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287264閱讀:728來源:國知局
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陸基水產養殖裝置,提供了一種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包括圓柱形養殖池體、錐形池底、水質生物凈化裝置、增氧提水裝置和養殖污物分離裝置;錐形池底設在養殖池體底部,池底的錐底部設有排污口,水質生物凈化裝置設在養殖池體的一側周邊,養殖池體遠端的上端與處理裝置遠端的上端之間設有出水口,近端的上端與處理裝置近端的上端之間設有入水口;入水口和出水口與池體的內腔以切線方式相連通,增氧提水裝置設在水質生物凈化裝置中,出口位于入水口處,養殖污物分離器的一端與排污口相連接,另一端通過循環泵與水質生物凈化裝置相連通;本實用新型實現了養殖水體的低能耗自凈內循環,整體能耗僅為現有技術的20%左右。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陸基水產養殖裝置。 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

【背景技術】
[0002] 水產養殖,是農業生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陸基水產養殖方式已成為水產 養殖中一個技術先進且逐漸趨重的部分。采用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能可靠地生產綠色安 全的水產品,對實現低碳漁業、循環經濟和構建我國現代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0003] 但是,目前陸基水產養殖的發展,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制約,充足的、合乎要求的水 源是陸基水產養殖所必不可少的,而水源不足、水污染問題,一直困擾著陸基水產養殖的發 展。因此,提升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技術水平更顯得緊迫和必要。
[0004] 為了能夠充分利用水資源,使養殖池中的水能夠循環使用,許多專利公開了各自 的技術,如中國專利,申請號:2004100536481公開了一種工廠化水產養殖廢水綜合處理方 法及處理系統。用于工廠化水產養殖的廢水處理。將工廠化養殖池底部富含糞便和氨等 代謝產物以及剩余飼料的廢水輸送到斜板沉淀器,粒徑較大的糞便和剩余飼料沉淀在沉淀 區,接著由機械過濾器將粒徑較小的糞便和剩余飼料攔截在過濾前區,廢水再進入以硝化 細菌為介質的生物濾器,利用硝化細菌將氨轉化為硝酸鹽,廢水再回流至養殖池循環利用, 斜板沉淀器沉淀區和機械過濾器過濾前區積累的糞便和剩余飼料以及生物濾器底部積累 的絮凝物和沉淀物定期輸送到以水培草類植物為介質的植物濾器,循環灌溉水培草類植物 以完成固體物的攔截和硝酸鹽、磷鹽等的吸收等深度處理,并定期回流對機械過濾器進行 反沖洗。
[0005] 挪威阿科瓦(A K V A )公司也提供了一種工廠化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和廢水綜 合處理方法及處理系統。
[0006] 養殖池和水質凈化裝置是陸基水產養殖設施裝備中的關鍵部件,但在上述公開的 技術中,其養殖池的構造均不夠合理,養殖池水的處理,需要經過至少2?4次的提水,才能 夠達到預期的處理要求,導致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能耗大,運行成本高,難以推廣應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7]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 上述缺陷。
[0008]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包括上端敞開的圓柱形養殖池體、 鍋底狀的錐形池底、水質生物凈化裝置、增氧提水裝置和養殖污物分離裝置;
[0009] 所述錐形池底設置在所述的養殖池體的底部,所述池底的錐底部設有排污口,所 述水質生物凈化裝置設置在養殖池體的周邊;
[0010] 養殖池體的池體遠端的上端與水質生物凈化裝置的處理裝置遠端的上端之間設 有出水口;
[0011] 養殖池體的池體近端的上端與水質生物凈化裝置的處理裝置近端的上端之間設 有入水口;
[0012] 所述入水口和出水口均與養殖池體的內腔以切線方式相連通;
[0013] 所述增氧提水裝置設置在所述的水質生物凈化裝置中,其出口位于所述的入水口 處;
[0014] 所述養殖污物分離器的一端與所述排污口通過管線相連接,另一端通過循環泵與 所述水質生物凈化裝置相連通;
[0015] 本實用新型適用海淡水任何品種養殖。
[0016]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 本實用新型在圓形養殖池的基礎上,采用切線進水的循環方式,聚集養殖污物的 能力和效果得到顯著增強;同時將提水、增氧與水的循環結合在一起,更為節能,實現了養 殖水體的低能耗自凈內循環,結構簡單,占地面積小,養殖池中的水只經過一次水泵提升, 整體能耗僅為現有技術的20%左右,具有較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圖1為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結構示意圖。
[0019] 圖2為養殖池體結構示意圖。
[0020] 圖3為養殖池體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 參見圖1、圖2和圖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包括上端敞開 的圓柱形養殖池體1、鍋底狀的錐形池底2、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增氧提水裝置6和養殖污 物分離裝置7 ;
[0022] 所述底狀的錐形池底2設置在所述的養殖池體1的底部,所述池底2的錐底部設 有排污口 201,優選的,排污口 201設置在錐底部的中央;
[0023] 所述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設置在養殖池體1的周邊;
[0024] 養殖池體1的池體遠端101的上端與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的處理裝置遠端301的 上端之間設有出水口 5 ;
[0025] 養殖池體1的池體近端102的上端與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的處理裝置近端302的 上端之間設有入水口 4 ;
