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其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前輪、后輪,機架、旋耕刀總成;所述發動機將動力傳遞給變速箱,所述變速箱輸出的動力通過旋耕傳動部件驅動旋耕刀總成轉動;所述發動機、變速箱、前輪、后輪和旋耕刀總成均安裝在機架上;還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包括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和旋耕刀總成液壓升降系統;所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控制閥、油泵、油罐、分配閥、前輪轉向動力缸和后輪轉向動力缸;所述旋耕刀總成液壓升降系統包括旋耕升降液壓缸、旋耕刀總成。本實用新型具有轉彎半徑小、轉向輕便準確、操作省力等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作業車輛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的農業車輛特別是微耕機采用兩輪或四輪轉向,兩輪轉向由于轉向半徑較大,不便于農田作業;四輪轉向雖然便于農田作業,但其通常使用機械式四輪轉向系統,其后輪的偏轉是依靠機械傳動將前輪偏轉運動傳到后輪上。由于機械部分不可避免地存在磨損,傳動間隙增大,而使后輪實際偏轉角不準確,性能下降。傳統微耕機的旋耕刀總成的升降往往采用純人工的機械操作,需要耗費大量力氣。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缺陷,發明了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其具有轉彎半徑小、轉向輕便準確、操作省力等優點。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
[0005]—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其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前輪、后輪,機架、旋耕刀總成;所述發動機將動力傳遞給變速箱,所述變速箱輸出的動力一方面驅動前輪及后輪前后轉動,另一方面通過旋耕傳動部件驅動旋耕刀總成轉動;所述發動機、變速箱、前輪、后輪,機架和旋耕刀總成均安裝在機架上;
[0006]還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和旋耕刀總成液壓升降系統;
[0007]其中,所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控制閥、油泵、油罐、分配閥、前輪轉向動力缸和后輪轉向動力缸,所述油泵、分配閥、前輪轉向動力缸及后輪轉向動力缸的左右腔室分別通過油管與轉向控制閥連接,所述油泵和油罐之間通過油管連接,所述油罐和分配閥之間通過油管連接,所述前輪轉向動力缸及后輪轉向動力缸固定設置于機架上;
[0008]其中,所述旋耕刀總成液壓升降系統包括旋耕升降液壓缸、旋耕刀總成,所述旋耕刀總成包括旋耕刀、活動節點1、活動節點I1、連接臂和套筒;所述分配閥通過油管與旋耕升降液壓缸連接,所述旋耕升降液壓缸一端固定于機架,另一端延伸出活塞連桿,所述活塞連桿通過活動節點I與連接臂活動連接,所述連接臂固定于套筒上,套筒通過活動節點II與旋耕傳動部件活動連接。
[0009]優選的是,所述轉向控制閥包含P通道、T通道、B通道和A通道;其中,P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油泵連接,T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分配閥連接,B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前輪轉向動力缸及后輪轉向動力缸的右腔室連接,A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前輪轉向動力缸及后輪轉向動力缸的左腔室連接。
[0010]優選的是,所述分配閥包含C通道、D通道、E通道和F通道;其中,C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旋耕升降液壓缸的上端腔室連接,D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旋耕升降液壓缸的下端腔室連接,E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轉向控制閥的T通道連接,F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油罐連接。
[0011]優選的是,所述油泵與發動機通過連接帶連接。
