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要求2014年1月31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系列號61/933,954和2015年1月16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系列號62/104,122的權益,這兩個申請的內容通過提及而以其整體合并入本文。發明領域本發明涉及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群體,其具有經改善的特性。背景在全世界范圍內,需要對植物疾病和有害生物進行防治以保持由種植者所生產的食物、飼料和纖維的品質和數量。植物疾病主要由真菌、細菌、病毒和線蟲引起。植物有害生物尤其包括來自鱗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和半翅目(Hemiptera)的咀嚼型、吮吸型和刺吸型昆蟲。在農業生產中廣泛地使用化學殺有害生物劑來保護作物免于此類有害生物和疾病侵害。這些化學產品對抗作物有害生物、疾病和雜草,從而導致經改善的產量。沒有作物保護和有害生物防治,食物生產和所生產出的食物的品質將會下降。然而,化學殺有害生物劑的使用強加了一定水平的風險,因為許多化學殺有害生物劑具有可以危及健康和環境的特性,如果不適當地使用的話。伴隨著殺有害生物劑、除草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連續使用的問題是發展出對于防治劑的抗性。殺有害生物劑抗性是有害生物群體對于處于曾經殺死該物種大多數個體的劑量的防治劑的易感性降低。因此,需要具有不同作用方式的新產品以幫助抗性管理。長久以來已經知道,在系統發生上多種多樣的微生物可以充當各種植物病原體和有害生物的天然拮抗物。導致生物防治的在植物宿主和微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可以包括抗生、競爭、宿主抗性的誘導以及捕食。篩選和測試分離物已產生了許多用于商業化的候選物。微生物生物殺有害生物劑代表了用于管理植物疾病和有害生物的一個重要選項。存在著對于這樣的生物防治劑的需要,所述生物防治劑能夠在田間條件下(特別地在于商業性農業生產中通常使用的除草劑和殺真菌劑存在下)競爭,并且可以對于微生物具有抗生效應。發明概述提供了用于改善生物試劑或生物防治劑群體在田間背景下競爭和存活的能力的組合物和方法。通過改善生物試劑群體,所述經修飾的試劑群體能夠生長,與其他微生物株系和真菌競爭,并且給植物提供針對病原體的保護作用。另外,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促進植物生長和產量。特別地,選擇或改造耐受殺生物劑或抗殺生物劑的、耐受除草劑或抗除草劑的、耐受殺真菌劑或抗殺真菌劑的、耐受殺有害生物劑或抗殺有害生物劑的或者對于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具有耐受性或抗性的經修飾的生物試劑和經修飾的此類試劑的群體。以該方式,提高了使得作物免于致病因子或有害生物(pest)侵害的保護作用。所述經修飾的生物試劑能夠在至少一種在商業性農業生產中使用的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pesticide)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存在下生長。此類經修飾的生物試劑能夠在其中已經施用了此類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土壤中生長和繁殖。所述經修飾的生物試劑使得所述土壤對于致病性病原體或有害生物具有抑制性或抗性。可以向土壤添加此類經修飾的生物試劑群體以防止真菌病原體和它們所引起的疾病,或者阻止被昆蟲有害生物或線蟲取食,從而促進植物生長和增加作物產量。因此。本發明對于提高經修飾的生物試劑的競爭性(特別地,相對于其他對于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不具有抗性的微生物試劑而言)來說是有用的。因此,本發明的組合物包含經選擇或經改造的生物試劑以及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這些經修飾的生物試劑可以用作接種物或者用作種子包衣,以用于植物和種子。它們也可以以直接向植物地上部分的噴灑施用來進行施用,并且可以與它們進行了修飾從而所能耐受的除草劑或其他化學藥劑相混合。如所指出的,在田間條件下所述經修飾的生物試劑的存在提高植物對于病原體的抗性并促進植物生長。本發明的此類經修飾的生物試劑可以與其他促進植物生長和產量的試劑一起進行使用。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包括:1.用于改善生物防治劑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所述生物防治劑修飾成對于至少一種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具有抗性。2.實施方案1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通過在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存在下生長以選擇出抗性株系來進行修飾。3.實施方案1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通過用賦予對于所述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抗性的基因轉化所述生物防治劑來進行修飾。4.實施方案1-3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為細菌生物防治劑。5.實施方案1-3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選自由下列各項組成的組: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芽孢桿菌屬(Bacillus)、土壤桿菌屬(Agrobacterium)、溶桿菌屬(Lysobacter)、木霉屬(Trichoderma)、擬青霉屬(Paecilomyces)、粘帚霉屬(Gliocladium)、蛇葡萄霉屬(Ampelomyces)、腐霉屬(Pythium)、梅奇酵母屬(Metschnikowia)、色桿菌屬(Chromobacterium)、青霉屬(Penicillium)、盾殼霉屬(Coniothyrium)、毛殼屬(Chaetomium)、漆斑菌屬(Myrothecium)、短梗霉屬(Aureobasidium)、泛菌屬(Pantoea)、伯克霍爾德氏菌屬(Burkholderia)、鏈霉菌屬(Streptomyces)、貪噬菌屬(Variovorax)、巴斯德氏芽菌屬(Pasteuria)、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類芽孢桿菌屬(Paenibacillus)、黃單胞菌屬(Xanthomonas)。6.實施方案5的方法,其中所述細菌生物防治劑為假單胞菌屬細菌。7.實施方案6的方法,其中所述假單胞菌屬物種為熒光假單胞菌(Pseudomonasfluorescens)或綠針假單胞菌(Pseudomonaschlororaphis)。8.實施方案1-7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所述除草劑選自由下列各項組成的組:草甘膦、草銨膦(谷氨酰胺合酶抑制劑)、磺酰脲類和咪唑啉酮類除草劑(支鏈氨基酸合成抑制劑)。9.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已經在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壓力下進行了選擇,并且對于所述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具有抗性。10.實施方案9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為細菌生物防治劑。11.實施方案9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選自由下列各項組成的組:假單胞菌屬、芽孢桿菌屬、土壤桿菌屬、溶桿菌屬、木霉屬、擬青霉屬、粘帚霉屬、蛇葡萄霉屬、腐霉屬、梅奇酵母屬、色桿菌屬、青霉屬、盾殼霉屬、毛殼屬、漆斑菌屬、短梗霉屬、泛菌屬、伯克霍爾德氏菌屬、鏈霉菌屬、貪噬菌屬、巴斯德氏芽菌屬、黃單胞菌屬。12.實施方案10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細菌生物防治劑為假單胞菌屬細菌。13.實施方案12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假單胞菌屬物種為熒光假單胞菌或綠針假單胞菌。14.實施方案9-13中任一項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除草劑選自由下列各項組成的組:草甘膦、草銨膦(谷氨酰胺合酶抑制劑)、磺酰脲類和咪唑啉酮類除草劑(支鏈氨基酸合成抑制劑)。15.重組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已經用使得該生物防治劑具有除草劑抗性的除草劑抗性基因進行了轉化。16.實施方案15的重組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為細菌生物防治劑。17.實施方案16的重組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細菌生物防治劑選自由下列各項組成的組:假單胞菌屬、芽孢桿菌屬、土壤桿菌屬、溶桿菌屬、粘帚霉屬、腐霉屬、色桿菌屬、青霉屬、泛菌屬、伯克霍爾德氏菌屬、鏈霉菌屬、貪噬菌屬、巴斯德氏芽菌屬和黃單胞菌屬。18.實施方案17的重組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細菌生物防治劑為假單胞菌屬細菌。19.實施方案18的重組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假單胞菌屬物種為熒光假單胞菌或綠針假單胞菌。20.實施方案15-19中任一項的重組的生物防治劑,其中所述除草劑選自由下列各項組成的組:草甘膦、草銨膦(谷氨酰胺合酶抑制劑)、磺酰脲類和咪唑啉酮類除草劑(支鏈氨基酸合成抑制劑)。21.