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增氧機及其循環增氧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新型增氧機及其循環增氧系統,包括曝氣系統和推流系統,所述曝氣系統包括設置在水體外部的鼓風機和設置在水體內部的曝氣管,所述鼓風機的進風口通過進氣管道與大氣連通,鼓風機的出風口與曝氣管的進風口之間通過出氣管道連通,所述推流系統包括設置在曝氣管上方的潛水推流器;循環增氧系統包括多個平行相鄰設置的水槽,該水槽的入水端設置有增氧機,水槽的出水端設置有水流過濾裝置。空氣從曝氣管的微孔中排出與水體充分結合,達到了向水體增氧的效果;在潛水推流器的推動下,氣泡跟隨水流擴散到更大范圍,使水體的增氧效果更好,水體產生流動循環,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
【專利說明】一種新型增氧機及其循環增氧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增氧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魚塘養殖的增氧機及其循環 增氧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0003] 目前,魚塘養魚時為保證水體的含氧量,會使用到各種魚塘增氧機。常用的魚塘增 氧機主要有水車式、葉輪式、潛水微孔曝氣式等類型,其關鍵技術是通過風機向水體充入空 氣或者通過機械裝置將水拋灑到空氣中使水體與空氣充分接觸,以增加水體含氧量。但這 些類型的增氧機增氧范圍小、效率低,會存在部分水體含氧量不足的問題;同時其水體基本 呈死水狀態,不能產生流動循環,水體內的糞便、有害氣體等雜質堆積,對魚類生長產生極 為不利的影響;另外這些類型的增氧機工作時會在水面移動,一般需要專人照看值守,浪費 人力。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增氧效率高、范圍廣,能夠實現水體循環流動、且無需專人照 看的固定式增氧機。
[0005]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6] 一種新型增氧機,包括曝氣系統和推流系統,所述曝氣系統包括設置在水體外部 的鼓風機和設置在水體內部的曝氣管,所述鼓風機的進風口通過進氣管道與大氣連通,鼓 風機的出風口與曝氣管的進風口之間通過出氣管道連通,所述推流系統包括設置在曝氣管 上方的潛水推流器。
[0007] 進一步地,所述曝氣系統和推流系統分別通過支架一和支架二固定在堤壩上,所 述曝氣管的端部固定在支架一上。
[0008] 所述出氣管道經分流分別與多個曝氣管連通。
[0009] 進一步地,所述曝氣管的外層膜管上均勻開設有大量自閉式微孔,該微孔在供氣 時能自動張開,進行曝氣,停止供氣時,微孔自動關閉。
[0010]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增氧機的循環增氧系統,該系統包括多個平行相 鄰設置的水槽,該水槽的入水端設置有增氧機,水槽的出水端設置有水流過濾裝置。
[0011] 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 空氣由進氣管道進入鼓風機,經過風機增壓的空氣通過出氣管道輸入到各個曝氣 管中,有一定壓力的空氣從曝氣管的微孔中排出與水體充分結合,達到了向水體增氧的效 果;從具有微孔的曝氣管排出的氣泡在潛水推流器的推動下,跟隨水流擴散到更大范圍,使 水體的增氧效果更好,同時在推流系統的作用下,魚塘水體產生流動循環,可以將魚類的糞 便、水體中的有害氣體等雜質推離魚群聚集生活區域,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同時,由于該 增氧機是通過兩個支架固定安裝在堤壩上,增氧工作時增氧機不會在水體內移動,不存在 碰撞隱患,通電正常運轉后無需專人照看,節省人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 圖1為本實用新型新型增氧機的主視圖;
[0014] 圖2為圖1的側視圖;
[0015]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0016]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曝氣管的軸向剖視圖;
[0017] 圖5為本實用新型循環增氧系統的使用狀態示意圖,并示出了水體流動的方向。
[0018] 圖中:1、曝氣系統,11、鼓風機,12、曝氣管,13、進氣管道,14、出氣管道,15、支架 一,2、推流系統,21、潛水推流器,22、支架二,3、堤壩,4、水槽,5、土堆;
[0019] 12a、橡膠膜管,12b、內襯管,12c、連接頭,12d、前堵頭,12e、后堵頭,12f、卡箍。
【具體實施方式】
[0020]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實施方式作詳細的說明。
[0021]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魚塘養殖的增氧機,該增氧機包括曝氣系統1和推流系 統2,所述曝氣系統1和推流系統2分別通過支架一 15和支架二22固定在堤壩3上,使得 增氧機增氧作業時不會隨水流產生移動,固定式的增氧機無需專人看管。
[0022] 如圖1所示,曝氣系統1包括安裝在水體外部堤壩3頂端的鼓風機11以及設置在 水體內的曝氣管12。所述鼓風機11的進風口與進氣管道13連通,鼓風機通電后外界空氣 由進氣管道進入鼓風機,進氣管道上端的入風口處設置有空氣過濾裝置,進氣管道的頂端 壓裝有防塵罩,防塵罩和空氣過濾裝置可以有效防止灰塵或雨水從進氣管道進入到曝氣系 統中,從而避免管道堵塞的情況。所述鼓風機11的出風口與出氣管道14連通,空氣經過鼓 風機加壓后由出氣管道輸出,該出氣管道向下延伸至魚塘底部的支架一 15處,并與多個曝 氣管12相連通。鼓風機11的出風口還預留有分流管道,并采用閥門關斷。
