裝置有永久磁鐵裝置,用于將水流磁 化,水經磁化后,可加大水分子間隙,提升溶氧量,而且磁化水應用于水產養殖中,可有效改 善水生生物生活環境,減免細菌微生物滋生,增強水生生物抗病力,使魚產量增產。
[0022]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所述水渠6的末端連接有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鋪設在魚 塘水面上,回流管7上開有均勻的滴水孔,經增氧凈化后的水通過滴水孔輸入到魚塘中,從 而實現水體的碎化增氧,并把富含氧氣的水向外擴散,進一步提高增氧效果。
[0023] 以上所述,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只要 其以相同的手段達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 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伸入魚塘(1)底部的引水管、與 引水管相連的下沉裝置(9),并且所述引水管的出水口位置比進水口位置低,所述下沉裝置 (9)的上部設置有過濾裝置,過濾裝置的下部為儲水室(4),所述儲水室(4)連通有出水管 道,所述出水管道上安裝有水泵(5),還包括用于把儲水室(4)的水輸送回魚塘的水渠(6), 所述水渠(6)與出水管道相連。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 置設有石英砂過濾層(3)。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 過濾層(3 )上還設有活性炭層(2 )。
4. 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 濾裝置設有空氣流通通道。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流 通通道為橫堅向間隔設置的套筒(8),所述套筒(8)的筒壁設有用于流通空氣的網孔。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6) 內密種有沉水植物。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6) 內裝置有用于將水流磁化的永久磁鐵裝置。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渠(6) 呈迂回狀。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鋪設 在魚塘(1)水面上的回流管(7),所述回流管(7)上開有均勻的滴水孔,所述回流管(7)設置 在水渠(6)的末端。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落差流水綜合增氧凈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裝 置(9)內設有水位檢測裝置,所述水位檢測裝置連接有單片機控制器,所述單片機控制器與 水泵(5)連接。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4082227SQ201410361600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6日
【發明者】梁橋鋒, 梁曦 申請人:梁橋鋒, 梁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