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其中所述群體實質性地包含實施方案1-20中任一項的生物防治劑。22.用于防治植物病原體的制劑,所述制劑包含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和合適的載體,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是抗除草劑的。23.實施方案22的制劑,其中所述群體包含經修飾的細菌生物防治劑。24.實施方案22的制劑,其中所述群體包含重組的生物防治劑。25.實施方案22-24中任一項的制劑,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以對于在農田施用量的殺生物劑存在下改善植物健康、生長或產量來說足夠的有效量存在。26.實施方案25的制劑,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包含以NRRL編號B-50897進行保藏的菌株,并且所述殺生物劑為草甘膦。27.實施方案25的制劑,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包含以NRRL編號B-50999進行保藏的菌株AIP050999,并且所述殺生物劑為草銨膦。28.用于改善生物防治劑在田間背景下競爭的能力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修飾所述生物試劑,從而使得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能夠在除草劑存在下生長。29.用于促進植物生長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將包含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的組合物施用至其中正生長著所述植物的土壤。30.實施方案29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已經被修飾成對于草甘膦或草銨膦具有抗性。31.用于種植植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作物、種子或栽培區域施用有效量的殺生物劑和有效量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組合,其中(a)所述有效量的殺生物劑達到選擇性地防治目的生物而所述作物不被顯著地損害的程度;和(b)所述有效量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足以導致在植物健康、產量和/或生長方面的在統計學上顯著的增加,當與在與所述有效量的殺生物劑相組合地施用相同濃度的未修飾的生物防治劑時出現的植物健康、產量和/或生長相比較時。32.實施方案31的方法,其中同時施用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所述殺生物劑。33.實施方案32的方法,其中順次施用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所述殺生物劑。34.實施方案31-33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包含以NRRL編號B-50897進行保藏的菌株。35.實施方案34的方法,其中所述殺生物劑為草甘膦,并且其中所述有效量的草甘膦達到選擇性地防治雜草而所述作物不被顯著地損害的程度。36.實施方案31-33中任一項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包含以NRRL編號B-50999進行保藏的菌株AIP050999,并且所述殺生物劑為草銨膦。37.實施方案36的方法,其中所述殺生物劑為草銨膦,并且其中所述有效量的草銨膦達到選擇性地防治雜草而所述作物不被顯著地損害的程度。38.經培養的生物防治劑群體,其中所述經培養的群體通過下述方式來產生:使試劑群體在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壓力下進行生長,以選擇對于所述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具有抗性的生物防治劑的經純化的培養物。39.實施方案38的經培養的生物防治劑群體,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以對于在農田施用量的殺生物劑存在下改善植物健康、生長或產量來說足夠的有效量存在。40.分離的在生物學上純的生物防治劑培養物,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對于選自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殺生物劑具有抗性,其中所述培養物通過在所述殺生物劑存在下生長來產生。41.實施方案40的分離的在生物學上純的生物防治劑培養物,其中所述生物防治劑以對于在農田施用量的殺生物劑存在下改善植物健康、生長或產量來說足夠的有效量存在。42.實施方案38的方法,其中所述組合物包含合適的載體。43.從以NRRL編號B-50897進行保藏的菌株生長出的細菌培養物,其中所述細菌培養物具有抗真菌活性并且能夠在草甘膦存在下生長。44.權利要求43的細菌培養物,其中所述以NRRL編號B-50897進行保藏的菌株以對于在農田施用量的草甘膦存在下改善植物健康、生長或產量來說足夠的有效量存在。45.從以NRRL編號B-50999進行保藏的菌株AIP050999生長出的細菌培養物,其中所述細菌培養物具有抗真菌活性并且能夠在草銨膦存在下生長。46.權利要求45的細菌培養物,其中所述以NRRL編號B-50999進行保藏的菌株AIP050999以對于在農田施用量的草銨膦存在下改善植物健康、生長或產量來說足夠的有效量存在。附圖簡述圖1提供了在草甘膦存在下各種菌株的生長曲線。發明詳述提供了用于改善生物防治劑的組合物和方法。為了本發明的目的,生物試劑或生物防治劑用于描述用于防治致病性植物病原體和植物有害生物的微生物。本發明的生物防治劑已進行了修飾,從而它們能夠在至少一種殺生物劑存在下生長。殺生物劑是可以通過化學或生物學手段對微生物發揮防治效應的化學物質。殺生物劑包括殺有害生物劑,例如殺真菌劑、除草劑、殺昆蟲劑,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等等。本發明的組合物包含一種或多種分離的生物防治劑,其已經就對于殺生物劑例如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抗性進行了選擇;重組的生物防治劑,其已經被轉化成包含抗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基因;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其中所述群體對于至少一種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具有抗性;和含有這些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的組合物。所述經修飾的群體可以包含已經就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抗性進行了選擇的或者已經用賦予對于此類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抗性或耐受性的基因進行了轉化的微生物。因此,本發明包括此類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或經修飾的生物試劑的實質上純的培養物或在生物學上純的培養物。“在生物學上純的細菌培養物”是指這樣的細菌培養物,其不以能通過標準細菌學技術檢測到的量包含其他細菌物種。換言之,它是這樣的培養物,其中幾乎所有所存在的細菌細胞都屬于所選擇的菌株。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包括已經由于選擇壓力而獲得了性狀的生物防治劑,和已經用賦予對于至少一種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抗性或耐受性的基因進行了轉化的重組的生物防治劑。本發明進一步包括特定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這樣的試劑包括AIP1620。AIP1620是已經就草甘膦耐受性進行了選擇的假單胞菌屬菌株。另外的試劑包括AIP050999。AIP050999是已經就草銨膦耐受性進行了選擇的假單胞菌屬菌株。AIP1620于2014年1月31日保藏于美國農業部(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的農業研究機構(AgriculturalResearchService)的國家農業利用研究中心(NationalCenterforAgriculturalUtilizationResearch)的專利保藏所(1815NorthUniversityStreet,Peoria,Illinois61604U.S.A.),并被分配了NRRL編號B-50897。AIP050999于2015年1月23日保藏于美國農業部(U.S.DepartmentofAgriculture)的農業研究機構(AgriculturalResearchService)的國家農業利用研究中心(NationalCenterforAgriculturalUtilizationResearch)的專利保藏所(1815NorthUniversityStreet,Peoria,Illinois61604U.S.A.),并被分配了NRRL編號B-50999。這些保藏中的每一個將會按照“國際承認用于專利程序的微生物保藏布達佩斯條約”的條款進行維持。該保藏僅僅是作為為了本領域技術人員的便利而進行的,而不是承認按照35U.S.C.§112需要保藏。“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耐受性”或者“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抗性”意指生物(即植物、生物防治劑、生物防治細菌試劑等)在暴露于通常對于野生型生物來說致死的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劑量后存活和繁殖的能力。本發明的生物試劑或生物防治劑包括防治致病性植物病原體并且促進植物健康、生長和產量的微生物和真菌。