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其組分包括硒酸鈉、殼糠粉、豆粕、菜粕、雞糞、水、復合微生物發酵劑、營養劑和玉米粉,其制備方法包括制殼糠粉、一次混合、二次混合和發酵。本發明的試驗研究表明,施用發酵功能的有機肥,可達到外源鋅、硒、鐵肥的高效利用和高效轉化,可有效提高粳米中鋅、硒、鐵、鈣含量,達到營養素平衡指標,加工出的功能大米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長期使用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專利說明】 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有機肥制備【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鐵、鋅、硒、銅、錳、鈣等微量活性元素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中最具研究價值的就屬鋅、硒、鐵、鈣。
[0003]我國硒資源處于世界第四位,但分布不均,三分之二的地區為缺硒區和低硒區,人民群眾的硒攝入量不足,我國糧食主產地東北平原、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均為低硒地區,其糧食產量占全國70%,從而造成全國性缺硒。
[0004]因此,尋求可補充人體硒、鋅、鐵、鈣等營養物質含量,又安全、長期、大量食用的食物,成為了營養學家們追求的目標,作為世界性主食的大米,以大米為載體開發富含特別、有特別功能的大米,提高大米的鋅、硒、鐵、鈣等營養,改善人們微量元素營養不良的問題,是促進人們健康、改善營養的首選目標之一。
[0005]水稻等植物吸收肥料中物質的關鍵在于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力,且水稻的根系不僅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無機態養分,也能吸收有機態養分,然而總體來講,水稻對無機態養分的吸收數量要遠比有機態養分多,且吸收速率也更快;從提高人體血硒水平來看,有機硒比無機硒更有效,有機硒具有吸收率高、生物活性強、環境污染小等特點。
[0006]以硒而言,植物轉化有機硒的途徑有三種:土壤底施硒肥、葉面噴施硒肥、含硒溶液培養富硒的植物芽類。現有技術中以土壤底施硒肥提高植物中硒含量的方法大多以施有機肥為主,肥料利用率低,增富鋅、硒、鐵、鈣等營養的效果微乎其微。
【發明內容】
[0007]針對有機肥料難以被水稻等植物直接有效吸收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及其制備方法。
[0008]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9]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其組分包括硒酸鈉、殼糠粉、玉米粉、豆柏、菜柏、雞糞、水、復合微生物發酵劑和營養劑,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硒酸鈉0.015-0.02份、殼糠粉28-36份、豆柏8-10份、菜柏4-5份、雞糞12-15份、水40-50份、復合微生物發酵劑
0.6-0.7份、營養劑2-3份、玉米粉15-20份。
[0010]菜柏中含有豐富的賴氨酸,常量和微量元素,其中鈣、硒、鐵、鎂、錳、鋅的含量比豆柏高,磷含量是豆柏的2倍,同時它還含有豐富的含硫氨基酸,這正是豆柏所缺少的,所以菜柏和豆柏合用時可以起平衡和互補作用。
[0011]雞糞是一種比較優質的有機肥,其含純氮、磷(P205)、鉀(K20)約為1.63%、
1.54%,0.85%,雞糞經充分腐熟后成為種植作物的優質基肥。
[0012]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3](I)制殼糠粉:將干凈干燥無霉變的稻谷殼粉碎成直徑1-1.5mm的殼糠粉;
[0014](2) 一次混合:將步驟(I)中制備的殼糠粉與豆柏、菜柏、玉米粉和雞糞均勻混合;
[0015](3) 二次混合:向步驟(2)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復合微生物發酵劑和營養劑,均勻混合;
[0016](4)發酵:向步驟(3)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水,攪拌均勻,在25°C -35°C的溫度、常壓的自然條件下發酵4晝夜,然后加入硒酸鈉。
[001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以鐵肥作為基肥,與10-30倍的有機肥混合使用,可有效提供鐵效果。此外,研究表明,粳米中鐵含量隨供鋅水平的提高呈先下降,后上升,之后再下降的趨勢,在一定范圍內(0.5-8 μ mol/L),水稻粳米中鐵含量與供鋅水平呈顯著正相關,鋅對鐵元素的吸收具有促進作用。