[0023] 如圖3所示,所述曝氣管12位于在魚塘水體下部支架一 15的一側,該曝氣管依次 平行布置,每個曝氣管的一端與出氣管道14通過膠合連接,粘接處的中部有通氣圓孔,另 一端分別螺紋連接在支架一 15上,所述支架一固定在堤壩3上,保持在水底,曝氣管用于將 出氣管道中的空氣進行分流并進行曝氣充氧。所述曝氣管為膜片管式曝氣管,其表面均勻 開設有多個自閉式微孔,工作時曝氣管的微孔在空氣壓力下會自動張開,空氣進入魚塘進 行充氧,如果壓力消失,曝氣管的微孔就會自動閉合,防止水倒灌流入曝氣系統中。出氣管 道14內具有一定壓力的空氣經過曝氣管12的微孔排出,微孔沿管壁表面軸向和徑向均勻 分布,曝氣服務面積廣、強度大、無死角,氧利用率高,曝氣時使空氣與水體充分接觸,實現 了向水體增氧的功能。曝氣管的膜片采用模壓生產,含膠率高、抗老化性強、永久變形小、抗 撕裂性強,使用壽命比傳統曝氣管長;該曝氣管膜片厚度薄(1.8mm±0. 1),其表面開孔數 量多,密度大,氣泡在水體內分散均勻,氣泡直徑微小(l_3mm)使其與水體的接觸面積大大 增加,因此具有很高的氧氣傳遞效率;該曝氣管的外層膜管上的微孔在供氣時能自動張開, 進行曝氣,停止供氣時,孔眼自動關閉,這樣有效地阻止了污水倒灌進入曝氣系統,防止出 現阻塞現象,克服了以前曝氣裝置利用率低,易堵塞等缺點。因此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曝氣 管與傳統曝氣管相比具有使用壽命長、氧利用率高、防止污水污泥倒灌等優勢。
[0024] 如圖4所示,曝氣管12主要由橡膠膜管12a、內襯管12b、連接頭12c、前堵頭12d、 后堵頭12e、卡箍12f組成。橡膠模管12a包覆在內襯管12b外表面,橡膠模管12a兩端通 過卡箍12f扎緊固定在前堵頭12d、后堵頭12e上,連接頭12c中部開有通氣圓孔,該通氣 圓孔與出氣管道14上鉆出的圓孔連通,連接頭12c圓弧表面通過膠合粘貼固定在出氣管道 14表面。前堵頭12d-端與連接頭12c通過螺紋連接,另一端與內襯管12b膠接。后堵頭 12e-端與內襯管12b膠接,另一端中部有內螺紋,通過螺栓連接可使其固定在所述支架一 15上。
[0025] 如圖2所示,推流系統2為設置在微孔曝氣管12上方的潛水推流器21,該潛水推 流器通過支架二22固定在堤壩3上,在曝氣系統1工作的同時,推流系統2也啟動工作,對 曝氣管放出的氣泡進行推送,保證有效范圍內的含氧量。所述潛水推流器21主要由多極電 機、葉輪、導流帽、機械密封、外殼、電纜線等部分組成。
[0026] 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采用上述方案中增氧機的循環增氧系統,該 系統包括多個平行相鄰設置的水槽4,該水槽用于養殖主要經濟魚類,水槽的入水端設置有 增氧機,水槽的出水端設置有水流過濾裝置,魚塘中間位置需要設置一個土堆5,水槽4設 置在該土堆的一側邊,潛水推流器21通電后,魚塘水體在旋轉的潛水推流器葉片的推動下 向正前方擴散流動,將從曝氣管中排出的氣泡沿著對應的水槽推向更遠的地方,從而使水 體增氧范圍擴大。同時在潛水推流器的推力作用下使魚塘水體以土堆為中心實現循環流 動,有效推動魚類的糞便遠離水槽中魚群聚集的生活區域及水體中的有害氣體等雜質分解 逸出,使水體得到凈化,改善魚類生存環境。采用水槽集中養殖,有效利用氧氣,增加產量。
[0027] 以上所述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 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 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 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新型增氧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曝氣系統(1)和推流系統(2),所述曝氣系統(1) 包括設置在水體外部的鼓風機(11)和設置在水體內部的曝氣管(12),所述鼓風機的進風 口通過進氣管道(13)與大氣連通,鼓風機的出風口與曝氣管的進風口之間通過出氣管道 (14) 連通,所述推流系統(2)包括設置在曝氣管上方的潛水推流器(21)。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系統(1)和推流系統(2)分別 通過支架一(15)和支架二(22)固定在堤壩(3)上,所述曝氣管(12)的端部固定在支架一 (15) 上。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管道(14)經分流分別與多個 曝氣管(12)連通。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增氧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氣管(12)的外層膜管上均勻開 設有大量自閉式微孔,該微孔在供氣時能自動張開,進行曝氣,停止供氣時,微孔自動關閉。
5. -種采用權利要求1所述增氧機的循環增氧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平行相鄰 設置的水槽(4),該水槽的入水端設置有增氧機,水槽(4)的出水端設置有水流過濾裝置。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3872831SQ201420233659
【公開日】2014年10月15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8日
【發明者】陳君, 王帆, 陳小三 申請人:合肥市航嘉電子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