這些生物試劑或生物防治劑中的任一種可以通過選擇或轉化來進行修飾,并且產生經修飾的生物試劑或生物防治劑或者重組的生物試劑或生物防治劑。因此,本發明包括分離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可以使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進行生長,以產生生物防治劑群體。“經修飾的生物試劑或生物防治劑群體”意指這樣的試劑群體,其實質性地包含具有目的性狀(例如,對于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抗性)的經選擇的試劑或重組的試劑的培養物。“實質性地包含”意指,所述群體已經從所述經修飾的或重組的生物防治劑中生長并產生出來。也就是說,可以使所述經修飾的或重組的生物防治劑進行生長,以產生在生物學上純的培養物。應當認識到,此類在生物學上純的培養物可以一起使用,以提高植物健康、生長或產量。在本發明的方法中可以使用任何生物試劑或生物防治劑。特別的目的微生物包括假單胞菌屬、芽孢桿菌屬、土壤桿菌屬、溶桿菌屬、粘帚霉屬、腐霉屬、色桿菌屬、青霉屬、泛菌屬、乳桿菌屬、類芽孢桿菌屬、伯克霍爾德氏菌屬、鏈霉菌屬、貪噬菌屬、巴斯德氏芽菌屬、黃單胞菌屬等的細菌的菌株。目的真菌包括短梗霉屬、蛇葡萄霉屬、白僵菌屬(Beauveria)、綠僵菌屬(Metarhizium)、梅奇酵母屬、漆斑菌屬、蚧孢屬(Lecanicillium)、毛殼屬、蟲草屬(Cordyceps)、盾殼霉屬、隔指孢屬(Dactylella)、粘帚霉屬、曲霉屬(Aspergillis)、擬青霉屬、木霉屬、豆馬勃屬(Pisolithus)、球囊霉屬(Glomus)等。參見例如,美國專利號5,348,742、5,496,547、5,756,087、5,955,348、6,060,051、6,635,425,和美國專利公開20130142759;所有這些通過提及而合并入本文。許多生物防治劑是有銷售的,并且可以將它們中的任一種根據本發明進行修飾。此類試劑包括:放射形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radiobacter)K84;深綠木霉(Trichodermaatroviride);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subtilis)GB03;堅強芽孢桿菌(Bacillusfirmus)I-1582;棘孢木霉(Trichodermaasperellum)(ICC012);蓋姆斯木霉(T.gamsii)(ICC080);短小芽孢桿菌(Bacilluspumilus)菌株QST2808;枯草芽孢桿菌菌株QST713;枯草芽孢桿菌菌株MBI600;玫瑰煙色擬青霉(Paecilomycesfumosoroseus);鏈孢粘帚霉(Gliocladiumcatenulatum);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rifai)菌株KRL-AG2;哈茨木霉T-22;哈茨木霉T-22;變綠木霉(Trichodermavirens)菌株G-41;哈茨木霉T-22;枯草芽孢桿菌QST713;解淀粉芽孢桿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菌株D747;變綠木霉(變綠粘帚霉(Gliocladiumvirens))GL-21;丁香擬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玫瑰煙色擬青霉;使君子蛇葡萄霉(Ampelomycesquisqualis);枯草芽孢桿菌DSM17231;地衣芽孢桿菌(B.licheniformis)DSM17236;寡雄腐霉(Pythiumoligandrum)DV74;枯草芽孢桿菌GB03;棘孢木霉;蓋姆斯木霉;丁香假單胞菌(Pseudomonassyringae)ESC-10;果生梅奇酵母(Metschnikowiafructicola);哈茨木霉T-22;綠針假單胞菌MA342;解淀粉芽孢桿菌;鐵杉下色桿菌(Chrombacteriumsubtsugae)菌株PRAA4-1;解淀粉枯草芽孢桿菌(B.subtilisamyloliquefaciens)FZB24;拜萊青霉(Penicilliumbilaii);玫瑰煙色擬青霉FE9901;利迪鏈霉菌(Streptomyceslydicus)WYEC108;丁香假單胞菌A506;小盾殼霉(Coniothyriumminitans);丁香擬青霉菌株251;利迪鏈霉菌WYEC-108;解淀粉芽孢桿菌;變綠木霉;綠色木霉(Trichodermaviride);使君子蛇葡萄霉;球毛殼(Chaetomiumglobosum);熒光假單胞菌;枯草芽孢桿菌;短小芽孢桿菌;疣孢漆斑菌(Myrotheciumverrucaria)AARC-0255;放線細菌鏈霉菌(Streptomycesactinobacterium)菌株K61;鏈孢粘帚霉J1446;出芽短梗霉(Aureobasidiumpullulans)菌株DSM14940;和出芽短梗霉菌株DSM14941。另外的生物疾病防治產品可以在萬維網上于nevegetable.org/table-22-biological-disease-control-products處找到。致病性病原體包括真菌、細菌、病毒和線蟲。本發明的生物防治劑是靶向任何植物病原體的那些。靶病原體包括但不限于,鏈格孢屬(Alternaria)、葡萄孢屬(Botrytis)、鐮孢屬(Fusarium)、歐文氏菌屬(Erwinia)、假單胞菌屬、黃單胞菌屬、尾孢屬(Cercospora)、刺盤孢屬(Colletotrichum)、枝孢屬(Cladosporium)、Erisyphaespp.、丁香叉絲殼(Microsphaerasyringae)、霜霉屬物種(Peronosporaspp.)、單軸霉屬物種(Plasmoparaspp.)、疫霉屬(Phytophthora)、腐霉屬、絲核菌屬(Rhizoctonia)、雙殼屬(Diplocarpon)、黑星菌屬(Venturia)、球腔菌屬(Mycosphaerella)、擬莖點霉屬(Phomopsis)、外囊菌屬(Taphrina)、痂囊腔菌屬(Elsinoe)、核盤菌屬(Sclerotinia)、輪枝孢屬(Verticillum)、日規殼屬(Gnomonia)、黑星孢屬(Fusicladium)、叢赤殼屬(Nectria)、葉點霉屬(Phyllosticta)、雙殼屬、白銹屬(Albugo)、球座菌屬(Guignardia)、葡萄孢屬、外擔菌屬(Exobasidium)、蟲形孢屬(Entomosporium)、外擔菌屬、盤多毛孢屬(Pestalotia)、莖點霉屬(Phoma)、冠毛菌屬(Cristulariella)、層銹菌屬(Phakopsora)、根串珠霉屬(Thelaviopsis)、柄銹菌屬(Puccinia)、霜霉屬、盤梗霉屬(Bremia)、泛菌屬、棍狀桿菌屬(Clavibacter)。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抗性是生物在暴露于通常對于野生型生物來說將會是致死的或將會實質上降低野生型生物的生長的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的劑量后存活和繁殖的能力。抗性可以由于選擇而被誘導或鑒定,或者它可以通過基因工程來誘導。為了通過選擇來鑒定和產生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使生物防治劑在作為選擇壓力的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存在下進行生長。易感的試劑被殺死,而具有抗性的試劑存活從而無競爭地進行繁殖。由于生物防治劑在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存在下生長,因而具有抗性的生物防治劑成功地繁殖并成為在群體中占優勢,從而變成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用于選擇抗性株系的方法是已知的,并且包括美國專利號4,306,027和4,094,097,其通過提及而合并入本文。因此,本發明包括具有抗性的生物防治株系的在生物學上純的培養物。本發明的抗性株系具有與原始敏感株系相同的鑒定特征,除了它們對于特定的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顯著地更耐受外。因此,通過與已知敏感株系的特征進行比較,它們的鑒定是容易地可能的。除草劑包括:草甘膦;ACC酶抑制劑(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類(FOPS));ALS抑制劑(磺酰脲類(SU)、咪唑啉酮類(IMI)、嘧啶類(PM));微管蛋白抑制劑(二硝基苯胺類(DNA));合成的植物生長素(苯氧基類(P)、苯甲酸類(BA)、羧酸類(CA));光合系統II抑制劑(三嗪類(TZ)、三嗪酮類(TN)、腈類(NT)、苯并噻二嗪酮類(BZ)、脲類(US));EPSP合酶抑制劑(甘氨酸類(GC));谷氨酰胺合成抑制劑(次膦酸類(PA));DOXP合酶抑制劑(異唑烷酮類(IA));HPPD抑制劑(吡唑類(PA)、三酮類(TE));PPO抑制劑(二苯醚類(DE)、N-苯基苯鄰二甲酰亞胺類(NP)、芳基三嗪酮類(AT));VLFA抑制劑(氯乙酰胺類(CA)、羥乙酰胺類(OA));光合系統I抑制劑(聯吡啶(BP));等等。殺有害生物劑包括:吡蟲啉,噻蟲胺,芳基吡唑類化合物(WO2007103076);有機磷酸酯類,苯基吡唑,擬除蟲菊酯類,氨基甲酰基肟類,吡唑類,脒類,鹵代烴類,氨基甲酸酯類及其衍生物,特丁硫磷,毒死蜱,氟蟲腈,氯氧磷,七氟菊酯,克百威,吡蟲啉,丁基嘧啶磷(5,849,320)。