[0012]優選的是,所述前輪轉向動力缸和后輪轉向動力缸的外部分別設有一端與活塞桿連接的橫拉桿,所述橫拉桿的另一端與轉向節臂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的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實用新型所述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采用四輪轉向,當低速的時候,前輪朝著要轉的方向轉,后輪則相反,這樣,可以讓前后輪的延長線交于一點的位置更短,就是轉彎半徑減小了,可以駛入原本不能采用機械耕作的死角,減少了人力勞動。
[0015]2、本實用新型所述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采用液壓助力轉向系統,駕駛人員通過它可以用較小的操縱力實現較大的轉向力控制,并且性能安全、可靠,操縱輕便、靈活。
[0016]3、本實用新型所述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其旋耕刀總成的升降采用液壓升降系統,只需使用較小的助力即可操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的右視圖;
[0018]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的轉向結構示意圖;
[0019]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的轉向系統左轉彎時的示意圖;
[0020]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的轉向控制閥的結構示意圖;
[0021]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的分配閥的結構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說明:
[0023]1.發動機,2.方向盤,3.變速掛擋桿,4.液壓操縱桿,5.油罐,6.旋耕升降液壓缸,7.活塞連桿,
[0024]8.旋耕刀總成,81.活動節點II,82.活動節點I,83.連接臂,84.旋耕刀,85.套筒;
[0025]9.機架,10.變速箱,11.油泵,12.分配閥,13.轉向控制閥,14.油管,15.旋耕傳
動部件;
[0026]21.前輪,22.后輪;
[0027]31.P 通道,32.T 通道,33.B 通道,34.A 通道,35.C 通道,36.D 通道,37.E 通道,38.F通道;
[0028]41.前輪轉向動力缸,42.后輪轉向動力缸;
[0029]51.橫拉桿;
[0030]61.轉向節臂。
【具體實施方式】
[0031]實施例
[0032]如圖1、圖2、圖3、圖4和圖5所不,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包括發動機1、變速箱10、前輪21、后輪22,機架9、旋耕刀總成8 ;發動機I將動力傳遞給變速箱10,變速箱10的檔位由變速掛擋桿3控制,變速箱10輸出的動力通過旋耕傳動部件15驅動旋耕刀總成8轉動;發動機1、變速箱10、前輪21、后輪22和旋耕刀總成8均安裝在機架9上;在本實施例中,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采用液壓系統;液壓系統包括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和旋耕刀總成液壓升降系統;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控制閥13、油泵11、油罐5、分配閥12、前輪轉向動力缸41和前輪轉向動力缸42,油泵11、分配閥12、前輪轉向動力缸41及前輪轉向動力缸42的左右腔室分別通過油管14與轉向控制閥13連接;油泵11由發動機I驅動,其和油罐5通過油管14連接,油罐5和分配閥12通過油管14連接,方向盤2與轉向控制閥13連接。
[0033]旋耕刀總成液壓升降系統包括旋耕升降液壓缸6、旋耕刀總成8,旋耕刀總成8包括旋耕刀84、活動節點I 82、活動節點II 81、連接臂83和套筒85 ;分配閥12通過油管14與旋耕升降液壓缸6連接,旋耕升降液壓缸6 —端固定于機架9,另一端延伸出活塞連桿7,活塞連桿7通過活動節點I 82與連接臂83活動連接,連接臂83固定于套筒上,套筒85通過活動節點II 81與旋耕傳動部件15活動連接。
[0034]前輪轉向動力缸41和前輪轉向動力缸42內均設有活塞桿(未顯示),活塞桿與橫拉桿51連接,橫拉桿51與轉向節臂61連接。
[0035]轉向控制閥13包含P通道31、T通道32、B通道33和A通道34 ;其中,P通道31通過油管14與油泵11連接,T通道32通過油管14與分配閥12連接,B通道33通過油管14與前輪轉向動力缸41及前輪轉向動力缸42的右腔室連接,A通道34通過油管14與前輪轉向動力缸41及前輪轉向動力缸42的左腔室連接。
