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下栓體及使用該下栓體的給水栓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下栓體及使用該下栓體的給水栓,下栓體包括由下栓體殼體和快速接頭連接在一起構成的內腔,在內腔中設有浮動式止水閥,浮動式止水閥具有上下移動的浮體,下栓體殼體和快速接頭由位于下栓體殼體外部的組合連接絲帽連接成一體,浮體的下邊緣不高于所述組合連接絲帽的上邊緣。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密封內腔的連接件與浮體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非工作狀態下水面基本位于連接件的下方,從而有效防止了連接件在水壓作用下的損壞和破裂,延長了栓體的使用壽命,并降低了栓體的維修率。
【專利說明】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下栓體及使用該下栓體的給水栓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田灌溉給水【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下栓體及使用該下栓體的給水栓。
【背景技術】
[0002]給水栓用于管道灌溉工程中地面灌溉系統的輸水和配水,其中分體式給水栓由上栓體和下栓體構成,下栓體固定在地面上,通過與其活動配合的上栓體完成灌溉用水的輸送。
[0003]申請號為201410034701.7號的發明專利申請中公開了一種給水栓,該給水栓由上栓體和下栓體構成,其下栓體內設置浮動式止水閥,浮動式止水閥置于下栓體內滑道上,在浮動式止水閥上、對應于滑道設有浮體滑槽。本發明的上、下栓體可快速連接配合使用,非灌溉季節下栓體固定在地面以下的砼保護管內,從而解決了非灌溉季節上置栓體影響農機耕作的問題;下栓體中采用浮動式內壓止水技術,止水可靠性高。但是從說明書附圖1中可見,密封圈5連接位置明顯高于浮動式止水閥的下底面,位置靠上的密封圈5無法施加較大支撐力于密封圈上,因此在較大水壓作用下,密封圈5易出現破裂現象,造成下栓體整體報廢現象的出現。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提供一種能承受較大水壓而不破裂的給水栓下栓體及使用該下栓體的給水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下栓體,包括由下栓體殼體和快速接頭連接在一起構成的內腔,在所述內腔中設有浮動式止水閥,所述浮動式止水閥具有上下移動的浮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栓體殼體和快速接頭由位于下栓體殼體外部的組合連接絲帽連接成一體,所述浮體的下邊緣不高于所述組合連接絲帽的上邊緣。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組合連接絲帽與下栓體殼體螺紋連接,在所述下栓體殼體與快速接頭之間設有密封圈I。
[000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組合連接絲帽與下栓體殼體、快速接頭之間均為螺紋連接,在所述下栓體殼體與快速接頭之間設有密封圈I。
[0007]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快速接頭為變徑管,所述變徑管與所述下栓體殼體連接端為大徑端,在快速接頭的小徑端上具有向內側彎折并向下延伸而形成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中裝有密封圈II。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有:在所述快速接頭的小徑端端口上配置與其卡扣連接的防塵防盜蓋。
[0009]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密封內腔中設有滑道,所述浮動式止水閥設有與所述滑道配合的滑體,所述浮體連接在所述滑體上。
[0010]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征還有:所述浮體的上表面中心處設有絲桿推球座。
[0011]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還有: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所述給水栓包括上栓體和給水栓下栓體,所述給水栓上栓體由快速接頭帽與下栓體的快速接頭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實用新型改變了密封內腔的連接件與浮體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使得非工作狀態下水面基本位于連接件的下方,從而有效防止了連接件在水壓作用下的損壞和破裂,延長了栓體的使用壽命,并降低了栓體的維修率;2)經過試驗和檢測,本給水栓下栓體能承受的壓力至少增加I Mpa _2Mpa,壽命延長至少一年。