殺真菌劑包括:脂族含氮殺真菌劑(丁胺,霜脲氰,多敵菌,多果定,雙胍辛胺醋酸鹽,雙胍辛胺);酰胺類殺真菌劑(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環丙酰菌胺,雙胺靈,環氟芐酰胺,雙氯氰菌胺,醚菌胺,烯肟菌胺(fenaminstrobin),稻瘟酰胺,氟酰菌胺,呋吡菌胺,異丙噻菌胺(isofetamid),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mandestrobin,雙炔酰菌胺,苯氧菌胺,肟醚菌胺,吡噻菌胺(penthiopyrad),咪鮮胺,醌菌腙,硅噻菌胺,嗪氨靈);酰基氨基酸類殺真菌劑(苯霜靈,苯霜靈-M,呋霜靈,甲霜靈,甲霜靈-M,稻瘟酯,纈菌胺(valifenalate));N-酰基苯胺類殺真菌劑(苯霜靈,苯霜靈-M,聯苯吡菌胺(bixafen),煙酰胺,萎銹靈,環酰菌胺,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異噻菌胺(isotianil),甲霜靈,甲霜靈-M,噻菌胺,呋酰胺,霜靈,氧化萎銹靈,氟唑菌苯胺(penflufen),吡喃靈,氟唑環菌胺(sedaxane),噻氟菌胺,噻酰菌胺(tiadinil),vanguard);N-苯甲酰苯胺類殺真菌劑(麥銹靈,氟酰胺,鄰酰胺,滅銹胺,N-水楊酰苯胺,葉枯酞);N-糠酰苯胺類殺真菌劑(甲呋酰胺,呋霜靈,滅菌胺,呋菌胺);N-磺酰苯胺類殺真菌劑(磺菌胺);苯甲酰胺類殺真菌劑(苯基異羥肟酸,氟吡菌胺,氟吡菌酰胺(fluopyram),硫氰苯甲酰胺,水楊菌胺,氰菌胺,苯酰菌胺);糠酰胺類殺真菌劑(環糠酰胺,拌種胺);苯基硫酰胺類殺真菌劑(苯氟磺胺,甲苯氟磺胺);磺酰胺類殺真菌劑(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氰霜唑);纈氨酰胺類殺真菌劑(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異丙菌胺);抗生素類殺真菌劑(金色制霉素,滅瘟素,放線菌酮,灰黃霉素,春雷霉素,嗎啉胍,那他霉素,多抗霉素,多氧霉素,鏈霉素,有效霉素);嗜球果傘素類殺真菌劑(氟嘧菌酯,mandestrobin);甲氧基丙烯酸酯嗜球果傘素類殺真菌劑(嘧菌酯,吡氟菌酯(bifujunzhi),丁香菌酯(coumoxystrobin),烯肟菌酯(enoxastrobin),氟菌螨酯(flufenoxystrobin),甲香菌酯(jiaxiangjunzhi),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唑菌酯(pyraoxystrobin));甲氧基苯氨基甲酸酯嗜球果傘素類殺真菌劑(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唑胺菌酯(pyrametostrobin),氯啶菌酯(triclopyricarb));甲氧基亞氨基乙酰胺嗜球果傘素類殺真菌劑(醚菌胺,烯肟菌胺,苯氧菌胺,肟醚菌胺);甲氧基亞氨基乙酸酯嗜球果傘素類殺真菌劑(醚菌酯,肟菌酯);芳香族殺真菌劑(聯苯,氯代二硝基萘類,地茂散,百菌清,甲酚,氯硝胺,酚菌酮(fenjuntong),六氯苯,五氯酚,五氯硝基苯,五氯酚鈉,四氯硝基苯,三氯三硝基苯類);含砷殺真菌劑(福美砷,福美甲胂(urbacide));芳基苯基酮類殺真菌劑(苯菌酮,pyriofenone);苯并咪唑類殺真菌劑(丙硫多菌靈,苯菌靈,多菌靈,苯咪唑菌,氰菌靈,咪菌威,麥穗寧,咪卡病西,吡咪唑菌,噻菌靈);苯并咪唑前體類殺真菌劑(呋菌隆,硫菌靈,甲基硫菌靈);苯并噻唑類殺真菌劑(丙唑草隆,苯噻菌胺,苯噻硫氰,滅瘟唑,烯丙苯噻唑);植物殺真菌劑(大蒜素,小檗堿,香芹酚,香芹酮,歐芹酚甲醚,血根堿,山道年);橋連二苯基類殺真菌劑(硫氯酚(bithionol),雙氯酚,二苯胺,毒菌酚,氯苯吡啶);氨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苯噻菌胺,呋菌隆,碘代丙炔基丁基氨基甲酸酯(iodocarb),異丙菌胺,picarbutrazox,霜霉威,吡菌苯威(pyribencarb),硫菌靈,甲基硫菌靈,tolprocarb);苯并咪唑基氨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丙硫多菌靈,苯菌靈,多菌靈,氰菌靈,咪菌威,咪卡病西);苯氨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乙霉威,吡唑醚菌酯,唑胺菌酯,氯啶菌酯);康唑(conazole)類殺真菌劑,康唑類殺真菌劑(咪唑類)(咪菌酮,克霉唑(clotrimazole),抑霉唑,咪唑,咪鮮胺,氟菌唑);康唑類殺真菌劑(三唑類)(氧環唑,糠菌唑,環唑醇,芐氯三唑醇,苯醚甲環唑,烯唑醇,烯唑醇-M,氟環唑,乙環唑,腈苯唑,氟喹唑,氟硅唑,粉唑醇,呋菌唑,順式呋菌唑,己唑醇,亞胺唑,種菌唑,葉菌唑,腈菌唑,戊菌唑,丙環唑,丙硫菌唑,唑喹菌酮,硅氟唑,戊唑醇,四氟醚唑,三唑酮,三唑醇,滅菌唑,烯效唑,烯效唑-P);銅類殺真菌劑(八九十混酸銅,波爾多混合液,伯更狄混合液,切欣特混合液,乙酸銅,碳酸銅,堿式的,氫氧化銅,環烷酸銅,油酸銅,氯氧化銅,硅酸銅,硫酸銅,硫酸銅,堿式的,鉻酸銅鋅,硫雜靈,福美銅氯,氧化亞銅,錳銅混劑,喹啉銅,噻森銅(saisentong),噻二唑銅);氰基丙烯酸酯類殺真菌劑(芐烯酸,氰烯菌酯(phenamacril));二羧酰亞胺類殺真菌劑(唑菌酮,氟氯菌核利);二氯苯基二羧酰亞胺類殺真菌劑(乙菌利,菌核利,異菌脲,氯苯咪菌酮,甲菌利,腐霉利,乙烯菌核利);苯鄰二甲酰亞胺類殺真菌劑(敵菌丹,克菌丹,滅菌磷,滅菌丹,苯菌胺);二硝基苯酚類殺真菌劑(樂殺螨,消螨通,敵螨普,敵螨普-4,敵螨普-6,硝苯菌酯(meptyldinocap),敵菌死,硝戊酯,硝辛酯,硝丁酯,DNOC);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代森銨,福美砷,肼硫雙,嗎菌威,硫雜靈,福美銅氯,戒酒硫,福美鐵,安百畝,代森鈉,福代硫,福美雙,福美甲胂,福美鋅);環狀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棉隆,代森硫,代森環);多聚二硫代氨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錳銅混劑,代森錳鋅,代森錳,代森聯,聚氨基甲酸酯,丙森鋅,代森鋅);二硫戊環類殺真菌劑(稻瘟靈,噻菌茂(saijunmao));熏蒸劑類殺真菌劑(二硫化碳,氰,二硫醚,甲基溴,甲基碘,四硫代碳酸鈉);酰肼類殺真菌劑(醌肟腙,噻菌茂);咪唑類殺真菌劑(氰霜唑,咪唑菌酮,咪菌腈,果綠啶,異菌脲,氯苯咪菌酮,稻瘟酯,咪唑嗪);康唑類殺真菌劑(咪唑類)(咪菌酮,克霉唑,抑霉唑,咪唑,咪鮮胺,氟菌唑);無機殺真菌劑(疊氮化鉀,硫氰酸鉀,疊氮化鈉,硫,還可參見銅類殺真菌劑,還可參見無機汞類殺真菌劑);汞類殺真菌劑;無機汞類殺真菌劑(氯化汞,氧化汞,氯化亞汞);有機汞類殺真菌劑(溴化(3-乙氧基丙基)汞,乙酸乙基汞,溴化乙基汞,氯化乙基汞,2,3-二羥基丙基硫醇乙基汞,磷酸乙基汞,N-(乙基汞)-對–甲苯磺酰苯胺,汞加芬,氯化2-甲氧基乙基汞,苯甲酸甲基汞,甲基汞雙氰胺,五氯苯酚甲基汞,8-苯汞基羥喹啉,苯汞基脲,乙酸苯基汞,氯化苯基汞,焦兒茶酚的苯基汞衍生物,硝酸苯基汞,水楊酸苯基汞,硫柳汞,乙酸甲苯基汞);嗎啉類殺真菌劑(aldimorph,苯雜嗎,嗎菌威,烯酰嗎啉,十二環嗎啉,丁苯嗎啉,氟嗎啉,十三嗎啉);有機磷類殺真菌劑(氨丙膦酸,滅菌磷,EBP,敵瘟磷,藻菌磷,環己硫磷,枯瘟凈,異稻瘟凈,壬氧膦銨,克菌磷(kejunlin),氯瘟磷,吡菌磷,甲基立枯磷,三唑磷胺);有機錫類殺真菌劑(癸磷錫,三苯錫,氧化三丁基錫);氧硫雜環己二烯類殺真菌劑(萎銹靈,氧化萎銹靈);唑類殺真菌劑(乙菌利,菌核利,肼菌酮,唑菌酮,霉靈,肼叉唑酮,甲菌利,霜靈,oxathiapiprolin,啶菌唑(pyrisoxazole),乙烯菌核利);多硫化物類殺真菌劑(多硫化鋇,多硫化鈣,多硫化鉀,多硫化鈉);吡唑類殺真菌劑(苯并烯氟菌唑,聯苯吡菌胺,胺苯吡菌酮(fenpyrazamine),氟唑菌酰胺,呋吡菌胺,吡唑萘菌胺,oxathiapiprolin,氟唑菌苯胺,吡噻菌胺,吡唑醚菌酯,唑胺菌酯,唑菌酯,吡咪唑菌,氟唑環菌胺);吡啶類殺真菌劑(煙酰胺,丁硫啶,吡菌硫,氟啶胺,氟吡菌胺,氟吡菌酰胺,氯苯吡啶,picarbutrazox,吡菌苯威,啶菌腈,啶斑肟,啶菌唑,吡氧氯,氯吡呋醚,氯啶菌酯);嘧啶類殺真菌劑(乙嘧酚磺酸酯,氟嘧菌胺,二甲嘧酚,乙嘧酚,氯苯嘧啶醇,嘧菌腙,氟苯嘧啶醇,嘧菌醇);苯胺基嘧啶類殺真菌劑(嘧菌環胺,嘧菌胺,嘧霉胺);吡咯類殺真菌劑(菌核凈,拌種咯,咯菌腈,氟氯菌核利);季銨類殺真菌劑(小檗堿,血根堿);喹啉類殺真菌劑(乙氧喹啉,丙烯酸喹啉酯,8-羥基喹啉硫酸酯,喹菌醇(quinacetol),苯氧喹啉,tebufloquin);醌類殺真菌劑(四氯對醌,二氯萘醌,二氰蒽醌);喹喔啉類殺真菌劑(滅螨猛,四氯喹啉,克殺螨);噻二唑類殺真菌劑(土菌靈,噻森銅,噻二唑銅,噻唑鋅);噻唑類殺真菌劑(噻唑菌胺,異噻菌胺(isotianil),噻菌胺,辛噻酮,oxathiapiprolin,噻菌靈,噻氟菌胺);噻唑烷類殺真菌劑(flutianil,噻二氟);硫代氨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磺菌威,硫菌威);噻吩類殺真菌劑(噻唑菌胺,異丙噻菌胺,硅噻菌胺);三嗪類殺真菌劑(敵菌靈);三唑類殺真菌劑(吲唑磺菌胺,聯苯三唑醇,三氟苯唑,葉銹特);康唑類殺真菌劑(三唑類)(氧環唑,糠菌唑,環唑醇,芐氯三唑醇,苯醚甲環唑,烯唑醇,烯唑醇-M,氟環唑,乙環唑,腈苯唑,氟喹唑,氟硅唑,粉唑醇,呋菌唑,順式呋菌唑,己唑醇,環菌唑(huanjunzuo),亞胺唑,種菌唑,葉菌唑,腈菌唑,戊菌唑,丙環唑,丙硫菌唑,唑喹菌酮,硅氟唑,戊唑醇,四氟醚唑,三唑酮,三唑醇,滅菌唑,烯效唑,烯效唑-P);三唑并嘧啶類殺真菌劑(唑嘧菌胺(ametoctradin));脲類殺真菌劑(丙唑草隆,戊菌隆,醌菌腙);鋅類殺真菌劑(八九十混酸鋅,鉻酸銅鋅,硫雜靈,代森錳鋅,代森聯,聚氨基甲酸酯,多氧霉素鋅,丙森鋅,環烷酸鋅,噻唑鋅,三氯苯酚鋅,代森鋅,福美鋅);未分類的殺真菌劑(噻二唑素,八九十混酸,烯丙醇,苯扎氯銨,bethoxazin,溴菌腈,殼聚糖,氯化苦,DBCP,脫氫乙酸,噠菌酮,焦碳酸二乙酯,乙蒜素,敵磺鈉,種衣酯,苯銹啶,甲醛,糠醛,六氯丁二烯,異硫氰酸甲酯,硝基苯乙烯,酞菌酯,OCH,月桂酸五氯苯酯,2-苯基苯酚,四氯苯酞,病花靈,普羅帕脒,丙氧喹啉,咯喹酮,鄰苯基苯酚鈉,螺環菌胺,戊苯砜,噻菌腈,三環唑)或精甲霜靈。如所指出的,對于除草劑、殺真菌劑、殺有害生物劑或其他作物保護化學藥劑具有抗性的重組的生物防治劑可以通過基因工程技術來制備,并且使此類經改造的或重組的生物防治劑進行生長從而產生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重組的生物防治劑通過將多核苷酸經由轉化而引入到生物防治宿主細胞中來產生。用于轉化微生物的方法是本領域中已知的和可得的。通常可參見,Hanahan,D.(1983)StudiesontransformationofEscherichiacoliwithplasmids.J.Mol.Biol.166,557-77;Seidman,C.E.(1994)In:CurrentProtocolsinMolecularBiology,Ausubel,F.M.等人編輯,JohnWileyandSons,NY;Choi等人,(2006)J.Microbiol.Methods.64:391-397;Wang等人,2010.J.Chem.Technol.Biotechnol.85:775-778。轉化可以通過在實驗室中感受態細胞從其環境中自然地攝取裸DNA而發生。