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鰻魚養殖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鰻魚養殖方法,涉及鰻魚養殖領域。該鰻魚養殖方法步驟如下:(1)養鰻池分一級池、二級池和三級池;(2)鰻苗規格為5000~6000尾/千克,養鰻池水深為28~32厘米,水中含鹽量達0.4~0.5%,水溫為28~30℃;(3)每隔14~16天用消毒劑和殺蟲劑消毒;(4)將消毒后的絲蚯蚓切碎作為飼料投喂;(5)每天養鰻池的換水量為10%~15%,水溫為26~30℃,并潑灑抗應激類藥物;(6)以含量為90%的晶體敵百蟲作為治療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的藥物,水中含量為0.2~0.5ppm;以食鹽作為治療由霉菌引起的疾病的藥物,水中含鹽量為0.7%;(7)鰻苗養殖1個月后,進行分池養殖。按照本發明提供的方法養殖鰻魚,能給鰻魚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提高鰻魚的成活率。
【專利說明】一種鰻魚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鰻魚養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鰻魚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在鰻魚的養殖過程中,鰻魚所處的生長環境的水溫、浮游生物等因素對鰻魚的生長有較大的影響,因此鰻魚的養殖前期及養殖過程中對環境的控制尤為重要,這往往決定了鰻魚的成活率。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鰻魚養殖方法,該方法能夠給鰻苗提供穩定的生長環境,提高鰻魚的成活率。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
[0005]本發明提供的鰻魚養殖方法的步驟如下。
[0006](I)建造養鰻池
養鰻池分為三級:一級池、二級池和三級池,一、二級池安裝空氣能恒溫增氧設備;三級池安裝水車式增氧機;一級池的數量占養鰻池總數的6%,二級池的數量占養鰻池總數的24%,三級池的數量占養鰻池總數的70% ;
(2)鰻苗的放養
放養的鰻苗規格為5000?6000尾/千克,一級池的鰻苗放養密度為0.2?0.3千克/m2 ;二級池的鰻苗放養密度為0.1?0.15千克/m2,三級池的鰻苗放養密度為4800?5200條/畝;
在鰻苗放養前一天,向養鰻池加水,至水深為28?32厘米,加食鹽使水中含鹽量達
0.4?0.5%,在鰻苗入池的第二天早上開始,將水溫逐漸升高,每天升高2?3°C,使水溫升高至28?30°C即可;
(3)養鰻池的消毒
放養鰻苗之后每隔14?16天使用消毒劑和殺蟲劑對養鰻池進行消毒;
(4)飼料投喂
鰻苗下沉池底活動后,開始投喂飼料;
把絲蚯蚓用流動清水暫養4?5天,充分排污,然后每千克絲蚯蚓用土霉素10?15克浸泡消毒,將消毒后的絲蚯蚓切碎作為飼料投喂;投喂量為鰻苗總體重的10%?15%,投喂量以后每天遞增20%,每天投喂4次;
(5)調節水質
每天為養鰻池更換一次新水,每次每個養鰻池的換水量為該養鰻池水量的10%?15%,水溫控制在26?30°C,換水后應適量潑灑抗應激類藥物;
(6)病害防治對于鰻苗身上出現的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以含量為90%的晶體敵百蟲作為治療藥物,含量為90%的晶體敵百蟲潑灑到養殖池中后,在水中的含量為0.2?0.5ppm ;
對于鰻苗身上出現的由霉菌引起的疾病,以食鹽作為治療藥物,食鹽加入到養鰻池后,水中的含鹽量為0.7%;
(7)分池養殖
鰻苗養殖I個月后,個體增大,但個體大小差異明顯,要進行分池養殖。
[0007]特別的,所述養鰻池呈八角形,所述的空氣能恒溫增氧設備包括空氣能熱水器、水車式增氧機和爆氣增氧裝置。
[0008]特別的,所述消毒劑為水產用含量10%的聚維酮碘溶液和食鹽,水產用含量10%的聚維酮碘溶液和食鹽交替使用,聚維酮碘用量為250mL/畝,食鹽加入到養鰻池后,水中的含鹽量為7%。
