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包括U型架、底板和拉伸板;底板固定在U型架一側且底板上均勻排布有多個第一通孔;U型架內設置有U型槽;拉伸板位于U型槽內并可滑動;拉伸板上均勻排布有與第一通孔錯位的第二通孔;拉伸板在U型槽內滑移時,可將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一一對應。將種子堆放在拉伸板上,然后往復移動該置床板,使堆放在拉伸板上的種子展開,并進入到第二通孔內。然后拉動拉伸板,每一個第二通孔內的種子將隨著拉伸板的移動而移動,當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一一對應時,種子將從第一通孔穿過,從而將種子均勻地播種,避免種子分布不均勻、吸收水分不一致而影響種子的生長發育和最后結果簽定,降低播種和數粒的時間。
【專利說明】一種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農民種田科技水平的提高,他們經常要做一些簡單的農業實驗,而許多基礎實驗中都需要對所涉及的種子數量進行計數,傳統的數種方法一直都是靠人工來做,需要占用很長的時間。
[0003]另外農作物種子發芽時,需要將種子均勻分布在發芽介質內,避免種子分布不均勻,吸收水分不一致,進而影響種子的生長發育和最后結果簽定,也降低工作效率。然而,目前通常是采用人工將種子一粒粒播種在發芽介質內,種子分布不均勻,吸收水分不一致,影響種子的生長發育和最后結果簽定,而且耽誤播種時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以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5]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一種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包括U型架、底板和拉伸板;底板固定在U型架一側且底板上均勻排布有多個第一通孔;u型架內設置有U型槽;拉伸板位于U型槽內并可滑動;拉伸板上均勻排布有與第一通孔錯位的第二通孔;拉伸板在U型槽內滑移時,可將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對應。
[0007]優選地,U型架包括第一側架、第二側架和底架;底架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側架和第二側架固定連接;底架、第一側架和第二側架的內側均設置有凹槽,三條凹槽形成U型槽。
[0008]優選地,拉伸板與底板的垂直距離為5_15mm ;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沿拉伸板的拉伸方向的距離為5-15mm。
[0009]優選地,拉伸板上設置有第一把手;和/或U型架上設置有第二把手。
[0010]優選地,U型槽內設置有定位凸起;拉伸板上設置有定位槽;定位凸起與定位槽配八口 ο
[0011]優選地,第一通孔的直徑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徑;或,
[0012]第一通孔的直徑等于第二通孔的直徑;或,
[0013]第一通孔的直徑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徑。
[0014]進一步,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還包括發芽床;發芽床內設置有發芽介質;底板鋪在發芽介質上。
[0015]進一步,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還包括壓種板;壓種板用于與發芽床配合,將種子壓入發芽介質內。
[0016]進一步,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還包括儲料箱;儲料箱位于底板的下部。
[0017]進一步,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還包括電動裝置;電動裝置用于推動拉伸板在U型槽內滑移。
[0018]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種子堆放在拉伸板上,然后往復移動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使堆放在拉伸板上的種子展開,由于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之間錯位,則第二通孔與底板形成凹槽,該凹槽可以容納進入到第二通孔內的種子。然后將多余的種子撥開或填充到空的第二通孔內,使每一個第二通孔內均有一粒種子。然后拉動拉伸板,每一個第二通孔內的種子將隨著拉伸板的移動而移動,當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一一對應時,位于第二通孔內的種子將從第一通孔穿過,從而將種子均勻地播種。另外,底板和拉伸板上通孔的數量是固定的,即每次播下的種子的數量是已知并固定的,從而降低數粒的時間和提聞最后檢驗數據的統計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拉伸板和底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U型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所保護的范圍。
[0023]實施例1
[0024]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包括U型架202、底板101和拉伸板103 ;底板101固定在U型架202 —側且底板101上均勻排布有多個第一通孔102 ;U型架202內設置有U型槽204 ;拉伸板103位于U型槽204內并可滑動;拉伸板103上均勻排布有與第一通孔102錯位的第二通孔104 ;拉伸板103在U型槽204內滑移時,可將第二通孔104與第一通孔102 對應。
[0025]將種子堆放在拉伸板上,然后往復移動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使堆放在拉伸板上的種子展開,由于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之間錯位,則第二通孔與底板形成凹槽,該凹槽可以容納進入到第二通孔內的種子。然后將多余的種子撥開或填充到空的第二通孔內,使每一個第二通孔內均有一粒種子。然后拉動拉伸板,每一個第二通孔內的種子將隨著拉伸板的移動而移動,當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一一對應時,位于第二通孔內的種子將從第一通孔穿過,從而將種子均勻地播種。另外,底板和拉伸板上通孔的數量是固定的,即每次播下的種子的數量是已知并固定的,從而降低數粒的時間。
[0026]在本實施例中,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數粒的準確性高,耗時短。而且播種后的種子分布均勻,極大的提高了播種的效率。為了體現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的其它特點,下面將在實施例2中對實施例1中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作進一步的描述。
[0027]實施例2
[0028]如圖1和圖2所示為本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包括U型架202、底板101和拉伸板103 ;底板101固定在U型架202 —側且底板101上均勻排布有多個第一通孔102 ;U型架202內設置有U型槽204 ;拉伸板103位于U型槽204內并可滑動;拉伸板103上均勻排布有與第一通孔102錯位的第二通孔104 ;拉伸板103在U型槽204內滑移時,可將第二通孔104與第一通孔102 對應。