備選地,可以通過在冷的條件下暴露于二價陽離子、通過電穿孔、通過暴露于聚乙二醇、通過用纖維納米顆粒進行處理或者通過本領域中熟知的其他方法來使細胞成為處于感受態的。用于在轉化重組的生物防治劑中使用的除草劑抗性基因包括但不限于:伏馬菌素解毒基因(美國專利號5,792,931);導致除草劑(特別是磺酰脲類型的除草劑)抗性的乙酰乳酸合酶(ALS)突變體,例如S4和/或Hra突變;谷氨酰胺合酶抑制劑,例如膦絲菌素或basta(例如,bar基因);和草甘膦抗性(EPSPS基因);和HPPD抗性(WO96/38576,美國專利號6,758,044、7,250,561、7,935,869和8,124,846),或者本領域中已知的其他此類基因。這些文獻的公開內容通過提及而合并入本文。bar基因編碼對于除草劑basta的抗性,nptII基因編碼對于抗生素卡那霉素和遺傳霉素的抗性,和ALS-基因突變體編碼對于磺酰脲類除草劑(包括氯磺隆、甲磺隆、甲嘧磺隆、煙嘧磺隆、砜嘧磺隆、啶嘧磺隆、磺酰磺隆和醚苯磺隆)和咪唑啉酮類除草劑(包括咪唑乙煙酸、咪唑喹啉酸、咪唑煙酸和咪草酸)的抗性。可以將本發明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群體配制成可濕性粉劑、撒粉(dusts)、顆粒劑、水性或油基液體產品,等等。除了載體和其他試劑外,此類制劑將會包含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所述制劑可以用作用于生物防治的田間接種物、種子包衣等。也就是說,可以以本領域中已知的任何方式來使用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群體,包括用有效量的經修飾的試劑包被種子,在犁溝中將經修飾的生物防治群體直接施用到土壤中,在葉面施用中混合入罐裝混合物中,和在收獲后疾病防治中。此類方法是本領域中已知的,并且例如描述在美國專利號5,348,742和公開的歐洲申請EP0472494A2中,這兩篇文獻都通過提及而合并入本文。生物防治包括常住生物群體的管理和特定生物的引入以減少疾病。可以將本文中所提供的生物防治劑與殺真菌劑、殺昆蟲劑或除草劑相混合以提高其活性或者其所添加至的化學藥劑的活性。在一些情況下,生物防治劑和化學藥劑的組合可以顯示出協同活性,其中兩者的混合物超過了從它們的簡單的加合效應所預期的。本發明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可以用于顯著地減少疾病,促進植物生長和產量,以及減少對于傳統殺有害生物劑的依賴。可以將本發明的經修飾的試劑與其他殺有害生物劑一起進行使用以為了有效的綜合性有害生物管理計劃。在一個實施方案中,可以以在WO94/10845(其通過提及而合并入本文)中所描述的方式將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群體混合入具有已知殺有害生物劑的制劑中。以有效量施用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群體。經修飾的生物防治群體的有效量是對于防治或抑制病原體來說足夠的量。在其他實施方案中,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有效量是對于在農田施用量的殺生物劑存在下促進或增加植物健康、生長或產量來說足夠的量。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或所述殺生物劑的施用量可以根據所靶向的病原體、待保護的作物、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群體的效力、疾病的嚴重度、氣候條件等而變化。通常,對于田間接種,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施用量為1012至1016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公頃(這相應于大約10g至10kg活性成分/公頃,如果活性成分為1000億CFU/g)。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對于田間接種,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施用量為3×1015至1×1017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公頃(這相應于大約30kg至1000kg活性成分/公頃,如果活性成分為1000億CFU/g)。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對于田間接種,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施用量為3×1015至1×1017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公頃,大約1×1012至大約1×1013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公頃,大約1×1013至大約1×1014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公頃,大約1×1014至大約1×1015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公頃,大約1×1015至大約1×1016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公頃,或大約1×1016至大約1×1017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公頃。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對于田間接種,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施用量為至少大約1×1013,大約1×1014,大約1×1015,大約1×1016,或大約1×1017個菌落形成單位(CFU)/公頃。在另外的其他實施方案中,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施用量為10g至50kg,50kg至100kg,100kg至200kg,200kg至300kg,300kg至400kg,400kg至500kg,500kg至600kg,600kg至700kg,700kg至800kg,800kg至900kg,900kg至1000kg活性成分/公頃,如果活性成分為1000億CFU/g。在另外的其他實施方案中,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施用量為至少10g,50kg,100kg,200kg,300kg,400kg,500kg,600kg,700kg,800kg,900kg,1000kg活性成分/公頃,如果活性成分為1000億CFU/g。在特別的實施方案中,所施用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包含以NRRL編號B-50897進行保藏的菌株和/或以NRRL編號B-50999進行保藏的菌株AIP050999。可以向作物施用關于殺生物劑的任何合適的農業施用量,例如可以施用有效量的防治給定生物(即目的有害生物,例如真菌、昆蟲、雜草、疾病等)的殺生物劑。關于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有效量的分析檢定方法包括例如,在施用有效量的生物防治劑和田間施用量的殺生物劑后出現的在植物健康、產量和/或生長方面的任何在統計學上顯著的增加,當與在與所述有效量的殺生物劑相組合地施用相同濃度的未修飾的生物防治劑時出現的植物健康、產量和/或生長相比較時。因此,本發明的一個進一步的實施方案提供了用于通過向其中可能生長有植物病原體的環境施用本發明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的群體來防治或抑制植物病原體生長的方法。所述施用可以是向植物,向植物的部分,向待保護的植物的種子,或者向其中正生長著或將會生長有待保護的植物的土壤。向植物或植物部分的施用可以在收獲之前或之后。向種子的施用將會在栽種種子之前。在其他實施方案中,可以用有效量的經修飾的防治劑和有效量的殺生物劑的組合來處理作物、栽培區域、種子和/或雜草。“用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殺生物劑的組合來處理作物、栽培區域或田地”或者“向作物、栽培區域或田地施用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殺生物劑的組合”意指,用一種或多種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一種或多種殺生物劑來處理一個或多個特定的田地、植物作物、種子和/或雜草,從而取得所希望的效果。進一步地,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所述殺生物劑之一或兩者的施用可以在作物栽種之前發生(例如,向土壤、種子或植物)。此外,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所述殺生物劑的施用可以是同時的,或者所述施用可以是在不同的時間(順次的),只要取得所希望的效果。在一個非限制性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對于草甘膦具有抗性,并進一步地增加植物健康、產量或生長,當以有效量進行施用時,并且所述殺生物劑包含草甘膦或其活性衍生物。在這樣的方法中,用有效量的對于草甘膦具有抗性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有效量的草甘膦的組合來處理種子、植物或栽培區域,其中所述有效量的草甘膦達到選擇性地防治雜草而所述作物不被顯著地損害的程度。在這樣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有效量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足以導致在植物健康、產量和/或生長方面的在統計學上顯著的增加,當與在與所述有效量的草甘膦或其活性衍生物相組合地施用相同濃度的未修飾的生物防治劑時出現的植物健康、產量和/或生長相比較時。在一個進一步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包含有效量的AIP1620。