[0009]特別的,所述殺蟲劑加入到養鰻池后在水中的含量為0.2?0.5ppm。
[0010]特別的,所述寄生蟲為錨頭蚤、兩極蟲、車輪蟲、指環蟲或者纖毛蟲。
[0011 ] 特別的,所述由霉囷引起的疾病為水霉病、爛尾病或者脫粘病。
[0012]特別的,所述絲蚯蚓用所述土霉素浸泡15分鐘。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提供的鰻魚養殖方法將鰻苗分別放養到不同的養鰻池中養殖,便于管理;通過殺滅水中的浮游生物、小雜魚及魚卵并保持水質防止水體的含氧量過低而導致鰻苗缺氧;且使用恒溫增氧設備將水的溫度和含氧量保持在最適合鰻苗生長的溫度和含氧量,使鰻苗體內代謝旺盛,提高對食物的消耗和吸收效率,從而提高鰻苗的生長速度和成活率;另外還使用藥物對患病的鰻苗進行治療,避免鰻苗患病死亡。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以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說明,以下列舉的實施例僅代表一種或幾種最佳實施方式,不應該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制。
[0015]本發明提供的鰻魚養殖方法的步驟如下。
[0016](I)建造養鰻池
養鰻池呈八角形并分為三級:一級池、二級池和三級池,一、二級池安裝空氣能恒溫增氧設備,該空氣能恒溫增氧設備包括空氣能熱水器、水車式增氧機和爆氣增氧裝置;三級池安裝水車式增氧機;一級池的數量占養鰻池總數的6%,二級池的數量占養鰻池總數的24%,三級池的數量占養鰻池總數的70%。
[0017](2)鰻苗的放養
放養的鰻苗規格為5000?6000尾/千克,一級池的鰻苗放養密度為0.2?0.3千克/m2 ;二級池的鰻苗放養密度為0.1?0.15千克/m2,三級池的鰻苗放養密度為4800?5200條/畝。
[0018]在鰻苗放養前一天,向養鰻池加水,至水深為28?32厘米,水質要符合GBl 1607(漁業水質標準)的規定,加食鹽使水中含鹽量達0.4?0.5%,在鰻苗入池的第二天早上開始,將水溫逐漸升高,每天升高2?3°C,大約一周后,使水溫升高至28?30°C即可。
[0019](3)養鰻池的消毒
放養鰻苗之后每隔14?16天使用消毒劑和殺蟲劑對養鰻池進行消毒。
[0020]其中,消毒劑為水產用含量10%的聚維酮碘溶液和食鹽,水產用含量10%的聚維酮碘溶液和食鹽交替使用,聚維酮碘用量為250mL/畝,食鹽加入到養鰻池后,水中的含鹽量為7%。殺蟲劑加入到養鰻池后在水中的含量為0.2?0.5ppm。
[0021](4)飼料投喂
鰻苗入池5-7天后,下沉池底活動,此時開始投喂飼料。
[0022]把絲蚯蚓用流動清水暫養4?5天,充分排污,然后每千克絲蚯蚓用土霉素10?15克浸泡消毒15分鐘,將消毒后的絲蚯蚓切碎作為飼料投喂;投喂量為鰻苗總體重的10%?15%,投喂量以后每天遞增20%,每天投喂4次。
[0023](5)調節水質
每天為養鰻池更換一次新水,每次每個養鰻池的換水量為該養鰻池水量的10%?15%,水溫控制在26?30°C,換水后應適量潑灑抗應激類藥物。
[0024](6)病害防治
對于鰻苗身上出現的由寄生蟲(如錨頭蚤、兩極蟲、車輪蟲、指環蟲或者纖毛蟲)引起的疾病,以含量為90%的晶體敵百蟲作為治療藥物,含量為90%的晶體敵百蟲潑灑到養殖池中后,在水中的含量為0.2?0.5ppm。
[0025]對于鰻苗身上出現的由霉菌引起的疾病,如水霉病、爛尾病或者脫粘病,以食鹽作為治療藥物,食鹽加入到養鰻池后,水中的含鹽量為0.7%。
[0026](7)分池養殖
養殖I個月后,鰻苗會因為吃不到食或由于專吃浮游生物致使出現大小兩極分化的現象,因此要將鰻苗進行分池養殖,分池有大中分小、小中分大以及分大中小三種分池方式。分池后,體型較小的要提高繼續投喂飼料,體型較大的要加強養殖管理,盡早出售,降低鰻魚養殖出售平均周期。
[0027]使用本發明提供的方法養殖的鰻苗的成活率在90%以上,經過2?3個月的養殖后,就有部分能夠達到4斤以上以用于出售。