[0026] 所述入水口 4和出水口 5均與池體1的內腔以切線方式相連通;
[0027] 所述增氧提水裝置6設置在所述的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中,其出口 601位于所述 的入水口 4處;
[0028] 所述養殖污物分離器7的一端與所述排污口 201通過管線相連接,另一端通過循 環泵8與所述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相連通,所述養殖污物分離裝置7用于分離和收集魚糞 等養殖(固體)污物,所述養殖污物分離裝置7優選采用ZL201220273721. 6專利公開的技 術;
[0029] 優選的,在所述的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中,設有紫外燈303 ;
[0030] 優選的,所述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的數量為多1?4個,沿所述養殖池體1的周邊 分布;
[0031] 所述的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可以是任何幾何形狀,優先的為如圖1所示,所述水 質生物凈化裝置3與所述養殖池可以分開,也可以并在一起;
[0032] 優選的,入水口 4的橫截面面積為出水口 5的0. 5-1. 0倍;
[0033] 優選的,所述養殖池體1的高度和直徑比為1 : 1?8 ;
[0034] 所述增氧提水裝置6為本領域公知的設備,采用氣提水原理,增氧提水裝置借助 一種增氧器,在增氧的同時又將水提起,送入養殖池體1,無需另外能耗的增加。優選的,采 用ZL201220274310. 9專利公開的技術;
[0035] 所述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中設有水質生物凈化構件304,為本領域公知的生物膜 法水凈化用的過濾材料或填料,優選的,采用如ZL201220273725. 4專利公開的技術;
[0036] 優選的,以立方米/小時計,增氧提水裝置6的出口空氣流量為圓柱形養殖池體1 體積的0. 5?0. 8倍;
[0037] 優選的,以立方米/小時計,入水口 4處水的流量為養殖池體1體積的0. 5?0. 8 倍;
[0038] 優選的,每天進入養殖污物分離裝置的水量為養殖池體1體積的5?10% ;
[0039]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操作的:
[0040] 養殖生產過程中,養殖水在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中,利用水質生物凈化構件304凈 化處理,處理后的水利用增氧提水裝置6、由空氣裹攜提升,通過入水口 4,以切線方向進入 養殖池體1,低阻耗地順勢推動養殖池體1中水體,形成連續不斷的旋轉流態,使養殖污物 集中到排污口 201,并在增氧提水裝置6提水后形成水位落差的作用下,通過出水口 5再次 進入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形成往復使用的循環流,用于養殖生產;而養殖池體1中的養殖 污物,則在旋轉水流離心力的作用下,不斷緩慢地向池底2的中心聚集,通過排污口 201排 出,進入養殖污物分離裝置,一則分離的(收集)固體污物排放,另則分離后的清水由循環 泵8送入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重新循環利用。
【權利要求】
1. 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端敞開的圓柱形養殖池體(1)、鍋底 狀的錐形池底(2)、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增氧提水裝置(6)和養殖污物分離裝置; 所述底狀的錐形池底(2)設置在所述的養殖池體(1)的底部,所述池底(2)的錐底部 設有排污口(201); 所述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設置在養殖池體(1)的一側周邊; 養殖池體(1)的池體遠端(101)的上端與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的處理裝置遠端 (301) 的上端之間設有出水口(5); 養殖池體(1)的池體近端(102)的上端與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的處理裝置近端 (302) 的上端之間設有入水口(4); 所述入水口(4)和出水口(5)均與池體(1)的內腔以切線方式相連通; 所述增氧提水裝置(6)設置在所述的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中,其出口(601)位于所 述入水口⑷處; 所述養殖污物分離器(7)的一端與所述排污口(201)通過管線相連接,另一端通過循 環泵與所述水質生物凈化裝置(3)相連通。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排污口(201)設置在 維底部的中央。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質生物凈化 裝置(3)的數量為多1?4個,沿所述養殖池體(1)的周邊分布。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質生物凈化 裝置沿所述養殖池體(1)的周邊均勻分布。
5. 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循環水陸基水產養殖裝置,其特征在于,入水 口(4)的橫截面面積為出水口(5)的0.5-1. 0倍;所述養殖池體(1)的高度和直徑比為 1 : 1 ?8。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872827SQ201420211027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28日
【發明者】錢輝仁, 張明華 申請人:上海藍海水產發展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长兴县| 教育| 和龙市| 靖西县| 甘德县| 襄樊市| 淮北市| 右玉县| 巴青县| 三门县| 华蓥市| 绵竹市| 丹东市| 固原市| 疏附县| 临颍县| 莱阳市| 扎兰屯市| 许昌市| 林周县| 眉山市| 沙湾县| 贵德县| 彭山县| 龙口市| 弥勒县| 阿城市| 图们市| 麻栗坡县| 土默特右旗| 澎湖县| 邓州市| 武平县| 克东县| 二连浩特市| 长白| 蒙山县| 铁力市| 突泉县|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