在另一個非限制性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對于草銨膦具有抗性,并進一步地增加植物健康、產量或生長,當以有效量進行施用時,并且所述殺生物劑包含草銨膦或其活性衍生物。在這樣的方法中,用有效量的對于草銨膦具有抗性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和有效量的草銨膦的組合來處理種子、植物或栽培區域,其中所述有效量的草銨膦達到選擇性地防治雜草而所述作物不被顯著地損害的程度。在這樣的實施方案中,所述有效量的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足以導致在植物健康、產量和/或生長方面的在統計學上顯著的增加,當與在與所述有效量的草銨膦或其活性衍生物相組合地施用相同濃度的未修飾的生物防治劑時出現的植物健康、產量和/或生長相比較時。在一個進一步的實施方案中,所述生物防治劑包含有效量的AIP050999。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植物”包括植物細胞,植物原生質體,從其可以再生出植物的植物細胞組織培養物,植物愈傷組織,植物塊,和在植物或植物部分例如胚胎、花粉、胚珠、種子、葉、花、枝條、果實、果核、穗、穗軸、外殼、梗、根、根尖、花藥等中的完好未動的植物細胞。谷粒意指商業種植者為了除了種植或繁殖該物種之外的目的而生產的成熟種子。再生出的植物的子代、變體和突變體也包括在本發明的范圍之內,條件是這些部分包含所引入的多核苷酸。可以對任何植物物種(包括但不限于單子葉植物和雙子葉植物),使用所述經修飾的生物防治劑。目的植物物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玉米(玉蜀黍(Zeamays)),蕓苔屬物種(Brassicasp.)(例如,歐洲油菜(B.napus)、蕪青(B.rapa)、芥菜(B.juncea)),特別是那些可用作籽油來源的蕓苔屬物種,苜蓿(紫苜蓿(Medicagosativa)),水稻(稻(Oryzasativa)),黑麥(黑麥(Secalecereale)),高粱(兩色高粱(Sorghumbicolor)、高粱(Sorghumvulgare)),粟(例如,珍珠粟(御谷(Pennisetumglaucum))、黍(稷(Panicummiliaceum))、狐尾粟(小米(Setariaitalica))、龍爪稷(穇子(Eleusinecoracana))),向日葵(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紅花(紅花(Carthamustinctorius)),小麥(普通小麥(Triticumaestivum)),大豆(大豆(Glycinemax)),煙草(煙草(Nicotianatabacum)),土豆(馬鈴薯(Solanumtuberosum)),花生(落花生(Arachishypogaea)),棉花(海島棉(Gossypiumbarbadense)、陸地棉(Gossypiumhirsutum)),番薯(甘薯(Ipomoeabatatus)),木薯(木薯(Manihotesculenta)),咖啡(咖啡屬物種(Coffeaspp.)),椰子(椰子(Cocosnucifera)),菠蘿(鳳梨(Ananascomosus)),柑橘樹(柑橘屬物種(Citrusspp.)),可可(可可樹(Theobromacacao)),茶(茶(Camelliasinensis)),香蕉(芭蕉屬物種(Musaspp.)),鱷梨(鱷梨(Perseaamericana)),無花果(無花果(Ficuscasica)),番石榴(番石榴(Psidiumguajava)),芒果(芒果(Mangiferaindica)),橄欖(油橄欖(Oleaeuropaea)),木瓜(番木瓜(Caricapapaya)),腰果(腰果(Anacardiumoccidentale)),澳洲堅果(全緣葉澳洲堅果(Macadamiaintegrifolia)),巴旦杏(扁桃(Prunusamygdalus)),甜菜(甜菜(Betavulgaris)),甘蔗(甘蔗屬物種(Saccharumspp.)),燕麥,大麥,蔬菜,觀賞植物,和針葉植物。蔬菜包括:西紅柿(番茄(Lycopersiconesculentum)),萵苣類(例如,萵苣(Lactucasativa)),四季豆(菜豆(Phaseolusvulgaris)),利馬豆(利馬豆(Phaseoluslimensis)),豌豆類(山黧豆屬物種(Lathyrusspp.)),和香瓜屬(Cucumis)的成員,例如胡瓜(黃瓜(C.sativus))、羅馬甜瓜(坎塔盧坡香瓜(C.cantalupensis))和甜瓜(C.melo)。觀賞植物包括:杜鵑花類(杜鵑花屬物種(Rhododendronspp.)),八仙花(大葉繡球(Macrophyllahydrangea)),木槿(朱槿(Hibiscusrosasanensis)),薔薇類(薔薇屬物種(Rosaspp.)),郁金香類(郁金香屬物種(Tulipaspp.)),水仙花類(水仙屬物種(Narcissusspp.)),矮牽牛(碧冬茄(Petuniahybrida)),康乃馨(麝香石竹(Dianthuscaryophyllus)),猩猩木(一品紅(Euphorbiapulcherrima))和菊花。可以在實施本發明中使用的針葉植物例如包括:松樹類,例如臺大(火炬松(Pinustaeda))、沼澤松(濕地松(Pinuselliotii))、美國黃松(西黃松(Pinusponderosa))、扭松(小干松(Pinuscontorta))和蒙特里松(輻射松(Pinusradiata));黃杉(花旗松(Pseudotsugamenziesii));西部鐵杉(加拿大鐵杉(Tsugacanadensis));錫特卡云杉(白云杉(Piceaglauca));紅杉(北美紅杉(Sequoiasempervirens));冷杉類,例如銀冷杉(太平洋銀樅(Abiesamabilis))和香脂冷杉(膠樅(Abiesbalsamea));和柏樹類,例如西部紅柏(北美喬柏(Thujaplicata))和阿拉斯加黃柏(黃扁柏(Chamaecyparisnootkatensis))。在特別的實施方案中,本發明的植物為作物植物(例如,玉米、苜蓿、向日葵、蕓苔屬植物、大豆、棉花、紅花、花生、高粱、小麥、粟、煙草等)。在其他實施方案中,使用玉米或大豆植物。下面的實施例是作為舉例說明而不是作為限制來提供的。實驗實施例1:AIP0069的草甘膦抗性突變體的產生引言現在,正在農業中使用生物試劑以降低風險和改善產量。這些生物試劑的一個重要屬性是它們必須與也可以在商業性農業生產實踐中施用的化學藥劑相容。草甘膦是占全球除草劑市場的大約25%并且以每年大約2億磅的量施用的化學除草劑。該除草劑抑制在植物和許多細菌中催化在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中的一個步驟的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EPSP)合酶(EPSPS)。因此,草甘膦降低了包括任何依賴EPSPS的生物防治劑在內的生物的生存力,并且已報道了它改變植物微生物群落。該報道描述了將草甘膦耐受性成功地引入到在數種重要的真菌植物病原體(包括腐霉屬和絲核菌屬,其是在農業上重要的猝倒病復合物中的病因因子)的生物防治中所使用的熒光假單胞菌菌株之中。除了改善該生物防治劑的化學相容性外,草甘膦抗性的引入還提供了額外的在商業性生產中的優點。除了本文中所提供的草甘膦的例子外,其他農業化學藥劑也可以抑制所希望的生物防治劑或植物生長促進性細菌的生長。實例包括草銨膦(谷氨酰胺合酶抑制劑)、磺酰脲類除草劑和咪唑啉酮類除草劑(支鏈氨基酸合成抑制劑)這些除草劑,以及鏈霉素、土霉素和春雷霉素這些抗生素。材料和方法以及結果將生物防治菌株熒光假單胞菌AIP0069劃線接種在包含0或5mM草甘膦的瓊脂平板上。基礎培養基由11.3gNa2HPO4·7H2O、3gKH2PO4、1gNH4Cl、10g谷氨酸一鈉、31g糖蜜、493mgMgSO4·7H2O、50mgZnSO4·7H2O、5mgFeSO4·7H2O和0.3g硫胺素/升去離子水組成。在草甘膦不存在下,在于25℃溫育過夜后可見許多細菌菌落。在5mM草甘膦存在下,在相似的溫育后看不到菌落;然而,在數天的延長溫育后,看到了很少的菌落。分離出這些菌落,并使其在液體培養基中在多個草甘膦濃度下生長。一種稱為GlyphR1的分離物對于草甘膦的抗性是親本AIP0069菌株的十倍(圖1)。在其中草甘膦存在于土壤和作物中的農業系統之中,該經改善的菌株被預期相比于AIP0069或類似的草甘膦敏感型菌株而言是更具競爭性的,并因此作為生物防治劑是更有效的。此外,草甘膦還可以在該菌株的產生、配制和/或貯存期間用作選擇試劑以防止被其他細菌污染。實施例2:草甘膦抗性突變體的生物防治活性將細菌接種在50ml的由11.3gNa2HPO4·7H2O,3gKH2PO4,1gNH4Cl,10g谷氨酸一鈉,30g糖蜜,493mgMgSO4·7H2O,50mgZnSO4·7H2O和5mgFeSO4·7H2O/升去離子水組成的液體培養基中。在處于28℃的搖動培養箱中,使培養物在250ml的帶折流板的燒瓶中在250rpm下生長2天。通過在3500×g下離心10分鐘來收集細胞。棄去培養物上清液,并且將細胞重懸浮在無菌的去離子水中至原始培養物的體積。作為陰性對照,包括了AIP0323,其是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AIP0069的突變體。如以前所描述的那樣(K.A.Holmes和D.M.Benson,1994.Evaluationof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asabiocontrolforPhytophthoraparasiticaonCatharanthusroseus.PlantDisease,78:193-199),產生被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solani)侵染的水稻谷粒。將受侵染的水稻在攪切機中進行粉碎,并通過#10篩(2mm孔)進行篩選。將經粉碎的谷粒與萌發培養基以2g/升的比率進行混合。將鳳仙花種子在大小402的穴盤中栽種到受侵染的萌發培養基中,用0.3ml重懸浮的細菌/穴進行處理,并且在標準溫室生產條件下進行生長。對于每個實驗處理存在有兩次重復,其中20個穴/重復。在兩周后評估健康幼苗的數目。下面在表1中的數據證明了,草甘膦抗性變體AIP0404和AIP1620保留了完全的抗真菌活性,相比于祖先菌株AIP0069而言。表1該生物防治菌株可以用于防治鐮孢頭枯萎病、亞洲大豆銹病、絲核菌屬物種、葡萄孢屬物種、腐霉屬物種、草坪疾病等。實施例3可以從各種細菌中獲得編碼耐受草甘膦的EPSPS酶的基因(A.Schulz等人,1985.Differentialsensitivityofbacterial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synthasestotheherbicideglyphosate.FEMSMicrobiologyLetters,28:297-301)。