[0036]如圖1、圖3所示,當方向盤2向左轉動時,轉向控制閥13將油泵11泵出來的液壓油通過B通道33分別流至前輪轉向動力缸41和前輪轉向動力缸42的右腔室,將左腔室與A通道34接通,再通過T通道32回流至分配閥12,油壓推動活塞桿,作用于活塞桿的力推動橫拉桿51,橫拉桿51拉動轉向節臂61,使前輪21向左轉,同時后輪22向右轉;當方向盤2向右轉動時,轉向控制閥13將油泵11泵出來的液壓油通過A通道34分別流至前輪轉向動力缸41和前輪轉向動力缸42的左腔室,將右腔室與B通道33接通,再通過T通道32回流至分配閥12,油壓推動活塞桿,作用于活塞桿的力推動橫拉桿51,橫拉桿51拉動轉向節臂61,使前輪21向右轉,同時后輪22向左轉;后輪22轉向與前輪21轉向方向相反,即逆向位轉向,這樣可使轉彎半徑變小。
[0037]分配閥12包含C通道35、D通道36、E通道37和F通道38 ;其中,C通道35通過油管14與旋耕升降液壓缸6的上端腔室連接,D通道36通過油管14與旋耕升降液壓缸6的下端腔室連接,E通道37通過油管14與所述轉向控制閥13的T通道32連接,F通道38通過油管14與所述油罐5連接。液壓操縱桿與分配閥12連接,C通道35和D通道36開通或閉合由液壓操縱桿控制。往前推動液壓操縱桿時,油泵11泵出來的液壓油通過轉向控制閥13的P通道和T通道到達分配閥,再過C通道35流至旋耕升降液壓缸6上端腔室,油壓向下推動活塞連桿7,旋耕刀總成8下降,下端腔室與D通道36接通,液壓油通過D通道36經分配閥回流至油罐;往回撥動液壓操縱桿時,油泵11泵出來的液壓油通過D通道36流至旋耕升降液壓缸6下端腔室,油壓向上拉動活塞連桿7,旋耕刀總成8上升,上端腔室與C通道35接通,液壓油通過C通道35經分配閥回流至油罐。
[0038]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其包括:發動機、變速箱、前輪、后輪,機架、旋耕刀總成;所述發動機將動力傳遞給變速箱,所述變速箱輸出的動力一方面驅動前輪及后輪前后轉動,另一方面通過旋耕傳動部件驅動旋耕刀總成轉動;所述發動機、變速箱、前輪、后輪和旋耕刀總成均安裝在機架上; 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液壓系統;所述液壓系統包括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和旋耕刀總成液壓升降系統; 其中,所述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包括轉向控制閥、油泵、油罐、分配閥、前輪轉向動力缸和后輪轉向動力缸,所述油泵、分配閥、前輪轉向動力缸及后輪轉向動力缸的左右腔室分別通過油管與轉向控制閥連接,所述油泵和油罐之間通過油管連接,所述油罐和分配閥之間通過油管連接,所述前輪轉向動力缸及后輪轉向動力缸固定設置于機架上; 其中,所述旋耕刀總成液壓升降系統包括旋耕升降液壓缸、旋耕刀總成,所述旋耕刀總成包括旋耕刀、活動節點1、活動節點I1、連接臂和套筒;所述分配閥通過油管與旋耕升降液壓缸連接,所述旋耕升降液壓缸一端固定于機架,另一端延伸出活塞連桿,所述活塞連桿通過活動節點I與連接臂活動連接,所述連接臂固定于套筒上,套筒通過活動節點II與旋耕傳動部件活動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向控制閥包含P通道、T通道、B通道和A通道;其中,P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油泵連接,T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分配閥連接,B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前輪轉向動力缸及后輪轉向動力缸的右腔室連接,A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前輪轉向動力缸及后輪轉向動力缸的左腔室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閥包含C通道、D通道、E通道和F通道;其中,C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旋耕升降液壓缸的上端腔室連接,D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旋耕升降液壓缸的下端腔室連接,E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轉向控制閥的T通道連接,F通道通過油管與所述油罐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與發動機通過連接帶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輪液壓轉向微耕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轉向動力缸和后輪轉向動力缸的外部分別設有一端與活塞桿連接的橫拉桿,所述橫拉桿的另一端與轉向節臂連接。
【文檔編號】A01B33/02GK203735004SQ201420075912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2月21日
【發明者】全開 申請人:全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