[0028]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鰻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該鰻魚養殖方法的步驟如下: (1)建造養鰻池 養鰻池分為三級:一級池、二級池和三級池,一、二級池安裝空氣能恒溫增氧設備;三級池安裝水車式增氧機;一級池的數量占養鰻池總數的6%,二級池的數量占養鰻池總數的24%,三級池的數量占養鰻池總數的70% ; (2)鰻苗的放養 放養的鰻苗規格為5000?6000尾/千克,一級池的鰻苗放養密度為0.2?0.3千克/III2 ;二級池的鰻苗放養密度為0.1?0.15千克?2,三級池的鰻苗放養密度為4800?5200條/畝; 在鰻苗放養前一天,向養鰻池加水,至水深為28?32厘米,加食鹽使水中含鹽量達0.4?0.5%,在鰻苗入池的第二天早上開始,將水溫逐漸升高,每天升高2?31,使水溫升高至28?301即可; (3)養鰻池的消毒 放養鰻苗之后每隔14?16天使用消毒劑和殺蟲劑對養鰻池進行消毒; (4)飼料投喂 鰻苗下沉池底活動后,開始投喂飼料; 把絲蚯蚓用流動清水暫養4?5天,充分排污,然后每千克絲蚯蚓用土霉素10?15克浸泡消毒,將消毒后的絲蚯蚓切碎作為飼料投喂;投喂量為鰻苗總體重的10%?15%,投喂量以后每天遞增20%,每天投喂4次; (5)調節水質 每天為養鰻池更換一次新水,每次每個養鰻池的換水量為該養鰻池水量的10%?15%,水溫控制在26?301,換水后應適量潑灑抗應激類藥物; (6)病害防治 對于鰻苗身上出現的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以含量為90%的晶體敵百蟲作為治療藥物,含量為90%的晶體敵百蟲潑灑到養殖池中后,在水中的含量為0.2?0.5卯III ; 對于鰻苗身上出現的由霉菌引起的疾病,以食鹽作為治療藥物,食鹽加入到養鰻池后,水中的含鹽量為0.7% ; (7)分池養殖 鰻苗養殖1個月后,個體增大,但個體大小差異明顯,要進行分池養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鰻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鰻池呈八角形,所述的空氣能恒溫增氧設備包括空氣能熱水器、水車式增氧機和爆氣增氧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鰻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劑為水產用含量10%的聚維酮碘溶液和食鹽,水產用含量10%的聚維酮碘溶液和食鹽交替使用,聚維酮碘用量為25011117畝,食鹽加入到養鰻池后,水中的含鹽量為7%。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鰻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蟲劑加入到養鰻池后在水中的含量為0.2?0.5卯111。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鰻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蟲為錨頭蚤、兩極蟲、車輪蟲、指環蟲或者纖毛蟲。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鰻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霉菌引起的疾病為水霉病、爛尾病或者脫粘病。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鰻魚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絲蚯蚓用所述土霉素浸泡15分鐘。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4381177SQ201410700999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明者】黃義遵 申請人:陽江市華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