特別地,來自根癌土壤桿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CP4(G.F.Barry等人,1992.Inhibitorsofaminoacidbiosynthesis:Strategiesforimpartingglyphosatetolerancetocropplants.第139-145頁.InB.K.Singh等人(e.)Biosynthesisandmolecularregulationofaminoacidsinplants.Am.Soc.PlantPhysiologists,Rockville,MD)和球形節桿菌(Arthrobacterglobiformis)(C.L.Peters等人,2010,GRG23andGRG51genesconferringherbicideresistance.美國專利7,674,958)的EPSPS基因是高度具有抗性的。通過PCR來擴增或者使用本領域中熟知的技術以合成方式來制備合適的基因。將開放閱讀框于tacI啟動子和rrnB轉錄終止子之間克隆到質粒載體pKK223-3(Pharmacia)中。tacI啟動子提供了基因在假單胞菌中的強的組成性表達。將來自菌株AIP0069的基因組DNA序列摻入在“啟動子-基因-終止子”盒的每一側以指導向AIP0069染色體中的同源重組。通過接合(其是本領域中熟知的技術)并在包含100mM草甘膦的確定成分培養基上進行選擇來將所得的質粒從大腸桿菌(E.coli)移動至熒光假單胞菌AIP0069。該質粒包含窄宿主范圍的colE1復制起點,并因此不能在假單胞菌中進行復制。當將“啟動子-基因-終止子”盒通過同源重組而整合到假單胞菌染色體中時,將會獲得草甘膦抗性菌落。通過PCR、Southern印跡法或本領域中熟知的其他技術來區分單交換事件(其中整個質粒整合到染色體中)與雙交換事件(其中僅整合了所希望的“啟動子-基因-終止子”盒)。選擇雙交換事件用于進行使用。實施例4通過使用來自Luria瓊脂平板的菌落來將AIP1620起始培養物進行接種,并使其在0.1XNBY培養液(0.8gDifcoNutrientBroth粉末和0.5g酵母提取物粉末/升去離子水)中進行生長和在28℃和250rpm下進行生長。使生產培養物在于每升去離子水中包含下列成分的培養液中進行生長:11.3gNa2HPO4·7H2O、3.0gKH2PO4、1.0gNH4Cl、10g谷氨酸一鈉、3.0g糖蜜、0.49gMgSO4·7H2O、50mgZnSO4·7H2O、5mgFeSO4·7H2O和對于將pH調整至大約6.2來說足夠的鹽酸。將50ml的生產培養液放置到250ml的帶折流板的培養瓶中,用0.5ml起始培養物進行接種,并且在28℃和250rpm下進行溫育。在各種時間處將生產培養物進行接種,然后同時收獲,從而產生溫育時間為15、24、33和43小時的培養物。通過離心來收獲40ml的每種培養物。棄去消耗完的培養液,并且將細胞重懸浮在經高壓滅菌的去離子水中,直至40ml的最終體積。使用由Holmes和Benson(K.A.Holmes和D.M.Benson,1994.Evaluationof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forbiocontrolofPhytophthoraparasiticaonCatharanthusroseus.PlantDisease,78:193-199)所描述的水稻谷粒方法來制備真菌接種物。將受侵染的水稻谷粒在攪切機中進行粉碎,并通過#10篩進行篩選。將該接種物以1.0g/升的比率混合到Fafard超細萌發混合物中。將經接種的萌發混合物放置到392溫室穴盤(LandmarkPlasticCorporation,Akron,OH)中,并且將一個鳳仙花種子栽種入每個孔室中。以0.3ml/孔室的比率施用AIP1620細胞懸浮液。使種子在標準溫室條件下萌發。每個處理存在有3次重復,其中20個細胞/重復。在10至14天后,通過對在每個處理中的健康幼苗的數目進行計數來對所述分析檢定進行評分。結果概括在下面的表2中。實施例5在10個月的時間段內進行AIP1620細胞的多個溫室試驗。對于每個試驗,基本上如在實施例4中所描述的那樣,使AIP1620培養物進行生長,收獲,并重懸浮在經高壓滅菌的去離子水中,其中使用大約24小時的培養時間。溫室萌發試驗也如在實施例4中所描述的那樣來進行,但立枯絲核菌接種物比率從0.25g至1.0g經粉碎的水稻谷粒/升萌發混合物進行變化,這取決于試驗。從17個試驗中匯編出的結果顯示在下面的表3中,并且證明了AIP1620在防治猝倒病中的一致的表現。實施例6將50克的AIP1620細胞糊狀物與50g的干燥至小于0.3的水活度的Min-U-Gel400或Min-U-Gel200凹凸棒石粘土(ActiveMineralsInternational,LLC,Sparks,MD)相混合。將每種制劑的一部分貯存于4℃,和另一部分貯存于22℃。在各種時間處通過稀釋平板移植來測試這些制劑的生存力,并且結果顯示在下面的表4中。在貯存21天后,在溫室種子萌發分析檢定中測試了貯存于4℃的樣品,并且發現其保持了針對立枯絲核菌的抗真菌活性。實施例7使用食品加工機來將100克的AIP1620細胞糊狀物與20g的合成硅酸鈣(MicroCelE,ImerysFiltrationMinerals,Lompoc,CA)相混合。所得的材料包含2.7×1010個菌落形成單位/克(CFU/g)的AIP1620,這是通過稀釋平板移植來測定的。將該材料在40℃下干燥至小于0.30的水活度,此時它包含1.4×109CFU/g的AIP1620。將經干燥的粉末制劑于22℃貯存在真空密封的聚酯薄膜袋中。在85天后,該粉末包含1.1×106CFU/g的AIP1620,并且保持針對立枯絲核菌的抗真菌活性,這是通過溫室種子萌發分析檢定來測定的。實施例8使用食品加工機來將100克的AIP1620細胞糊狀物與5g的甘油和20g的合成硅酸鈣相混合。所得的材料包含5.7×1011CFU/g的AIP1620,這是通過稀釋平板移植來測定的。將該材料在40℃下干燥至小于0.30的水活度,此時它包含3.1×109CFU/g的AIP1620。將經干燥的粉末制劑于22℃貯存在真空密封的聚酯薄膜袋中。在61天后,該粉末包含6.2×108CFU/g的AIP1620,并且保持針對立枯絲核菌的抗真菌活性,這是通過溫室種子萌發分析檢定來測定的。實施例9使用食品加工機來將100克的AIP1620細胞糊狀物與5g的海藻糖和20g的合成硅酸鈣相混合。所得的材料包含5.7×1011CFU/g的AIP1620,這是通過稀釋平板移植來測定的。將該材料在40℃下干燥至小于0.30的水活度,此時它包含4.0×108CFU/g的AIP1620。將經干燥的粉末制劑于22℃貯存在真空密封的聚酯薄膜袋中。在54天后,該粉末包含2.7×107CFU/g的AIP1620。實施例10將4克黃原膠分散入4g大豆油中。將所得的混合物與100gAIP1620細胞糊狀物相組合,并且讓其在室溫下稠化大約5分鐘。使用食品加工機來將稠化了的混合物混合到20g合成硅酸鈣中。所得的材料包含9.4×1011CFU/g的AIP1620,并且將其分成兩個50g的部分。將一個部分在40℃下干燥至<0.30的水活度,此時它包含7.0×108CFU/g的AIP1620。將另一個部分在室溫下在硅膠上干燥至<0.10的水活度,此時它包含1.18×1010CFU/g的AIP1620。實施例11基本上如在上面的實施例4中所描述的那樣,制備五種不同的制劑,其中使用在下面的表5中所顯示的賦形劑和比例。將這些制劑在40℃下干燥至小于0.30的水活度并貯存于4℃。使用由Holmes和Benson(K.A.Holmes和D.M.Benson,1994.Evaluationof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forbiocontrolofPhytophthoraparasiticaonCatharanthusroseus.PlantDisease,78:193-199)所描述的水稻谷粒方法來制備真菌接種物。將受侵染的水稻谷粒在攪切器中進行粉碎,并通過#10篩進行篩選。將該接種物以0.25g/升的比率混合到Fafard超細萌發混合物中。分割該經接種的混合物,并且以5g/升的比率添加經配制的AIP1620。將鳳仙花種子栽種到該經接種且經處理的混合物中。使種子在標準溫室條件下萌發。在10天后,通過對在每個處理中的健康幼苗的數目進行計數來對所述分析檢定進行評分。結果概括在下面的表6中。實施例12在不同的時間處,如在上面的實施例4至8中所描述的那樣來制備數種制劑。不同制劑的組成顯示在下面的表7中。在干燥至0.30或更低的水活度后,將經配制的材料真空密封入聚酯薄膜袋中并貯存于22℃。使用由Holmes和Benson(K.A.Holmes和D.M.Benson,1994.Evaluationof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forbiocontrolofPhytophthoraparasiticaonCatharanthusroseus.PlantDisease,78:193-199)所描述的水稻谷粒方法來制備真菌接種物。將受侵染的水稻谷粒在攪切機中進行粉碎,并通過#10篩進行篩選。將該接種物以0.25g/升的比率混合到Fafard超細萌發混合物中。分割該經接種的混合物,并且以5g/升的比率添加經配制的AIP1620。在同一天,將每種制劑的子樣品進行稀釋平板移植以測定AIP1620的CFU/g。將鳳仙花種子栽種到該經接種且經處理的混合物中。使種子在標準溫室條件下萌發。在10至14天后,通過對在每個處理中的健康幼苗的數目進行計數來對所述分析檢定進行評分。結果概括在下面的表8中。這些結果證明,經配制的AIP1620保持了生存力和活性,即保護幼苗免于猝倒病侵害的能力。實施例13將50克的AIP1620細胞糊狀物與50g的干燥至小于0.2的水活度的Min-U-Gel400或Min-U-Gel200凹凸棒石粘土(ActiveMineralsInternational,LLC,Sparks,MD)相混合,并貯存于22℃。在各種時間處通過稀釋平板移植來測試這些制劑的生存力,并且結果顯示在下面的表9中。在21天后,在溫室種子萌發分析檢定中測試了這兩種制劑,并且發現它們均保持了針對立枯絲核菌的抗真菌活性。表9實施例14進行溫室實驗以證明AIP1620在防治灰葡萄孢(Botrytiscinerea)中的效力。通過使用來自Luria瓊脂平板的菌落來將AIP1620起始培養物進行接種,并使其在0.1XNBY培養液(0.8gDifcoNutrientBroth粉末和0.5g酵母提取物粉末/升去離子水)中進行生長和在28℃和250rpm下進行生長。