[0018]試驗研究表明,施用發酵功能的有機肥,可達到外源鋅、硒、鐵肥的高效利用和高效轉化,可有效提高粳米中鋅、硒、鐵、鈣含量,達到營養素平衡指標,加工出的功能大米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長期使用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和創作特征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對本發明進一步闡述。
[0020]實施例一:
[0021]取硒酸鈉0.015份、殼糠粉28份、豆柏8份、菜柏4份、雞糞12份、水40份、復合微生物發酵劑0.6份、營養劑2份、玉米粉15份。
[0022]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3](I)制殼糠粉:將干凈干燥無霉變的稻谷殼粉碎成直徑1_的殼糠粉;
[0024](2) 一次混合:將步驟⑴中制備的殼糠粉與豆柏、菜柏、玉米粉和雞糞均勻混合;
[0025](3) 二次混合:向步驟(2)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復合微生物發酵劑和營養劑,均勻混合;
[0026](4)發酵:向步驟(3)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水,攪拌均勻,在25°C的溫度、常壓的自然條件下發酵4晝夜,然后加入硒酸鈉。
[0027]實施例二:
[0028]取硒酸鈉0.018份、殼糠粉33份、豆柏9份、菜柏5份、雞糞13份、水45份、復合微生物發酵劑0.6份、營養劑3份、玉米粉18份。
[0029]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0](I)制殼糠粉:將干凈干燥無霉變的稻谷殼粉碎成直徑1.2mm的殼糠粉;
[0031](2) 一次混合:將步驟(I)中制備的殼糠粉與豆柏、菜柏、玉米粉和雞糞均勻混合;
[0032](3) 二次混合:向步驟(2)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復合微生物發酵劑和營養劑,均勻混合;
[0033](4)發酵:向步驟(3)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水,攪拌均勻,在30°C的溫度、常壓的自然條件下發酵4晝夜,然后加入硒酸鈉。
[0034]實施例三:
[0035]取硒酸鈉0.02份、殼糠粉36份、豆柏10份、菜柏5份、雞糞15份、水50份、復合微生物發酵劑0.7份、營養劑2份、玉米粉20份。
[0036]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37](I)制殼糠粉:將干凈干燥無霉變的稻谷殼粉碎成直徑1.5mm的殼糠粉;
[0038](2) 一次混合:將步驟(I)中制備的殼糠粉與豆柏、菜柏、玉米粉和雞糞均勻混合;
[0039](3) 二次混合:向步驟(2)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復合微生物發酵劑和營養劑,均勻混合;
[0040](4)發酵:向步驟(3)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水,攪拌均勻,在35°C的溫度、常壓的自然條件下發酵4晝夜,然后加入硒酸鈉。
[0041]選用口感較好、香味較濃的晚熟香粳米品種作為功能性物質富集載體,采用自主研發的功能性有機肥料,既有效提高了稻米產量和鋅、硒、鐵等元素的含量,又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為食用者提供安全放心、有利于健康的微量元素補充食物。
[0042]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
【權利要求】
1.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其特征在于:其組分包括硒酸鈉、殼糠粉、豆柏、菜柏、雞糞、水、復合微生物發酵劑、營養劑和玉米粉,所述各組分的質量份數為硒酸鈉0.015-0.02份、殼糠粉28-36份、豆柏8-10份、菜柏4-5份、雞糞12-15份、水40-50份、復合微生物發酵劑0.6-0.7份、營養劑2-3份、玉米粉15-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復合微生物發酵有機肥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制殼糠粉:將干凈干燥無霉變的稻谷殼粉碎成直徑1-1.5mm的殼糠粉; (2)一次混合:將步驟(I)中制備的殼糠粉與豆柏、菜柏、玉米粉和雞糞均勻混合; (3)二次混合:向步驟(2)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復合微生物發酵劑和營養劑,均勻混合; (4)發酵:向步驟(3)中制備的混合物中加入水,攪拌均勻,在25°C_35°C的溫度、常壓的自然條件下發酵4晝夜,然后加入硒酸鈉。
【文檔編號】C05F15/00GK104311174SQ201410562829
【公開日】2015年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1日
【發明者】黃鶴春 申請人:安徽省富硒香生物食品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