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豌豆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發芽率豌豆種子播種前的催芽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很多農作物種子都需要催芽,因為進行直接播種,出芽慢,出芽率低,并且容易造成爛種,所萌發的幼苗質量參差不齊,弱苗多,在以后的生長過程中,易患病蟲害,給田間管理帶來困難,還增加了生產成本,在成熟期的成熟度不一,造成收獲期的延長,不利于下一期的種植,從而降低收益等問題,增加播種量,隨著市場的發展趨勢,在農業種植行業中,為使菜農生產收入提高,讓農產品提前進行市場,而帶來收益,首先就從育苗開始做起,為促進種子發芽快,預防病蟲害,增強秧苗抗性和促進生長發育,播種前就對種子進行催芽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旨在提供了一種高發芽率豌豆種子播種前的催芽處理方法。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發芽率豌豆種子播種前的催芽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篩選籽粒飽滿,無蟲眼的豌豆種子,去除癟種、爛種、霉種,進行高溫60-75℃微波干燥處理2-3min;
(2)將上述微波干燥處理后的種子置于98%乙醇溶液中浸泡10-15min;
(3)用去離子水清洗上述乙醇溶液浸泡的種子,再用25℃的溫水對豌豆種子浸泡15-20min,促使豌豆種子吸收水分,讓豌豆種子結束休眠,再搓揉搓揉去除豌豆種皮表面的粘皮層;
(4)用3%6-芐氨基嘌呤液劑100倍液、25%的過氧化氫400倍液、12%萘乙酸鈉1000倍液、15%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按重量比1:1:1:1進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再把豌豆種子倒入混合液的過程中,邊倒邊攪拌,攪拌20min后撈出,再用25℃的溫水浸泡2-3h,然后用清水再沖洗3-4次至干凈;
(5)將沖洗干凈的豌豆種子進行超聲波處理4-6h,再放入育苗盤中,并用薄膜將育苗盤密封好,放在紫外線下殺菌消毒,每天補充水分,并保證溫度為32℃,豌豆種子露芽后將育苗盤上的薄膜拆除,催芽完成,即可直播或移栽。
所述步驟(1)中篩選豌豆種子用目徑為1.2cm的網篩將直徑小于1.2cm的種籽篩分出去,得到用于催芽的種子。
所述步驟(5)中育苗盤內含有以下重量份數的組成基質:沙子1-2份、草木灰2-3份、中藥渣1-4份、膨潤土2-5份。
所述步驟(5)中超聲波處理的溫度控制為40℃,超聲波功率為700W。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豌豆種子經過催芽處理后再育苗或直播,苗出得齊、長得壯,并且長勢勻稱,不會出現瓜秧苗大小不一的情況,而且能促進豌豆早熟、畝產增加,保證了成熟期一致性,還能抵抗病蟲害的侵擾,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收益。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種高發芽率豌豆種子播種前的催芽處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篩選籽粒飽滿,無蟲眼的豌豆種子,去除癟種、爛種、霉種,進行高溫60-75℃微波干燥處理2-3min;
(2)將上述微波干燥處理后的種子置于98%乙醇溶液中浸泡10-15min;
(3)用去離子水清洗上述乙醇溶液浸泡的種子,再用25℃的溫水對豌豆種子浸泡15-20min,促使豌豆種子吸收水分,讓豌豆種子結束休眠,再搓揉搓揉去除豌豆種皮表面的粘皮層;
(4)用3%6-芐氨基嘌呤液劑100倍液、25%的過氧化氫400倍液、12%萘乙酸鈉1000倍液、15%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按重量比1:1:1:1進行充分混合形成混合液,再把豌豆種子倒入混合液的過程中,邊倒邊攪拌,攪拌20min后撈出,再用25℃的溫水浸泡2-3h,然后用清水再沖洗3-4次至干凈;
(5)將沖洗干凈的豌豆種子進行超聲波處理4-6h,再放入育苗盤中,并用薄膜將育苗盤密封好,放在紫外線下殺菌消毒,每天補充水分,并保證溫度為32℃,豌豆種子露芽后將育苗盤上的薄膜拆除,催芽完成,即可直播或移栽。
所述步驟(1)中篩選豌豆種子用目徑為1.2cm的網篩將直徑小于1.2cm的種籽篩分出去,得到用于催芽的種子。
所述步驟(5)中育苗盤內含有以下重量份數的組成基質:沙子1-2份、草木灰2-3份、中藥渣1-4份、膨潤土2-5份。
所述步驟(5)中超聲波處理的溫度控制為40℃,超聲波功率為700W。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于所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所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