使生產培養物在于每升去離子水中包含下列成分的培養液中進行生長:11.3gNa2HPO4·7H2O、3.0gKH2PO4、1.0gNH4Cl、10g谷氨酸一鈉、3.0g糖蜜、0.49gMgSO4·7H2O、50mgZnSO4·7H2O、5mgFeSO4·7H2O和對于將pH調整至大約6.2來說足夠的鹽酸。將50ml的生產培養液放置到250ml的帶折流板的培養瓶中,用0.5ml起始培養物進行接種,并且在28℃和250rpm下進行溫育。在各種時間處將生產培養物進行接種,然后同時收獲,從而產生溫育時間為15、24、33和43小時的培養物。通過離心來收獲40ml的每種培養物。棄去消耗完的培養液,并且將細胞重懸浮在經高壓滅菌的去離子水中,直至40ml的最終體積。使灰葡萄孢在馬鈴薯右旋糖培養液上在沒有搖動的情況下生長1至2周。從培養液中移出所得的菌絲叢,并將其在經高壓滅菌的去離子水中進行勻漿,從而產生液體接種物。在本地市場上購買以有機方式生長出的草莓。選擇無瑕疵的果實,并將其浸入灰葡萄孢接種物中2至3秒鐘,然后讓其在處理之前干燥60分鐘。通過將經接種的果實浸入細胞懸浮液中2-3秒鐘來實施AIP1620處理。然后,將果實放置到具有用于維持高濕度的濕紙巾的密封塑料容器中,并在室溫下貯存72至84小時。在每個處理中存在有14次重復(草莓)。基于下述的目視酸敗嚴重度量表來對每個草莓進行評級:0=無損傷,1=25%損傷,2=50%損傷,3=75%損傷,和4=100%損傷(即,草莓被真菌完全覆蓋)。結果概括在下面的表10中。實施例15進行溫室實驗以證明AIP1620在防治由卵菌植物病原體瓜果腐霉(Pythiumaphanadermatum)引起的猝倒病中的效力。通過使用來自Luria瓊脂平板的菌落來將AIP1620起始培養物進行接種,并使其在0.1XNBY培養液(0.8gDifcoNutrientBroth粉末和0.5g酵母提取物粉末/升去離子水)中進行生長和在28℃和250rpm下進行生長。使生產培養物在于每升去離子水中包含下列成分的培養液中進行生長:11.3gNa2HPO4·7H2O、3.0gKH2PO4、1.0gNH4Cl、10g谷氨酸一鈉、3.0g糖蜜、0.49gMgSO4·7H2O、50mgZnSO4·7H2O、5mgFeSO4·7H2O和對于將pH調整至大約6.2來說足夠的鹽酸。將50ml的生產培養液放置到250ml的帶折流板的培養瓶中,用0.5ml起始培養物進行接種,并且在28℃和250rpm下進行溫育。在各種時間處將生產培養物進行接種,然后同時收獲,從而產生溫育時間為15、24、33和43小時的培養物。通過離心來收獲40ml的每種培養物。棄去消耗完的培養液,并且將細胞重懸浮在經高壓滅菌的去離子水中,直至40ml的最終體積。使用由Holmes和Benson(K.A.Holmes和D.M.Benson,1994.EvaluationofPhytophthoraparasiticavar.nicotianaeforbiocontrolofPhytophthoraparasiticaonCatharanthusroseus.PlantDisease,78:193-199)所描述的水稻谷粒方法來制備瓜果腐霉的接種物。將受侵染的水稻谷粒在攪切機中進行粉碎,并通過#10篩進行篩選。將該接種物以6.0g/升(試驗1-4)或7.0g/升(試驗5)的比率混合到Fafard超細萌發混合物中。將經接種的萌發混合物放置到392溫室穴盤(LandmarkPlasticCorporation,Akron,OH)中,并且將一個鳳仙花種子栽種入每個孔室中。以0.3ml/孔室的比率施用AIP1620細胞懸浮液。使種子在標準溫室條件下萌發。每個處理存在有2或3次重復,其中20個細胞/重復。在7至17天后,通過對在每個處理中的健康幼苗的數目進行計數來對所述分析檢定進行評分。結果概括在下面的表11中。實施例16:用AIP1620來防治亞洲大豆銹病如在前面的實施例中所描述的那樣來產生AIP1620細胞。使豆薯層銹菌(Phakopsorapachyrhizi)在易感的大豆植物上生長,并通過真空吸引來從被感染的葉子(其顯現出發出的隆斑(pustule))上收獲夏孢子(Twizeyimana,M.和Hartman,G.L.2010.CulturingPhakopsorapachyrhiziondetachedleavesandurediniosporesurvivalatdifferenttemperaturesandrelativehumidities.PlantDisease.94:1453-1460)。通過使用本領域中熟知的技術來使Williams82大豆植物在植物生長室內進行生長。當植物處于V3-階段時,用重懸浮的AIP1620細胞、化學殺真菌劑標準物或去離子水(未接種的對照)噴灑第一個完全展開的具三小葉的葉子。一天后,將所述葉子用豆薯層銹菌夏孢子的懸浮液(1×105/ml)進行接種。接種和菌株/殺真菌劑都通過使用連接至空氣壓縮機的噴霧器來進行施用。將植物保持在處于95%RH的生長室中,其中具有分別在21℃和23℃下12小時光照和12小時黑暗的日循環。在兩周后,通過對在經接種的葉子上在隨機選擇的直徑為1cm的圓圈內孢子形成性夏孢子堆的數目進行計數來對疾病嚴重度進行評分。對于每個處理存在有3次重復(植物),并且對于每次重復存在有3次夏孢子堆計數。結果顯示在下面的表12中,并且證明AIP1620的施用有效地防治了由豆薯層銹菌引起的亞洲大豆銹病。表12處理孢子形成性夏孢子堆/直徑為1cm的圓圈經接種的對照22.1化學標準物0.0AIP16201.8實施例17:AIP1620與商業殺真菌劑的相容性在將該菌株與3種商業殺真菌劑相混合后,測量AIP1620的生存力,每種商業殺真菌劑包含不同的活性成分(表13)。選擇殺真菌劑濃度以模擬在用于田間施用的典型罐混合物中的那些濃度。在10mL試管中,使AIP1620在3mLLB培養基中在28℃和250rpm下生長24小時。通過離心來收獲細胞粒狀沉淀,并懸浮在3mLdH2O中。將900微升的細胞懸浮液與100微升的10X殺真菌劑儲液相混合,并在28℃下溫育5分鐘或120分鐘。在與殺真菌劑一起進行溫育后,如上面所描述的那樣通過離心來收獲細胞,重懸浮在去離子水中。通過使用本領域中熟知的技術,將等分試樣在去離子水中進行系列稀釋,在LB瓊脂上進行鋪平板,并在28℃下溫育2天。對細菌菌落進行計數,并計算在原始溶液中的菌落形成單位的數目/ml(CFU/ml)。數據顯示在下面的表14中,并且證明AIP1620的生存力并沒有由于與這些經配制的殺真菌劑相混合而不利地受到影響。實施例18:AIP1620與殺真菌劑的混合物針對由豆薯層銹菌引起的亞洲大豆銹病的保護活性的評價將細菌接種在50ml的由11.3gNa2HPO4·7H2O,3gKH2PO4,1gNH4Cl,10g谷氨酸一鈉,30g糖蜜,493mgMgSO4·7H2O,50mgZnSO4·7H2O和5mgFeSO4·7H2O/升去離子水組成的液體培養基中。在處于28℃的搖動培養箱中,使培養物在250ml的帶折流板的燒瓶中在250rpm下生長2天。通過在3500×g下離心10分鐘來收集細胞。棄去培養物上清液,并且將細胞重懸浮在無菌的去離子水中至原始培養物的體積。作為陰性對照,包括了AIP0323,其是不具有抗真菌活性的AIP0069的突變體。通過真空吸引從被真菌感染的葉子(其顯現出發出的隆斑)上收獲豆薯層銹菌的夏孢子。將孢子以105/mL重懸浮在水中,并作為氣溶膠通過使用氣筆而接種在離脫的大豆葉上,其中使用本領域中已知的技術(Twizeyimana,M.和Hartman,G.L.2010.CulturingPhakopsorapachyrhiziondetachedleavesandurediniosporesurvivalatdifferenttemperaturesandrelativehumidities.PlantDisease.94:1453-1460)。將AIP1620的混合物重懸浮在水中,并且以包括下列的各種比率來制備殺真菌活性成分:106、107、108、109或1010個AIP1620細胞/mL,其與處于1/10X、1/3X、1/2X或1X的正常田間使用量的殺真菌活性成分相混合,所述正常田間使用量通過基于關于“噴灑體積/公頃或英畝”的假設將來自所公布的標簽的田間用量轉換為g/mL來計算。將經接種的大豆葉用處于上面滴度的生物防治劑,和用處于上面用量的殺真菌劑,以及用處于上面指定的滴度和用量的以各種組合的生物防治劑和殺真菌劑的混合物進行處理。此外,留下一些經接種的離脫葉不進行處理,或者用作為對照的AIP0323進行處理。對于生物防治劑、化學藥劑或混合物的每個處理,使用至少3個葉子(或葉子斷片)。以21℃下12小時光照/23℃下12小時黑暗,將離脫葉在生長室內在高濕度中進行溫育。在10-14天后,觀察葉子,并根據可見的夏孢子堆的數目/cm2來進行評分。使用Colby等式來確定從所述混合物預期的殺真菌效果(參見Colby,S.R.,CalculationofthesynergisticandantagonisticresponseofherbicidecombinationsWeeds.1967,15,20-22,其通過提及而以其整體合并入本文)。使用下面的等式來計算包含兩種活性成分A和B的混合物的預期活性:所預期的=A+B-(A×B/100)A=所觀察到的在與混合物中所使用的濃度相同的濃度下活性組分A的效力;B=所觀察到的在與混合物中所使用的濃度相同的濃度下活性組分B的效力。觀察到有代表性的協同相互作用(包括所采用的施用量和所得的疾病防治),并如下進行記錄:%DC=疾病防治百分比%DCObs=所觀察到的疾病防治百分比%DCExp=所預期的疾病防治百分比協同作用系數=%DCObs/%DCExp。實施例19:已獲得了對于除草劑草銨膦的抗性的生物防治菌株熒光假單胞菌AIP000069的群體的選擇將50微升的在28℃下在0.5XLB中生長了24小時的AIP000069培養物涂布在包含具有0或100mM草銨膦的M63Plus培養基的平板上。所述M63Plus培養基由13.6gKH2PO4、9.92gC6H12O6、2g(NH4)2SO4、5.5mgCaCl2、0.278mgFeSO4·7H2O和10.16mgMgCl2·6H2O/升去離子水組成。在草銨膦不存在下,在將平板在28℃下溫育2天后可見許多細菌菌落(菌苔)。在100mM草銨膦存在下,在相似的溫育后看不到菌落;然而,在數天的延長溫育后,生長出單個菌落。將該菌落在包含100mM草銨膦的M63瓊脂平板上進行劃線接種直至分離。將所得的分離物命名為AIP050999。將AIP050999的生長與親本菌株AIP000069和菌株AIP001620的草甘膦抗性形式進行比較。結果概括在下面的表15中。在說明書中所提及的所有出版物和專利申請指明了本發明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所有出版物和專利申請通過提及而合并入本文,其程度與當每一單個出版物或專利申請被明確和單獨地指明通過提及而合并時相同。雖然為了清楚理解的目的通過舉例說明和實施例而略為詳細地描述了上述發明,但是將會顯而易見的是,在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內可以施行某些變化和修飾。當前第1頁1 2 3 當前第1頁1 2 3