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附圖1是給水栓下栓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給水栓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快速接頭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下栓體殼體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浮動式止水閥結構示意圖,附圖6組合連接絲帽主視圖,附圖7是附圖6的俯視圖,附圖8是快速接頭帽主視圖,附圖9附圖8的俯視圖,是其中,I是滑道,2是滑體,3是組合連接絲帽,4是密封圈I,5是密封圈II,6是快速接頭,7是防塵防盜蓋,8是絲桿推球座,9是浮動式止水閥,10是浮體,11是下栓體殼體,12是支撐筋,13是開啟手柄螺桿,14是止水圈壓蓋,15是止水膠圈,16是綁扎小白龍止水膠圈,17是灌溉專用水表,18是十字支撐驅動螺母,19是快速接頭帽,20是止水膠圈,21是十字支撐,22是開啟驅動螺母。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說明。本實用新型首先公開了一種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下栓體,包括由下栓體殼體11和快速接頭6連接在一起構成的內腔,在該內腔中設有浮動式止水閥9,浮動式止水閥9具有上下移動的浮體10,下栓體殼體11和快速接頭6由位于下栓體殼體11外部的組合連接絲帽3螺紋連接成一體,浮體10的下邊緣不高于組合連接絲帽3的上邊緣,即便是浮體10在水的浮力作用下上升到高位,浮體10的下邊緣也不會比組合連接絲帽3的上邊緣高。在下栓體殼體11與快速接頭6之間設有密封圈I 4。
[0015]快速接頭6為變徑管,與下栓體殼體11連接端為變徑管大徑端,在快速接頭6的小徑端上具有向內側彎折并向下延伸而形成的凹槽,在凹槽中裝有密封圈II 5。在快速接頭6的小徑端端口上配置與其卡扣連接的防塵防盜蓋7。
[0016]內腔中設有滑道1,浮動式止水閥9上設有與滑道I配合的滑體2,浮體10連接在滑體2上,當滑體2沿滑道I升降時,帶動浮體10同時上升或者下降。浮體的上表面中心處設有絲桿推球座8。
[0017]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給水栓包括上栓體和上述的給水栓下栓體,給水栓上栓體由快速接頭帽19與下栓體的快速接頭6連接。
[0018]上栓體上部為出水彎管,出口處設置綁扎小白龍止水膠圈16,以便于綁扎小白龍,出水彎管的上部為止水膠圈15和止水圈壓蓋14,上栓體的中部設有灌溉專用水表17,上栓體的下部為快速接頭帽19,快速接頭帽19內設十字支撐驅動螺母18和止水膠圈20,開啟手柄螺桿13通過開啟驅動螺母22的驅動力推動浮體10上下運動,實現下栓體的開啟和關閉。
[0019]安裝時,將下栓體固定在地面下并將下栓體殼體11置于砼保護管內,下栓體具有進氣、排氣和自動關閉的功能,上栓體與下栓體配合,在上栓體底部設置的十字支撐筋21及開啟驅動螺母22形成了向下推動浮體10、開啟下栓體的專用工具。
[0020]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下栓體,包括由下栓體殼體和快速接頭連接在一起構成的內腔,在所述內腔中設有浮動式止水閥,所述浮動式止水閥具有上下移動的浮體,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栓體殼體和快速接頭由位于下栓體殼體外部的組合連接絲帽連接成一體,所述浮體的下邊緣不高于所述組合連接絲帽的上邊緣。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給水栓下栓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連接絲帽與下栓體殼體螺紋連接,在所述下栓體殼體與快速接頭之間設有密封圈I。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給水栓下栓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組合連接絲帽與下栓體殼體、快速接頭之間均為螺紋連接,在所述下栓體殼體與快速接頭之間設有密封圈I。
4.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給水栓下栓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速接頭為變徑管,所述變徑管與所述下栓體殼體連接端為大徑端,在快速接頭的小徑端上具有向內側彎折并向下延伸而形成的凹槽,在所述凹槽中裝有密封圈II。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給水栓下栓體,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快速接頭的小徑端端口上配置與其卡扣連接的防塵防盜蓋。
6.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給水栓下栓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內腔中設有滑道,所述浮動式止水閥設有與所述滑道配合的滑體,所述浮體連接在所述滑體上。
7.按照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給水栓下栓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浮體的上表面中心處設有絲桿推球座。
8.農田管道灌溉用給水栓,所述給水栓包括上栓體和權利要求1所述的給水栓下栓體,所述給水栓上栓體由快速接頭帽與下栓體的快速接頭連接。
【文檔編號】A01G25/00GK204206860SQ201420659005
【公開日】2015年3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5日
【發明者】任吉香, 宋健, 宋慶波 申請人:平原恒信水務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