[0029]對于U型架的具體結構,具體地,U型架包括第一側架201、第二側架205和底架203 ;底架203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側架201和第二側架205固定連接;底架203、第一側架201和第二側架205的內側均設置有凹槽,三條凹槽形成U型槽。即將第一側架、第二側架固定在底架的兩端,形成U型架。由于第一側架、第二側架及底架的內側均設置有凹槽,則形成的U型架的內部形成U型槽。將拉伸板插入到U型槽內,從而使拉伸板沿U型槽滑移。
[0030]優選地,拉伸板與底板的垂直距離為5-15_ ;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沿拉伸板的拉伸方向的距離為5-15mm。根據種子的大小,拉伸板與底板的垂直距離可以任意設置。若種子為玉米種子,則拉伸板與底板的垂直距離可以設置為8mm,若種子為綠豆種子,則拉伸板與底板的垂直距離可以設置為5mm,即滿足一粒種子占滿一個第二通孔。另外,種子為玉米種子,第二通孔與第一通孔之間的距離可以為8mm,避免距離太小導致位于第二通孔內的種子從第一通孔處掉落。
[0031]為了方便拉伸板滑移,優選地,拉伸板上設置有第一把手;和/或U型架上設置有第二把手。即操作時,一手拿著U型架上的第二把手,一手拿著拉伸板上的第一把手,然后向外拉伸即可將拉伸板沿U型槽拉伸,從而使種子從第一通孔掉落,操作更方便。
[0032]在將種子堆放在拉伸板上或將種子平鋪在第二通孔內時,為了避免拉伸板與U型架之間相對滑移,優選地,U型槽內設置有定位凸起;拉伸板上設置有定位槽;定位凸起與定位槽配合。即拉伸板上的定位槽與U型槽內的定位凸起配合,使拉伸板定位在固定的位置,避免拉伸板滑移。需要將拉伸板滑移時,直接拉動拉伸板即可將定位凸起與定位槽脫尚,進而提聞穩定性。
[0033]優選地,第一通孔的直徑大于第二通孔的直徑;或,
[0034]第一通孔的直徑等于第二通孔的直徑;或,
[0035]第一通孔的直徑小于第二通孔的直徑。具體地,為了便于落入到第二通孔的種子順利的從第一通孔掉落,第二通孔的直徑優選等于第一通孔的直徑。當然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除了采用圓形外,還可以采用方形或者其他任意的形狀。
[0036]本實施例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可以應用于種子發芽領域。具體地,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還包括發芽床;發芽床內設置有發芽介質;底板鋪在發芽介質上。即種子均勻分布在每一個第二通孔內后,可以講底板鋪設在發芽床的發芽介質上,然后拉動拉伸板,使種子從第一通孔掉落到發芽介質上,從而實現均勻地播種,避免種子分布不均勻而影響種子的發育,進而導致檢驗結果誤差大。使用本實施例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操作方便,效率高,而且發茅率高。
[0037]進一步,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還包括壓種板;壓種板用于與發芽床配合,將種子壓入發芽介質內。即將種子播種在發芽介質上后,還可以使用壓種板壓在發芽介質的表面,然后慢慢施壓,使種子被擠壓至發芽介質內,從而完成置床操作。
[0038]另外,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還可以計算種子的百粒重進而推算畝產量。具體地,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還包括儲料箱;儲料箱位于底板的下部。即從底板的第一通孔掉落的種子直接掉落到儲料箱內,從而達到數粒的目的。
[0039]為了提高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的自動化程度,進一步,該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還包括電動裝置;電動裝置用于推動拉伸板在U型槽內滑移。在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茅置床板上可以設置電動按鈕和電動裝置,將種子均勻分布在第二通孔上后,按動電動按鈕,電動裝置得電,推動拉伸板滑移,使種子從第一通孔掉落。種子掉落后,再次按動電動按鈕,電動裝置推動拉伸板反向滑移,如此往復,自動化程度高。
[0040]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作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架、底板和拉伸板; 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U型架一側且所述底板上均勻排布有多個第一通孔; 所述U型架內設置有U型槽;所述拉伸板位于所述U型槽內并可滑動;所述拉伸板上均勻排布有與所述第一通孔錯位的第二通孔;所述拉伸板在所述U型槽內滑移時,可將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對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架包括第一側架、第二側架和底架; 所述底架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側架和第二側架固定連接;所述底架、第一側架和第二側架的內側均設置有凹槽,三條凹槽形成所述U型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板與所述底板的垂直距離為5-15mm ;所述第二通孔與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拉伸板的拉伸方向的距離為 5_15mm。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板上設置有第一把手;和/或所述U型架上設置有第二把手。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槽內設置有定位凸起;所述拉伸板上設置有定位槽; 所述定位凸起與所述定位槽配合。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大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或,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等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或, 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
7.如權利要求1-6中任一項所述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發芽床; 所述發芽床內設置有發芽介質;所述底板鋪在所述發芽介質上。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壓種板; 所述壓種板用于與所述發芽床配合,將種子壓入發芽介質內。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儲料箱; 所述儲料箱位于所述底板的下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農作物種子數粒發芽置床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電動裝置;所述電動裝置用于推動所述拉伸板在所述U型槽內滑移。
【文檔編號】A01C1/02GK203827710SQ201420237199
【公開日】2014年9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6日
【發明者】李 東, 崔莉, 李穎, 張佳紅, 孔德巍, 李明, 孫殿奇, 田偉, 吳桂, 張家春, 劉亞凡, 崔巍, 劉宏偉, 程廣英, 孟祥明, 李世成, 張厲, 崔欣, 王淑波, 姬廣偉, 吳力娟, 張松良, 張繼英, 陳重義, 楊玉民, 高強, 劉宏文, 韓宏亮, 李波, 盛秋實, 陳繼東, 盧烜, 卜東梅, 李東梅, 程名, 崔哲寧, 張大勇, 李逸飛, 宿淞源, 李卓航 申請人: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